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座山雕”最終結局是什麼?

歷史上真實的座山雕並不是在監獄老死的,而是被槍斃的。

由於《智取威虎山》廣泛傳播,座山雕也被大眾所熟知。雖然座山雕是來自於文學作品《林海雪原》,但是很多人物故事都是有歷史原型的。《智取威虎山》的時代背景便是抗日戰爭結束以後,東北地區成了雙方爭奪的焦點。到1945年11月,全國2萬多名幹部和11萬軍隊比國軍提前3個月進行東北,為開創東北根據地取得了先機。

真實的“座山雕”最終結局是什麼?

為什麼國軍沒能進入東北呢?主要原因便是當時的國軍在西南,短時間很短調往東北。不過即使國軍的正規軍沒有到達東北,國軍還是派了大量的人員進入了東北。當時,當地有著大量的土匪武裝,影響力非常巨大。比如這些土匪曾經高達25萬人,東北154個縣城,其中100多個都在這些土匪手中。國軍趁機拉攏這些人,共同對付東北野戰軍。最有名的便是靠山紅、座山雕、鄭三炮等人。

真實的“座山雕”最終結局是什麼?

當時的東北野戰軍形勢是非常不利,北滿的土匪甚至切斷了鐵路交通,揚言要和國軍會師與哈爾濱,甚至當時的東北野戰軍也打算在東北打游擊了。不過由於美國人的調停,當時東北停戰長達六個月之久,於是便趁著這個好時機鞏固自己地盤。當然,這些盤踞在當地的土匪自然成了重點消滅對象。

我們熟悉的座山雕自然成了重點關注對象之一。他原名是張樂山,山東新泰人。張樂山不是他的真名,根據《新泰崔氏族譜》記載,座山雕原名是崔守宗。他是生於1882年,家裡兄弟有七個,他是老三,人稱“三爺”。

真實的“座山雕”最終結局是什麼?

小時候,座山雕家裡非常窮,常常靠著討飯為生。25歲的時候,他加入了闖關東的行列。據說因為他幹活比較賣力,而且身強力壯,有個富戶便招他作為了女婿。日本侵佔東北以後,他拉起了隊伍進山,外號“座山雕”。

歷史上楊子榮抓獲座山雕並沒有影視劇中那樣誇張。真實的情況是楊子榮等六個人,抓獲了座山雕等25個土匪。此時的座山雕已經非常落魄了,只有步槍六支,子彈640發,糧食千餘斤。關於座山雕的結局有一種說法很有名,那邊是座山雕是關在監獄中,最後死去的。

其實,仔細思考一下,對於座山雕這樣的慣匪,是不大可能放過的。很多人之所以加入土匪是由於迫於生計,他們雖然人數多,但是沒有什麼戰鬥力。如果進行寬大處理,很多人是願意投降的。對於座山雕這樣冥頑不靈的,抓到了基本都是槍斃。負責槍斃座山雕的是董仁堂,座山雕在槍斃之前還是非常鎮靜的,臨死之前說了這樣一句話:

“我死了,牡丹江就太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