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戰鬥在龍山●探訪錄】酉水大戰(上)

【红军战斗在龙山●探访录】酉水大战(上)

酉水大戰(上)

【红军战斗在龙山●探访录】酉水大战(上)

酉水之戰設伏點之一:芭蕉坨遺址

“從擊破陳(耀漢)縱隊,恢復桑城到板栗園、芭蕉坨勝利,全部衝破敵人‘圍剿’。”任弼時在《粉碎敵人新的大舉“圍剿”》中的論述讓芭蕉坨戰鬥的戰略地位一目瞭然。

“8月8日,我軍在龍山芭蕉坨一舉擊潰了陶廣縱隊10個團,勝利地粉碎了蔣介石對湘鄂川黔邊革命根據地的圍剿。”賀彪(原紅二軍團衛生部部長)在《運動殲敵》中短短的五十字,讓芭蕉坨大捷浮現腦際。

前 言

在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員會、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員會、湘鄂川黔省軍區龍山時期,這個紅二、六軍團全線擊潰陶廣縱隊與忠堡大捷、板栗園大捷齊名的發生在湖南龍山縣原灣塘鄉、白羊鄉境內酉水東岸的戰鬥,因紅二、六軍團在芭蕉坨、涼風洞、歐溪坪、花鹿溪十里山間谷地設伏而得名。

近年來,筆者經過大量的走訪調查和研究發現,其實,歷史上芭蕉坨大捷中的芭蕉坨僅為紅二、六軍團的設伏點之一,而非發生戰鬥的地點。真正的戰鬥地點在洗洛—灣塘—小河公路沿線,酉水以東寬約半公里左右,南至現洗洛鎮小河村巖壩—張家灣—臘樹灣,北至民安街道辦事處白羊坪村胡家堡和洗洛鎮蒲家河村熊家堡—長嶺崗長約十公里的狹長低山丘陵溝壑地帶。再具體來說,就是巖壩(巖壩—張家灣—臘樹灣)、紅石坎(硝長溝—杉樹灣—紅石坎)、乾溪壩(桐木坳—乾溪壩—雞公嘴)、大塘口(大塘口—毛崗壩—鴨子塘)、胡家堡(熊家堡—長嶺崗—胡家堡)等五個區域。

酉水之戰,賀龍以2萬人對陣陶廣2萬人,從人數上來說是勢均力敵。但從武器來說,紅軍是大不如國民黨部隊的。紅軍是小米加步槍,國民黨部隊是飛機加大炮加機槍。紅軍優良的槍械大部分都是從國民黨部隊那裡繳獲而來的,槍械是修了又修,子彈大部分來自茨巖塘紅軍兵工廠。

酉水之戰以紅二、六軍團大獲全勝,陶廣縱隊全線潰敗而匯進了歷史的洪流。

設伏芭蕉坨

【红军战斗在龙山●探访录】酉水大战(上)

芭蕉坨一帶地形圖

忠堡大捷、胡家溝戰鬥、象鼻嶺戰鬥勝利不久,1935年8月3日,紅二、六軍團又取得板栗園大捷,全殲鄂軍八十五師,擊斃少將師長謝斌。鄂軍上下聞“紅”色變,膽戰心驚,聽聞駐防“宣恩—李家河”防線,鄂軍無一部敢領命前往,這讓蔣介石惱怒不已。要阻紅二、六軍團北進,“宣李防線”首當其衝,是重中之重。湖北“剿總”司令徐源泉向蔣介石、陳誠進言:“七月下旬,陶廣在龍山招頭寨重創賀龍,目前在招頭寨駐防,何不調二十八軍入鄂駐防,以防紅二、六軍團北突。”

蔣介石見徐源泉畏縮不前,鄂軍連連敗於紅二、六軍團,聽陶廣駐防地招頭寨離“宣李防線”最近,天內可達,最主要的是有與紅軍戰鬥的經驗,還新勝於紅二、六軍團,便在心中打定了主意。5日,蔣命令徐源泉以湘鄂川邊區“剿總”司令的名義向陶廣下達進駐“宣李防線”收容八十五師殘部的命令。

6日,陶醉在招頭寨戰鬥勝利中的陶廣召開師旅長參加的軍事會議。會上,周燮卿請為先鋒,陶廣下達了8日從招頭寨出發經日車灣、半溪溝、廖葉洞、張家河、半坪、龍潭巖、龍潭河、芭蕉坨、涼風洞、歐溪坪、花鹿溪、桐木坳、龔家壩、殷家坳、強盜溝、丁家橋、首善(現龍山縣城)入鄂駐防“宣李防線”的計劃,並向陳誠、徐源泉報備了行軍意圖。

板栗園戰鬥後,紅二、六軍團主力回到根據地的中心地帶——龍山三元、石羔、桶車、興隆街、茨巖塘一帶休整待命。

7日清晨,賀龍、任弼時、關嚮應、蕭克、王震等紅二、六軍團領導人得到陶廣縱隊欲率軍經芭蕉坨、涼風洞、歐溪坪、花鹿溪、首善入鄂駐防“宣李防線”的情報。情況緊急,他們隨即召開軍團師以上幹部會議,商議對策。經過分析研判,作出了在芭蕉坨、涼風洞、歐溪坪、花鹿溪一線設伏的決定,並將伏擊任務分配到各師。紅十七師師長吳正卿一聽到陶廣經龍潭巖駐防“宣李”的消息,沒等首長們說完就請戰為先鋒,欲報招頭寨一箭之仇。賀龍、任弼時同意請戰,安排紅十七師於芭蕉坨設伏,紅十八師於涼風洞設伏,紅四師於花鹿溪設伏,紅六師於歐溪坪設伏。

當天下午,紅二、六軍團所有主力部隊都接到了設伏命令。聽說要與陶廣一戰,紅十七師指戰員個個義憤填膺,摩拳擦掌,欲全殲陶廣縱隊,為在招頭寨戰鬥中犧牲的蘇傑師長、黃林團長、方振生政委報仇。

芭蕉坨、涼風洞、歐溪坪、花鹿溪一線長約五公里,中間是地勢平緩起伏的喀斯特山間臺地,兩側山嶺綿延縱橫,是個天然的伏擊戰場。

傍晚吃過晚飯,兩萬紅軍輕裝趁夜色奔赴目的地設伏,構成了以芭蕉坨為袋口,以涼風洞、歐溪坪為袋身,以花鹿溪為袋底的袋形戰場。紅十七師主力前往芭蕉坨,埋伏在卡門、猴子坡、丟草坡的山嶺上,布控成袋口,待陶广部全部進入伏擊圈後,紮緊袋口,斬斷後路。紅十八師主力埋伏在涼風洞兩側的山坡中,待紅十七師伏擊區傳來槍聲後,果斷出擊,攔腰切斷,讓敵人首尾難顧。紅六師主力埋伏在歐溪坪兩側山嶺靜待敵人先頭部隊過後果敢出擊。紅四師主力埋伏在花鹿溪兩側嶺中,待敵人先頭部隊到達後全線出擊,收縮袋底,卡死出口。

八月,是剛入秋的季節,山嶺微黃,果蔬飄香。

一切按計劃部署到位,兩萬紅軍壓低氣息,靜待陶廣軍到來,好來個甕中捉鱉。

講起八十四年前紅軍的這次設伏,芭蕉坨趕山人(獵人)田東海津津樂道。他說,芭蕉坨有個叫卡門的地方,是當年紅軍設伏點之一。他在趕山時在卡門山一帶長約2500米的範圍內,看到過許多寬約半米、深約一米的戰壕遺址。紅軍知道陶廣要從招頭寨經龍潭巖、芭蕉坨去湖北,就在卡門設伏。後來得知陶廣上了可立坡,經易家灣槽、五馬井、楊家灣下了拖木槽到了巖壩,意圖從牡丹坪到白羊坪一線的酉水渡口到湖北去。於是,埋伏在芭蕉坨、花鹿溪一線的紅軍就向糯米溪、鴨子塘、乾溪壩、紅石坎、巖壩一線出擊。

截擊陶廣軍

7日晚,陶廣喊來作戰參謀,拿出作戰地圖,仔細地觀察起明日行軍的地形來。

說起來,陶廣對龍山的地形還是熟悉的。

龍潭巖是一座山,是可立坡北向的一處絕壁,是龍鳳盆地和召市臺地的分野,與對面高聳入雲的斗篷山構成龍潭河峽谷,谷中壁如刀削,突兀矗立。

峽谷中是龍潭河,由東向西分別叫龍潭河、老山溝、小河,全長十里左右。枯水季節,以龍潭河石拱橋為界,上游河水潺潺,生機盎然;下游水潛暗湧,巖裸沙露。

首招官道由龍潭河谷經龍潭巖絕壁蜿蜒曲折迴環而上。從龍潭河上的石拱橋到土地壇、廟灣、廟堡的山體垂直高度約有100米。路側壁立千仞,峽谷幽深恢弘。道附崖側,獸蛇詭伏,險象環生。龍潭巖官道,危徑斜谷,實為首招官道上最為險峻的路段,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陶廣瞄著地圖上的行軍路線,龍潭巖的山水形勝像影像一樣在腦中閃現,額頭頓時浸滿了冷汗。心想,如果賀龍在龍潭河、芭蕉坨設伏,說不定自己將成謝斌、張振漢第二。想到這,陶廣立即吩咐作戰參謀召集師旅軍官,其中就包括六十二師師長鍾光仁、新編三十四師代師長顧家齊、新編三十四師三旅旅長周燮卿、六十二師一八六旅旅長劉建文及一八七旅旅長陶柳等商議對策。會上,周燮卿首先發聲,對龍潭巖、芭蕉坨的地形進行分析後建議改道可立坡。

周燮卿綽號“周矮子”,與賀龍在湘鄂川黔邊較量多年,對龍山的山形地勢瞭如指掌,算得上“龍山通”。周矮子對龍潭巖地形的分析與改道可立坡的建議與陶廣的想法不謀而合,陶廣採納了他的意見,決定改道可立坡,分前、中、後三路軍入鄂進駐“宣李”防線。前路軍由顧家齊帶領新編三十四師及周燮卿旅走東北線為先鋒,從招頭寨、廖葉洞、馬阻嶺、易家灣槽、蔣家坪、楊家寨、拖木槽下巖壩,經王家槽、紅石坎、杉樹灣、伍家坳、乾溪壩、雞公嘴、大塘口、毛崗壩,沿酉水東岸北上,欲從鴨子塘、肖洞坪、老哇洞、高寨、蒲家河、金土坡、陳家坡、丁家橋、首善到卸甲壩,在官渡口過酉水入鄂駐防;陶廣親率後路軍與中路軍六十二師先後走西南線經招頭寨、方坡、郭家坡、張家坡、李家灣、半邊城,下累人坡到中壩後,中路軍鍾光仁師經巖壩、王家槽、紅石坎、杉樹灣、伍家坳、乾溪壩、雞公嘴、大塘口、毛崗壩、老洞壩、田家寨、彭家寨、胡家堡由李家渡口、苗兒灘渡口過酉水進湖北駐防;後路軍陶廣本部經龍嘴的姚家渡口、乾溪壩侯家渡口過酉水入鄂,沿酉水西岸北上駐防“宣李防線”。同時派出警戒部隊向芭蕉坨方向警戒,偵查紅軍動向,防止紅軍襲擊。

酉水又稱白河,發源於湖北省宣恩縣七姊妹山椿木營,經湖北省宣恩、來鳳,重慶市酉陽、秀山,湖南省龍山、保靖、永順、古丈等縣後於沅陵縣城西匯入沅江。酉水作為湖南、湖北兩省的省界和湖南龍山、湖北來鳳兩縣的縣界,蜿蜒於龍山、來鳳之間的丘陵坡地,讓兩座縣城僅一河之隔,是中國毗鄰最近的兩座縣城,有“河盡即到省,過河即達縣”地理形勝。同時,從巖壩到首善,自古就有一條古道蜿蜒在酉水東岸:巖壩、王家槽、紅石坎、杉樹灣、伍家坳、乾溪壩、雞公嘴、廟當門、侯家竹林、大塘口、老潭口、老洞壩、田家寨、彭家寨、車格大灣、胡家堡、李家小河、白羊坪、石門坳、大堰坪、跳魚洞、首善。

所以,陶廣棄龍潭巖而酉水的原因有三:第一是怕中紅軍的埋伏;第二是基於酉水得天獨厚的地理形勝;第三是對湘鄂國民黨軍與紅二、六軍團屢戰屢敗的戰況心有餘悸。

在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早期,派出了先遣隊紅六軍團西征,尋找在湘西轉戰的紅三軍,為中央紅軍即將施行的戰略轉移探路。1934年10月24日,紅六軍團與紅三軍在貴州印江木黃勝利會師。其後,在大庸成立了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員會、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員會、湘鄂川黔省軍區。這一系列的事件震驚了南京。於是,蔣介石採取對付中央紅軍“追剿”和“防堵”的方法,在慈利、四都坪、王村、保靖一線和龍山、來鳳、宣恩一線通過在城鎮及最重要關卡構築碉樓工事設立封鎖線,命令湘鄂川黔國民黨軍對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前後發動了三次“圍剿”。

敵人對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第二次“圍剿”是從1935年2月開始的。開始,國民黨以陳耀漢、郭汝棟、李覺、陶廣四個縱隊從東南向大庸方向推進,以徐源泉、張振漢兩個縱隊從西北向龍山、桑植、永順方向推進。紅二、六軍團退出永順塔臥向北轉移後,與湘鄂兩省國民黨軍先後在陳家河、桃子溪、宣城(即宣恩縣城)、忠堡、龍城(龍山縣城)、小井、象鼻嶺、胡家溝、招頭寨、板栗園等地前後進行了十次戰鬥。除招頭寨戰鬥紅二、六軍團主動撤出戰鬥外,均以國民黨軍慘敗而告終。這讓湘鄂兩省國民黨軍膽戰心驚,特別是鄂軍聞賀龍而心膽俱裂,躊躇難前。

8日清晨,陶廣軍分前、中、後三路軍從招頭寨向可立坡開拔。前路軍由周矮子率本部開道,顧家齊部隨後而行。中路軍鍾光仁師緊跟其後。陶廣親率本部殿後。一行兩萬人浩浩蕩蕩地上了可立坡。

在花鹿溪、歐溪坪、涼風洞、芭蕉坨的官道上,只見稀稀落落的人在行走。百姓們與往常無異,照樣日出而作,于田間地頭耕耘。

日上竿頭,芭蕉坨還是靜悄悄的,根本看不見國民黨軍的影子。在山嶺樹叢中靜伏一夜的紅軍將士難免起疑:按招頭寨到芭蕉坨的路程計算,國民黨軍應該早就到了。在指揮部的賀龍、任弼時、關嚮應、蕭克、王震也得到陶廣縱隊未來的消息:陶廣駐防“宣李”防線是死命令,現還未到,情況反常。隨即命令偵察兵急速向茅坪、灣塘方向偵查,發現敵情,立即報告。

上午八時,派往灣塘方向的偵察兵在巖壩、紅石坎、乾溪壩、寨堡發現了國民黨的前哨尖兵和探子,同時看見巖壩東側的可立坡上驚鳥四突,山路樹叢人影綽綽。

“陶廣改道可立坡”的消息瞬間傳到了紅軍指揮部。

賀龍、任弼時、關嚮應、蕭克、王震等對陶廣改道可立坡後的行軍路線作了詳細的分析,形成了沿酉水北上駐防“宣李”的共識,決定兵分四路側擊陶廣縱隊——

第一路:紅十七師由卡門、猴子坡、丟草坡出發,經梨子園、老寨、馬鞍山、牛拉場、車碧洞、寨堡,向雞公嘴、乾溪壩出擊。

第二路:紅十八師從涼風洞出發,經芭蕉坨、梨子園、乾溪河、新路上、彭家槽、屋閉洞、深溝子橋(涼亭橋)、殺皮壩、桃子坪,向杉樹灣、紅石坎出擊。

第三路:紅四師由洗洛坳出發,沿蒲家河而下,阻擊路過糯米溪、高寨一帶的白軍。

第四路:紅六師從歐溪坪出發,經貓兒坳、摸岱、大槽、硝洞坪,側擊鴨子塘、毛崗壩一帶的白軍。

命令一下達,四路紅軍在百姓的帶領下,由東北向西南朝酉水沿岸飛馳而去……

【红军战斗在龙山●探访录】酉水大战(上)【红军战斗在龙山●探访录】酉水大战(上)

筆者(左一)在芭蕉坨走訪調查,聽老人向壽敬、韋運炎講過去的戰鬥故事。

【红军战斗在龙山●探访录】酉水大战(上)

【作者】黎代華

扶貧一線 | 那個陪我散步的張奶奶去世了

八面山上演全國滑翔傘巔峰之戰!系列活動嗨翻裡耶,五一我們不見不散~

中央掃黑除惡第16督導組下沉龍山各地現場督導

中央掃黑除惡第16督導組來龍山督導掃黑除惡專項鬥爭

烏龍山大峽谷抖音大賽來啦!免費住民宿、領套票,抖出你的精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