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裡過年有迎花燈,元宵有迎龍燈習俗,你們呢?

老子愛次火鍋


我們湖南邵陽過年的習俗可謂豐富多彩,吃的,玩的,紀念先祖的,應有盡有。



―1―

宰牲畜,做臘菜

十二月初八臘八節以後,家鄉的人們便開始了盡情地製作臘菜。一般的臘菜有臘雞、臘鴨、臘牛肉、臘豬肉、臘豬雜(豬心、豬腸、豬臉皮、豬肚、豬腰子等)、臘香腸等。經過特殊的醃製、烘烤,臘菜不僅味美有嚼勁,還存放經久,是我們小家餐桌上的一道常菜,也是中國各種宴席上的一道美味。


―2―

打年糕,做米花

農村每個院子裡就有一個蒸籠,十來個竹篾箍;一個石槽,兩個長木槌子。一到年邊,每家每戶便陸續架起了蒸籠,把浸泡淘乾淨的糯米,一半染成紅色,一半米原色,裝入蒸籠中,蒸出香甜的糯米飯。大盆裝,放在洗乾淨的餐桌上,每人一個竹篾箍,白色米飯打底,紅色米飯蓋面。經過均勻的搖晃和晾曬,生米花做成,但是香脆的米花可要等到除夕之夜經過大火油煎才能吃喲。接著,人們把剩下的糯米飯倒入乾淨的石槽中,派家中力氣大的人手持木槌,你一槌,我一槌打起了年糕。等糯米飯被打成一大粘團時,再動手開度,做成一小個一小個的糰子,壓扁成餅樣(有的還放入模子裡印上吉祥的圖案)年糕便做成了。


―3―

打豆腐,做血餅(也稱豬血丸子)

我們這兒的農村,每年春節有種大豆的農活。初秋大豆就成熟,經過收割晾曬,存入糧倉。每當過年的時候,便把大豆泡入水中,用石磨或電磨打碎成漿。架起大黃鍋,燒上家鄉好井水,把豆漿裝進棉布袋過濾,豆渣留下豆漿流入鍋中加熱,灑上熟石膏水,豆腐便凝結成塊,再裝入大木盒中壓制成匹,經過十多個小時,豆腐做成了。臘豆腐、鹽豆腐、黴豆腐、油豆腐,想吃什麼,做什麼。家鄉最盛名的是做豬血丸子。稱上幾斤五花肉,打上幾斤豬血,放入白豆腐,拌上鹽巴、香料等,揉成好看的團,經過烘烤,香噴噴的豬血丸子就做成啦!


―4―

大掃除,貼對聯

每到年邊,大人們便率領孩子在家大搞衛生。小到家中的擺設,大到庭院的清理。到處要打掃得乾乾淨淨,擺放得整整齊齊。出對子,寫對聯,貼新符。家家戶戶,紅紅火火,熱熱鬧鬧。

―5―

掛燈籠,放爆竹

大紅燈籠掛起來!我們的習俗是燈籠裡的燈要從十二月的最後一天(除夕)點到正月十五,中間不間斷,象徵來年生活紅紅火火。在除舊歲時,要放爆竹,到家先前點亮燈火蠟燭香,燒紙錢,請祖宗先人們吃團圓飯。迎新年時,也要燃放爆竹,普天同慶新年的到來!

―6―

走親訪友,過大年

春節是中國人民傳統節日,也是最盛大的團圓節日。外出工作的人們,在十二月就開始回家,春節時,便帶上禮品走親訪友。大致規則是“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兄弟姐妹,初五初六朋友三四”,但隨著時代的進步,生活節奏的變快,規則有變,靈活應用。大夥這家吃一頓,那家聚一餐。喝個團圓,吃個熱鬧。咪上一點小酒,話上一段家常;回顧往年的精彩,展望美好的未來。






當然,孩子們最開心的是過年接紅包,穿新衣,放花炮,舞獅子,耍龍燈。


地域不同的,風俗各異。我們大中華民族文化燦爛,風俗精彩。你們那兒還有哪些過年趣事呢?歡迎大家留言!在這裡,布衣教書給大家拜年啦!恭祝大家:新春愉快,幸福安康!


布衣教書


元宵節是我們這最熱鬧的節日,各種地方迎龍燈,放煙花,不過今年煙花不能放了,感覺一點氣氛都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