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學少年:周恩來、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的法蘭西歲月

今年是中法建交55週年,當地時間3月24—26日,習近平主席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有力促進兩國多領域合作,開啟了中法關係的新階段,引發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恰同学少年: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法兰西岁月

中法兩國是東西方兩大文明的代表,中法友誼有著深厚的根基。作為中國共產黨8個早期地方組織的發起地之一,法國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長河中扮演著著見證者的重要角色。

5年前,習主席在巴黎舉辦的中法建交50週年紀念大會上就曾動情地回憶道:“中國共產黨老一代領導人中很多是在法國負笈求學的。由於這個原因,我青年時代就對法國文化抱有濃厚興趣,法國的歷史、哲學、文學、藝術深深吸引著我。”

恰同学少年: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法兰西岁月

今年也是留法勤工儉學運動100週年,這是位於法國蒙達爾紀的鄧小平廣場

正如習主席在講話中提到的,20世紀初,在法國勤工儉學的中國留學生中,誕生了周恩來、鄧小平、陳毅、李立三、蔡和森、向警予、趙世炎、徐特立、王若飛、李富春、蔡暢、李維漢、聶榮臻等一大批我黨早期的傑出領袖和優秀共產主義者,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破霧而來

1920年10月19日,一艘龐大的郵船在霧中若隱若現,停在了法國馬賽港,九十多名中國留學生出現在港口岸邊。他們絕大多數穿著西裝,儘管西裝大多不合身,但是一個個滿臉的興奮與好奇。在他們中間,有一名青年,略顯稚嫩的圓臉上,洋溢著青春的激情和自信,他就是剛滿16歲的鄧希賢,日後大名鼎鼎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人鄧小平。

恰同学少年: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法兰西岁月

當年12月23日,22歲的周恩來乘坐波爾多號郵船也抵達了馬賽港,隨即前往巴黎,開始了他遊學歐洲、追求真理的人生征程。

赴法勤工儉學運動,起源於李石曾20世紀初在法國成立的豆腐公司。後來,為了鼓勵中國青年到國外工作、學習,蔡元培等人於1916年3月29日在巴黎成立了華法教育會。1919年3月17日,我國第一批勤工儉學留法學生赴法國。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在“工讀”“勞動神聖”等新思潮的鼓盪下,青年人爭先恐後,紛紛出國。

恰同学少年: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法兰西岁月

法國旅法勤工儉學蒙達爾紀紀念館

據統計,1919—1920年間,先後共20批約1600多人到達法國。在這裡,他們廣泛地瞭解了資本主義社會生活的實際,也接觸到當時在西方流行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工團主義等新的政治和精神思潮。

激情歲月

1921年,一戰後法國爆發經濟危機,又由於法國留學生在周恩來的領導下反對當時的北洋政府以印花稅、驗契稅和滇渝鐵路的修築權為抵押購買外國軍火,法國當局和北洋政府下令停發了留法勤工儉學學生的“維持費”,學生們處於勤工困苦、儉學不易的狀態中。

恰同学少年: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法兰西岁月

20世紀20年代,鄧小平在哈金森工廠打工車間的照片之一,原載法國《夏萊特的移民》

為爭取“生存權、求學權”,周恩來、蔡和森等人領導中國學生,開展了一場著名的“爭回里昂中法大學運動”(黨史稱“裡大運動”),運動後來被法國當局鎮壓,進佔里昂中法大學的104名勤工儉學學生被強行遣返,這其中就包括蔡和森、陳毅、李立三等人,他們回國後隨即投身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洪流。

自此開始,留法勤工儉學運動逐漸走向衰落,但卻促使了一大批青年新的覺醒,他們在勞動、學習、鬥爭中走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路,一批共產主義戰士成長起來。

恰同学少年: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法兰西岁月

1921年,周恩來(左三)與北京、天津勤工儉學學生在巴黎合影

1922年6月18日,來自法國、德國和比利時三國的中國留學生代表周恩來、陳延年、趙世炎等18人,在巴黎成立中國少年共產黨(以下簡稱“少共”),“少共”中的共產黨員組成中國共產黨旅歐支部(以下簡稱“中共旅歐支部”)。隨後不久 ,鄧小平與蔡暢等人在法國蒙達尼郊外一道加入“少共” 。

1923年2月17日,周恩來等人在巴黎舉行“少共”第二次代表大會,將其正式改組為旅歐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以下簡稱“旅歐共青團”),隸屬於國內的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

周恩來寫道:“我們看著後(中共中央批准“少共”歸屬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回覆),真欣喜無量!”

秘密工作

在“少共”和中共旅歐支部成立的當年八月,“少共”的機關刊物《少年》創刊。為了嚴格保密,作者均採取筆名制度,陳延年化名林木、陳喬年化名羅絲、周恩來化名伍豪、王若飛化名雷音、趙世炎化名樂生,張伯簡化名紅鴻,李維漢化名羅邁 。每當夜幕降臨,他們就擠在旅館狹小的房間裡,馬不停蹄地開會、討論、寫稿、刻寫、油印、裝訂。工作起來常常通宵達旦,徹夜不眠。

1924年,隨著“少共”改組,《少年》雜誌改名《赤光》,由周恩來負責編輯、發行和主要撰稿。期間,鄧小平秘密以諸多筆名發表文章。隨後,鄧小平進入《赤光》編輯組,主要負責印刷,所有文章都由他刻在蠟紙上再進行油印,這也使他得了“油印博士”的綽號。

恰同学少年: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法兰西岁月

《赤光》雜誌封面

當時,中共旅歐支部和旅歐共青團的黨團機關是合在一起的,都設在巴黎南部意大利廣場戈德弗魯瓦街17號的一家旅館內,領導機構也是統一的。共青團組織是半公開的,發表聲明、宣言以及參加旅歐華人各團體活動時,都是用“旅歐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名義;而黨的組織是秘密的,不公開活動,直到1925年4月1日,刊物上才第一次以“中國共產黨旅歐支部”的名義,發表《為孫中山先生逝世告旅歐華人》。而黨組織機構的保密特性,一直保持到1927年國內第一次國民革命失敗後中共旅歐支部的結束。

友誼長青

2014年3月,中法建交50週年之際,習主席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的第一站就選擇了里昂,並促成了新里昂中法大學的誕生,包括建設一座中法大學歷史博物館以及一座中國—里昂關係促進中心。

恰同学少年: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法兰西岁月

雖然歷經百年曆史滄桑,里昂中法大學校門上用中法文篆刻的金色“中法大學”依然清晰可辨

法蘭西,這片土地曾經歷練了以周恩來、鄧小平為代表的優秀中國留學生們,激盪了他們的思想,燃燒了他們的青春,促使他們成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如今,在中法建交55週年和中國留法勤工儉學運動100週年之際,習主席再度訪法,寓意掀開兩國友好關係發展的新篇章,每年中法互派數以萬計的留學生交流學習,也在彰顯中法的歷史源遠流長,情誼長青。

而我黨早期傑出領袖以及優秀共產主義者在法蘭西的崢嶸歲月也將永遠印刻在兩國人民的共同記憶之中。

恰同学少年: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法兰西岁月

法國尼斯街頭飄揚中國國旗

主要參考文獻:

【1】朱洪:《赴法勤工儉學運動與旅歐少年共產黨的成立》,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4年06期

【2】庾莉萍:《旅歐少共與旅歐無政府主義者論戰研究》,廣西大學

【3】高春霞、趙穎霞:《留法勤工儉學運動與中法文化交流》,海峽教育研究,2015年04期

【4】劉菲菲:《從鄧小平的法蘭西歲月看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對其現代化思想的影響》,西南交通大學

【5】王蘭順:《留法勤工儉學運動與中法大學》,北京檔案,2014年02期

恰同学少年: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法兰西岁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