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溪水断流寒冻合——漫话大寒(下)


「二十四节气」溪水断流寒冻合——漫话大寒(下)

大寒节气

大寒·诗词

「二十四节气」溪水断流寒冻合——漫话大寒(下)

白居易塑像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的白居易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他在《村居苦寒》中道:“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褐裘覆絁被,坐卧有余温。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这首诗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写农民在北风如剑、大雪纷飞的寒冬,缺衣少被,夜不能眠,他们是多么痛苦呵!后一部分写自己在这样的大寒天却是深掩房门,有吃有穿,又有好被子盖,既无挨饿受冻之苦,又无下田劳动之勤。诗人把自己的生活与农民的痛苦作了对比,深深感到惭愧和内疚,以致发出“自问是何人?”的慨叹。此诗中把农民的穷苦与诗人自己的温饱作对比的却极少见,尤其这种出自肺腑的“自问”,在封建士大夫中更是难能可贵的。

唐代诗人、登天宝二年进士第的孟彦深在《元次山居武昌之樊山,新春大雪,以诗问之》中道:“江山十日雪,雪深江雾浓。起来望樊山,但见群玉峰。林莺却不语,野兽翻有踪。山中应大寒,短褐何以完。皓气凝书帐,清著钓鱼竿。怀君欲进谒,谿滑渡舟难。”

「二十四节气」溪水断流寒冻合——漫话大寒(下)

高适

唐代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他在《答侯少府》中道:“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漆园多乔木,睢水清粼粼。诏书下柴门,天命敢逡巡。赫赫三伏时,十日到咸秦。褐衣不得见,黄绶翻在身。吏道顿羁束,生涯难重陈。北使经大寒,关山饶苦辛。边兵若刍狗,战骨成埃尘。行矣勿复言,归欤伤我神。如何燕赵陲,忽遇平生亲。开馆纳征骑,弹弦娱远宾。飘飖天地间,一别方兹晨。东道有佳作,南朝无此人。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吾党谢王粲,群贤推郄诜。明时取秀才,落日过蒲津。节苦名已富,禄微家转贫。相逢愧薄游,抚己荷陶钧。心事正堪尽,离居宁太频。两河归路遥,二月芳草新。柳接滹沱暗,莺连渤海春。谁谓行路难,猥当希代珍。提握每终日,相思犹比邻。江海有扁舟,丘园有角巾。君意定何适,我怀知所遵。浮沉各异宜,老大贵全真。莫作云霄计,遑遑随缙绅。”

「二十四节气」溪水断流寒冻合——漫话大寒(下)

元稹

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诗辞言浅意哀,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他在《大寒十二月中》中道:“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詎存?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的耿湋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他在《晚登虔州即事寄李侍御》中道:“章溪与贡水,何事会波澜。万里归人少,孤舟行路难。春光浮曲浪,暮色隔连滩。花发从南早,江流向北宽。故交参盛府,新角耸危冠。楚剑期终割,隋珠惜未弹。酒醒愁转极,别远泪初干。愿保乔松质,青青过大寒。”

唐代诗人、茶僧皎然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他在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他在《顾渚行寄裴方舟》中道:“我有云泉邻渚山,山中茶事颇相关。鶗鴂鸣时芳草死,山家渐欲收茶子。伯劳飞日芳草滋,山僧又是采茶时。由来惯采无近远,阴岭长兮阳崖浅。大寒山下叶未生,小寒山中叶初卷。吴婉携笼上翠微,蒙蒙香刺罥春衣。迷山乍被落花乱,度水时惊啼鸟飞。家园不远乘露摘,归时露彩犹滴沥。初看怕出欺玉英,更取煎来胜金液。昨夜西峰雨色过,朝寻新茗复如何。女宫露涩青芽老,尧市人稀紫笋多。紫笋青芽谁得识,日暮采之长太息。清泠真人待子元,贮此芳香思何极。”

「二十四节气」溪水断流寒冻合——漫话大寒(下)

黄庭坚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庭坚,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他在《岁寒知松柏》中道:“松柏天生独,青青贯四时。心藏後凋节,岁有大寒知。惨淡冰霜晚,轮囷涧壑姿。或容蝼蚁穴,未见斧斤迟。摇落千秋静,婆娑万籁悲。郑公扶贞观,已不见封彝。”

北宋文人李新在《大雪不宜干人》中道:“漫瀰江天慁霏雪,市薪黄金粲环玦。大寒叵堪出门户,已麾中涓刺漫谒。著作千卷字不同,不希牧守上三公。榻西有酒鹅儿色,鸿音读书句成拍。句成拍,不是平生等闲客。”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他在《元沙院》中道:“升山南下一峰高,上尽层轩未厌劳。际海烟云常惨淡,大寒松竹更萧骚。经台日永销香篆,谈席风生落麈毛。我亦有心从自得,琉璃瓶水照秋毫。”

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他在《长歌行》中道:“世人何恶死,死必胜於生。劳劳尘土中,役役岁月更。大寒求以{左日右奥},大暑求以清。维馁求以饁,维渴求以觥。其少欲所惑,其老病所婴。富贵拘法律,贫贱畏笞榜。生既若此苦,死当一切平。释子外形骸,道士完髓精。二皆趋死途,足以见其情。遗形得极乐,升僊上玉京。是乃等为死,安有蜕骨轻。日中不见影,阳魂与鬼并。庄周谓之息,漏泄理甚明。仲尼曰焉知,不使人道倾。此论吾得之,曷要世间行。”

北宋著名画家、诗人文同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他在《和仲蒙夜坐》中道:“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

北宋哲学家、文学家、官吏杨时先后学于程颢、程颐,同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又与罗从彦、李侗并称为“南剑三先生”。晚年隐居龟山,学者称龟山先生。他在《荆州偶作》中道:“郑公嵇阮流,野性本麋鹿。平生傲羲皇。白首就羁束。大寒客无毡,官冷饭不足。顾予支离人,攘臂受余粟。江鱼尾盈尺,饱食胜梁肉。荆山富樵苏,丈室有余燠。顽疏愧前哲,所得逾往躅。谈经追时好,俯爷负愧忸。流光逝不反,愁鬓日改绿。世道劫火燃,不燔乃良玉。晚交定难恃,云雨手翻覆。官居真蘧庐,束担聊托宿。求田意虽鄙,此计正宜速。归寻谷口耕,胜卖成都卜。坐想带经锄,倚耒听布谷。”

「二十四节气」溪水断流寒冻合——漫话大寒(下)

司马光塑像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他在《和景仁喷玉潭》中道:“昨朝景气如暑天,僮仆流汗衣裘单。安知向晓暴风作,一变阳春成大寒。此时结友寻名山,伶俜徒步水石间。棘刺罥衣行路难,枯藤寿柏同樊援。惊沙击眼百箭攒,时得闪烁窥林峦。景仁年长力更孱,牵衣执手幸不颠。仍闻旁谷有伏虎,赖得与君俱早还。”

宋代诗人孔武仲与欧阳修、苏轼、苏辙、黄庭坚等人过从甚密,诗词唱酬,信书不绝。他在《龟石》中道:“平川汹汹经南国,匹练横托半天碧。洪澜巨浪之中央,忽见颓嵬太古石。此石由来几许时,混元一气初开辟。神功割破混沌胎,划落半空随霹雳。非鼋非鳌不可辩,有若神龟见踪迹。精刚不待娲皇练,浑朴宁从巨灵擘。我知神物本天性,推移运转非人力。当时大禹走天下,驱至九江为纳锡。万牛攒车载不动,铁轴峥嵘自堆积。秦皇鞭山移四海,怒视不能移咫尺。至今独立犹惊人,地志山经不能测。千灵万状谁复知。一片坚顽粗可识。昂头突出翠涛中,跪足横蹯九泉脉,当心一搭莓苔黑。渊潜不见曳尾状,日烁犹惊负图色。青髯剥落向何处,秋草绥绥晨露滴。劲健曾支玉女床,孄斑似点乖龙额。渔翁未网先自骇,灵蓍欲伏安可得。鼋鼍缩首不敢近,暇蟆巡行夜战惕。岁冬大寒百圣伏,圜圜劲势无欹侧。风磨霜练无日休,发鬓皴痛成兆坼。负才不免刳肠累,至珍惟籍天公惜。灼以炎皇之火精,寡以少昊之金液。神鑽鬼卜不见形,阴阳造化无遗策。大哉龟者物之精,岁久已化为真形。有时月黑无人夜,绕岸光芒芒自生。下骇深潭怪蜃窟,上应中天玄武星。万众森森下相向,来决吉凶真伪情。奸狐妖鼠已破胆。山魑野魅见亦惊。波神吞气不敢喘,四面长漪铺席平。吾闻溪老记往岁,半夜风雨来冥冥。剨然曳转大潭左,百里震惊如雷霆。妒憎摧折虽万状,崔嵬孤高终自灵。吁哉天地至奇物,何为流落于江城。铜马犹闻标汉殿,神羊昔亦驯尧廷。便当推置玉堂上,古貌岌岌无欹倾。奸臣猾豎作狐媚,见之頳面先吞声。凶荒水旱必可卜,仓卒变怪皆先明。匈奴丧魄万里外,慉缩不敢窥天兵。龟乎龟乎用不用,壮士与尔同死生。”

宋代僧人释道生在《偈颂二十二首》中道:“两曜劈箭急,一年弹指间。始见大暑小暑,又是小寒大寒。通身寒暑无回互,笑倒当年老洞山。”

宋代诗人释可湘在《偈颂一百零九首》中道:“一年十二月,过了无多日。乃事竟如何,茫然黑似漆。休休休,空悠悠,前许多时何处去,大寒然后索衣裘。”

宋代著名诗人释祖钦在《偈颂一百二十三首》中道:“天寒人寒,大寒小寒。热则普天匝地热,寒则普天匝地寒。热不自热,寒不自寒。红日上三竿,当阳仔细看。”

岳飞之孙、岳霖之子的南宋文学家岳珂著述甚富。他在居于金佗坊时,因痛恨祖父被秦桧陷害,著有《吁天辩诬》、《天定录》等书,结集为《金佗粹编》(28卷,续编30卷),为岳飞辩冤,是研究岳飞的重要资料。他在《秋夕有感二首》中道:“从来难辨是几微,谈者虽多觉者希。小隙便须防蚁穴,大寒何必泣牛衣。无旁掣肘方成事,不早抽头即过机。莫道不才明主弃,也曾撄颔触天威。”

宋代文人叶子强在《读书堂五首》中道:“少长事壮厉,意气弥九州。鞭车踏长路,渠料能夷犹。困此九折坂,嵚崎不容辀。彼须匪所强,此售宁或求。犹有读书心,大寒索衣裘。贱嗜匪贵献,一拂销百愁。宝此清净退,相从赋归休。农圃雅所问,同一壑一丘。”

南宋官员刘黻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存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了一个爱国者的忠勇。他是温州历史上令人敬仰和怀念的人物。他在《四不吟》中道:“大寒风雨暑不出,公会坐广醵不赴。我奉遗体投遐荒,相尔室中胡不惧。”

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刘克庄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他在《病起五首》中道:“躬圭宝箑俱藏起,出入惟消笠与簑。农说雨旸差有准,客谈间谍易传讹。丰年海熟田尤熟,圣代朝和野亦和。纵使大寒并大暑,小车时出至行窝。”

南宋知名文学家、诗人曾丰生平好学,博览群书,以文章名噪一时。政事之余,醉心诗文创作,归乡后,筑室“樽斋”,因以为号。以诗酒自娱,四方来求诗文者经常满座。他在《冬行买酒炭自随》中道:“大寒已过腊来时,万物那逃出入机。木叶随风无顾藉,溪流落石有依归。炎官后殿排霜气,玉友前驱挫雪威。寄与来鸿不须怨,离乡作客未为非。”

曾丰在《北归回首谢庾岭》中道:“五羊一住阅三冬,谙尽人情与土风。医拙市空多药物,肉平官又少庖工。大寒气候初中伏,稚子颜容七十翁。天下岂无游宦处,吾车不复指南中。”

南宋诗人章公权在《长江问对篇》中道:“问长江,以汝卫南邦,北人遥想心已降。方今大势全倚汝,不知汝亦许不许。国人皆悠悠,我心良独忧。长城已坦道,黄河已安流。淮边日夜风飕飕,汝今孤矣非昔比。问汝若何真可倚。长江对,壮尔南邦以吾在,今来古往只东流,人世兴亡自更改。句践临齐晋,刘裕入长安,项王北渡黄河西破关,北方或可取,吾不为君阻。赤壁中流曾丧兵。广陵望见波涛惊,瓜步欲渡说虚声。南方长可守,吾独为君有。吾之势何但抵长城,长城今已平。吾之力可以当百万,百万昔尝散。吾能限南北,不能输事力。吾能鼓风涛,不能用英豪。君不见吴之末,陈之季,岂必斯时吾独异。朝无政事国无人,乌有长江专可倚。辱君有问答君知,正恐知之亦忽之。烦君奉此献之国,索勿俟大寒时。”

南宋中期著名诗人赵蕃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他在《次韵杨廷秀太和万安道中所寄七首》中道:“旧说洛阳天地中,遂令北客病南风。只今政教通南粤,亦有大寒桑树红。”

赵蕃在《田家即事》中道:“漫道诗书可起家,未知田舍足生涯。不辞伛偻翁栽稻,能作纷耘妇剥麻。口腹定繇勤力许,衣裘宁怕大寒加。罔知耕稼求温饱,行役虽劳莫重嗟。”

南宋宰相郑清之少年时跟从楼昉学习,能写文章,楼钥十分赞赏他。他在《和林治中雪诗五首》中道:“貙{左豸右娄}{彪外换甘}狒貊貛貔,猎骑漫山伏正奇。瘃手草成熊舘赋,掩群驱入兔罥诗。兽奔骇类淮淝口,狐媚欢摧虢国眉。滕六倚渠真误事,大寒不出是知时。”

「二十四节气」溪水断流寒冻合——漫话大寒(下)

陆游塑像

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他在《大寒》中道:“大寒雪未消,闭户不能出,可怜切云冠,局此容膝室。吾车适已悬,吾驭久罢叱,拂麈取一编,相对辄终日。亡羊戒多岐,学道当致一,信能宗阙里,百氏端可黜。为山傥勿休,会见高崒嵂。颓龄虽已迫,孺子有美质。”

陆游在《示福孙井示喜曾》中道:“北商久不通,犁枣罕登盘;山舍惟有橘,琐细如弹丸,此外则柿栗,收拾猿鸟残。虽无庞翁话,儿孙亦团栾。今岁雨雪晚,岁莫始大寒,二稚乃可怜,不诉衣襦单。地炉有微火,诵书到更阑。我老多感慨,赖汝差自宽。”

他在《壮士吟次唐人韵》中道:“士厌贫贱思起家,富贵何在发已华。不如为国戍万里,大寒破肉风卷沙。誓捐一死报天子,兜鍪如箕铠如水。男儿堕地射四方,安能山栖效园绮!塞云漠漠黄河深,凉州新城高十寻。风餐露宿宁非苦,且试平生铁石心。”

陆游在《大寒出江陵西门》中道:“平明赢马出西门,淡日寒云久吐吞。醉面冲风惊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温。纷纷孤兔投深莽,点点牛羊散远村。不为山川多感慨,岁穷游子自消魂。”此诗是作者在大寒节气里所作的一首借景抒情之作。作者骑马出城,面对一片苍茫萧条的景象,心中非但没有悲凉,反倒涌起了一腔豪情和感慨。

南宋诗人郭印与秦桧虽曾同窗,然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山水,工诗,与曾慥、计有功、蒲瀛(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等交游甚密,诗存七百余首。他在《宋子渊有诗及性宗事用韵寄之二首》中道:“枯大寒岩但不春,直经千劫未为真。一门超邈难寻轨,万象森罗独露身。田地稳时行便到,工夫尽处见方亲。韩卢逐兔纷纷是,言语支离最误人。”

南宋末年诗人陈著因“独持风裁,威令肃然”,“清正廉明,文义冠世”,深得民众拥戴。在古代官场能有如此刚正不阿,政绩卓然,离任时获得县民跪泣送行的官员,实在难能可贵。他在《代赵信甫千人助冬衣》中道:“忆昔浑家衣天香,翩翩风流公子裳。蟾宫步武云送上,雁塔姓名星摇芒。绿袍照眼初意锐,青毡入手前路长。谁知蕉鹿成夜梦,日与蓬鷃争时光。累累鹄形走山谷,战战茧足履冰霜。貂裘已弊有嫂轻季子,牛衣虽泣无妻问王章。悬鹑襹褷不投俗,扪虱勃窣徒谈王。岂不欲羡补衮居峻地,岂不欲著锦绣归故乡。顾瞻外饰至此面自赪摸索中襟凄其汗如滂。况今玄冥令凛冽,难把赤立身支当。彼狨鞍宝马重狐貉,彼毳茵绣帐双鸳鸯。或锦步障五十里,或金缕衣十二行。与富贵家自择伴,如衰飒辈难登堂。老者衣帛盍早计,大寒索裘真痴忙。缙绅遗绪惨莫继,章缝本色终难忘。从来固多急义谱,今亦何敢浅识量。君不见履常长贫冻至死,絮袄不具有识空悲伤。又不见范叔一寒如此极,绨袍之恋千载犹芬芳。”

陈著在《游慈云》中道:“老怀不与世情更,才说閒行兴翼然。微湿易乾沙软路,大寒却暖雪晴天。未曾到寺香先妙,底用寻梅山自妍。笑问松边人立石,汝知今日是何年。”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但其善论诗文,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他在《秀山霜晴晚眺与赵宾暘黄惟月联句》中道:“一峰何峥嵘,万象翻匍匐。心包元气并,影立太空独。遥瞻极乾端,俯瞰际坤轴。飘飘凌云身,杳杳送鸿目。挥袖裨八风,开襟吞百渎。醒脾咽醇清,涤髓盪痼俗。斗摘紫垣杓,日攀黄道毂。川令夷若奔,林诃魍魈伏。螺蚌视三神,杯盎阅四隩。参旗摩右肩,昆苑踏左足。营营蚁磨旋,戢戢蜂房簇。膻俎餍前臑,诗瓢悭半菽。历测尊卢年,桴穷沃焦谷。畴非浮点沤,吾亦寄粒粟。气形孰融结,高深谁濬矗。娲皇不能补,共工多事触。飞思腾虚遨,殚精驰向瞩。浩浩蔑垠涯浑浑曷边幅。百刻倏汐潮,九行递朏朒。达观等鹏鹪,殊趋殽燕蝠。仙驭鞭虬螭,神驾轨骊騄。寰中无遁照,象外有玄烛。推寻制字苍,究考画卦宓。万变既日滋,百灵遂宵哭。某氏马锡三,何人鳌钓六。底所真蓬瀛,是间自濠濮。佳辰每难值,奇赏讵嫌数。达士多放旷,拘儒例踧蹜。味同侨札交,臭异智辅族。稽首礼初梅,掀髯叫余菊。节届小大寒,岁得中下熟。野礼讲蜡迎,侲朋阅傩逐。皴肤剥枯藓,瘦发立冻木。青针抽麦麰,绛粒茁樱薁。乌龙特嵯峨,白雁几湾洑。霞谯抹微绡,烟市皱轻縠。画嶂屏横纵,字溪篆直曲。兰非灌能馨,柏岂撼可秃。长冈修蛇驰,短阜矮鳖缩。一塔耸锥颍,千畦界棋局。冷祠逃鼪鼯,荒冢赫鸱鵩。汲窟仆桔槔,获场眠碌碡。橡实翻箨瘦,笋萌认鞭斸。莽啼潜钩辀,篱嚼偃觳觫。樵肩疮长鑱,猎臂袒偏裻。相劳声阿邪,力作响蓬扑。闻磬认禅窗,指旛窥佛屋。邃森逾二林,美秀埒三竺。笼影夜旧筑。连营释薁琫,四野竞畚梮。别墅喧榼壶。。。”

方回在《永乐沽酒》中道:“大寒岂可无杯酒,欲致多多恨未能。楮币破悭捐一券,瓦壶绝少约三升。村沽太薄全如水,冻面微温尚带冰。爨仆篙工莫相讶,向来曾有肉如陵。”

方回在《用夹谷子括吴山晚眺韵十首》中道:“极目无穷六合宽,仰天如以浑仪观。日躔箕斗逢长至,月宿奎娄届大寒。肘后方多难却老,杯中物到莫留残。来年七十身犹健,容膝归欤亦易安。”

现代小说家金庸笔下《射雕英雄传》及《神雕侠侣》人物之一尹志平在真实的历史上确有其人,在道教成就很高。在战乱、灾年中,他品德高尚,懂医术,多治病救人。他在《无俗念·大安山栖云观中秋赏月》中道:“大安高绝,风露清、气爽中秋时节。霞友云朋方聚会,共赏山头明月。照彻千峰,明通万壑,坐觉心欢悦。神清骨冷,永超人世生灭。看尽此夕风光,空劳笔舌,妙景如何说。普照千门皆可玩,不似栖云高洁。小院岩前,大寒岭畔,仿佛天相接。坐中默想,此间堪可栖迹。”

元末明初诗人、“吴中四杰”之一的杨基以诗著称,亦兼工书画,尤善绘山水竹石。其元末诗作,大多表现维护元代统治立场,入明后,仍眷怀元室。风格异于高启,多不能摆脱元诗靡丽纤细风习,他的无题、香奁诸体尤甚。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他在《赠毛生》中道:“丈夫遇知己,胜如得美官。栖栖无聊中,握手意便欢。古来豪杰人,所就非一端。狂言与危行,初若不可干。从容两阵间,一语九庙安。狐貉不外饰,而足御大寒。嗟嗟陇西李,愿识荆州韩。

已故的我国当代画家、诗人吴藕汀酷嗜昆曲及书画。他在诗画《廿四节候图》的《大寒》中道:“天竺子红檐雀含。蜡梅何处问东南。大寒山有茶花放,案供清香佛手柑。”

我国当代应用文写作学家、诗人左河水在其作《大寒》中写道:蜡树银山炫皎光,朔风独啸静三江。老农犹喜高天雪,况有来年麦果香。”

大寒·养生

「二十四节气」溪水断流寒冻合——漫话大寒(下)

大寒时节历来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时期,民间有古谚流传“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这一时间,天气忽而冰寒刺骨,忽而又暖意融融,气温如同坐过山车般上上下下,大多数上班族又迎来了一年之中工作最繁重的关头,在这冷热不定、颠簸无着的大寒时节,该如何养护身心。

气温剧变尤须护心护脑,冬天是天寒地冻、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的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在此期间,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极易加重或发作。

据统计,在大寒节气中,心肌梗塞、脑卒中的发病率均达到全年最高水平。此外,一些血管弹性较差的高血压患者,在大寒时节一天之内的血压波动往往会增大,而很多患有老慢支的病人只要稍不留神,也容易在此时节旧疾复发。体虚年高的人最好居住在温暖的室内,尽量减少出门或冒触风寒。从室内到室外,但凡温差较大时,不妨要先在门廊里适应一下冷空气,再出门也不迟。深夜睡觉前用热水泡脚“大寒时分是一年之中寒气最重的时候,养生的第一要义就是要御寒保暖!”龙华医院中医内科常务副主任周时高副教授强调,御寒保暖特别要注意保护暴露在外的部位,如头面部、手足部。古语有云:“大寒大寒,防风御寒”。这就是说,大寒时节除了要注意防寒之外,还须防风,衣着也要随着气温的变化而随时增减。具体来说,还需根据各人的不同体质分门别类地进行保护,比如:胃寒脾虚的人特别容易受寒,建议此类人最好戴一个围兜来保护脾胃,平日也可以多吃一些山药、红枣等健脾益气的食物;而肾阳亏虚、慢性腰腿疼痛的患者受寒之后可能会加重病情,不妨使用一个腰托来防寒。唐靖一副院长则建议,除了御寒保暖之外,大寒时节人们晨起出门前,不妨喝些热饮,比如:牛奶、豆浆等,以起到振奋脾胃的作用。

「二十四节气」溪水断流寒冻合——漫话大寒(下)

俗话说:“寒从脚起,冷从腿来”,在冬夜入睡前,可用热水或药汤先泡泡脚,以达到畅通血脉、降低肌张力、改善睡眠质量的功效。而那些常在夜间看书写作、久坐到深夜的人,在睡觉前尤其应该用热水泡脚。睡觉沐浴前后适当喝水“大寒期间养生的另一个重点在于滋阴!”唐靖一指出,长江流域通常从冬至开始降水减少,到了一个月之后的大寒节气,正是一年之中最干燥的时期,白天平均空气湿度一般低于50%,有时室内甚至只有30%左右,很多呼吸系统有“老毛病”的人经常会有咳嗽痰多、痰液粘稠、咳痰不净的感觉。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则容易造成血粘度增高。更严重的是,如果因为高血压、年老等造成血管弹性功能下降,还容易诱发心梗、脑梗、脑出血等危险情况。

如果室内经常开暖气或空调,除了要经常开窗通风外,最好再使用一些空气加湿器之类,以提高空气中的湿度。在晚上睡觉时,如果使用电热毯,也尽量不要开过夜或开得太热。此外,在冬天,人应该有意识地增加饮水量,千万不要等口干后才想到去喝水。他建议在入睡前和起床后,都应先喝一杯温水。而在沐浴前后最好也能各喝一点水,以补充人体流失的水分。心血管患者忌情绪波动民间俗有“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温”的说法。这也就是说,只有心神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人体才能抵御得住严冬酷寒的侵袭。周时高说,大寒养生着眼于“藏”。人们在此期间要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保持精神安静、心绪安宁,慢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尤忌情绪过度波动。

值得一提的是,大寒时节正处于元旦后、春节前,对于上班族来说,正是一年之中工作最繁重的时候,人体极易疲劳,耗精伤神。因此,在这一段日子,尤其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平静。对于老年人来说,更应注意避免过喜或伤心,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使体内气血和顺,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降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风险。

冬三月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此时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当缓慢的时候,所以此时应该早睡晚起,不要轻易扰动阳气,凡事不要过度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避免急躁发怒。大寒是冬季六节气之一,此时天气寒冷已极,故名大寒。大寒的养生,要着眼于“藏”。意思是说,人们在此期间要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保持精神安静,把神藏于内不要暴露于外。这样才有利于安度冬季。对于冬季进补,医学专家都有着自己的观点:

有着许多的专家持反对态度: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齐文升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代人的体质与以前大不相同,没几个虚的,所以在秋冬进补和预防疾病时,要考虑这种体质变化。”

但也有持支持态度的:冬令进补,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医进补法则,历经考验,其效果不用置疑。

中医的精华是“辨证论治”,因而大多数专家支持“认清体质,辨证进补”。

《灵枢·本神》曰:“智者之养神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吕氏春秋·尽数》提到:“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辩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寿长焉”。就是说顺应自然规律并非被动的适应,而是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首先要掌握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以其防御外邪的侵袭。古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这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的总结,也说明了人们对身体调养的重视,借此之节气,重笔女士调养之法。

本节气最需预防的是心脑血管病,肺气肿,慢支气管炎,早晨和傍晚尽量少出门。

注意保暖,外出时一定加穿外套,戴上口罩、帽子、围巾。

早晚室内要通风换气。室内取暖时要在地板上泼些水或凉一些湿毛巾之类以保室内湿度。要多喝白开水,补充体内水分。

老年人可在居室中坚持脸部、手部、足部的冷水浴法,以此来增加机体的抗寒能力。

大寒·流感

「二十四节气」溪水断流寒冻合——漫话大寒(下)

天气寒冷,加上空气干燥,近期很多人患上感冒,更可怕的是的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如果你周围的人一个个相继中招的时候,你自己要小心了!其实除了吃药打针之外,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我们都可以试一试。

由于流感是由病毒引起,若想利用抗生素治疗是不行的。除非出现细菌感染,否则毋须服食抗生素。一般健康良好的人,可在一周内自动复原。如要加快痊愈,便要注意以下法宝了。

家居护法。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确保卧室空气流通,避免开空调,并要穿上暖和及合身的衣服,以免著凉。

增加空气湿度。提高卧室湿度,可减轻咳嗽、喉咙痛或者鼻腔乾燥的不适感。若果有胸部闷塞或鼻塞,不妨开加湿器。

待在家中。流行性感冒是传染性很高的疾病,因此最好放下工作,待在家中休息,等到体温恢复正常,一天之后才再出门。

多休息和睡眠卧床休息是必要的,因为这可令体内的能量集中抵抗病毒感染。身体虚弱期间,若仍到处走动,会令你的抵抗力进一步降低,更甚的是容易招致并发症。

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处理喷沫后,必须用肥皂洗净双手,以防将病毒从口鼻经手通过接触而散播。不要随地吐痰。

滋润你的鼻子。如果你不断抹鼻涕,可能会觉得鼻子痛,所以最好经常用润肤膏润滑鼻孔以减少刺激。

「二十四节气」溪水断流寒冻合——漫话大寒(下)

饮食疗法。多喝水和其他饮料 如果有发烧症状,补充身体水分便十分重要,可以避免因出汗而引起的脱水现象。

汤水:鸡汤、菜汤(不用红肉的纯菜汤);果汁:含丰富胡萝卜素(维他命A)和维他命C的生果;菜汁:甜菜汁、胡萝卜汁;清水:滤过食水、矿泉水、葡萄糖水(避免汽水)。 营养丰富又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用味精、少用白糖、盐和油,不吃煎炸或含大量添加剂的加工食物,以减少消化和排毒负担,一切以清淡为主,有机食物为优先选择。

蔬果:香蕉、萍果、胡萝卜;淀粉质食物:粥、面条、马铃薯、稀饭、麦皮;甜品:将香蕉去皮弄成糊状食用。食大蒜收效快 如果喉咙开始有轻微痛时即刻吃一两颗生大蒜的话,就可先一步预防感冒。

忌喝牛奶。当有鼻塞时,最好不要喝牛奶或者吃乳制食品,因为牛奶会抑制黏液排出体外,令你觉得呼吸道阻塞得更严重。

抗流感食物厨中寻。香菇和姜都是价廉而功效大的抗流感食物,姜能杀死流感病毒;香菇含有一种叫做Lentinan的物质,据实验显示,它对抗流感的效果比一般抗病毒药物更好。

洋葱止咳露疗效好将六个洋葱放入锅,加半杯蜂蜜,以小火炖两小时后再过滤便成。每日饮几次,最好温热后才饮。洋葱所含物质能够抵抗病毒和细菌。

民间验方。用盐水漱喉咙当你有喉咙痛时,可用盐水漱口以减轻不适感,同时将积聚的分泌物冲掉。盐水分量如下:1茶匙食盐加约470毫升的温水中。这浓度近似我们体内组织的酸碱(pH)值,漱口后会觉得非常舒适。这配方可按需要使用,但切记不要误渴。

食润喉糖。喉糖可以帮助润喉,尤其当你食欲不振时,食喉糖还可以提供一些卡路里呢。

热敷。当流感令你全身肌肉酸痛无力时,不妨用热敷袋来纾解肌肉不适。

泡热水。如果有头痛或者鼻塞,试把脚泡在热水中,你会觉得舒服些。

按摩背脊。按摩背部,有助血液循环,活化免疫糸统以抗流感,同时令你舒服些。

吸蒸汽。用一只大碗装半碗热水,然后用毛巾将头和碗一并蒙上吸入蒸汽,每次数分钟,能通鼻塞。

喝姜茶。用一片姜(切片,大小随意)加三碗水,煎成一碗,可加黄砂糖或蜜糖调味。此茶具解表散寒、化痰止咳功效。

喝葱白豆豉汤。用二至四棵葱(切段)及一汤匙淡豆豉,加适量水煲成汤茶饮用。此汤具解表发汗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感冒成药尤其是含抗组织胺的药物,或许能提供暂时纾解如止住鼻水,但要小心,因为它能将症状压抑,让你误以为已经复元,如果你提前恢复原来的日常活动,可引起流感复发或严重的并发症。

大寒·谚语

「二十四节气」溪水断流寒冻合——漫话大寒(下)

节气和农业有着紧密的联系,有时农民通过节气当天的天气情况可以准确地预见作物的丰收情况。那么关于“大寒”有哪些农谚呢?

“大寒不寒,春分不暖。”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大寒这一天如果天气不冷,那么寒冷的天气就会向后展延,来年的春分时节天气就会十分寒冷。

“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大寒三白(雪)极宜菜麦”;“大寒不寒不冻,来年一定虫多,’;“大寒不寒,人畜不安”;“大寒不寒,春分不暖。”这些谚语的意思是:在大寒时节里,如果能多下雪,把蝗虫的幼虫冻死,这样来年的农作物就不会遭到虫灾,农作物才会丰收,农人们就可以丰衣足食了。

“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大寒牛眠湿,冷到明年三月三”、“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

从民间流传的说法来看,寒宜冷不宜暖。大寒暖,则对农业生产不利,这方面的谚语有很多,谚语表明:大寒节气天气暖湿,预示阳历2-4月份的低温阴雨严重,对春耕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大寒日怕南风起,当天最忌下雨时。”“大寒”当天的天气曾经是农业的重要指标。只要这一天吹起北风,并且让天气变得寒冷,就表示来年会丰收,相反,如果这一天是吹南风而且天气暖和,则代表来年作物会歉收;如果遇到当天下起雨来,来年的天气就可能会不太正常,进而影响到作物的生长。

“泥是麦的爸,一垩三个杈”;“冬泥巴、麦子妈,一垩两个杈”;“冬前垄麦盖条被,冬后垩麦还还礼;“要吃麦,冬前垩。”

大寒要注重田地的耕耘,只有深耕细作,才能有丰收。如“三九不冷夏不收,三伏不热秋不收”;“三九四九,沿河插柳”;“老怕三九,少怕春寒。”等,说明大寒越冷,收成越好,或说明了大寒时候该多多插柳。

「二十四节气」溪水断流寒冻合——漫话大寒(下)

查看小麦长势

此外,大寒的农谚还有:禽舍猪圈牲口棚,加强护理莫放松。年好过,春难熬,盘算好了难不着。好过的年,难过的春。懒牛屎尿多,懒人明天多。冻不死的蒜。干不死的葱。欢欢喜喜过新年,莫忘护林看果园。节约过新年,不能狂花钱。禽舍猪圈牲口棚,加强护理莫放松。春节前后少农活,莫忘鱼塘常巡逻。靠天越靠越荒,靠手粮食满仓。靠天吃饭俄断肠,双手勤劳粮满仓。多逛地头,少逛街头。大寒一夜星,谷米贵如金。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小寒多积肥,大寒迎新年。南风打大寒,雪打清明秧。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

反映天气的谚语也有很多,如:小寒大寒。杀猪过年(春节)。过了大寒,又是一年(农历)。该冷不冷,不成年景。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大寒过年,总结经验。节前节后多商量,想法再把台阶上。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大寒天气暖,寒到二月满。大寒牛眠湿,冷至明年三月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大寒不寒,春分不暖。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大寒东风不下雨。大寒一夜星,谷米贵如金。交了大寒就是雪、明年又是丰收氛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大寒天气暖,寒到二月满。大寒雾,春头早;大寒阴,阴二月。三九四九,霜凌夜夜有。三九不冷看六九,六九不冷倒春寒。三九、四九冰上走。三九雨不尽,三伏雨如粪。“一日南风三日暴”。

另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寓意:小寒至大寒这段时期天寒地冻,可以说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虽说滴水成冰有点夸张,但确实表明了这段时间天气的寒冷程度。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