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慢跑姿勢應該是怎樣的?

正確的慢跑姿勢,和正確的快跑、以及短跑、中跑、馬拉松的姿勢,都有一個核心共同點。

他們的所有動作都有一個關鍵的定性位置。

正確的慢跑姿勢應該是怎樣的?

這個事實被世界著名運動學家尼古拉斯羅曼諾夫老師發現了後,他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和運動知識,歸納創立了讓人跑步更輕鬆,有效,最大限度遠離傷痛的跑步技術:“姿勢跑法”

接下來給你看這張圖:

正確的慢跑姿勢應該是怎樣的?

今天針對姿勢跑法的核心三要素:關鍵跑姿(the running pose)、落下(falling)和上拉(pulling),三個動作展開解讀(因為只要掌握這三個基本動作,其他的連貫動作就會一氣呵成,快速融會貫通)順遍提供一些核心肌群的訓練方式。

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一、關鍵跑姿的動作要點

二、落下的動作要點

三、拉起的動作要點

四、支撐這三個核心要素的核心肌群的力量練習

-------------------------------------------------------------------------

一、關鍵跑姿的動作要點

到底如何進入關鍵跑姿呢?

正確的慢跑姿勢應該是怎樣的?

  1. 雙腳著地,屈膝,成關鍵跑姿。
  2. 屈右腿,將右腳提至右臀下,右踝與左膝同高,雙下肢交叉成阿拉伯數字“4”的形狀。
  3. 屈左臂為右腿提供平衡。
  4. 將體重集中在左腳的蹠球部,左腳腳跟輕微接觸地面。
  5. 屈左腿(支撐腿),使膝蓋位於左腳腳趾的正上方。
  6. 微屈支撐腿側髖關節,使其位於支撐腳蹠球部的正上方,而肩關節位於髖關節的正上方。

跟著做了嗎,我們來看一下動圖(這個GIF緩衝很慢請耐心)

正確的慢跑姿勢應該是怎樣的?

二、落下的動作要點

正確完成落下動作並不容易,必須

完全放棄支撐腿用力蹬地這一習慣性的跑步動作。

正確的慢跑姿勢應該是怎樣的?

▲ 自由落下成關鍵跑姿

正確的慢跑姿勢應該是怎樣的?

▲ 自由落下成關鍵跑姿並轉換支撐腳

具體步驟是:

  1. 成彈性站姿。
  2. 保持彈性站姿,以腳跟為支點開始向前落下,使臀部(身體重心)的垂直位置超過支撐腳的蹠球部。
  3. 隨著重力逐漸發揮作用,你面臨兩個選擇:一個是放任身體繼續向前落下而摔倒,另一個是向前邁步,防止摔倒,所以你會向前邁一步。
  4. 身體成關鍵跑姿,重複上述步驟。

我們再來看一下動圖:

正確的慢跑姿勢應該是怎樣的?

三、拉起的動作要點

正確的慢跑姿勢應該是怎樣的?

上拉就是將支撐腳直接抬離地面置於臀部下方的動作,這個動作是在擺動腿前擺超過支撐腿時完成的。跑者通過提腿使雙腳同時脫離地面,身體進入騰空階段。

我們再來看一下動圖:

正確的慢跑姿勢應該是怎樣的?

最後我們看一下整個連貫動作的演示:

正確的慢跑姿勢應該是怎樣的?

不止一次聽到小夥伴說:艾瑪真的不會跑步了!

改變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形成的動作習慣確實不容易,那是破壞固有條件反射、建立新條件反射的過程,舊的破壞了、新的沒有建立起來,所以會給你一種不會跑步的體驗。

不要緊,只要按照訓練步驟勤加練習,正確的動作模式一旦建立,你的成績將大幅提高,傷病也將遠離你。這個過程緩慢,不舒服,但是非常值得。

四、支撐這三個核心要素的核心肌群的力量練習

為了支撐你在跑步中更好,更快的運用肌肉做好這三個要素,接下來提供針對不同要素的力量練習:臀部力量、腿筋強度、肌肉彈性

這3種力量練習剛好對應「姿勢跑法」的三個關鍵動作——落下,拉起,關鍵跑姿

1、臀部力量

臀部力量使「落下」更有效率,它使上肢和下肢連接成為一個整體,從而使落下更快。臀部力量訓練每週至少應該進行一次,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4〜6組不同的練習,主要訓練部分結束後,每組做10〜20次。

動作示意圖:伏地撅臀

正確的慢跑姿勢應該是怎樣的?

2、腿部力量

腿部力量,特別是膕繩肌負責將支撐腳從地面拉起。當身體結束與地面的接觸時,及時將腳收回臀部下方以進行下一次支撐,從而便於開始落下。

如果膕繩肌不夠發達,支撐腳和整條腿將會落到臀部後方,身體落下的動作會大大受到影響。

在短跑中,支撐腳從地面拉起的晚(或不及時)甚至還會造成膕繩肌傷害。每週應至少進行一次膕繩肌強健訓練,一組10至20次,一次訓練中可以做3-5組。可以作為主要訓練與其他力量練習一起完成,也可以在跑步訓練後進行。

3、肌肉彈性

肌肉彈性是肌肉「快速恢復到衝擊之前長度」的能力。

許多科學研究數據都表明,彈性能夠提供對支撐點的快速反應,並減少跑步期間的氧氣、能量消耗。

什麼算是跑步時的彈性狀態?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保持膝蓋彎曲並將支撐時間儘可能縮短,這也是達到高步頻(180+步/分鐘)的關鍵。

簡單的跳躍練習就算彈性練習。但對初學者來說,適合大多數人的是雙腿跳躍。

根據你的水平,你可以選擇跳繩或輕量級負重跳躍。跳躍訓練,在跑步訓練之後每週可以進行兩次。根據跳躍類型,次數可在10~30次之間或者更多。訓練的組數取決於你自己想要達到的水平。

以上這些不同的力量練習,最後都是為了一件事——能夠更有效率地落下,從而掌握關鍵跑姿,成為更好的跑者。

期待有小夥伴做好這些練習回來告訴我你掌握了姿勢跑法,跑步變的更輕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