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企業造新能源汽車,這是巨大的泡沫嗎?

Blue_square


我來回答下,本人近幾年接觸了不少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大部分都是鋰電的。是否過剩?從目前來看是嚴重過剩。因為現在電動車購買量嚴重不足,市場需求不旺。導致很多電池產能過剩。再加上現在國家補貼取消和下降。新能源行業的企業虧得一塌糊塗。持續下去,過不了幾年很多都會倒閉。為什麼市場端電動車銷量不好?其實最最關鍵的是電池技術始終無法突破。儲能量和充電時間。就這兩個關鍵,其他的造車技術已經不存在任何障礙。等等吧。終究有一天會有科學家或者團隊有爆發的,那是科學的進步,也是諾貝爾獎的歸屬。


博澤企業管理


最近最標誌性的事件是寶能投巨資生產新能源汽車,同時他為了獲得造車資質,重金收購連虧好多年的觀致汽車,可見寶能造車的決心是不可動搖的。

寶能是什麼人?寶能幹了什麼事?如果連寶能幹了什麼都不知道的,那你們就out了,寶能前一陣子被稱為資本市場的野蠻人,差點將宇宙第一大房企萬科收入囊中,也差一點點將讓世界愛上中國造的格力電器納入麾下。寶能這麼牛逼的企業都要投巨資搞新能源汽車那你說這個方向還有錯嗎?

恆大大家知道吧?如無意外恆大今年的營業額將是中國所有房地產企業最牛的。恆大最近也迷上了新能源汽車,恆大首先收購了大騙子賈躍亭的法拉第未來的部分股權,可惜賈躍亭不改騙子本姓,連恆大的許老闆也玩進去了。許老闆雖然上了賈老闆的當,但是並沒有打消許老闆造車的理想,許老闆接著又收購了上市公司廣匯汽車的大部分股權,只因為廣匯汽車下面有上千家4S店,許老闆看的遠,還沒開始造車都已經想著怎麼賣車了。😂🐮,許老闆接著又收購了歐洲的一家制造輪轂電機的企業,輪轂電機技術將來也可能成為新能源汽車的一支奇兵,由此來看來,許老闆接下去還應該有進一步的動作,進軍新能源汽車的這條路看樣子是不可動搖的了。

從以上兩個例子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車已是大勢所趨了,其實稍微有點頭腦的人都可以看到,由於燃油汽車排放各種各樣的廢氣造成地球的大氣汙染,加之燃油汽車燒化石燃料,但地球儲藏的化石燃料只夠人類用30年左右。所以新能源汽車已經是人類無奈的,必然的選擇了。

雖然現在新能源汽車是有泡沫,但這點泡沫比起人類必然的選擇來講是微不足道的了。歐洲的主要國家都已經規定了傳統燃油汽車退出的具體時間,比較激進的定在2025年,也有2030年的,我們的近鄰印度,在這件事情上不甘落後,也把時間定在了2030年。

國內的汽車公司也具有非凡的遠見,吉利汽車已經宣佈到2020年停止生產純燃油車型,長安汽車也已宣佈到2025年之前停止生產純燃油的車型。由此可見,全球已基本達成共識,將來就是新源汽車的時代了。

至於鋰電池是否會退出歷史舞臺?目前來看,鋰電還是世界上新能源汽車汽絕對主流所採用的電池。替代鋰電池的將是固態電池,目前,豐田,日產,松下,大眾,奔馳,寶馬等主流汽車生產廠家全部已經投巨資去研發固態電池,這個固態電池替代鋰電已經是板上釘釘了,但有趣的是固態電池也是鋰電池,只不過他不用液態的電解液而採用固態的電解液。固態電池將充電速度大大提高,將能量密度的也提高到一個新的等級,屆時如果固態電池量產,裝備固態電池的汽車,在20分鐘之內可以充滿電,充滿電後可以續航800公里以上,到時候你看新能源汽車會不會大行其道呢?純燃油車還會有市場嗎?





華南汽車人


巴菲特說的

只有退潮了才知道誰在裸泳!

選房二大爺也說過類似的話

你的腳臭不臭只有脫了鞋才知道!

評劇名家趙麗蓉也說

你放屁看別人

意思是別讓人以為是我放的屁!

話糙嗎?但是還是很有道理!

造充電車的你要說多

造車的肯定都裝沒聽見

你愛說不說我必須造車

因為聽說這就是風口!

你造不了那你是缺錢,

也就是上邊幾個人說的

光屁股的腳臭的放屁的都混入

充電電車大潮

但是潮沒退去誰都不肯承認自己光屁股

再聰明的人也發現不了誰光屁股誰腳臭

現在不算老牌發動機勁旅

就是隻聽說過有充電車這麼個事的

淘寶買手不是有剁剁剁嗎?

充電車這裡是

奮勇爭先唯恐落後投投投!

說泡沫

有的經濟學家說泡沫是好的!

說要是沒有泡沫人家興許可能大概

還不投這個錢哪!

也就是說經濟學家還用糙話解釋

這種現象哪

那些沒怎麼讀過亞當斯密 凱恩斯

經濟學大著作的更管不了那麼多了!

在一片投投投之下

電池充電車進入投投投高峰期

投有投的理由

人家特斯拉都滿處採購核心技術

福特保時捷都給予暗諷

特斯拉不是也成了高端品牌了嗎?

不是也成了有錢人的座駕了嗎?

不是也是環保人士的首選了嗎?

不是特斯拉降價都打橫幅抗議了嗎?

很有可能高端有錢人環保這些概念加重了

投的權重!

這裡可沒說進來的沒有大學問家啊

可別得罪了學者企業家

很多人說我有企業經歷我有造手機經歷

我有成功的經歷我有造空調的經歷

其實說的這些話就是泡沫

因為造空調的造汽車有結果了

因為跨行業造車有停擺的了

因為有造車賣房又賣地的了

投電池充電車確實是非常好的事情

但是一定

要有超越特斯拉的想法

要有打造高端的動作

一定要有核心技術

四處外購核心技術就是泡沫!

還要記住那些老牌發動機勁旅

還沒發力

老牌勁旅一發力

鄧紫棋的泡沫會正式退去

光屁股游泳的臭腳丫子的放屁的

也就立刻暴露無疑!

最後祝福投資電池充電車的企業家!

謹慎駕駛電池充電車!



福筱航


我認為不會是泡沫經濟,首先我們講互聯網當時互聯網剛剛開始發展的時候,很多人也講互聯網是泡沫經濟,我記得當時用56k的貓,打開一個網站要幾十分鐘,想用互聯網來做生意真是白日做夢!後來網速越來越快,128k、256k,1G!到現在個人可以上100G或千G速度無法想象!有很多人進入互聯網時代的時候被淘汰了,這其實是發展的過程!現在的互聯網時代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歷程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也是如此,最開始的時候只能開50到80公里到現在短短几年時光發展到500至600公里,已經有很大的進步!有人說鋰電池的技術已經達到了極限了,不能再上了,但是我相信我們人類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是無窮的,要不是的話我們還在騎著馬車出行,誰能想到一兩百年後的發展速度,比過去幾千年的還要快速!而且據可靠消息稱,美國科學家已經研究發現液態電池的技術很可能會被取代以後的電動汽車的能源供應和需求,這樣電動汽車可以像汽油汽車一樣,在沒電的時候去加油站加油(是加電池液)這樣的操作方法可以解決很多的問題!而且液態電池可以循環使用。最後也是最關鍵的問題,其實發展電動汽車根本上是國家為了解決能源問題,因為一點石油美國今天打這裡明天打那裡,為什麼?就是隻要控制了能源你就控制了世界,而我們國家又是能源需求大國,如果在新能源上有所突破,那我們就會更快速的提高發展,而不用受到期他國家的牽制!





小慧蘭姐姐


新能源還沒有泡沫而言。

對於一個行業,早期發展,會有過渡投資現象發生,不過說泡沫還為時過早。一般來說,泡沫出現在異常繁榮時期。

進幾年,隨著新能源產業規模的擴大,各大汽車產業集群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擴張。

累計計劃產能300萬輛,累計投資計劃超1000億。記住這是意向。

以董小姐為例,2016年入股銀隆新能源,計劃全國投資700億,可實際開工園區就成都和天津工廠,其它新簽約工廠,就是一塊地皮。而且這兩個廠均不超過30億,對外宣稱100億投資。

可見看起來熱鬧,實際進去的錢少之又少,畢竟老闆些都不是傻子。

再看看銷售端,2018年中國銷量100萬輛,其中高低檔均有,如果平均售價10萬元,正好1000億左右銷售額,又基本是在投資實際縮水情況下產生。

所以不存在泡沫一說,產出比投入大,這是好事,這也是為啥有那麼多企業加入新能源產業。

只要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大家都想搶風口


北極沒冰


新能源汽車的泡沫問題,不在於現階段,而在於萬一有很好的技術替代,現有的鋰電池產能怎麼辦?

特斯拉做了什麼?早期特斯拉用一堆小電池讓新能源汽車的時代提前來臨。但實際上,無論是經濟性,還是穩定性和安全性。當時的鋰電池車都達不到傳統車。況且前幾年大家都知道,由於美國頁岩油,實際上傳統車的競爭力還短暫的回升。但是特斯拉還是實現了突破。

繼而,鋰電池向更高的能源密度進發。如今的三元鋰電池技術,基本上已經將能源密度開發到了極限。再增加能量密度,穩定性就出現問題。NCA和NCM兩條三元鋰電池路線(NCM811基本算是極限了),基本將雜質和鎳純度的平衡做到了極限。

現在擔心的是什麼?鋰電池技術雖然已經發揮到極致,但是他有能量密度的限制,有天花板。比如現在車輛的充電循環,都是定死了,MODEL3大概540多公里。再往上,很難。

鋰電池到了極限,但是並不代表人類的科技到了極限。未來無論是氫燃料電池,還是鋰–硫電池,或者鎂電池、鋰氧電池等等。事實證明鋰電池驅動的汽車基本上無法超越一箱油800公里的汽油車,那麼上述各種技術只要有一項能夠超越,並且安全性上面更佳。那麼現有所有鋰電池的產能,必然會被重塑。

實際上現有鋰電池的泡沫還體現在另外一個方面。那就是落後的電池產能佔很大比重。如果大家都是生產最高端的鋰電池,這倒沒什麼,問題是各種傳統的鋰電池產能退出困難,而需求變化很快。諸如前幾年的磷酸鐵鋰和錳酸鋰電池,基本上在淘汰邊遠。

所以,新能源汽車的泡沫在於鋰電池。


凱恩斯


製造業是優勝劣汰,不會產生巨大的泡沫,只能會推動新產品新技術不斷的進步和更新,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世界更美麗



登喜路汽車美奇輪輪胎


不會,第一,市場經濟就是這樣,你不能阻止他做喜歡的事業,只要他合理,合法。第二談到產能過剩,舉一個鋼鐵產業的例子,中國有多少鋼鐵廠恐怕誰也說不清,那可是發展經濟幾十年後才形成的局面,而電動車製造廠現在才剛剛起步,未來的目標是替代燃油車,或者共存,什麼時候家家都有電動車就差不多飽和了,到時候再上新電動車製造廠就有點不合時宜了。


碧海遠航1


這是很危險的信號,這麼多企業造車,資源浪費嚴重,過三年就顯現了


吳一


電動車好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