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走向生命的大美》品鑑

走向生命的大美

――林清玄

林清玄《走向生命的大美》品鑑

清朝的詞評家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曾經說到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的人必須經過三種境界:

第一種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意思是說有感性的胸懷,見到西風裡凋零的碧樹心有所感,在內心裡有理想的抱負與未來的追尋,雖有孤獨與蒼茫之感,但有遠見,對生命有遼闊的視野。

(這三句的原作林清玄《走向生命的大美》品鑑者是宋朝的晏殊,出自他的《蝶戀花》,原詞是:“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第二種境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意思是說不只要有追尋理想的熱情與勇氣,還要有堅持、有執著,去實踐自己所信奉的真理,即使人變瘦了、衣帶變寬了,也能百折不悔。(這兩句原出自宋朝詞人柳永的《鳳棲梧》,原詞是:“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種境界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意思是經過非常長久的努力追尋,飽受人生的滄桑,到後來猛然回首,那要追尋的卻在自己走過的道路上,燈火闌珊的地方。(這三句典出宋朝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原詞是:“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風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從前讀《人間詞話》到人生的三種境界時,雖有感觸,但不深刻,到最近幾年,這三午境界之說時常在心中浮現,格外感受到王國維對生命的智見,他論的雖然是詩詞、是事功、是人格,講的實際上是人從凡夫之見超越的歷程,到最後那種“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簡直是開悟的心境了,使我想起一首禪詩“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遇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也不禁想到菩薩在人間留下一絲有情那樣的心境。

一個人要“眾裡尋他千百度”,必然要經驗人生的許多歷程,而要“驀然回首”則需要一種明覺,至於站在燈火闌珊處的那人,不是別人,而是一個原點,是那個“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自我呀!

詩人雖然出自情感與靈感來表達自我,但其中有一種明覺,或者與禪師不同,我相信那明覺之中有如同鏡子一樣澄明的開悟的心——這種歷程,在某些作品裡是歷歷可見的。

林清玄《走向生命的大美》品鑑

宋朝詞人蔣捷曾有一首《虞美人》,很能看出這種提升的歷程。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在僧廬下聽雨的白髮詩人,體會到人世悲歡離合的無情就像階前的雨一樣錯落無常,心境上是有一種悟境的。與禪心不同的是,禪心以智為燈心,詩人則以美作為點燃,這是為什麼我們讀到李賀“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要為之低迴不已了;或者讀到龔自珍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要為之三嘆了。

一個好的開悟的境界,或者崇高的人格與事物,都不是無情的,它是一種經過淨化的有情的心,這種經過淨化的有情,我們可以稱之為“覺有情”,有如道綽大師說的,就像天鵝在水中悠遊,沾水而羽毛不溼。

好的文學、優美的詩歌,無不是在“有情中有覺”,創作者既提升了自我的情感經驗,也藉以轉化、溶解成人人都能提升的情感經驗,來喚醒大眾內在的感覺的呼聲。這是為什麼歷來偉大的禪師在開悟之際都會寫下詩歌,而開悟之後,有許多禪師也往往以詩歌示教,在顯教最有名的是六祖慧能,傳說他不識字,但讀他的作品《六祖壇經》竟有如詩偈一樣。在密宗最著名的是密勒日巴,傳說他留傳的詩歌竟有數萬首之多。

寒山、拾得不也是這樣嗎?他們是山野的隱士,卻也忍不住把自己的心境寫在山間石壁,幸好有人抄錄才不致失傳。但是,我也不禁想到,以寒山、拾得的詩才,寫詩的那種勁道,一定有更多的詩隱於石上、壁上,與草木同朽,後人無緣得見了。

為什麼悟道者愛寫詩呢?原因何在?我想在最根本處是,禪學或佛教是一種美,在人生中提升美的體驗,使一個人智慧有美、慈悲有美、生活有美,語默動靜無一不美,那才是走向佛道之路。

失去了美,佛道對人生還有什麼價值呢?

唯有心性的絕美,才使人能洗滌貪嗔痴慢疑五毒;也唯有絕美的心,才能面對、提升、跨越人生深切的痛苦。

因此,道是美,而走向道的心情是一種詩情,詩情與道情轉折的驛站則是“覺”。

菩薩所以叫“覺有情”,是因為菩薩從來沒有失去感性的懷抱,與凡夫不同的是,他在有情中不失覺悟的心。

菩薩所以個個心性皆美,長相也無不莊嚴到達極致,則是啟示了我們,美是無比重要的,最深刻的美是來自有情的錘鍊。

即使是佛,十方諸佛都是“相好莊嚴”,經典裡說到佛之美,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之說,因此,佛的相、佛的心,都是絕美。林清玄《走向生命的大美》品鑑

瞭解到佛道的追求是生命完美的追求,我模仿王國維之說,凡是古今走向“覺有情”之道者,也必經三種境界:

第一種境界是“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語出蘇東坡《蝶戀花》)

第二種境界是“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語出辛棄疾《賀新郎》)

第三種境界是“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語出于謙《石灰吟》)

真正覺有情的菩薩,全是多情的種子,他們在無情的孽障人世之中,因煩惱生起菩提之心。然後體會到一切有情都會被無情所惱,思有以解脫,心性與眼界大開,看到世間的美與苦難是並存的,正如青山與我並無分別。最後寧可再躍入有情的洪爐,不畏任何障礙,為了留一點清白在人間。

一個人格境界的確立正是如此,是在有情中打滾、提煉、終至永保明覺,觀照世間,那時才知道什麼叫做“驀然回首”了。唯有清明的心,才體驗到什麼是真實的美。

唯有不斷的覺悟,才使體驗到的美更深刻、廣大、雄渾。

也唯有無上正覺的人,才能邁向生命的大美、至

美、完美。林清玄《走向生命的大美》品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