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到底是毁在英法联军的手里还是国人自己手里?

你丫的历史


圆明园当然是毁在英法联军手里,把罪魁祸首扯上中国人,那就有点扯淡了。



英军指挥官额尔金,是臭名昭著的古玩收藏家额尔金伯爵的儿子,他对圆明园的奇珍异宝垂涎已久,掠夺圆明园是必然结果,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理由。

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大沽口遭到惨败,英法当局决定实行报复,扩大战争,进攻北京。由于咸丰帝放弃抵抗,英法联军很快就打到了通州。

面对来势汹汹的英法联军,清政府决定议和。但议和条款关于英法在北京建立大使馆的要求,愚昧的咸丰帝不肯答应,他认为这是天子脚下割让土地,所以他派僧格林沁去谈判。


在谈判中,英方代表巴夏礼的傲慢无礼激怒了鲁莽的僧格林沁,于是他把英法谈判代表关到了圆明园。这给英法联军找到了他们想要的理由。

1860年10月8日,英法联军开进了圆明园,露出了强盗的本性,对圆明园进行大肆抢掠,带不走的宝物也被他们尽数毁坏。

抢劫过后,英法两强盗商量下一步行动。法国人建议继续抢劫紫禁城,但英国统帅没有同意,他们为了“给清朝皇帝留下报复的痕迹”决定烧了圆明园。





于是两强盗分道扬镳,法国人奔向了紫禁城,但由于法军人数不多,害怕遭到反击,以后来这个计划放弃了。

10月18日,英军再度进入圆明园放火,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清前后修建了150年的,皇家园林被毁于一旦。

至于说中国人参与,那只不过是30年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一些散兵游勇盗走了圆明园的树木和一些石头而已。



说中国人参与,那都是英法强盗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而编造的谣言。我们时常听见欧洲拍卖圆明园国宝,什么时候听说中国人拍卖圆明园国宝呢?


花木童说史


圆明园,这个举世瞩目的万园之园,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用了一百多年的光景集全国之力打造的旷世精品皇家工程。其豪华精美的程度从法国大文豪雨果的评价中便可见一斑,雨果说:“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它是法国人眼中的天上人间,是人类文明史最辉煌的一页。


但这座享誉中外的却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主导开辟毁园之先河,圆明园遭受了火劫,但周遭土匪,百姓,守园官兵亦为趁火打劫者,名贵的大件儿被英法抢走,小件的被国人拿走,但这个时候的圆明园的古建群基本都在。但这种情况没有保持太久,到民国时期,各大军阀都公开的来圆明园盗取石构件建材来装修自家庭院,如张学良就来此拉走了十几车精美的石料给其父张作霖修建陵园,其他的学校等单位也来此进行搜罗,圆明园大到主建筑的构架小到屋瓦石条都被拿走,如今在知名学府北京大学主楼前就有不少的圆明园遗存。老猪本人实地探寻了这里,给大家拍摄了这些珍贵的圆明园遗迹。

这个是1925年美国牧师翟伯运走位于圆明园西北隅建于乾隆七年的安佑宫三根华表之中的两根,这两根华表为汉白玉石雕,上面刻有精美蟠龙云图案,极为巍峨壮丽。



这个是现在在北大主楼旁的一对石麒麟,此为清雍正三年圆明园大宫门前的原物,其刻工极为细腻,且体态逼真,是圆明园精美的文物代表。

这个位于北大主楼前面的丹陛石也是原来圆明园安佑宫前的原物,如今被镶嵌在主楼台阶上。

所以各位看官,到此圆明园到底是毁在英法联军的手里还是国人自己手里?这个曾经的辉煌如今变成了如今片瓦无存的遗址,相信各位心里都有一杆秤了。


老猪的碎碎念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圆明园是被英法联军烧的,但中国人自己也掺和了一下。

烧毁圆明园的目的,


第一是为了恐吓咸丰皇帝。

当时咸丰皇帝跑路了,英法联军补给不足,不能继续追赶到热河。

退一步说,就算追到热河,难道皇帝不会再跑吗?

当时英法联军为了尽快压迫皇帝屈服,就一把火烧了他的行宫恐吓。

这个意思很明确。

如果你不屈服,一把火连紫禁城都烧了。

圆明园被烧以后,咸丰果然很快服软。

第二是为了报仇。

这是因为满清皇帝莫名其妙把巴夏礼使团逮捕,折磨死了一半人。

这样英国人大怒,认为满清违背国际法杀害使团是侮辱英国。

当时巴夏礼使团曾经关押在圆明园,就以此为借口,烧了圆明园报复。

第三抢劫。

英法联军官兵第二次鸦片战争作战多年,还曾在大沽口被清军杀得落花流水,伤亡800多人。

打的这么辛苦,当然不愿意空手而回。

此次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抢走达600万英镑的财物。


但是需要说明,破坏圆明园的不仅仅是英法联军,还有周边中国人。

王门运在《圆明园词》说:“敌兵未至雍门荻,牧童已见骊山火。”其自注曰:“夷人入京,至园宫,见陈设巨丽,相戒弗入,云恐以失物索偿也。及夷人出,而贵族穷者倡率奸民,假夷为名,遂先纵火,夷人还而大掠矣。”

王门运是第一权臣肃顺的心腹,恐怕不会胡说。因为巴夏礼使团,恰恰是肃顺下令抓的,导致圆明园被烧。

王门运认为当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最先进入圆明园盗掠的,不是英法联军,而是当地土著,是海淀附近的中国居民。

为什么会这样?很简单,趁火打劫。

在当年,圆明园同中国老百姓没半毛钱关系,是皇帝的私人花园。

既然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到处大乱,中国居民自然也会来找机会捞一笔。

还有很多书籍可以证明这点。

清代王湘绮所作《圆明园词》写到:“夷人入京,遂至宫闱,见陈设富丽,相戒勿入,云恐以失物索偿也。及夷人出,而贵族穷者,倡率奸民,假夷为名,遂先纵火,夷人还,而大掠矣。”

对此,民国时期黄秋岳评说:“湘绮此段笺释明了。焚掠圆明之祸首,非英法联军,乃为海淀一带之穷旗人。

越缦堂咸丰庚申八月间日记写到:二十七日戊子记:闻圆明园为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夺余物,至挽车以运之,上方珍秘,散无孑遗……”

大体是,英法联军刚刚攻陷圆明园的时候,只进行了小规模抢劫。此时一些中国居民和匪盗,就乘机混入盗抢,还放火。


随后英法联军开始大肆抢劫,这些中国人就吓跑了,不敢再来。

但英法联军抢劫放火以后离开,这些中国居民和匪盗再次赶来,将剩余的财物抢走,甚至搬走了石料和木料,又继续放火,导致圆明园彻底烧毁。

其实,满清自己官方资料说的很准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印的《圆明园》等资料记录了当时的情形:居住在圆明园周围、海淀一带的上万民众连日到圆明园抢劫。局势平息后,朝廷从当地民众手中收缴回大量文物珍宝。

晚清汪康年所著《记英法联军焚劫圆明园事》一文中说,“相当一部分中国的普通民众直接参与了劫掠、焚毁圆明园的行动。而且,根据当事法国军官的回忆,联军之所以下焚毁圆明园的命令,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驱逐不断涌来参与抢劫的华人。”英法联军当时认为,就算我们不抢,也会被中国人抢光,干脆下手。

可见,抢劫的英法联军都不是好东西,一群强盗。

但发国难财的中国居民和匪盗,比英法联军还不如。满清就靠这群子民,不亡国也就有鬼!


萨沙


很难说圆明园是被英法联军所毁 还是中国人所毁:

1、圆明园所处地方因为水泊密布、草木茂盛,因此在辽代和金代时就就皇家行宫和庙宇;元朝、明朝时期开始有私人在那里建设私人庄园。

2、康熙帝因为南巡,对江南的景致迷恋,于是修建具有江南风格的园林式行宫——畅春园。

3、1707年康熙帝将畅春园附近的庄园赐给雍正帝,康熙赐名园明。

4、圆明园开始建设的时间有几种说法:康熙48年(1709年)、明朝修建、康熙39年、康熙40年等说法。

5、乾隆帝在乾隆2年1737年扩建圆明园,并修建具有西洋楼建筑的长春园和绮春园,于是扩建的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就成为了今天我们习惯称呼圆明园。

6、节俭的道光帝即便在节俭也是尽力修建圆明园。

西洋楼大水法残迹现状

7、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后因为在圆明园中发现《泰晤士报》随军记者被肢解的尸体,于是英国谈判全权代表额尔金伯爵以“对外交人员实施虐待”为由,在10月18日下令放火烧园,以教训咸丰帝。大火烧了3天3夜,300个太监和宫女在火中丧失。

烧了圆明园之后,额尔金才知道被清军逮捕的26个英国使馆人员中的13人在八里桥之战前已经被处死。

1860年大火之后,圆明园还有部分景点没有被烧毁。根据同治12年1873年内务府的调查报告,幸存的建筑有圆明园的廓然大公、紫碧山房、鱼跃鸢飞、耕云堂、慎修思永、知过堂、课农轩、顺木天、春雨轩、杏花春馆、文昌阁、魁星阁、蓬岛瑶台、万方安和十字亭、藏舟坞,长春园的林渊锦镜、海岳开襟,绮春园大宫门、庄严法界、正觉寺等。

当年同治帝打算重修圆明园部分景点,重新绮春园作为两宫太后的休养之地,以便让自己独掌紫禁城大权,但最后因为没钱而作罢。

8、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大清溃军和附近之民趁机将同治、光绪两朝多年修复的部分景点的砖瓦木料洗劫一番,全部运到清河镇出售。

9、1904年,清朝撤销圆明园官员,之后开始有工厂和居民进入圆明园居住。迁入者在圆明园内平山填湖、毁园种田,给圆明园遗址造成极大的破坏。

10、清朝灭亡后,圆明园遗址的方砖、条石、石料、汉白玉雕刻、太湖石、青片石等建筑材料都被军阀、官员、富户拿去修建自己的院子或陵墓。圆明园遗址就是现成的建筑材料大仓库,还不花钱,不要白不要!

11、1960年,圆明园内土地大部分被生产队改为农田,大量人口涌入居住。圆明园也就成为了今天的样子。

海晏堂遗址阶下喷水池残迹现状,曾是十二生肖人身兽头铜像所在之处

简单说: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虽然烧了很多地方,但还有部分地区得以保存,加上同治、光绪两朝的多年修缮,圆明园还是保留原有的样子——毕竟圆明园是园林式庄园,大部分都是树木。

英法联军的火烧,对于圆明园还是可以恢复的,虽然进展缓慢。但民国到建国初的几十年里,圆明园成为了建筑材料大仓库,推倒变为农田,这些才是对圆明园最致命的。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这一次火烧巴黎圣母院事件,让159年前的“火烧圆明园”事件再度被提及,圆明园的一场大火三天三夜,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可以引为“华夏艺术之殇”。

圆明园到底是毁在英法联军的手里还是国人自己手里?我不知道这是谁提的问题,又是出于什么意图,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

首先问一个问题:都知道压死骆驼的是最后一根稻草,但是有人敢说“一根稻草压死了一头骆驼”,那么此人智障无疑了。

“圆明园的命运”就是这个道理。梳理一下圆明园的悲惨命运——

1、圆明园1709年(康熙年间)开始立项,直到被英法联军火烧(1860年)之时仍然在不停的修葺完善中,立时150余年,艺术建造从未停歇;

2、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从八方涌入圆明园,开始对圆明园的第一轮洗劫:

法国人的心理:(法国司令公函)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予行将以法国极罕见之物由阁下以奉献皇帝陛下,而藏之于法国博物院。

英国人的心理:(英国司令下令)派军官竭力收集应属于英人之物件。

强盗者的逻辑: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

看到这两道命令,虽然已经过去159年,但是我不相信任何一个中国人看到不会不升起以义愤填膺之心,尤其是英国“比强盗更强盗”的逻辑【圆明园里的东西属于英国】。


3、英法几千名官兵大肆掠夺三天后,10月9日,法国军队撤离圆明园,此时园中可以带走的东西被掠夺一空。秀丽的园林,也断壁残垣,到处都是花瓶和木雕的碎片;

4、10月11日,英国派出1200人再次洗劫圆明园;

5、10月18日,英国派出3500人进入圆明园,四处纵火焚烧,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烟云笼罩北京城,到此,圆明园满目疮痍,谓之“火劫”;

6、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清政府对圆明园失去了控制,此时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进入圆明园拿走一切有用的东西,譬如烧剩的上等木料等,谓之“木劫”;

7、清朝灭亡后,各军阀将圆明园中的石料等建筑材料统统收归己用,谓之“石劫”;

圆明园由“万园之园”最终成为一座“空园”,前后历经了50余年。

现在提到圆明园的损毁有一种奇怪的论调,正如命题人所提出的搞笑的问题一样,“圆明园大半是毁在自己人手里的,数不尽的国人将圆明园中木头、石板扛回家”。正如刚才的问题“压死骆驼的仅是最后那一根稻草么”?

倘圆明园中艺术文化占10分,英法联军占8分,军阀占1分,其余老百姓占1分,这个说法还算比较正经。但是最关键的核心是:如果没有那8分,便也没有后面的2分。

破窗效应中贡献最大的永远是砸破第一块玻璃的人,而圆明园事件中英法联军是损毁圆明园第一人。

命题人的这个问题就好像是强盗跑去你家抢劫并烧毁了你的房子,后来家里的猫咪路过看到一只老鼠的尸体顺嘴叼走了,回头你指着猫咪说是它害的你没了家,是一个道理。

这种“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思想,还真是恰当啊,可悲可悲!


小屏窥人生


古往今来,从来也不缺一些哗众取宠、故作高论的“高人”,比如说鸦片战争是因为林则徐的无礼和销烟引起的,比如老百姓主动给八国联军扶梯子之类。

事实上,虎门销烟是合法合理之举,即使没有这一事件,英国也迟早会挑起战争敲开中国的大门,倒是那种急于为侵略者开拓的论调,不知何谓。

再如扶梯子这事,这是庚子年在使馆区避难的中国教民帮助法军翻越皇城其解救北堂的教民之举,却被说成是一般中国老百姓站在八国联军的一边,诚可谓其心可诛。

目前网上也有一些人,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是为了惩罚清廷不讲信用杀死使团成员,这才招致报复,这叫罪有应得;再者,反正圆明园是清朝皇帝的,老百姓进去不得,烧了也好。



诸如此类的怪异论调,说白了,就是近年来一些所谓“逆向民族主义”的流行,这种说法急于为侵略者开拓而将责任全归于本国,实则是罔顾事实,十分有害的。

比如说火烧圆明园这件事,甚至有人说,这不是英法联军干的,是中国人自己破坏的。

那么,下面笔者就对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做一简单梳理。

1860 年10月7日,在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侵略者随后冲进圆明园开始大肆抢劫,如法国翻译官德里松所说的:

“一大群人全都闹哄哄地蜂拥而上,扑向一堆无价之宝。他们用各种语言呼喊着,争先恐后,相互扭打,跌跌撞撞,摔倒又爬起来,赌咒着,辱骂着,叫喊着,各自都带走了自己的战利品……”

事后,参与了这场“盛事”的英法士兵大多发了财,如英国军官赫利斯因劫得大批圆明园珍宝而得了“中国詹姆”的绰号,这笔财富他一辈子都没有花完。



恶毒的英国专使额尔金下令将焚毁圆明园,其表面理由对外国人质被扣押致死的一种报复,但更重要的是,其实对清廷心理上的威慑。

事实上,“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只是一种传说,斩杀来使祭旗的事也比比皆是。在战争期间,作为来使本身即有危险性,视同于战死也并不稀奇。

更何况,英军派去的使团只是被扣押,主要人员并没有受到虐待、更没有被杀,死亡的几个只是侍从人员,而且目前见到的所谓惨状,只是英方人员的一面之词罢了。

如果按额尔金的逻辑,几名使团成员被害就要烧毁圆明园,那英军被中国人杀死一百人就足以烧毁整个京城。如有一万名英军被杀,否则不是全中国都危险至极?

从这个角度而言,所谓为几个使团成员被杀而报复并烧毁圆明园的逻辑,是完全站不住脚的,这不过是一种借口罢了。

需要指明的是,劫掠是英法联军共同犯下的,但火烧圆明园却是英军独自做下的。

在基本劫掠完成后,英军中将米歇尔于10月18日亲率三千名士兵执行纵火任务,整个焚毁行动持续了整整两天。

随后,大火又持续了三昼夜,北京的上空浓烟笼罩,满目烟尘,整个城市充满了黑暗、阴郁与肃杀之气,据《庚申夷氛纪略》中说,各名园“尽付劫灰,火光烛天,数日不灭”。



这场大火,不仅仅是对圆明园的毁灭,也是对其劫掠行为的一种掩盖。

在大火之后,被基本毁坏的圆明园处于失控的无人管理状态,这时确实有一些国人进去收拾残羹冷炙,从火场里捡拾一些实际已经被破坏得不成样的东西。

那么,是不是可以说,这是中国人自己破坏的圆明园?!不待智者而知之!

民国初年,由于旗人断了粮饷,加上逊清小朝廷无力管理,有些人也偷偷潜入废弃已久的圆明园内偷挖石料砖木等,当时燕京大学也收了不少建筑材料用于建设新校舍。

但是,事隔数十年的这些活动,就能说圆明园的毁弃不是英法联军尤其是英国人的责任吗?这未免也太天方夜谭了!


坑爹史册


火烧圆明园究竟是谁烧的?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政治上和教育上都已经确认为英法联军所干的。但是学界有一些看法和不同意见,因为学界要尊重历史事实,下面提供几点,供大家自己去思考。评论区的大部分内容是根据“百度”的提法,基本是史实。

1.咸丰帝是1860年9月21日从圆明园逃离,去承德,10月6日法国军队进入圆明园,10月7日英国军队进入,英法联军目的是想活捉咸丰皇帝。8日开始掠夺,9日撤出,同时第一次火烧圆明园,仅烧有一半不足。

2.圆明园主管文丰投湖自杀,手下和太监开始偷和抢,翻译龚孝拱(龚半伦)手下有一帮人,他们究竟是什么作用?

3.英法联军司令额尔金于10月10日在北京帖安民告示,指向皇帝和政府,与百姓无关,明确表示为报复,10月18日焚烧圆明园,并没有提及9日大火,为什么?18日3500名英军同时放过50处大火。

4.此时国内大乱,南有太平天国,北有捻军,北京有英法联军,暴民四起,从9日开始,暴民和土匪就开始抢劫圆明园,国人参与不可否认。

5.从1870年的圆明园照片看,1860年的劫掠、焚烧并没有完全毁掉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还又掠夺一次,真正毁掉圆明园的是国人,有人用园内石雕砸碎在北京铺路,有人将园内石雕和艺术品偷回,装饰自己家园,直到我国建国仍有人挖掘探宝,90年间的破坏没间断。

6.英法等国几次侵入我国内,如八国联军占故宫时,连防火大缸上的金箔都刮掉偷走,但并没有毁坏故宫,使得我国现在有两个“故宫博物院”(北京和台北),这个事实能否说明当时英法联军损毁圆明园的程度?

对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这里就谈这些吧,是为让大家思考。结论当然要大家自己去下。


李大力46李达利


圆明园是毁在英法联军之手,也离不开部分国人的推波助澜。

(焚烧前)

英法联军的具体暴行罄竹难书,小熙不忍赘述。正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所描绘和抨击的那样: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抢劫,另一个放火。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他们共同刮分了圆明园这座东方宝库,还认为自己取得了一场伟大的胜利!

最新被发现的英军统帅的原始信件令所有中国人义愤填膺!咱们先看看这个无耻的东西都说了什么?然后小熙再讲讲在火烧圆明园中趁火打劫的国人的丑恶嘴脸。

(焚烧后)

一位国人在英国国家档案馆,无意间发现英军统领额尔金在火烧圆明园之前写给法国远征军司令葛罗的原始信件。

他说火烧圆明园是一项显然有确实理由的行为……他说他有责任这样做,中国人也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记住他们给的教训!

这是1860年10月25日他在北京英国大使馆内写的,距离火烧圆明园只有一周的时间。

(新发现的英军统帅手稿)




法国人自己都说,圆明园被烧,就好比法国国立图书馆、卢浮宫同时被毁。在欧洲文明国家间,既使在战争期间,此类文化毁灭行为也是不可能发生的!

英军随军牧师罗伯特·麦吉(Robert McGhee)这样写道,语气中毫无愧疚,“一个也不留,一栋房屋也不剩,让这里再无宫殿的痕迹吧。现在,咱们回北京去,大功已成。”

当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疯狂洗劫时,就有无数国人也参与其中,有土匪、小民,甚至太监们。有的人已不满足于捡洋人漏下的宝贝,他们把建筑上的柱子、桩子锯断,拉倒,园内所有树木也被悉数砍伐,全被烧成木炭。还有卖石头、卖土、开田的……奴性暴露无疑!

一代名园圆明园的毁灭,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罪证,也是落后就会挨打的铁证!

我很想通过今日头条的宣传平台郑重地告诉英法联军的后人们,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缺德的先人们给我们的教训,我们会痛定思痛,让自己强大起来!

有朝一日龙腾起,定叫蛮夷跪称臣!

请大家接力起来!


小熙为人人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真是命途多舛。

在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圆明园就惨遭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里很多宝物被抢走。而后被一把火烧的所剩无几。

而后在同光时期,圆明园得到一些修复。

但是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圆明园又一次成为侵略者泄愤的对象,被抢劫一空后,再次被烧毁。

这一次,圆明园辉煌的历史彻底走到的尽头,伴随着大清的衰微,这座皇家园林的光辉成了历史。

一把火不可能将诺大的圆明园烧的像现在一样只剩下西洋楼景区的断垣残壁,当时还有很多的断壁残垣,也有不少的树木。

但是在晚清时期,就有人进入园区,将里面的古树砍伐,烧成炭出售,圆明园的空地也被旗人开辟成耕地。

进入民国后,连慈禧的墓都被挖了,还不说圆明园了。

圆明园刚被焚毁时的样子

这里面大量火无法焚毁的石材,包括地面的方砖,屋顶的瓦,墙上的砖,阶下的石条,装饰的太湖石,等等,都被当成优良的建筑材料,被一车车运出圆明园。实际上,这也真的是很好的建筑材料。

这一搬运过程,持续了很多年。一直到圆明园里实在没什么能用的了。

圆明园刚被焚毁时的样子

想当年,雍正皇帝亲命商人采办圆明园石料,还专门下谕旨,如果商人们稍有耽搁,必定从严治罪。雍正如果知道圆明园的最终下场,估计要郁闷的吐血。

就在去年初,北京市工会办公场地搬迁的时候,还发现了12件圆明园的遗物。如下图:

由此可知,圆明园确实毁于列强之手,但是之后的保护不力,也是圆明园消逝的一个很大因素。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历史宝藏


当然是英法联军啊。

就算是后来的彻底覆灭确实有国人没有保护好的因素,但主体建筑的基本毁灭都离不开1860年的那场大火。

圆明园留给今人的,似乎只是西洋楼景区的断垣残壁。

但是,在圆明园最辉煌壮丽的时代,西洋楼景区只是最不值一提的一小部分。圆明园的主体建筑有四十景,都是古代建筑的精品。不仅如此,在长春园内部,除了主体建筑群含经堂外,还穿插着大大小小的南方园林,总体构成极其流畅的山水格局。

我举一个例子大家可能就能明白了。现在故宫抄得最热的建筑——乾隆花园的倦勤斋,它的母本就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坦坦荡荡的半亩园,由此可窥见圆明园的宝贵。

如果圆明园是毁在自己人手里,为什么颐和园没有毁灭?

答案很简单啊,颐和园又没有变成废墟,清朝和民国政府投入的保护自然也就多,主体景观也就都留给了我们后人。

圆明园并不是这样的。它最瑰丽的主体,已经全部被焚毁了。在那个时代,怎么会有人花精力保护一片废墟呢。

就这样,圆明园的命运构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但追究毁灭的原因,必然是英法联军的无耻行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