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精锐损失殆尽,蜀汉重臣相继身死,诸葛亮是如何力挽狂澜的?

荖板逨枝阿爾卑斯_愺苺眛


223年刘备病逝,白帝城托孤,传给刘禅和诸葛亮的蜀汉,是一个满目疮痍的摊子。

从领土来说,蜀汉只剩下益州,地狭人少。蜀吴魏三家土地差不多是7:2:1,蜀汉不但垫底,简直是惨不忍睹。刘备带领入川的部队,又被陆逊给灭了不少。皇帝年幼,朝廷上的波澜也难以避免。

相对于最理想化的《隆中对》,眼前的条件面目全非。“跨有荆益”的战略格局,现在只剩下益州一隅;原本计划的“两道出兵”,现在随着荆州丢失和夷陵之败,是既没有“道”,也没有“兵”;《隆中对》中计划一员上将从荆州北伐中原,刘备亲自带兵从益州攻击关中,现在刘备也死了,“上将”也没剩下。

相对刘备,诸葛亮身上文人气更重一些,当时他的名望和魅力也不能和主公相比。因此,诸葛亮不可能继续刘备这种纯性情的执政风格。他要创立自己能够驾驭的模式。

这个模式大致包括两层准则:从公上,严肃法纪,遵规守矩;从私上,与人为善,一尘不染。看似简单,坚持并不容易。

诸葛亮在蜀汉当了12年一把手,在这12年中,很多高级官员都曾受到他的惩处。其中有的是和诸葛亮很亲密的人,比如马谡;有的是地位很高的人,比如曾与诸葛亮同受刘备遗诏的李严。面对这些人的错误,诸葛亮都是毫不手软,依法惩治。

《三国志》作者陈寿这样评价诸葛亮对蜀汉的治理:

法律制定严明,赏罚都必然严格遵循规则,没有做了坏事不惩治的,也没有做了好事不表彰的。这使得官吏不再奸猾,所有人都能自励自律,道不拾遗,强不侵弱,整个国家的风化也为之肃然。

同时诸葛亮严修私德,尤其强调廉洁。刘备去世后,他身为蜀汉实质上的第一把手,十余年大权在握,面对“天府之国”四川的良田沃土,依然能廉洁奉公。他曾经给刘禅上表,公示他自己的个人财产情况:

家里在成都有桑树八百棵,土地15倾,靠这些地产,家里人穿衣吃饭都绰绰有余。诸葛亮自己在外地施政打仗,吃的穿的都依靠公家供应,所以不需要再置办其他产业。

诸葛亮还宣言说,到自己死的时候,不会让家里家外有什么剩余的财产,免得对不起刘禅。

他果然实践了自己的承诺。

当一个人存了贪念,纵然真是天降奇才,又有谁能保证他的才能是用于为国为民上面?对于广大老百姓而言,国家大事难免有起有落,但在上的执政者,是越来越富肥得流油,还是奉公守法清廉度日,这个差别却足以影响到民众对国家的信心。

诸葛亮身居高位而家财无余,即使不能直接带来蜀汉的吏治清明,富国强兵,至少向所有的人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

他是真心舍弃了个人荣华富贵的追求,而致力于他心目中所认为的伟大事业。

这就是他的信念。

有信念的人是伟大的,也总会焕发出人格的魅力。诸葛亮能在当世得到国内外士大夫的推崇,在后世得到民众的缅怀,他的俭以养德,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虽然自己讲求品德,但一旦涉及到原则问题,诸葛亮是绝不含糊。尤其对那些动辄褒贬朝政,破坏内部团结的老小愤青,诸葛亮该打击就要打击。比如老臣来敏是刘阿斗的老师,人越老,脾气越大,成天嘲这个骂那个。诸葛亮对这位老愤青实在没办法,就把他的官罢免了,让他闭门思过,到诸葛亮死后,刘禅让他当官,结果来敏还是满嘴放炮,两度当官,又两度被罢免。而诸葛亮的粉丝廖立,对诸葛亮很崇拜,却把从刘备到蜀汉集团的文武,不论活人死人骂了个遍。也是,也被罢免官职,废为平民。

面对蜀汉人才凋敝的囧困,诸葛亮数米煮饭,想方设法从四川本地人和外来的“拆迁户”中探寻各方面才干的人。比如四川大学问家——梓潼人杜微,借口耳聋不肯当官,刘备都拿他没办法。诸葛亮当权后三番五次邀请,最后用车子把杜微给载到了丞相府中,然后用笔墨写在纸上,表达对杜微的尊崇,最后终于说服杜微担任谏议大夫,专门提意见、发议论,不负责具体事务。广汉人秦宓原本被刘备罢官下狱,也是诸葛亮把他提拔为别驾,接着又晋升为左中郎将、长水校尉。

除了这些学问家,诸葛亮还提拔了一批在原有岗位上表现突出的本土化中级干部。比如吕凯、王伉、马忠、王平等,都是诸葛亮从基层提拔上来的。对于老一辈官员的子弟,拣选了董和的儿子董允,霍峻的儿子霍弋,马良的弟弟马谡,向朗的侄儿向宠等。犍为太守李严部下的功曹杨洪在汉中之战的时候被诸葛亮火速提拔为蜀郡太守(刘备时代的事儿),杨洪手下的郡吏何祗又被闪电提拔为成都县令兼郫县令,没几年又当上汶山太守。杨洪、何祗两人迅速和老上司平级的例子,也被蜀汉朝野作为诸葛亮用人的经典故事加以传扬。还有诸葛亮的后继者蒋琬、费祎等人,也都是诸葛亮提拔起来的。

至于诸葛亮手下两头拔尖的魏延和杨仪两个人,都是属于有才气,也有脾气,而且心胸不那么宽阔的。两个人矛盾越来越大。对诸葛亮来说,这真是无奈。他对魏延和杨仪都是非常倚重的,诸葛亮只能安排费祎调停矛盾,安抚魏延,宽慰杨仪,鼓励他们共同为了国家出力。

至于对外,诸葛亮考虑最重要的是吴蜀同盟问题。当时孙权名义上还是魏国的诸侯,与蜀国旧怨很深。而南中地区的夷王高定、豪强雍闿、叛将朱褒等人则在孙权的支持下联手造反,甚至把太守张裔给抓起来送到了东吴去。诸葛亮看的很明白,南中问题背后的根源是吴蜀同盟问题,不是单纯派大军南征就能解决的。因此,他先采取温和的手段,不断派遣使者去安抚南中,加强叛乱地区和未叛乱地区边境的防备。他派遣邓芝在223年冬天到达东吴出使,说服了孙权恢复吴蜀友好。次年,东吴派张温出使蜀汉,两家正式重新结盟。

派遣邓芝与东吴重新确立为盟友,是诸葛亮执政后的第一个战略胜利。接下来,经过两年的休养生聚,诸葛亮出兵南征,先是用武力打垮了高定、朱褒、雍闿三路叛军,然后“攻心为上”,七擒孟获,并抓住南中豪帅和夷人首领的心理需求,对其安抚收编。这样,蜀汉对南中的人力了有效控制。南中出产的黄金、白银、朱砂、黑漆和牲畜等也源源供应蜀汉朝廷和军队使用。原本蜀汉政权的“盲肠炎”,现在被打造成为一台造血机,为诸葛亮的宏大战略提供着有力的支持。至此,蜀汉原本风雨飘摇的危局得到缓解,诸葛亮才可以腾出手来进行他的北伐大计。


巴山夜雨涮锅


这个问题,我们得从“骂死王朗”说起。真实历史中,王朗来找骂,象征着蜀汉政权那段风雨飘摇岁月的危险和脆弱;诸葛亮许久后的回信,是蜀汉政权渡过危机,重新崛起的宣言书。

“骂死王朗”的故事原型,隐喻了诸葛亮主政之初的那段艰难岁月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骂死王朗的故事,相必大家都听说过。

事实上,“骂死王朗”确实是一场演义式的文学描写。可是,却有其历史原型,这段原型,隐含了诸葛亮主政之处的艰难岁月。

刘备去世后,蜀汉国力大减,蜀汉统治集团的威信大失。

1、一直以来对诸葛亮严格法治的举措不满的益州豪强,公开质疑“苛政”。甚至少数豪强与东吴联系,发动叛乱。这也包括了后来著名的南中地区的叛乱。

2、与东吴关系破裂。夷陵之战后,孙权曾主动联系刘备,希望和好,但没有结果。此时,东吴反而是蜀汉最积极的敌人,他们积极支持蜀汉内部的土豪反叛。

王朗:诸葛村夫,华歆、陈群等人都来劝降,你怎么就骂回我一个人?

在这个背景下,魏国的王朗等人出马了。

事实上,不只是王朗,华歆、陈群等也都写信给了诸葛亮。要求蜀汉归顺大魏。

从今天的角度看,王朗等人纯粹是找骂。不过,在当时看来,却未必如此。且不说此时蜀汉内忧外患,就是蜀汉后来稳定下来以后,魏国也以“刘备死后,川中无害”,在前线兵力极少,被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打了个措手不及。


诸葛亮突围

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诸葛亮选择先突围,再扛精。

1、内政上,更成熟的治理手腕,稳定局势。

刘备还在世时,法正就和诸葛亮就诸葛亮是否法令过于严格做了一次讨论。

那次讨论中,诸葛亮指出刘焉刘璋父子过于宽松,使得有恩,别人也不感激,少罚,别人也不服气。论战中,法正佩服诸葛亮,没有争执下去。

这次争论,说明了诸葛亮独到的政治眼光,不过,对比以后的诸葛亮,则反应出此时的诸葛亮尚年轻。因此,一旦蜀汉遭遇军事挫折,威信下降时,土豪反对之声纷纷扬扬。

诸葛亮面对豪强不服,做了三点:

(1)、进一步完善死法体系。一方面,坚决推行严格的法治,绝不宽禁胜刑,另一方面,加强了“教化”工作,即宣传工作。让违反被罚之人,经过“劳动改造”后,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再怨言。

当然,仅仅加强教化就能服人,那也是过于理想化了。要安抚人,还得看第二个办法。

(2)、多种手段发展经济。

诸葛亮信奉的是“齐法家”。“齐法家”与“三晋法家”(如商鞅、申不害)不同的是,他积极多种手段发展经济,而非执着于“农耕”。

诸葛亮发展水利、工商业、冶炼、盐业等等。更重要的是,他大力发展“蜀锦”,不仅促进生产,还派人协助推广销售。

土豪们一看,经济发展红火呀,与其去跟着造反,不如好好利用土豪的资源优势,多赚点钱实惠。

发展才是硬道理!

第三点,就是外交上的举措了。结好东吴后,东吴停止了对土豪叛乱的支持。

2、外交上,结好东吴。

相比与错综复杂的内部环境和有滞后反应的政策改革,改善外交环境,是相对容易实现,且见效快的。

恰好此时,曹丕出面和东吴撕逼了一仗。魏吴脆弱的同盟正式破裂!

三足鼎立,两弱一强,两弱联合才靠谱嘛。

顺势而为,诸葛亮派邓芝出使东吴,彼此复盟。

此次复盟后,知道蜀汉灭亡,吴蜀再无破裂!

掷地有声的“骂王朗”,宣告蜀汉走出危机时代

环境好了,就开始骂王朗了。(此时,蜀汉内政渐稳,但吴蜀还未正是复盟)

诸葛亮给王朗的回信,是一封公开信,还取了个牛逼的名字,叫《正议》。

信中,把强大的魏国比作楚汉战争中的项羽,再强,不道德,也必亡。王朗等人比作助纣为虐的奸臣。把蜀汉比作早年弱小的刘秀和轩辕,虽弱,但是正义!

正义必然战胜邪恶!蜀汉必胜!

这封公开信,是对蜀汉路线的公开表态,表达了蜀汉正统,魏国无道的思想。也许今人看起来有点卡通,但是,当时却振奋了蜀汉各界人士的信心。

蜀汉开始了平定南中,北伐中原的新时代。

蜀汉,暂时还不会灭亡。三国,请继续!

这次危机时刻带领蜀汉走出困境,充分展现了诸葛亮的政治、外交才能,千古名相,名不虚传。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诸葛亮受命败兵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其当时的处境可想而知,当时刘备托孤与亮,让后主尊之为相父,事无巨细皆决于亮,也就是说诸葛亮无论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还是关系到蜀国命运的大事,事事不放,鞠躬尽瘁,可谓用心良苦。现在说一下当时的具体形势,首先遇到事是蜀国的南中诸郡,都造反了,诸葛亮并没有立即去讨伐他们,而是首先修复与吴国的关系,联合吴国,共同防御魏国被定为了基本国策,蜀国当时精锐尽失,如果吴国与魏国联手共诛蜀国,那后果将不堪设想,诸葛亮巧妙的化解了这场危机,国际形势稳定以后,诸葛亮很快就平定了国内的局势,诛灭了国内的诸多反叛势力,国内形势稳定以后,诸葛亮开始进驻汉中,有了后来的多次北伐,可见其部署的精妙,无奈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没有完成统一大业。现在想来诸葛亮的布局,眼界,对于后人依然有指导借鉴价值,日本入侵华夏之时,蒋介石就远远不如诸葛亮的布局,他没有分析出来国际矛盾远远大于内部的矛盾,一心内战消极抗日,直到日本人打到上海才翻然悔悟,悲之晚矣!


碧波壹线1


刘备白帝城托孤,希望诸葛亮辅佐刘禅。君之才,胜曹丕十倍,若刘禅不可用,君可取而代之。刘备肺腑之言,孔明感恩大涕。此后更加忠于蜀汉。刘备死后,蜀汉危机四伏,内忧外患,,内有南蛮作乱,外有吴魏侵犯。外部大军攻蜀,但其心各异。

总共5路兵:羌兵10万、蛮兵10万、曹真10万、反将孟达10万,联合吴兵10万

1、赵云坚守挡曹真10万大军

2、马超挡羌军

3、魏延疑兵挡蛮兵

4、李严令孟达半路托病不进(李严和孟达是至交)

5、以上4路挡住吴兵便不出

七擒孟获,攻心为上,此后蜀国危机解除。

在外交上联吴抗魏


猎影世界


诸葛亮没有力挽狂澜呀!丢失的地盘没有收回来,新地盘也没有开拓。

如果把没亡国说成力挽狂澜,那么他做了两件事。

一、派黄承彦用石头阵警告陆逊。不是石头阵多厉害,更不是陆逊怕石头阵或赵云,而是提醒陆逊,别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因那是八卦阵,暗示:相生相克。聪明的陆逊自然明白其意:再不撤军,曹丕会掏肛!

二、重走“孙刘联合”路线。孙权称帝,诸葛亮也不得不低头,放弃“匡扶汉室”的旗帜,承认“二圣并尊”,为的就是能留点本钱一心应付曹魏。

此时北伐,恢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政治口号已经完全没有任何感染力、说服力,因为自己已经承认孙权为帝!无论怎么统一,也是分裂的!


碧水青山0


夷陵之战后,刘备白帝城托孤: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此时蜀国国力衰退,大将名臣凋零,使得蜀汉政权内外交迫。丞相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勤修内政,发展民生,外连东吴,共同抗魏。期间平定南蛮,巩固声望与势力。

而后六伐中原,但由于蜀国偏安一偶,国体量小,且内部争权夺利,诸葛又事无巨细,无法培养人才,使得北伐一再失败,待五丈原身体,蜀国再无机会,无力回天。


我是一个存在483


当时确实是蜀汉最弱的时候而且内忧外患。诸葛亮在内修内政,发展民生。在外联合东吴北抗曹操采取了休养生息合纵连横的国策。如果不是曹丕去想打东吴,估计东吴未必会这么重修旧好。历史的机遇也帮助了诸葛亮。


麻烦笑一下啦


又一个把三国演义当正史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