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雲裝修,硬裝全包我只花了9萬4千1①

裝修這個事兒,再牛逼的人遇上裝修,都得立刻認慫

算了算裝修費用,我自己都驚訝,硬裝,全包,超支3000元,最後包括紗門、紗窗和陽臺雙層玻璃全包改造在內,我只用了9萬4千1百塊…感覺自己太賢惠了


△ 裝修風格:“我”到底想要什麼,不是“大家”流行什麼

關鍵詞:結合實際需求,不盲目跟風,不盲目追求“純進口”

有一句話說得好,再牛逼的人裝修時也得認慫。

很多人都說:哎呀,我原本只打算花XX萬做裝修的,沒想到一下投入進去XXX萬!裝修真的到處都要花錢!

這種觀點不對嗎?對!但是,歸根結底,從我自己的裝修經驗看來,很大程度上裝修的所謂超支,主要原因有下面幾點:

1、裝修前,並沒有想明白自己到底要什麼

很多人準備裝修的時候,並沒有想好,自己到底喜歡什麼風格,到底要做哪些必備裝修項目,各類建材之間到底差別在哪裡。只是單純的發現自己處於“現在到了該裝修的時候了,那我就裝修一下吧”的階段,說人話就是:為了裝修而裝修。

2、現在流行xxx風格,不跟風就意味著不合群

時尚圈有句話,時尚,就是一場輪迴。比如曾經媽媽輩們年輕時流行的闊腿褲,這兩年不是又開始風靡了麼?

同樣,放在裝修上,很多人也一樣,不管自己到底喜歡什麼,自己家到底適不適合這種風格,今年流行美式風格,就裝個美式,明年流行北歐,再裝個北歐,等到後年開始大面積中式復古,也趕緊拆拆拆,紅木傢俱全屋來一套。並不從房子的實際情況、自己偏好等角度出發,有針對性的來確定裝修風格。

3、國產的一定沒有進口的好,外國的月亮就是圓!

這點,說實話,挺嚴重的,我有時候也是這樣,畢竟有一些東西,的確國外的工藝和水平比國內同類產品要高很多。

但是,要理智啊我尊敬的朋友們!舉幾個栗子:

某號稱純進口品牌床墊,零售價最低近萬元的四位數起,稍微好一點的,輕鬆過萬。某國際大牌鍋具,三件套零售輕輕鬆鬆兩三千塊,做個活動打個五折,分分鐘售賣一空。

那麼,實際情況呢?比如某床墊,實際上就是在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省份的產業園裡代工的,某鍋具,也是中國、大陸、南部沿海省份,生產代工。

所以,外國的月亮真的個頂個又大又圓,又圓又亮嘛?

綜上所述,我在裝修前,做了這樣一張表格

陌老闆裝修日記 | 全程雲裝修,硬裝全包我只花了9萬4千1①

陌老闆裝修日記 | 全程雲裝修,硬裝全包我只花了9萬4千1①

經過這張表格,首先確定,自己到底喜歡什麼風格,然後,根據風格,就可以開始進行下一步:搭配裝修風格,確定硬裝需要配備哪些物品。


△ 硬裝:要必要且提升生活品質的,而不是“其他人”都在用

關鍵詞:硬裝必需品,拼品質不拼品牌

水電改造、室內防水應該是硬裝預算的大頭

大概我這麼說,會被很多人打的——不知疾苦的東西,你家硬裝就這麼幾樣?

但是我要說:的確,硬裝裡,最關鍵最核心的,在我看來,就是水電改造和防水處理了。至於其他的,比如用的是福樂閣還是多樂士的牆面漆,用的木地板是進口還是國產,用的地板磚是100一塊還是1000一塊的,我想說:這些,都是點綴而已,踩在1000一平的木地板上,和踩在10000一平的木地板上,只有自己知道價格,其他人來做客,頂多說一句“哇,1萬一平的木地板真的好唉!你硬裝真的好捨得花錢哦”,然後呢?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至於是不是真的站在上面帶這帶那功能的,或者說,國外真的從工藝到品質都比同等價位國產貨牛逼十八條街,那就是看自己給自己的心理安慰到位不到位了。

當然至於牆面漆之類的,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不管是福樂閣還是都芳還是立邦多樂士,近一年都被報道過檢測不合格、甲醛含量過高等(指路國家質檢總局官網中“產品質量抽查公告”欄目)。

所以,所以是什麼?所以就是,買正規渠道的正規廠家出產的正規產品!當然,不差錢的或者堅定進口貨就是牛逼的,可以無視這段。

說這麼多,其實只是為了標明我的一個觀點:選適合自己的,好鋼要用在刀刃上。

所以,在裝修前,我列的第二個表,如下:

陌老闆裝修日記 | 全程雲裝修,硬裝全包我只花了9萬4千1①

通過這張表,其實就已經基本決定了我預算配比的方向:關係到入住後能不能順心的水電線路、防水、陽臺改造,我會投入較多的預算,而涉及到如地板磚、牆面漆等,只要是正規產品,按照常規即可,畢竟天天踩在腳下和刷在牆面的東西,軟啊硬啊光澤度啊,只要開始使用,就必然存在損耗,為了一兩年所謂的光澤度,花個十萬八萬鋪地板刷牆漆,在我看來,就是“人傻錢多”的肥羊——難道裝修一次,打算從20歲住到80歲都不帶換的麼?同樣,一般人也不會無聊到把價籤貼在每一平米的地磚和牆面上,因為那樣,很容易裝逼失敗被雷劈的。

同樣,這裡面有幾處看似不太合理的地方:優先級偏低的硬裝,我卻投入了中等程度的預算,而優先級偏高的硬裝,我卻投入了最低程度的預算。

其實這個很好理解:投入中等預算的低優先級,是在硬裝中屬於可被替代性較高的,但是卻直接關係到生活品質——各類傢俱的甲醛等汙染物問題。而硬裝中可被替代性相對低一點的,也就是玄關隔斷,不管是我用玻璃也好還是鐵藝也好,或者木質隔斷也好,甚至直接掛個布簾,總之,只要能起到阻隔視線功能的,就行了,所以也就沒有必要花費大量預算在這上面。


△ 明細項:提前儘可能多的想好應該配什麼

關鍵詞:按空間分配

核心原則:什麼適合我,而不是現在流行這個所以我應該要這個

其實這點我在之前的推文裡已經說過了,今天再詳細的說一下。

硬裝配置,其實核心原則就一個:選適合我的,而不是“現在流行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只有一個:日子都是自己過得,裝修也是自己住,為了別人的評價或者說為了“隨大流”而裝修,在我看來,是很愚蠢的表現——這樣的人平時得多失敗多loser啊?才連自己家長成什麼樣子都要按照別人的眼光來決定?

言歸正傳,我們來說表格。這個表格其實很簡單,按照不同功能空間和自己想要裝修成的風格、配置的家電,自己先做一個表格出來。見下圖。

陌老闆裝修日記 | 全程雲裝修,硬裝全包我只花了9萬4千1①

在這個表格中,我個人的習慣,是按照空間裡的功能模塊來分。也就是說,以面積和空間功能為基礎,把配置分為地面、牆面、屋頂、燈具、電器、常規傢俱、定製傢俱、軟裝、潔具、五金十大模塊。

每個功能模塊單列一行,不重複,以便方便後面進行分類統計;同時,這麼做的好處除了可以避免丟三落四之外,也可以幫助自己在裝修前比價裝修公司階段,明確知道哪些是包含在報價內的,哪些是不包含的,哪些是可能存在貓膩的,最大限度的保護自己權益。

第二,列一張這樣的表格的好處在於,可以清楚的知道,什麼是適合自己的,什麼只是“流行”。舉個栗子:

我在裝修前,我的必做清單裡有一項,是全屋地暖。原因是,冬天有暖氣,真的很舒服!但是,在我拿到圖紙之後,我發現,全屋地暖並不現實:

1)南方的房子,層高普遍略低於北方,大概5-10cm的樣子。不要小看這5-10cm,1米6身高的妹子屬於較為標準的成年女性身高,但是1米5的話,就真的只能勉強稱一句“嬌小玲瓏”;如果還不太明白的話,36碼腳和41碼腳只差了5個鞋碼,但是41碼的高跟鞋難買到飛起。

2)南方大部分小區並沒有集體供暖,冬天整個樓體都是涼的;自家開暖氣,會通過牆體和縫隙出現熱力流失,最終帶來的效果就是,一家開暖氣,全樓溫度上升0.05度,自家溫度上升0.5度,費力不討好。

3)近10年的冬天,父母和自己依然以定居北京為主,裝了地暖後這10年即使不使用,也會因為天氣和水泥長期腐蝕等因素產生折舊破損,長期入住後仍需要翻新裝修。

所以,果斷放棄全屋地暖,改為壁掛式採暖爐,預留插座和安放位置,有需要的時候直接購買後讓品牌商來安裝即可。

同樣,很多現在流行的元素,比如只好看但不隔音的穀倉門,比如方便但需要大空間的島臺,比如視覺寬敞但家裡依然以中餐習慣為主的開放式廚房,是否真的是自己必須且急需的,還是屬於現在“流行”,大家要認真的想好。

此外,另一個很重要的點是:

按照這樣的表格做出來的室內配置,在進行裝修的時候,只要不是真的有必要增加的增項,都可以避免多花錢、花冤枉錢:畢竟在裝修前都已經把該考慮到的考慮進去了,也對比著這張表進行了裝修公司報價比價,如果還出現超過5000塊的增項費用,那只有兩種可能性:

1、自己在裝修前遺漏項很多

這一點的話,其實說實話,沒有任何捷徑可走,裝修前多看各種功課,多問問身邊正在裝修或者已經裝修完畢的朋友,三個臭皮匠賽過一個諸葛亮,自己想到的+朋友的經驗+網友的案例,總能在最大限度內讓自己儘量少遺漏。

這類的話,可以參考如好好住、酷家樂這些App裡面的各種分享案例,注意一點:不要總是“隔鍋的飯香”,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

比如說,我在裝修前,原計劃是木地板,臥室做成地臺床,但是,一方面南方天氣潮溼,一方面我很懶,不喜歡“定期保養木地板”這件事,一方面我不會在家長住,一年頂多住半個月都算多的了。所以,價格比瓷磚高很多的木地板我直接放棄,地臺床也只能忍痛割愛了。

同時,在瓷磚選擇上,也考慮到最近10年左右我不可能長住,所以選擇的只是國產品牌的普通價位瓷磚,因為就算我用上了10000塊一平的瓷磚,十年不住,哪怕瓷磚是全新的,十年後也是送人都沒人要的東西,何必在這上面花很多錢只是為了裝一時的逼呢?

2、裝修公司報價存在貓膩

這個怎麼說呢,還是裝修前多做功課,多問人。

說個我在這次裝修前,選擇裝修公司時遇到的例子。

當時有5、6家裝修公司在給我報價,各家其實服務內容都差不多,經過一家家比對,最終選定了兩家公司,簡稱A和B,在這兩家公司給我最終報價時,我發現兩家報價的價差,已經超過5萬了。這屬於非常不正常的。經過仔細對比,以及和設計師反覆確認,我發現貓膩的地方在於:

1)B的報價中,對於輔材的價格,進行了兩次報價

2)B的報價中,只標明瞭材料價格,對品牌、規格沒有任何註解

3)B報價的衛生間潔具中,報價是按照我要求的科勒潔具,但是根據我後面溝通強行索要貨號,科勒基礎款的潔具,被按照1.5倍係數報給了我

4)B的人工報價已經和北京地區我瞭解到的人工費用持平。

5)前期溝通中我反覆強調的,不做電視背景牆,隔斷不要做端景臺,不需要酒櫃等類目,被含糊其詞的作為備註項放在了傢俱說明中,和比如“如果使用xxx材料,每平米增加15元/㎡”這類混在了一起。

所以,雖然B給我發的裝修實景圖我很心動,但是我還是選擇了“找茬”。在“找茬”過程中,我首先問的問題是人工費。以下為當時微信對話原文:

我:所以,對比家裡和北京的人均收入、物價水平、消費能力,家裡的人工費和北京持平了,考慮到人均收入,如果拉平對比的話,可以說比北京的人工費還高,這個我是拒絕的。如果是這樣的話,我不如把這套房買了湊點錢在北京買個二套。

B公司:說實話正如你所說人均收入可能沒有北京高,但現在家裡的消費水平跟收入根本不成正比,和北京相差無幾。我們潔具是XX、XXX(規避品牌名),你要是想用科勒的也可以,價格基本一樣。

我:那大約這十年我沒經常回家也沒在家裡裝修過新房子,全市家庭都是全家負債過日子了?

B公司:親愛的,北京消費低啊,畢竟是首都,靠著天安門呢

我:北京消費低,只是指日常正常生活,買菜做飯之類的這些剛需價格低,但是娛樂消費價格很高。如果說除開正常日常生活買菜做飯這類價格,家裡的娛樂消費已經和北京持平了,比如2、3個人在外面吃一頓飯就要至少四五百,週末去好一點的KTV唱個K就要兩三千,那我還是不裝修了,家裡也有別的房子可以住,這個毛坯房也好出手週轉。

B公司:親愛的我剛剛跟老闆商量了,可以在給你讓一點。像你說的那種消費水平家裡現在肯定不可能的,但是現在人均收入真的不高,不像北京一兩萬,我們就幾千塊,但是消費確實高於收入的,所以我們人工貴。

我:不用了,謝謝。

B公司:如果你沒有品牌要求,二線品牌也可以接受或者說質量過關就可以的話,我這邊可以給你讓很多,不是我們的價位跟你心裡有差距,而是你自己所認為的有差距,如果你裝的話,相信你到最後能瞭解我跟你所說的一切。

我:麻煩把地磚、牆磚、插座面板、潔具、水泥、防水、管材、線材、櫥櫃材料品牌都給我一下。

B公司: XX/XXX/XXXX/XXXXX/XXXXXXX,這些都是一線高端大牌。

我:XX和XXX並不是一線高端品牌,XX在整個瓷磚品牌領域內只是中檔水平而已,同理你說的其他幾個牌子,也都不是一線高端品牌。

B公司:這個是因為地區認知度不一樣。

我:好的,那我有一個問題想要請教一下,如果這些牌子算一線高端品牌,YYY你是打算作為超一線嗎?西門子松下索尼就等於是超超一線?別逗了,好麼,親

B公司:預祝一切順利!祝找到一家稱心如意的裝修公司!

然後,我就被B公司拉黑刪好友了,我一邊爾康手一邊黑人問號臉同時內心os:難道我微信頭像長得很嚇人?


寫到這裡,裝修前除了挑選裝修公司外,自己必做的準備功課,其實就差不多了。

通過我自己的實踐,發現除了我在裝修過程中增加的比如陽臺防水、衛生間牆面磚更換、全屋地板美縫等項目帶來的增項費用,其他沒有任何超支項和增項。

當然,這也和我真的走了狗屎運誤打誤撞挑了一家滿靠譜的裝修公司有關。

至於怎麼挑選裝修公司,要避免哪些坑和雷,要扛住哪些壓力,我們下次再見,我先去準備月底收房的各種準備工作啦!

陌老闆裝修日記 | 全程雲裝修,硬裝全包我只花了9萬4千1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