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和茯苓有什麼區別?土茯苓怎樣煮湯才好喝?

紅警老炮


茯苓,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了,它是藥食同源的食物,市面上的小食品茯苓糕、茯苓餅都是茯苓為主食做的,能起到健脾和胃的作用。大家對土茯苓的瞭解應該還不是太深,二者名字看起來很像,但功效卻大相徑庭。

先說說土茯苓

土茯苓雖然性格溫和,但對付病邪時毫不手軟,比如可以散溼、祛毒、疏通關節。還可以治療梅毒、汞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是身中梅毒、汞毒患者的福音,是治療梅毒的要藥。在《景嶽全書》裡有這麼一個方子——土萆薢湯,治療梅瘡、瘰癧(淋巴結核),單土茯苓60-90g煎湯服用即可。現在用中藥治療梅毒所致的肢體功能障礙,也會配伍一些金銀花、威靈仙、甘草等。對於汞中毒者,現在急救一般是及早使用NaHCO3溶液或溫水洗胃催吐(謹記洗胃絕不可用鹽水),否則有增加汞吸收的可能,若汞中毒進一步發展伴有肢體拘攣,或洗胃成功者,我們一般會配伍一些中藥調理,比如薏苡仁、防風、木瓜等藥。另外土茯苓還可以治療溼瘡瘙癢、婦科帶下病、尿道炎、宮頸炎、前庭大腺炎等病。

而茯苓不僅性格溫和,對付病邪也是心平氣和的樣子,可以健脾利溼,寧心安神。在治療水腫方面尤為適宜,是利水消腫的要藥;還可治療痰飲所致的頭暈目眩,一般配伍桂枝、白朮、半夏、橘紅等藥;既然茯苓可以利溼,當然也可以治療溼邪所致的洩瀉了,尤其是洩瀉伴有脾虛者更為適宜;茯苓歸心脾經,可以治療心脾兩虛所致諸症,比如失眠、健忘、心氣虛而驚恐不安等症。服藥無特殊禁忌。

土茯苓怎樣煮湯好喝這個問題有待考究,且應根據個人口味來定,喜歡淡者,單煮土茯苓水喝即可;喜歡甜者可以加一些冰糖;喜歡鹹者可以燉雞湯時放一些土茯苓。想祛溼者,可配伍薏苡仁、紅豆等直接煎湯服用。

二者均可利溼,區別在於茯苓可作為食物服用、素人多可食之,而土茯苓不可久服,且肝腎陰虛者慎服,服藥時不可與茶同服。


男科王傳航教授


土茯苓和茯苓是兩種不同的中草藥,雖然都可以除溼,但是他們之間是有區別的。

土茯苓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的根莖,亦叫禹餘糧,在廣東叫硬飯頭。《中藥大辭典》記載:“土茯苓性甘、淡、平、無毒。”功能主治:解毒,除溼,利關節。治梅毒,淋濁,筋骨孿痛,腳氣,疔瘡,癰腫。內用煎湯,外用研末調敷。土茯苓腎虧陰損的人忌服。



茯苓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乾燥菌核,是生於松樹的根上。《中藥大辭典》記載:“茯苓性甘、淡、平。”功能主治:滲溼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腫脹痛,痰飲咳逆,洩瀉,遺精,淋濁,健忘。多內服煎湯。茯苓虛寒精滑或氣虛下陷的人忌服。



所以,土茯苓和茯苓都可以除溼。而兩廣地區的人常用土茯苓來煲湯除溼,菜市場上多見新鮮的土茯苓,亦有幹品。

那廣東人是怎樣煲土茯苓湯的呢,在這裡介紹幾種,喜歡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除除身上的溼熱。

  1. 土茯苓祛溼湯:排骨250g,土茯苓50g,赤小豆50g,薏米仁50g,蜜棗2個,鹽適量。將排骨焯過水後,把所有材料放入湯煲,加入足夠的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再煲1小時即可。功能:消熱,解毒,利水,除溼。
  2. 土茯苓排骨湯:排骨250g,新鮮土茯苓150g,生薑數片,鹽適量。將排骨焯過水後,將所有材料放入湯煲,加入足夠的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再煲1小時即可。功能:此湯味甜美甘香,祛溼、解毒、健脾、益精。
  3. 土茯苓五指毛桃煲骨湯:豬骨250g,土茯苓50g,五指毛桃50g,生薑數片,鹽適量。將豬骨焯過水後,將所有材料放入湯煲,加入足夠的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再煲2小時即可。功能:解毒、除溼、利關節、健脾、舒筋活絡。

當然土茯苓煲湯還有許多搭配,在這就不一一詳說了。土茯苓湯雖美味,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也不適宜天天食用,對陰虛虧損的人不宜食用土茯苓湯。



關注我,每天學習一些醫學知識!


說醫話藥道健康


土茯苓和茯苓有什麼區別?土茯苓怎樣煮湯才好喝?

資深營養師開講啦!

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聽見很多人用茯苓或者土茯苓治療一些疾病,記得去年秋天的時候,我也用茯苓煲湯喝了一段時間。關於茯苓與土茯苓的區別以及功效,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真實體驗吧。



茯苓與土茯苓的營養價值

相對於土茯苓而言,茯苓的營養價值決定了其養生功效,茯苓偏向於養生,味淡可以熬粥煲湯吃,而土茯苓更多用於疾病的防治上。茯苓主要含有氨基酸、卵磷脂、茯苓多糖以及生物鹼等物質,食療兩用。


茯苓與土茯苓的區別

1.土茯苓

前面我們說土茯苓主要用於防治疾病,其主要的功效清熱解毒,幫助人體排出溼氣,防治由溼熱而引發的皮膚疾病,同時對保護人體關節也有不小的好處。

2.茯苓

其實生活中與茯苓有關的養生藥膳也很多,例如傳統藥膳茯苓膏,茯苓的養生功效主要體現在益氣健脾、祛溼消腫上,生活中多用於與食物搭配做一些菜品。


食用上的區別:茯苓與土茯苓在食用上差別並不大,過去喝土茯苓燉的豬蹄湯的時候,感覺土茯苓略帶一些苦味,而茯苓口味要稍淡一些。

土茯苓的煲湯方法

關於土茯苓煲湯的方法有很多,在很多農村地區,人們常會用土茯苓燉豬骨頭,經過將近三個小時的熬製,燉出來的土茯苓豬骨湯,口味鮮美營養價值也是頗高,有著清熱解毒、壯骨祛溼的功效。


健康苦行僧


土茯苓和茯苓是兩種不同的中藥材,雖然相似,但還是有區別的。下面是土茯苓圖片


土茯苓和白茯苓是同一種藥材。屬百合目。根狀莖粗厚,堅硬,為不規則塊狀。

茯苓俗稱雲苓,松苓,茯靈,為寄生在松樹根上的菌類植物,形狀像甘薯,外皮黑褐色,裡面白色或粉紅色。入藥的是一種乾燥菌核。古人稱茯苓為四時神藥,功效非常廣泛,可以與許多藥材配伍,治療許多病症。下面是茯苓圖片


土茯苓性平味甘淡,具有歸肝,胃經,有解毒,去溼,利關節的功效。西醫認為,土茯苓是一味作用較強的免疫抑制藥,是治療免疫病的最佳中藥。

茯苓味甘,淡,平。是利水滲溼藥,可健脾安神,殺蟲止癢,,對於溼熱所致的皮膚病,溼疹有很好的療效。現代醫學證明,茯苓有提高免疫力,保肝抗腫瘤的作用。下面是土茯苓藥材

所以區別很大的,土茯苓是土茯苓的根莖,茯苓是一種寄生菌,療效不同。

我們不能把茯苓和土茯苓隨便熬好喝的湯,主要還是入藥用的,如果需要用藥治病,就得按醫生處方來,聽從醫生介紹怎麼煮湯喝。下面是茯苓藥材



追花精靈


中藥中就是有這樣的藥物,名字長得好像,但完全是兩種東西。土茯苓和茯苓就是這樣的。首先,它倆來源就不同,土茯苓是來源於百合科植物菝碶的根,而茯苓是多孔菌科茯苓的乾燥真菌體。而且兩味藥的功能主治也有很大的區別。

先說土茯苓,中醫認為,土茯苓性味甘,淡,平,歸肝和胃經。能解毒除溼,通利關節,是治療梅毒的要藥,還能治療淋濁帶下,溼疹瘙癢,癰腫瘡毒等。土茯苓既可入煎劑內服,又可以外用,但是要注意的是肝腎陰虛的人謹慎使用,如果一定要用,必須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土茯苓的時候,不要喝茶。茯苓的性味是甘,淡,平,歸心,脾,腎經,能利水滲溼,健脾,寧心。對於寒熱虛實各種水腫以及痰飲,脾虛洩瀉,心悸失眠都有不錯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虛寒滑精的患者最好不要使用茯苓。

其實土茯苓和茯苓都可以煮湯喝的,下面我們薦紹土茯苓煮湯的方法。

土茯苓一般都是曬乾的那種,買回來先泡半個小時左右,洗淨浮塵等,土茯苓祛溼可以搭配粉葛,也可以搭配赤小豆,薏米,這些組合對身體溼熱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然後將豬筒骨焯水,放入土茯苓,淮山片,蜜棗兩顆,再加入粉葛或者赤小豆,薏米,大火煲開後,轉小火繼續煲一個小時。然後放鹽出鍋。這樣煲好喝的秘密就是兩顆蜜棗,可以祛除土茯苓微微苦澀的味道,您可以在家煲一煲試試。


藥事健康


土茯苓和茯苓是兩個不同的中藥,是有區別的。

土茯苓,性味甘、淡、平;歸肝、腎經;功效,解毒、除溼、通利關節。

茯苓,性味甘、淡、平;歸心、肺、脾、腎經;功效,利水滲溼、健脾、寧心。

土茯苓煮湯的配方有很多,現在正值夏季,下面給大家介紹一個綠豆土茯苓湯,綠豆和土茯苓各等適量,加入涼水,煮開後,小火30分鐘後即可飲用,具有防暑、降溫、消食、健脾。


健康你我66


土茯苓和茯苓是兩種不同的藥物!

1、土茯苓為百合科多年生常綠攀緣狀灌木,多生於山坡或林下,只選擇其乾燥後的根莖入藥。 土茯苓味微,甘澀且偏於味苦。

功效解毒,除溼,利關節,還有解毒、抗腫瘤作用。

2、 茯苓主要靠菌絲在松樹的根和樹幹中蔓延生長,通常醫生方中寫茯苓是白茯苓。茯苓味淡,嚼之粘牙。

功效主要是利溼、安神、調理脾胃(脾胃不和的表現:身弱怕冷,不思飲食,舌苔厚膩,邊有齒痕,容易脹肚,大便溏薄,反酸上火,愛喝冷水)

3、小編分享一種簡單又美味的煲湯方法:

茯苓乳鴿紅棗湯

材料:洗淨乳鴿1只,土茯苓30克左右,些許紅棗

調味料:薑片10克左右,蔥段15克,鹽4克,味精2克,胡椒粉3克,料酒15克

土茯苓乳鴿湯的做法

1、將乳鴿洗淨,斬成大塊,用清水泡著待用;

2、土茯苓洗淨,切成片,紅棗切片,去掉棗核;

2、用鍋把水燒開,之後放入乳鴿,注意去除血水,20分鐘左右撈出待用;

3、砂鍋加入水,放入乳鴿、土茯苓、薑片和料酒煮開後,轉小火煲50分鐘左右;

4、加入鹽、味精、胡椒粉,撒上蔥段;

5、美味又滋補的茯苓乳鴿紅棗就出鍋了!


歪茄子先生


土茯苓和茯苓一字之差,很多人會以為土茯苓是茯苓的一種,而事實上,土茯苓和茯苓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中藥材。

茯苓

茯苓是一種菌類生物,生長在松樹根部的下面。長得像甘薯,裡面是白色或者紅色。晉代《神仙傳》載:“老松精氣化為茯苓”,可見,茯苓有極大的藥用價值。《綱目》認為,質地越是堅硬越大的茯苓是最好的茯苓。茯苓可以和很多種中藥材搭配利用,能夠治療多種疾病,單獨服用藥效不是很好。


土茯苓

土茯苓是一種常綠的灌木,多年生。土茯苓分白土茯苓和紅土茯苓,根部入藥,可以單獨使用。紅土茯苓的根是紫紅色的,白土茯苓的根是黃褐色的,土茯苓可清熱解毒、消瘡去疥。一般可用於治療溼疹、皮疹、惡瘡類疾病等。秋天或者夏天挖出來的土茯苓,才具更純的藥性。

根本的講,茯苓和土茯苓的主要功效歸結為兩個字,前者為寧神,後者為解毒。


用戶50460904608


兩者差別大大的哦,功效和藥性都不同。

土茯苓歸肝、胃經,是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乾燥根莖,具有祛溼,解毒,通利關節等功效。可以用來煮湯,加入豬肉等煲湯喝。

茯苓歸心、脾、腎經,是真菌茯苓的菌核,具有利水滲溼,健脾安神作用。茯苓可以和麥冬一起煲湯做藥膳,有清心除煩,安神作用

這就是兩者的區別。其實中藥有不少名字很相似但是功效卻是截然不同的藥。使用時要十分注意哦


運動好身材就是我


茯苓為利水滲溼藥,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乾燥菌核。多寄生於松樹植物赤松或馬尾松等樹根部。野生或栽培。性味甘、淡,平。歸心、肺、脾、腎經。功能:利水滲溼,健脾寧心。多用於:1、水溼停滯之水腫、小便不利等。2、熱淋。3、脾虛溼困所致消化不良,食慾減退,洩瀉。4、心悸、失眠。5、子宮及咐件炎。6、慢性副鼻竇炎。6、可用於保健食品,為藥食兩用品種。用量9一15克,水煎服。主言β_茯苓聚糖、茯苓酸、麥角固醇、膽鹼、組氨酸及鉀鹽等。另外,菌核外皮稱茯苓皮以利水消腫為主;內部抱有松根者稱茯神,以寧心安神為主;色赤者為赤茯苓長於益心;白色者為白茯苓長於健脾。 土茯苓為清熱解毒藥。 為 百合 科多年生常綠藤本植物光葉菝葜的根莖。性味:甘、淡,平。歸肝、胃經。功能:清熱解毒,除溼,利關節。多用於:1、溼熱瘡腫、溼疹、瘰癧、梅毒等。2、汞中毒所致肢體拘攣。3、熱痺關節腫痛、屈伸不利、熱淋尿赤澀痛。4、銀屑病。常用量15一60克,水煎服。土茯苓不是滋補藥,故只有熬水喝,治病服藥不能靠口感。 服藥期忌飲茶。主含皂甙、鞣質、樹脂、生物鹼、甾醇、亞油酸、揮發油等。因此網友們一定要分清楚,這是兩種性質和作用 不一樣的植物,千萬不要弄混淆,不可混為一談,一字之差,錯之千里。明白了嗎?欲知更多相關知識,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