放棄保送,高考705分考入清華,被稱為“清華學神”,超牛!

他,叫韓衍雋,當年17歲的他以705分的高考成績獲得安徽高考理科狀元,考入清華大學。隨後,大學期間他以20門課程,除了1門98分、4門99分之外,其他學科都是滿分的成績獲得清華本科生特等獎學金。被大家稱為“清華學神”。

放棄保送,高考705分考入清華,被稱為“清華學神”,超牛!

更讓人歎服不已的是,韓衍雋一路以來都是不折不扣的學霸。他出生在安徽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從兩歲開始就上幼兒園了,剛滿五歲的他就進入了一年級學習,年僅14歲的他就進入了高中。在高中期間,他獲得了數學國家一等獎和物理國家二等獎,17歲的他就被保送進清華,但是他還是選擇了參加高考,並且以705分高分榮獲了安徽省的理科狀元,考入清華電子工程系。在清華期間,除了連續三年獲得班級第一外,他還先後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等競賽中獲獎,並發表多篇英文專業論文,取得兩項科研專利。

在找尋方向的路上,韓衍雋奉行的是:“大一專心學習,大二嘗試科創、科研、雙學位,大三定方向”。除了本專業的學習外,他還修讀了經濟學雙學位。“以前我對經濟和金融的概念就是錢和銀行,我覺得至少我要去接觸一下,提高一下我的知識。”於是抱著這樣的心態,他後來攻讀了經濟學。“本科生做多少工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嘗試過很多東西之後確定自己的方向。”

放棄保送,高考705分考入清華,被稱為“清華學神”,超牛!

大三,韓衍雋入選了斯坦福 UGVR 暑期科研項目。斯坦福大學一位終身教授對他這樣評價道:韓衍雋已經超出了至今為止我對斯坦福大學裡最優秀的高年級博士生的預期。

在做斯坦福 UGVR 暑期科研項目期間,他有幸與清華同門師哥焦劍濤一起做研究,並陸續在國際權威期刊上發表了眾多重量級的論文。其中的一篇論文甚至攻克了困擾該專業學術界由來已久的難題。他將結果投稿至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 創造了清華電子系本科生向此刊物投稿的歷史;通過一個月的思考,他又解決了新的理論問題並將結果投稿至統計學領域頂級期刊The Annals of Statistics(統計年刊)。

焦劍濤曾說:“這是一個近似理論的問題,我發郵件問全世界頂尖的那群數學家,他們也沒有找到答案,他卻找到了突破。”

放棄保送,高考705分考入清華,被稱為“清華學神”,超牛!

學習上的學霸,可不是像眾人眼中所說的“書呆子”那一類型,而是一個全面發展的人。在清華大學期間,即便是學業繁重,他每天都會在圖書館讀書,各類文史哲方面的知識儲備量也是大到驚人。除此之外,令人意外的是,他竟然還是清華腰鼓隊的副隊長。

韓衍雋說,“真正對科技有貢獻的人,一定是志向非常遠大,非常敢闖的人。”他的目標是,努力成為錢學森先生所描述的大師級人才,通過基礎研究探索人類認知的極限,並將理論用於實踐來解決人類文明與國計民生的基本問題,“我會用自己有限的經歷去攻克人類未解的問題,為文明做貢獻,為人類謀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