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学少年: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法兰西岁月

今年是中法建交55周年,当地时间3月24—26日,习近平主席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有力促进两国多领域合作,开启了中法关系的新阶段,引发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恰同学少年: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法兰西岁月

中法两国是东西方两大文明的代表,中法友谊有着深厚的根基。作为中国共产党8个早期地方组织的发起地之一,法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着见证者的重要角色。

5年前,习主席在巴黎举办的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就曾动情地回忆道:“中国共产党老一代领导人中很多是在法国负笈求学的。由于这个原因,我青年时代就对法国文化抱有浓厚兴趣,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我。”

恰同学少年: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法兰西岁月

今年也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00周年,这是位于法国蒙达尔纪的邓小平广场

正如习主席在讲话中提到的,20世纪初,在法国勤工俭学的中国留学生中,诞生了周恩来、邓小平、陈毅、李立三、蔡和森、向警予、赵世炎、徐特立、王若飞、李富春、蔡畅、李维汉、聂荣臻等一大批我党早期的杰出领袖和优秀共产主义者,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破雾而来

1920年10月19日,一艘庞大的邮船在雾中若隐若现,停在了法国马赛港,九十多名中国留学生出现在港口岸边。他们绝大多数穿着西装,尽管西装大多不合身,但是一个个满脸的兴奋与好奇。在他们中间,有一名青年,略显稚嫩的圆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激情和自信,他就是刚满16岁的邓希贤,日后大名鼎鼎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邓小平。

恰同学少年: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法兰西岁月

当年12月23日,22岁的周恩来乘坐波尔多号邮船也抵达了马赛港,随即前往巴黎,开始了他游学欧洲、追求真理的人生征程。

赴法勤工俭学运动,起源于李石曾20世纪初在法国成立的豆腐公司。后来,为了鼓励中国青年到国外工作、学习,蔡元培等人于1916年3月29日在巴黎成立了华法教育会。1919年3月17日,我国第一批勤工俭学留法学生赴法国。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在“工读”“劳动神圣”等新思潮的鼓荡下,青年人争先恐后,纷纷出国。

恰同学少年: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法兰西岁月

法国旅法勤工俭学蒙达尔纪纪念馆

据统计,1919—1920年间,先后共20批约1600多人到达法国。在这里,他们广泛地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实际,也接触到当时在西方流行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工团主义等新的政治和精神思潮。

激情岁月

1921年,一战后法国爆发经济危机,又由于法国留学生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反对当时的北洋政府以印花税、验契税和滇渝铁路的修筑权为抵押购买外国军火,法国当局和北洋政府下令停发了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的“维持费”,学生们处于勤工困苦、俭学不易的状态中。

恰同学少年: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法兰西岁月

20世纪20年代,邓小平在哈金森工厂打工车间的照片之一,原载法国《夏莱特的移民》

为争取“生存权、求学权”,周恩来、蔡和森等人领导中国学生,开展了一场著名的“争回里昂中法大学运动”(党史称“里大运动”),运动后来被法国当局镇压,进占里昂中法大学的104名勤工俭学学生被强行遣返,这其中就包括蔡和森、陈毅、李立三等人,他们回国后随即投身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洪流。

自此开始,留法勤工俭学运动逐渐走向衰落,但却促使了一大批青年新的觉醒,他们在劳动、学习、斗争中走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路,一批共产主义战士成长起来。

恰同学少年: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法兰西岁月

1921年,周恩来(左三)与北京、天津勤工俭学学生在巴黎合影

1922年6月18日,来自法国、德国和比利时三国的中国留学生代表周恩来、陈延年、赵世炎等18人,在巴黎成立中国少年共产党(以下简称“少共”),“少共”中的共产党员组成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以下简称“中共旅欧支部”)。随后不久 ,邓小平与蔡畅等人在法国蒙达尼郊外一道加入“少共” 。

1923年2月17日,周恩来等人在巴黎举行“少共”第二次代表大会,将其正式改组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以下简称“旅欧共青团”),隶属于国内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

周恩来写道:“我们看着后(中共中央批准“少共”归属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回复),真欣喜无量!”

秘密工作

在“少共”和中共旅欧支部成立的当年八月,“少共”的机关刊物《少年》创刊。为了严格保密,作者均采取笔名制度,陈延年化名林木、陈乔年化名罗丝、周恩来化名伍豪、王若飞化名雷音、赵世炎化名乐生,张伯简化名红鸿,李维汉化名罗迈 。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挤在旅馆狭小的房间里,马不停蹄地开会、讨论、写稿、刻写、油印、装订。工作起来常常通宵达旦,彻夜不眠。

1924年,随着“少共”改组,《少年》杂志改名《赤光》,由周恩来负责编辑、发行和主要撰稿。期间,邓小平秘密以诸多笔名发表文章。随后,邓小平进入《赤光》编辑组,主要负责印刷,所有文章都由他刻在蜡纸上再进行油印,这也使他得了“油印博士”的绰号。

恰同学少年: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法兰西岁月

《赤光》杂志封面

当时,中共旅欧支部和旅欧共青团的党团机关是合在一起的,都设在巴黎南部意大利广场戈德弗鲁瓦街17号的一家旅馆内,领导机构也是统一的。共青团组织是半公开的,发表声明、宣言以及参加旅欧华人各团体活动时,都是用“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名义;而党的组织是秘密的,不公开活动,直到1925年4月1日,刊物上才第一次以“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的名义,发表《为孙中山先生逝世告旅欧华人》。而党组织机构的保密特性,一直保持到1927年国内第一次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旅欧支部的结束。

友谊长青

2014年3月,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习主席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的第一站就选择了里昂,并促成了新里昂中法大学的诞生,包括建设一座中法大学历史博物馆以及一座中国—里昂关系促进中心。

恰同学少年: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法兰西岁月

虽然历经百年历史沧桑,里昂中法大学校门上用中法文篆刻的金色“中法大学”依然清晰可辨

法兰西,这片土地曾经历练了以周恩来、邓小平为代表的优秀中国留学生们,激荡了他们的思想,燃烧了他们的青春,促使他们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如今,在中法建交55周年和中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00周年之际,习主席再度访法,寓意掀开两国友好关系发展的新篇章,每年中法互派数以万计的留学生交流学习,也在彰显中法的历史源远流长,情谊长青。

而我党早期杰出领袖以及优秀共产主义者在法兰西的峥嵘岁月也将永远印刻在两国人民的共同记忆之中。

恰同学少年: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法兰西岁月

法国尼斯街头飘扬中国国旗

主要参考文献:

【1】朱洪:《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与旅欧少年共产党的成立》,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06期

【2】庾莉萍:《旅欧少共与旅欧无政府主义者论战研究》,广西大学

【3】高春霞、赵颖霞:《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与中法文化交流》,海峡教育研究,2015年04期

【4】刘菲菲:《从邓小平的法兰西岁月看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对其现代化思想的影响》,西南交通大学

【5】王兰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与中法大学》,北京档案,2014年02期

恰同学少年: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法兰西岁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