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投降曹魏后是怎样度过余生的?

魁哥说历史


刘禅是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儿子,在刘备病重时将皇位传给了他,并且将刘禅托付给了自己的谋士诸葛亮。可是在刘禅登基后蜀国经过连年的北伐,国力逐渐衰减,公元263年,蜀国将领邓艾等率兵攻打成都,蜀国无力抵抗,刘禅带领蜀国大臣投降。至此,蜀国灭亡,而刘禅自然也成了魏国的俘虏。

在刘禅投降之后,魏国皇帝并未杀死刘禅,而是将他和他的大臣一起迁往洛阳,并且给刘禅封了个安乐县公的爵位,还给他俸禄、布匹等。和他一起投降的大臣们也有封了列侯和其他官职的。就当凭蜀国给刘禅的物质条件来说刘禅投降后的生活还是不错的,但是从精神生活上来讲,刘禅的内心一定是非常失落的,自己执政30余载,过着万人之上九五之尊的生活,如今却只能屈居人下。而且自己曾经的大臣和子民们现在也都沦为了魏国的俘虏,他内心的亡国之痛一直会折磨着他。

还有就是魏国的皇帝和大臣们在平时也免不了会讥讽刘禅,就比如说乐不思蜀这个典故中就有:司马昭让宫女演奏蜀国的乐曲后故意询问刘禅是否思念过去的蜀国,而刘禅为了不引起司马昭的猜忌就笑着说自己在魏国很快乐,完全没有思念蜀国这对于一个君主来说,确实也是一个莫大的侮辱,但是刘禅为了活命还是忍了下来,所以他在魏国的生活也充满了苦楚。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其他小伙伴有什么见解呢?





大理寺少卿韦廖


投降后的刘禅,完全过上了“退休”生活!

公元263年,司马昭分三路大军进攻蜀国,其中邓艾绕开姜维的防守,偷渡阴平,攻克绵竹,兵临成都,使刘禅猝不及防,索性投降了曹魏,蜀国宣告灭亡。刘禅投降后又是怎样度过余生的呢?

让人想不到的是,他投降后,完全过上了“退休”生活。

刘禅投降初,因蜀中产生蜀将姜维挑拨钟会意图谋反的变故,司马昭不得不把刘禅押往到了洛阳。 刘禅投降之后,司马昭为了稳定蜀汉的局势,并没有及时收押刘禅,而是借助了刘禅作为一国之君在汉中的威望,震慑了各部军队以及蜀汉各官员,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持蜀汉的稳定。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老将军姜维一直对蜀汉抱着最后一线希望,一心想着复国。

当时,姜维告诉刘禅,暂且隐忍一段时日,不久就可以复国。为此,姜维假意投靠了钟会,想利用钟会和邓艾都想争夺功劳的机会,挑拨他们两人的矛盾,以便除掉邓艾,使钟会在蜀汉一人独大,到时候司马昭必定对钟会心存疑虑,而率军进驻长安。到时姜维再告诉钟会:司马昭此举是怀疑了你钟会将军,一旦主子有疑虑,不久臣下肯定被杀。而钟会也觉得姜维分析的有道理,于是决定谋反。只可惜因为走漏了消息,姜维和钟会最终都战死了。

经过姜维和钟会的此次叛乱,司马昭于是觉得刘禅在蜀汉会有诸多不便,肯定还会有一些贼心不死的人想着为蜀汉复国。因此,司马昭派人将刘禅以及蜀汉的重要官员都押解回了洛阳,如此一来,刘禅就在洛阳被严加看管,再也没有翻身的余地了。

刘禅被押至洛阳后受到严密的监视,虽说被封为“安乐公”,但是因为生活在狭小范围内,日常只能深居简出。

被押解到洛阳之后,司马昭封刘禅为“安乐公”,而蜀汉太子也被封为奉车督尉,蜀国大小官员皆有封赏。司马昭也没有杀刘禅,而且对于刘禅日常生活的提供,司马昭也未曾少给。刘禅算是过着锦衣玉食、美人相伴的生活。

虽说不像当皇帝时那么威风,但是也生活得自在,还可以歌舞升平。而刘禅也更是善于为人,遇事小心翼翼,遇人更是谦卑,在司马昭面前更是唯唯诺诺。司马昭看到刘禅也是个胸无大志之人,为人的确诚实。 特别令司马昭高兴的是,刘禅的手下曾多次想建议刘禅复国,却都遭到刘禅拒绝,司马昭这才对刘禅彻底放下了心,没有杀害他。 司马昭怀疑刘禅,故意试探他,刘禅却说“乐不思蜀”,司马昭最终没有杀刘禅。

虽然说刘禅在蜀汉为人中肯,唯唯诺诺,但毕竟是蜀汉的皇帝。司马昭年事已高,因担心自己死后刘禅再次谋反,所以司马昭经常派人去试探刘禅。 有一天,司马昭因确实对刘禅放心不下,于是宴请百官,想试探一下刘禅的想法。


宴会上,司马昭故意让舞女们跳蜀地舞蹈,旧蜀国的官员们看了之后,一个个都泪流满面,可是刘禅却不动声色。司马昭见状便问刘禅:“安乐公思蜀否?”刘禅答日:“此间乐,不思蜀也!”司马昭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时,刘禅身边的部下卻正建议他如果下次司马昭再问及此事,应该回答:“吾亲人的坟墓皆在蜀地,无一日不思念。”

司马昭见刘禅跟手下嘀咕,于是走过去又问:“安乐公当真不思蜀?”刘禅把卻正教给他的话原封不动的回答了司马昭。


司马昭听了之后觉得很奇怪,便问刘禅:“此话好像不是安乐公所能说出,可是他人所教?”刘禅吃惊地说:“正是他人所教,公何以得知?”司马昭顿时大笑不止,在场的曹魏官员无不感觉好笑。

司马昭对众人说:“安乐公如此可爱,我无忧矣!”于是司马昭决心不杀刘禅。就这样刘禅在洛阳平安的度过了晚年。泰始七年(公元271年),刘禅逝世,享年64岁。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历史时刻录


说起刘备的儿子刘禅,就是被赵云长坂坡浴血拼杀就出来的阿斗,在刘备死后继承蜀国王位,在位四十一年,最终在魏国大将邓艾兵临城下之时,刘禅献印投降,蜀汉政权从此被消灭,刘禅也被世人称之为扶不起的阿斗,刘禅在到洛阳以后,又以一句“乐不思蜀”而闻名古今,然而他的晚年时在司马昭的控制下如何度过的呢?

首先看看刘禅这个人,在刘备死后,听从刘备的嘱托,什么事都听诸葛亮的安排。诸葛亮要北伐,他就让诸葛亮北伐,没有和诸葛亮有过什么争执,其作用是保证了内部的稳定。证明谌用两个人相互制衡,这一点体现了刘禅在内政的处理上也绝非是无能之辈。还有就是刘禅在位时期,没有诛杀过任何的大臣,也说明了他人不错,不会乱杀人。在蜀国也没有横征暴敛,大兴土木之类的活动,也并没有搞得民不聊生。

在邓艾大军兵临城下之时,刘禅选择了投降。但是他是有能力和邓艾来一个鱼死网破的,在刘禅的详书中准确了记载了:共户二十八万,男女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等等。说明刘禅他还是有奋力一搏的本钱的,带十万之众以逸待劳对付邓艾的远来之兵,取胜的把握还是有的。他的投降思想遭到了他第五个儿子刘谌强烈的反对,刘禅就对他说:你自己仗着血气之勇,难道想让满城都流血吗?这也恰恰说明了,刘禅虽软弱,但是去不想老百姓遭到刀兵之灾。虽不是什么民主,但是这样的精神也是难能可贵的。

刘禅的投降,让成都的百姓免受生灵涂炭,但是姜维和钟会的政变却把成都带来了血光之灾。姜维政变失败身亡,太子刘璇、汉寿亭侯关彝死于乱军之中。军民大乱,相互践踏死者不计其数。刘禅被命令去洛阳,只有樊建、张绍、谯周、郤正跟随。刘禅虽然身舍不得这片土地,但是也毫无办法。廖化和董厥连个人都托病不起,只是不想做亡国之臣到了洛阳遭受羞辱吧,后来此二人都郁郁而终。

到了洛阳以后,刘禅在见到司马昭以后,司马昭首先是对刘禅一顿的斥责和羞辱。就是说刘禅荒淫无道,不用贤能治国,整日不理朝政,按道理来说这样的昏君应该被斩首。这可把刘禅吓坏了,好在一帮的文武大臣们都帮刘禅说好话,说刘禅虽然治国无方,但是早早的投降了,没有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麻烦,就饶了他吧。司马昭一听,似乎还很有道理,索性就封刘禅为安乐公,给他住宅,每月给生活费,赐绢万匹还有上百个仆人,跟随刘禅来到洛阳的一班大臣们也都加官进爵。似乎刘禅在洛阳的生活还可以,并不是过上住在大牢里的那种阶下囚的生活。

刘禅通过高超的伪装水平,让司马昭放弃了对自己的警惕,以达到明哲保身的目的。在司马昭面前只表现的唯唯诺诺是不够的,所以在后再司马昭家的宴会上,司马昭令蜀人演奏蜀乐,蜀国的官员听了都忍不住的苦,只有刘禅独自欢笑。司马昭就讥笑刘禅,认为是无能之辈,诸葛亮在世时都不能辅佐周全,何况是姜维就更不行了。后来司马昭再问刘禅是否想念蜀国,刘禅的回答是乐不思蜀。后来郤正教刘禅如何回答提问,刘禅依字而答,昭问及是否为郤正所教,禅具言如此。昭及左右皆大笑之。

后来司马昭就是因为刘禅的诚实,对他也是十分的喜爱,从此以后就再也不怀疑刘禅了。刘禅就是通过这样的伪装,让自己在敌人的控制之下达到了自身安全的目的,他这样的大智若愚精神让自己在洛阳安详的度过了自己的晚年,终年六十五岁,死后也得到了晋国的册封。

综上所述,刘禅在位四十余年,他所领导的蜀国一直处于弱势,他能看清时务投降而保子民之平安,也算是爱民之主。在洛阳司马昭的虎视眈眈之下,能隐忍亡国之痛而娱他人之心,也说明了刘禅强大的心理素质。

刘禅的一句乐不思蜀,让他背负了千年的骂名,在世人的眼中他是亡国之君,也都用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软弱无能的人。在他极力在司马昭面前伪装的时候,在他想起曾经属于自己的蜀国土地和臣民,还有父亲含恨而终的亡灵的时候,难道他就不会掉下眼泪吗?而这一切又有谁会知晓刘禅的心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