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我们讨厌的从来不是不尊重原著,而是改编失败

封神演义:我们讨厌的从来不是不尊重原著,而是改编失败

最近有一部片子新版的《封神演义》,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讨论,很多人都给这部片子差评,有人说这是因为这部片子,把原著的《封神榜》改的面目全非,其实对,也不对。

一般不论是什么样的小说,《西游记》,《三国演义》,《封神榜》,《红楼梦》这样的小说,才变成荧幕上,老少皆宜的电视剧的时候,都会经历过改编。

目前被奉为经典的83版《西游记》,就在原著的基础上,做了很大的改变,原著本身比较黑暗血腥,西行之路,妖孽横行,杀戮无数,不论是孙悟空,猪八戒还是沙和尚,在成为取经团队的成员之前,都是极度阴暗血腥的大妖。

但是改变以后的《西游记》,沙僧成了老实巴交的老好人,猪八戒虽然好吃懒做但是萌萌的憨傻,孙悟空成了一个嬉皮笑脸,调皮捣蛋的小泼猴。

但无论改编和原著多大出入,83版《西游记》始终都是电视剧领域内的经典之作。

而论起《西游记》题材的改编,《大话西游》就更是衍生剧之中的佼佼者。

并没有人,因为《大话西游》和原著的差距巨大,而感觉这是一部烂片,或者这个故事本身吸引力不足。

封神演义:我们讨厌的从来不是不尊重原著,而是改编失败

那为何,今天的《封神演义》会让人如此吐槽不断?

其实纠结深层次的原因,无非便是三观扭曲早就的故事本身难以立足。

苏妲己的扮演者,自80年代开始改编《封神榜》这个故事以来,无不都是绝色美女,新版《封神演义》的苏妲己,是由著名的素颜美女——王丽坤饰演。

王丽坤虽然五官清秀,气质出众,但是姿色在迷惑众生来说,还是相差一截。

苏妲己本身不仅仅是美女,她还是千年狐妖,狐妖的魅惑,并不是王丽坤的清秀可以驾驭的,即便是她演技出众,但是总觉得在魅惑纣王时,力度不足。

而狐妖子虚,这个人物,代替了原来众多故事的狐妖。

这次改编,由女性九尾狐变身成了男狐,使得原来由雌性九尾狐和纣王之间的感情线,变成了男狐妖附身妲己与纣王之间的感情,使得观看的时候,美美都会出戏,网友往往会想起,男狐狸精的魅惑。

而到处找人,让人家自愿献出灵魂的子虚,让人嘲笑为狐妖版本的《第八号当铺》。但是当铺的设定就是交换,典当。但是子虚索要灵魂,又是为了什么呢?

甚至在故事的开篇,一个狐妖竟然可以和元始天尊划分白天黑夜而治,而元始天尊的说法,这狐妖的年纪,比申公豹还小一点,而申公豹还因为听了元始天尊的三句经文才得道,可狐妖子虚又是凭着什么?

故事的另一大主人公,纣王。几乎所有的《封神榜》类故事里,纣王都是残暴不仁的君主,但是身为君主,至少应该是有点智商的。

封神演义:我们讨厌的从来不是不尊重原著,而是改编失败

新版《封神演义》里,也立志于塑造一个相对而言,不是那么弱智的君主。但一个不那么弱智的君主,竟然会做出如此弱智的事情,实在叫人匪夷所思!

在苏妲己刺杀纣王的那段戏中,也许是为了表现,妲己最后魅惑纣王都是狐妖子虚的功劳,为妲己这样的人物洗白做背书,但是一个早就醒了的纣王,竟然连妲己是要杀自己还是自杀,都分不清楚,因为妲己三言两句就轻易化解了他的怀疑。

甚至在妲己自杀以后,痛哭流涕,简直是可笑至极!

而为了显示妲己的与众不同,将纣王设定为天生就凉薄的杀人狂魔,就连出生都没有哭过的设定,和全宫那惊悚的样子,实在是叫这个故事,越发荒唐可笑。

至于故事最重要的男主,传说中的二郎神杨戬。

根据新版《封神演义》的宣传,这个故事主打的是苏妲己和杨戬之间的虐恋。

爱而不得,确实属于虐恋,可爱而不得,就一定需要设定为两人是兄妹吗?

从前十集来看,无论是申公豹的有意作恶,还是杨戬一家的被杀,都显得牵强附会。

而苏妲己进宫为妃,身为恋人的杨戬,实在是没看出来是什么想法,他时而愤怒至癫狂,时而又平和无比。

丝毫看不出,这是一个心爱之人正在受苦的人。

而杨戬所谓的什么三界灾星的设定,更加奇怪,一个幼年时期的所谓灾星,如果上天竟然如此在意,为何不直接灭亡他,要等到了他成年又派出姜子牙去杀他?

而杨戬拜姜子牙为师的过程,就显得无比荒唐,姜子牙成了一个逗比话痨,全程都没有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这样的一个人,又如何等待80年,就等一个明主的到来?

姜子牙这个人物,是整个《封神榜》故事的灵魂人物,降妖除魔,分封天神的人是他,他是带着任务和信念来的,这样的人物,对故事的大致走向,应该会有绝对的坚持和自己的固执。

并不是简单的懂一些法术,就可以胜任的,如果单纯只是法力高强,那为什么不直接选择申公豹呢?

故事的内在逻辑混乱,对事件的诠释颠三倒四,事件之间的紧凑性,故事的衔接性不够完美,才是网友,喜欢不起来的原因。

封神演义:我们讨厌的从来不是不尊重原著,而是改编失败

作为一个《封神榜》的延伸故事,“武王伐纣”才是故事内核的主线,爱情和故事的发挥,也应该在“武王伐纣”这个大故事线上,有其内在的热血和抱负。

而故事,如果要让人喜欢,首先就是这个故事,得让人深信不疑。

如果故事本身硬伤,无法自圆其说,那整个电视剧的观感,就会下降,无论用多少俊男美女,都很难让人入戏。

最后,作为一个混文艺圈子的一员,我们也呼吁优秀的作品和编剧的出现,好故事是让人发自内心的感动的,是洗涤灵魂的。

但是这些年,原创圈子的不景气也是必然,文艺圈子这些年的繁荣是个假象,其故事的内在,无非便是你抄抄我,我抄抄你,每年诞生的很多电视剧,但是好看的,或者有创新意识的,凤毛麟角。

这些年似乎陷入了改变,重拍的死胡同,题材和故事,似乎永远都是金庸,琼瑶加四大名著,不论电影还是电视行业,都是如此。

封神演义:我们讨厌的从来不是不尊重原著,而是改编失败

但其实我们并不反感改变本身,我们反感的是不够诚意的改编。

从写作的角度来说,改编比创作本身要更难,因为创造是完全使用自己的元素,如果我觉得宋朝的历史不好,我就可以创造一个新的朝代,它们拥有完全独立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完全为我的故事而服务,而其中的人物,就更是随我使用。

但是改编不是,改编有其内在的主线故事,主线故事不改变的情况下,要创作出符合主线,又在主线之外独立的故事,这对于创作者来说,是一个基本功底和改编之前所做功课的考验。

我们文艺创作,不可以只盯着大ip,这些年,为什么很多新拍各个故事都不被认可,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披着IP的外衣,写了一个新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牵强附会,逻辑混乱,让人难以信服,是这些年,很多所谓的大IP剧,改编失败的缘故。

最后,希望原创市场的优质写手和编剧,好好努力吧!

好的故事一定是值得期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