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男子花100多万元买了辆特斯拉,6天后他却心凉了……

“销售说车子马上要涨价,催着我下单。结果我花了100多万买辆车,提车才6天,官方直接降价17.45万元!”市民潘先生向记者反映,他在特斯拉温州财富中心体验店购车时被销售人员误导。

浙江男子花100多万元买了辆特斯拉,6天后他却心凉了……

销售主管多次称车子要涨价,建议下手

还特地赶到潘先生家中,让他支付定金

今年1月,潘先生在特斯拉温州财富中心体验店参观时添加了销售主管丁经理的微信,此后对方多次通过微信向潘先生介绍车辆信息。

“我前后也去了店里几次,看中特斯拉ModelX长续航版这款车,总价加起来上百万元。由于车价比较高,一直比较犹豫。”潘先生说,那时,丁经理以中美贸易谈判等事例为背景,多次来电向他宣称特斯拉的车价可能要涨,建议他抓紧时间下手。

浙江男子花100多万元买了辆特斯拉,6天后他却心凉了……

根据潘先生提供的一段微信聊天记录显示,1月23日中午,丁经理在微信中称:“今天公布的消息,3月份提车肯定要涨价至少10万元了。”附上一张中美贸易谈判的新闻截图作为佐证。

“特斯拉这款车我确实比较喜欢,销售人员还说过段时间连半年免费充电等优惠项目都会结束,催我下定金。”1月30日,特斯拉销售人员带着刷卡设备专程赶到潘先生家中,让他支付了10万元定金。2月23日,潘先生支付了尾款,提走了这辆车,加上税费、增项配置等,潘先生一共支付了101.9万元。

官方大幅调价,潘先生的车型降价17万多

他觉得商家需负一定责任,双方还在协商

潘先生提车后的第六天,也就是3月1日,特斯拉对在售车型进行大幅调价,部分车型降价30余万元,潘先生刚买的model x 长续航版降价幅度高达17.45万元。

“我是3月2日一早看到这个新闻的,当时特别生气,感觉被欺骗了。”潘先生说,官方对价格的调整属于市场行为,他可以理解,但是销售人员之前信誓旦旦表示马上要涨价了,这是对他的误导,造成他重大损失,“我第一时间在销售群里提出质疑,但是从早上8点多到下午1点多,没有一个销售回复我。这与购车前的热情和积极态度形成巨大反差。”

潘先生介绍,这款车型原价99.25万元,当时降价到77.82万元,差价是17.45万元。而车价下跌也伴随着数万元购置税、保险的差额,这样总共差价近20万元。潘先生认为这一损失,商家应该负有一定责任。就此,潘先生和商家仍在协商,双方目前未能达成一致。

浙江男子花100多万元买了辆特斯拉,6天后他却心凉了……

记者联系上负责接待潘先生的主管丁经理。“我说这个话只能代表个人,我们也无法预料到总公司的调价政策。”丁先生表示,特斯拉此前有过多次上调售价的举措,结合中美贸易谈判等背景,他个人判断接下来很快会涨价,“我也是出于为客户考虑,希望能为他省钱才把自己的判断告知他。”当记者要求与能代表总公司的负责人对话时,对方表示不方便提供联系方式。

新闻+

特斯拉短期内反复调整产品价格

3月1日,特斯拉Model S、Model X、Model 3等共计8款车型宣布调价。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Model 3降幅为2.6万-4.4万元;Model S降幅为1.13万-27.75万元;Model X降幅为17.45万-34.11万元;其中,Model X P长续航版降幅高达34.11万元。

美国时间3月10日,特斯拉发布涨价消息,将在全球范围内将其全系车型平均售价上调3%,涨价措施将于3月18日起实施。北京时间3月11日,特斯拉中国官网亦同步发布涨价消息,价格上涨将只适用于Model 3、Model S和Model X车型,刚刚推出的售价3.5万美元基础版Model 3不会涨价。据悉,Model 3售价上调0-0.7万元不等,Model S售价上调0.44-1.55万元不等,Model X长续航版售价上调1.58万元,但其高性能版售价则下调1.97万元。

浙江男子花100多万元买了辆特斯拉,6天后他却心凉了……

此前,特斯拉全系大降价曾引发网友热议,一度登上新浪微博热搜。不少车主在网上抱怨,甚至有人在特斯拉门店拉起了维权横幅。有网友调侃特斯拉的价格变动:“太刺激了” !

浙江男子花100多万元买了辆特斯拉,6天后他却心凉了……浙江男子花100多万元买了辆特斯拉,6天后他却心凉了……
浙江男子花100多万元买了辆特斯拉,6天后他却心凉了……

律师说法

特斯拉销售人员的行为尚不构成欺诈

但相关说法存在误导

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北京德恒(温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倪立赶律师认为,潘先生的经历可以视为一个购车合同纠纷,合同目前已经成立生效并履行完毕。《民法总则》规定了几种合同可以撤销的情形,和本案例可能有关联主要是以下两条。

《民法总则》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倪立赶认为,在本案例中,特斯拉销售人员的行为尚不构成欺诈,但他关于车辆即将涨价的说法造成了消费者重大误解,消费者可以在一年之内通过向法院起诉,请求撤销该合同。同时,销售人员作为特斯拉公司的代表,他的错误说法误导了消费者,导致其权益受损,还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另外关于七天无理由退货,目前主要仅支持网购和电视购物等,除非购车合同中注明或者商家作出了承诺,消费者方有可能在提车后七天内,无理由退货。

和三哥一样,认同律师说法,支持潘先生走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的点击右下角

大家都在看

浙江男子花100多万元买了辆特斯拉,6天后他却心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