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五化”措施推動建築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文 · 陳建光

中建二局黨委書記、董事長

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建築行業自改革開放以來發展迅猛,成長為了深入參與國家經濟社會建設、全面見證改革開放偉大進程、有力推動市場經濟體制成熟的重要力量。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念的提出和推進,為建築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同時也帶來了千載難逢的重要機遇。建築行業要想鞏固國民經濟支柱行業的地位,就必須積極主動地順應改革的大趨勢,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更加主動的措施來推動行業自身的變革。

建築行業中,企業之間經營規模、管理理念、管理規範、組織模式等千差萬別,離散程度較大。但是總體而言,國有建築企業相對規模大、資源多、理念先進、管理規範,參與經濟社會建設發展的程度較深。因此,國有建築企業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認識和實踐,對於整個行業具有強烈的示範引領作用。建築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從國有建築企業入手也是最佳的切入點。

國有建築企業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該在態度上樹立“三感”,即樹立“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樹立“當仁不讓、捨我其誰”的使命感、樹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責任感,在措施上明確“五化”。

用“五化”措施推动建筑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建二局承建的廣西防城港核電項目

經營多元化

在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建築行業傳統的施工承包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市場變化和企業發展的需求,如果一味地固守傳統,只會讓建築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低、存在感越來越弱。只有實現了經營多元化,建築行業才能全方位盤活自身資源,開展更高層次的競爭,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建築行業要實現經營多元化,有兩個著力點。一是鏈條延伸。要在繼續穩定現有市場規模的基礎上,積極利用自身資源和技術能力,改變長期處於建築產業價值鏈底端的現狀,努力向價值鏈的兩端上延下伸,擴大現有的產業領域,系統地將產品、技術、服務等綜合解決方案提供給業主。實力較為雄厚的國有建築企業,還可以積極向集投資、設計、建造、運營、管理為一體的綜合承包服務商轉型,進一步擴大自身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值,拓展相關領域的業務,提升市場份額,形成新的利潤來源。二是模式創新,當前國家大力推進的新型城鎮化、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雄安新區、長江大保護、軍民融合等國家戰略,在需求側對建築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築施工企業應主動適應,不但參與施工,還要參與融投資和運營,藉助PPP等新的商業模式,變革傳統施工建造為融投資+建造以及投資建造運營一體化的全新模式。

只有通過產業鏈條的延伸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建築行業才能實現轉型升級,才能從供給側為市場提供更加豐富立體、更加多元化的產品和服務。而且,隨著經營多元化的開展,建築企業之間彼此惡性競爭、准入門檻過低的現象也將得到遏制和改善,行業內不同水平的企業分工分層也會逐漸形成,對於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用“五化”措施推动建筑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建二局承建的哈爾濱萬達茂

佈局國際化

在國內市場低迷、行業產能過剩、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下,建築行業中有實力的企業積極“走出去”,到國際市場上去拓展項目,既可以消化國內過剩的建築產能,又能提升建築業整體競爭力,是建築行業拓展全新增長空間、消化轉移過剩產能的重要手段。建築企業“走出去”,積極佈局海外市場,也是我國深入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的重要體現,對於提高我國在全球範圍內配置資源的競爭力、話語權具有重要的意義。

隨著我國逐步“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拓展海外市場已經成為了建築行業踐行供給側結構的改革的重要方式。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地,為建築企業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機會。因此,建築企業應當藉助國家戰略的東風,進一步整合自身的資源,將產能疏導到“一帶一路”周邊地區。在進一步深耕傳統的亞非市場的同時,加快進入歐美髮達國家市場的步伐,在國際化的佈局中推進自身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建築行業佈局國際化的關鍵,在於全面提高對外承包能力。首先要體現特色優勢,要充分發揮我國建築業企業在高鐵、公路、電力、港口、機場、油氣長輸管道、高層建築等工程建設方面的比較優勢,有目標、有重點、有組織地對外承包工程,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其次要符合國際標準,要積極主動開展國際標準的研究,要適應國際標準的要求。最後要發力高端經營,參與國際佈局的建築行業要善於藉助資本的力量,加大海外併購的力度,獲得海外優質的設計建造運營資源,向項目融資、設計諮詢、後續運營維護管理等高附加值的領域有序拓展。

生產工廠化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話語背景下,建築行業的生產組織方式也迫切需要徹底告別傳統。由現場作業全面轉向工廠化生產,是建築行業未來發展一個不可阻擋的必然趨勢。建築行業的生產工廠化,主要是以大工業生產的方式建造工業和民用建築,藉助現代數字信息控制技術和工業生產設備,在工廠內實現完成建築產品模塊和部件的生產,然後在現場利用機械化手段完成拼裝,這對於建築行業生產組織方式而言是一場革命。

生產工廠化,對於建築行業推進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四個方面的重要意義。

第一,能夠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工廠化的生產能夠改變建築行業長久以來粗放式的生產組織模式,減少資源的浪費,方便新工藝和新工具的應用推廣,實現對人財物各類資源的高效配置和充分利用,進而能提升整合行業的競爭力。第二,能夠全面革新建築產品。國家大力提倡的智能建築、裝配式建築,離不開工廠化的生產。同時這還能夠為市場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的建築產品和建造服務。第三,能夠體現綠色發展理念。建築能耗一直偏高,因為傳統的施工模式限制了新型建築材料的使用。隨著生產工廠化的推廣,新型環保建築材料可以得到更加普遍的利用,施工現場的環境汙染問題也將隨著生產建造轉入工廠而得到控制。第四,能夠優化勞動力的結構。工廠化生產將提高建築行業的機械化程度,減少對勞動力的過度依賴,能夠降低體力勞動者的比例,增加對高素質、技術性勞動力的需求,實現建築行業勞動力結構的優化。

工人產業化

傳統的建築行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長久以來為我國的就業穩定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但由於行業的發展在相當程度上要依靠勞動力的數量,導致了建築行業的生產經營模式較為粗放,也限制了其他更為高級的生產要素進入建築行業的機會和渠道。隨著我國人口紅利的逐步減退,以及新時代背景下城鄉結構的變化、務工人員訴求的豐富,建築行業用工難的現象越來越突出。

此外,由於在上世紀末,國家從加快建築業的市場化步伐出發,支持在項目管理中推行管理和勞務分離,這就導致了建築企業沒有相對固定的工人隊伍,人員流動性很大,隊伍的素質得不到保障,進而影響到建築行業產品與服務的質量。

勞動力數量緊張和素質不高這兩個突出問題,必須通過實現工人的產業化來解決。首先,要堅定不移地推進用工制度改革。建築企業要減少建築用工的中間環節,逐步儲備起相對長期穩定的、歸屬於建築企業直接管理的、體現市場化規則的用工資源。其次,要實現產業工人的專業化分工,大力發展木工、電工、砌築、鋼筋製作等以作業為主的專業企業。以專業企業為建築工人的主要載體,逐步實現建築工人公司化、專業化管理,推動形成一批以作業為主的建築業專業企業。最後,要培養高素質的產業工人隊伍。在全面改革用工制度的基礎上,建築企業要系統培養專業化、產業化的工人隊伍,提升建築工人的整體素質,推動一部分農民工向技術工種轉變。

只有實現了產業化、消除了流動性的從業工人,才能以敬業的姿態、專業的能力使建築產品的質量、安全、綠色、智能得到充分的保證,建築行業才能為社會貢獻出品質有保障、充分體現“工匠精神”的產品和服務。

作業智能化

建築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徹底改變過去的資源要素投入模式,加大創新要素的投入。結合近幾年來建築行業的實踐和科技創新的發展來看,作業智能化是建築行業轉變要素投入模式、增強創新驅動力量的重要手段。

第一,作業智能化是建築行業進一步釋放生產力的現實需要。互聯網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成熟發展,必然會帶來全新生產工具的廣泛運用,這將進一步幫助建築行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刺激生產力的發展。第二,作業智能化是建築行業提高產品和管理品質的必然選擇。基於信息化和標準化的智能化管理工具,能夠最大程度低降低產品生產和日常管理活動中的主觀性、隨意性,進而實現對精準製造、規範管理、科學決策的系統保障。第三,作業智能化是建築行業從傳統低端邁向新型高端的重要路徑。積極吸納最新的科技成果進入建築行業的管理體系,不僅能夠實現管理升級、產品升級,更能夠推動理念升級、文化升級,使企業供給的產品獲得更高的品質認同和品牌形象。第四,作業智能化是和生產工廠化、工人產業化緊密相關的。前文提到的生產工廠化需要智能化的作業提供技術支撐,同時智能化的實現也助於建築行業擺脫對大量勞動力的過分依賴,將勞動力解放出來,實現向產業化的轉型。

只要建築行業中的各個參與主體,尤其是國有建築企業牢固樹立起全面推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緊迫感、使命感、責任感,堅定不移地致力於實現經營多元化、佈局國際化、生產工廠化、工人產業化和作業智能化,建築行業就一定能在順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需求,實現又好又快的可持續發展,繼續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支柱性的作用。

● “雙百行動”專家組解讀:“雙百企業”如何決定工資總額?

● 2018年地方國資國企改革分析報告

● 國企“放牛娃”寧高寧的兼修之道

● 超高層建設的前世今生

第3期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