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航母白菜價麼,為什麼日本能夠拿出來那麼多航母?

軍武文齋


美英兩國弄巧成拙,本欲限制日本海軍建設大炮鉅艦,沒想到日本在重重圍堵下另闢蹊徑,反而大踏步率先走進了航母時代

其實一開始日本也不想大力發展航母,因為大炮鉅艦思想仍是一戰後各國海軍發展的主流思想。

在甲午海戰和日俄海戰勝利後償到甜頭的日本,決定大力發展海軍,甚至提出了著名的八八艦隊計劃,即建造一支由8艘戰列艦和8艘戰列巡洋艦組成的主力艦隊。

▲一戰後堅持鉅艦大炮思想的日本提出八八艦隊建造計劃

但是由於如此浩大的海軍軍備擴充對日本經濟形成了嚴重的負擔。於是日本只能響應美國的倡議,參加在華盛頓召開的限制海軍軍備會議,經過3個月的唇槍舌劍般激烈的討價還價,達成一致。

▲華盛頓海軍條約加快了日本海軍向航母發展的轉變

條約中有重要的三條約定,這三條約定對日本海軍戰艦的建造方向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1、終止了締約國新主力艦隻的建造,

2、美、英、日海軍噸位限制分別為5:5:3,日本拿到的海軍噸位份額是315000噸,排名世界第三。

3、締約國的航空母艦噸位也明碼標價,日本拿到了81000噸的額度。

由於受到條約的重重限制,日本不能再大規模建造戰列艦等大型主力艦,此外由於當時的日本戰列艦遠遠超過了華盛頓海軍條約拿到的315000噸配額,所以日本不得不面臨一個抉擇,必須拆除現在正在建造的戰列艦。

花了大心思,大投入,好不容易建造的戰列艦,日本人豈能心甘情願白白拆除,於是日本人就另闢蹊徑,華盛頓海軍條約不是給了我81000噸的航母額度嗎,乾脆把正在建的戰列艦改裝成航母不就一舉兩得了嗎,於是說幹就幹,將未完工的加賀和赤城兩艘戰列艦改裝成航母。

▲日本人另闢蹊徑,將赤城號戰艦改裝為航母

這樣兩艘航母耗費了54000噸的額度,加上之前造的世界上第一艘標準化的航母鳳翔號耗費了7000噸,這樣日本就只剩了2萬噸了,於是為了充分利用額度,日本又鼓搗了出了2艘小噸位的航母,分別是1.2萬噸的蒼龍和8000噸的龍驤。

這樣日本就巧用華盛頓海軍條約造出了5艘航母。

日本公然撕毀條約,瘋狂擴軍,大力擴充航母

不得不說《華盛頓海軍條約》對日本海軍發展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但是這個打擊並沒有熄滅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慾望,反而點燃了國內好戰分子的怒火。

最終日本,退出了華盛頓海軍條約,開始瘋狂擴充海軍,諸如“大和”級戰列艦,“祥鳳”““瑞鶴”級航母都在幾年內下水。

▲瑞鶴號航空母艦

到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前,日本又有5艘航母下水,分別是蒼龍級第二艘航母飛龍號,祥鳳級航母“祥鳳”、“瑞鳳”號,瑞鶴級航母“瑞鶴”號、“翔鶴”號

在二戰爆發前,日本就擁有了10艘航母,比美國海軍的7艘航母還要多,而且美國海軍航母又分別分配給了太平洋艦隊和大西洋艦隊,因此二戰初期日本海軍實力是遠遠超過美國太平洋艦隊的。

▲二戰前的日本聯合艦隊成功偷襲了珍珠港

二戰爆發後,日本認識到航母的巨大作用,開始大力著手將其他大型船隻改裝為輕型航母

此外二戰爆發後,日本認識到航母在海戰的決定性作用,特別是中途島海戰中,四艘主力航母被擊沉,日本亟需新的航母來補充戰鬥力,因此從商船改裝成為輕型航母就成為日本最快獲得航母的途徑,

▲大鳳號重型航空母艦,只建造了一艘

於是日本又建造並改裝了15艘航母,分別是“龍鳳”號、“大鳳”號、“千代田”號、“千歲”號、“雲龍”號、“天城”號、“葛城”號、“信濃”號、“大鷹”號、“雲鷹”號、“飛鷹”號、“神鷹”號、“海鷹”號、“隼鷹”號、“衝鷹”號.

▲“信濃”號航母是當時最大的航母僅17個小時就被美國潛艇擊沉

除了大鳳號、“信濃”號、出雲級中型航空母艦外,其餘大部分均為其他船隻,如大型商船或者潛艇母艦改建而來,雖然噸位低,但改建簡單,容易快速形成戰鬥力

▲民用船隻改建的雲鷹號航母,航速過低,無法進行高機動作戰,只能承擔飛機運輸船的工作

至此日本自1922年擁有第一艘航空母艦到1945年戰敗為止,一共建造了25艘航母。

綜上所述,一戰後美國和英國為了限制日本的鉅艦大炮出臺的華盛頓條約弄巧成拙,反而加速日本發展航母的速度,二戰前日本大力擴軍,瘋狂建造航母,所以到二戰爆發時日本已經擁有了世界第一位的航母力量,在二戰中見識到航母巨大作用的日本,為了彌補中途島海戰損失,開始了將大型船隻大量改裝成為輕型航母,以上幾點,就是二戰時日本拿出這麼多航母的原因


小油瓶侃歷史


你還別說,二戰時期的航母相比戰列艦還真的是白菜價。那個時期的航母就是在一艘船上加一個飛行甲板而已,因為那時的飛機還是螺旋槳式,飛機體積小、重量相對較輕,飛機起降對飛行甲板的要求還不是很高。相比戰列艦,航母的建造週期、技術難度、用料、資金要小得多,因為相比於航母,戰列艦不僅需要考慮戰列艦的裝甲佈置、裝甲厚度,而且主炮的研發、防空系統的佈置、艦船動力系統的匹配、損管艙室的安排等等一系列都是大問題。


那個時候只要你的噸位夠大真的是什麼船都能改裝成航母,哪怕是一些民用的貨輪、運輸船。特別是美國,我們經常聽說美國什麼一週下水一艘航母,以表現美國強大的工業能力和戰爭潛力,其實那些都是拿運輸船改裝的,就是在頂上鋪一層飛行甲板就可以了,並且是用於二線護航的護航航母。用於戰鬥用的艦隊航母一個星期就弄好想都別想。艦船的民用標準和軍用標準是不一樣的,首先裝甲問題和動力問題民用標準就達不到戰鬥用的要求,所以基本上沒有用民用船舶改成炮艦的,因為你更本扛不住火炮的傷害。


所以一般來說一艘同等噸位的一艘戰列艦的價值能頂上3~4艘航母,所以那些說珍珠港事件是美國一手安排的會讓日本人打的矛盾可以歇歇了,因為在珍珠港事件之前,戰列艦改是海軍絕對的一等一主力戰艦,正是因為珍珠港事件,美國的建言中受損所以才派航母出擊,要不然太平洋戰爭就是日本航母大戰美國戰列艦了,當然,美國海軍航空兵也不是吃素的。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你好,日本在二戰時期擁有的航母是近代航母。航母誕生在一戰結束後,即1920年代,早期航母非常簡陋,除了搭載飛機,沒有什麼戰鬥力。後來隨著技術的進步,航母的功能進一步拓展,搭載的飛機數量也更多。嚴格來說,航母是遠洋作戰裝備,所以縱觀整個二戰,基本只是美日有航母作戰,德國、蘇聯等國並不十分重視航母。當時的中國陸軍武器尚且不能列裝,海軍雖有計劃購置,但因日本侵華,就一直擱置。二戰時期的飛機,重量往往1千2千多公斤,甚至零式還有木質的,戰鬥力和今天的殲20、猛禽、陣風相比簡直是紙飛機。二戰時只要能搭載飛機就行,對航母要求不大。那時由於工業上的差距,日本能自主製造航母,中國不能,工業實力更強的美國則將一批船隻改造成“輕航母”。 現在的航母與二戰航母不同,現在的航母現代化程度很高,已經不僅僅是搭載飛機了,包括補充給養等多方面功能,一艘航母要配備一支編隊,而目前擁有航母的國家除了美國,一般不超過5艘,甚至英國只有1艘現役。航母並不能體現國力強弱,僅僅考驗一個國家的遠洋作戰能力,美國在全球有很多基地,又自詡國際警察,所以擁有航母最多。


淚321


日本能拿出的航母多嗎?戰爭期間總共建成了20艘航母,5艘未完工。還有5艘護航航母。

其中偷襲珍珠港前建成8艘:鳳翔、赤城、加賀、龍驤、蒼龍、飛龍、翔鶴、瑞鶴。

戰時建成4艘:大鳳、雲龍、天城、葛城。

戰時改裝8艘:龍鳳、祥鳳、瑞鳳、飛鷹、隼鷹、信濃、千歲、千代田。

其中四年戰時改建的龍鳳、祥鳳、瑞鳳、千歲、千代田都是輕型航母。所以日本根本就缺乏造艦能力。每年只建造一艘,改裝2艘。


而同期美國改建獨立級輕型航母9艘,新艦航母17艘。


英國戰時建成獨角獸、光輝級6艘,6艘巨人級,在建10艘巨人和尊嚴級,大膽級,4艘人馬座級。


在三個使用航母作戰的國家中,日本的造艦能力是最低的。誇讚日本拿得出很多航母,真不知道腦子怎麼想的。


天明遙遙山海關


二戰是航空母艦真正嶄露頭角鹹魚翻身的一個階段,而在這之前戰列艦一直都是海上的主角霸主,畢竟火炮口徑數量以及射程都擺在那裡,而自從航空母艦搭載飛機在二戰太平洋戰爭中的日美交鋒,戰列艦的風頭完完全全被掩蓋,超距離打擊就成為了海戰的重點。

雖然說在二戰以前航空母艦就已經出現,但是那個時候航空母艦並不是海戰的主角,真正讓航母成為主角的還是二戰,而讓航空母艦大顯神威的還是太平洋戰爭日美海上交鋒,讓世界看到了航空母艦的威力和作用,當時的日本可以說是亞洲第一強國,海上力量在世界上可以排進前三。



而日本的航母發展史是從1922到1945年,歷時23年的時間,但是真正開始研發航母的時間是1911年,而1922年開始第一艏航母服役,到1945年日本戰敗,總共製造出了25艏航空母艦,其中有七艘是用商船改造的,剩下的一部分是建造的,一些是用其他軍艦改裝的航母,也就是說二戰時期的日本航母其實對於英美來說技術水平並不高。


日本當時的航母在發動太平洋戰爭前共有十艘航空母艦,而在發動太平洋戰爭後,日本迅速的增加了建造和改裝航母的數量和速度,其實日本真正自己設計建造的航母只有十艘,而餘下的十五艘是由商船和軍艦改裝獲得的,其中7艘是商船改裝,八艘是其他軍艦改裝獲得,改裝獲得的航母其實技術水平和建造的航母沒辦法比。

1922簽訂的《華盛頓公約》裡面,限定了美英法日意五國在建造新艦的時候,航母的噸位每艘排水量不得超過23000噸,戰列艦和巡洋艦改裝的航母每艘排水量也不得超過33000噸,日本能擁有的航母總噸位被限制在83000噸以下,而這幾個國家雖然簽訂了這個協議,但是每一個都在尋找漏洞突破協議的途徑,建造大型商船就是這個時期下的產物,以便在戰爭時期可以用商船直接改裝成為航母。



而日本在當時就是這樣的策略,大量的鼓勵建設6000噸以上的商船,1937年日本開始用獎勵制度鼓勵民間資本建造大噸位的商船,而日本做為一個島國,在軍事比重上面基本上都是重點照顧海軍,使得海軍獲得了日本舉國之力建造的待遇,原本打算建造和改裝45艘航母的日本由於戰爭的進度和形勢的轉變,最後只是建造和改裝了25艘。


二戰太平洋戰爭裡面日本被美國打敗後,日本的軍隊被撤銷,到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美國衡量了利弊,同意日本組建自己的自衛隊,目的是讓日本自己有足夠的實力應對一些小規模的衝突和戰爭,而在後來的時間裡面日本利用各種方式打算跳出和平憲法,而美國在全球掌控上面力不從心,所以需要日本幫忙分擔壓力於是默認了日本的一些小動作。

日本的軍國夢從來就沒有放棄,而在過去的幾十年日本在獲得美國的幫助和支持下,軍事力量一直保持非常強大和先進,在亞洲都屬於軍事強國,而日本對於航母的追求其實也一直沒有消失,還是利用了小聰明製造服役了四艘直升機航母,而且這些航母完全可以起降最新五代機F35,而日本狡猾的稱這些航母為直升機驅逐艦,目的是想躲過條款規定的不可以擁有進攻性武器的坎,不得不讓人警惕的野心。


無法超越的足跡


那時航母哪有現在這麼複雜。日本是海洋國家,商船多得很。軍部徵用大型商船,改造一下就成航母。其造船能力也強,自造也不是很難。(後來沒原材料了,所以損失一條少一條,接不上氣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