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全面實行火葬,對此你怎麼看?

偷心64526557


火葬之後如果依舊造墳去埋葬的話,並沒有減輕什麼負擔,也沒有更加環保。相反火葬還汙染空氣,更加不環保。

現在農村造的新房我幾乎沒有見到或者聽到有人存放棺材備用的,我知道我們村裡幾乎全部選擇火葬(火葬可能並非死者生前意願,只因市場難以買棺材,可能是市場限制買賣棺材,而現在農村95%都是新農房,無老人存放棺材的地方,大家認為棺材太恐怖或者不吉利),江西省興國縣2009年收火葬費1200元左右,在我們家鄉安葬風俗中幾乎不再使用棺材,自然這送葬的隊伍中就少了抬棺材的八個人,而用個骨灰盒子花費150元左右,(其實瓷器製品沒那麼貴,火葬場掙黑錢了。有的骨灰盒子賣幾千元一個,我建議政府應該限制骨灰盒子價格,分高中低檔出售50-1000元),同樣的造個墳。相比屍葬花費都差不多的錢。火葬有一個好處就是方便於選擇安葬的黃道吉日,可以在日子沒選好之前,在火葬場寄存骨灰盒,收費60元/半年,其實中國人大多數都信佛,都信風水,認為死者有個好風水可以陰澤後人。其實江南人耕地很少,人均才半畝多地。所以自家山上有好風水的人家沒有人會選擇到自家的耕地造墳的。政府為了節約土地,當務之急應該是建立鄉村公墓,而公墓埋葬都應該一律限制面積,限制收費。個人建議限制每個墓地收費在2000元左右,使用期限100年。百年之後另外收費。單墓佔地1.5平方米左右即可。每隔5-10年整一塊山地造墳。造墳統一規劃。做到既美觀大方,又節約成本,多數人都說好看即可。嚴懲藉機貪汙,必然成立鄉村紅白喜事理事會,鄉民大眾評選信得過的人參事議事,造公墓建設成本必須公開張貼通告。我認為圖二墳墓設計的很好,樓梯式斜坡建墓,每個墓地門前都可以朝得見前方朱雀位的遠景。

有些反對設立公墓造墳的理由有兩個:

一,購買公墓普遍的收費高。

二,公墓造的墳地保存更久遠,所以並沒有更綠色環保。而私墓三五十年之後就沒有墳了。

本人觀點:現代人造的墳都是堅石塊加混泥土結構的,哪裡會三十年不見墳?兩百年都還見墳好嗎!而且百年之後,後人又會去重修。可以保存千年!公墓是為了節約土地,也限制面積,當然政府也要防止高收費。各地縣鄉鎮應該出臺限制公墓收費標準。








興國陳叔


這一點深有體會,我們這邊是江西一個小農村,然後火葬這一政策還是今天十月十號才實行,大街小巷都寫滿了標語,就是推行火葬。

我們這邊老人家有提前準備壽材的習慣(也就是提前準備好自己的棺材),火葬政策實行以後國家就支持自己上交棺材,上交一副獎勵五百,而自己準備好的一副棺材大約得兩千五至三千。

火葬實行沒多久我小爺爺就去世了,全攤在床一年半,這個點去世正好趕上了火葬,所以他算是我們村裡第一個火葬的。他退休之前是鄉政府的會計,所以算是拿國家工資。這一點也就更是讓我小爺爺逃脫不了火葬了。

我們這邊的火葬政策是有社保的得自己交火葬費用兩千七,沒有社保的則是免費。如果有社保的人不火葬,那十個月的撫卹金就拿不到了,所以有社保的基本都會火葬。火葬那天我們家裡的二輩、三輩都跟著火葬車一起去火葬場,然後在外面等了差不多兩個小時。不過拿到骨灰盒還是放在棺材裡下葬了。從這裡可以看出我們這裡的火葬政策還是比較寬鬆的。並且我們家裡面的人也沒有太過抗拒火葬這個政策,這也代表我們社會在發展,國民思想在進步。


162099298


農村全面實施火葬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啊!國家實施殯葬改革以來,據我瞭解的情況還是停留在以前的狀態。說說我們村吧,我們縣是實施火葬比較早的地方,有十幾年了,由於民間風俗是家裡老人了,要入土為安,這也是千百年來延續下來的,根深蒂固的風俗,為此我們村還弄出了一段鬧局。那是一個村民的父親去世了,正好趕上火葬廠運營,所有去世的老人必須火化,所以我們村他就成了火葬實施以後的第一人,心裡當然不願意,堅持要入土,為此和村委書記還打了一架,後來派出所來人才擺平了此事,由於法不責眾,最後還是火化了。縣火葬場運行到現在已經有十二年左右了,可去年突然叫停了,原因是對當地空氣、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汙染,而且煙囪上飄下來的煙尖對土地也造成了汙染。殯葬一下子又回到了十年前,現在村裡老人去世了還是土葬,所以結合我們這的情況,我看農村實行全面火葬有一定的難度。以上謹代表個人關點。


鄉村無小事


如果農村實行火葬,不讓土葬,我會同意的,這不是一種不孝,而是面對現實。坦白說,火葬現在已經普及了,土葬是不允許的。如果老人去了,執意要土葬,不去火葬的話,只能是偷偷的埋了,不辦喪事,不通知親友。老人操勞了一輩子,就算再想入土為安,這種方式還是欠妥的。人過留名雁過留聲,為了土葬的心願,讓老人通過這種方式告別世界,總覺得有些殘忍。這種事情並不是沒有,我的一個朋友的奶奶就是臨終的時候不想火葬,就是老人去世的當天晚上就偷偷的下葬了,朋友回來都沒見到奶奶最後一面。後來被一些沒安好心的人給舉報了,經過多方找人打通關係才沒被再次火葬。如果註定要火葬的話,何必這麼折騰呢!不管是偷偷的埋了,還是埋了再火葬,對老人都不是一件好事。剛開始火葬的時候,很多老人都不能接受,但現在基本都能接受了。畢竟,死後的喪事,是老人最後的體面。


山區小梅


看了這麼多評論,大都不願意火葬。煙臺是實現火葬較早的地區,從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就開始了,至今有四十年左右了,瞭解的人都知道,煙臺地區經濟是發達的,但殯葬費用估計是最省的,火化費用我記得是四五百的樣子,一般的骨灰盒是一千塊錢左右,如果燒的時候用單爐,大概是六七百塊錢的樣子。以前是用油)據說),現在就是一個電爐子,像單人床大小,把屍體放上去推到爐子裡,不用一個小時,就剩一副骷髏了,再用鏟子一鏟就剩小碎塊和粉末了,哪有什麼汙染。現在大家都習慣火化了,早就不討論這個問題了。據說農村還給補貼,我記得老家好像是補貼800塊,火化錢就夠了,喪事辦的也簡單,如果是早上嚥氣的,基本在家裡不過夜,到晚上就入土了,所以花費也很少


騎驢冒雪過小橋


問題不在火葬本身。 火葬、土葬根據條件辦,農村有耕地的土葬深埋,不影響耕地,屍體被微生物分解變成土壤營養成分,有百利而無害;城市或沒條件的可以火葬! 但是無論土葬還是火葬,最珍貴的遺物不是骨灰也不是其它物件,而是人的頭髮! 頭髮有靈性,也有全部的生命密碼! 如果家裡自備精良的紀念冊,只用一兩頁,封存頭髮,寫清年齡、健康記錄,記錄血緣關係,一生的簡歷等!這樣既能形成自然家譜,而且能容很多代人的記錄,平時珍藏起來,清明節請出來就在家裡祭奠,既省時又科學!


滿都拉圖46242307


我們老家火葬場承包給外地人做了,原來火化收費幾百塊錢,現在要收費2000多,還分高檔燒和普通燒,可能聽著新鮮,但的確是在中華大地發生了,具體可以以後慢慢說,自從火化收費漲價以後,農民負擔又增加了,死都有點害怕,死都漲價,只能想辦法,走老路,這裡不好透露,就是想其它辦法。國家如果真想推行殯葬改革,首先要在農村搞好放骨灰盒的地點,現在火化後還是土葬同樣要棺材,還不是一樣佔用土地資源。還有就是火化不收費,這樣才能讓農民有支持殯葬改革的積極性。所謂改革就是要節省開支,節省資源,現在不但起不到節約目的,還讓老百姓增加負擔,老百姓願意支持嗎?


淡忘142188725


關於火葬這民生的問題我實話說兩句,火葬有多地方已經搞了三,四十年,實際情況並沒有造福於人民,反而嚴重問題一大堆,嚴重損害人民利益。一:人先火葬後又再埋,不沒節約所謂的土地資源。二.:先從火葬到後來買骨灰盒等一系列收費非常昂貴。現在生不起,養不起,死不起這是人民的痛。三:火葬場汙染環境非常嚴重,嚴重破壞了生態和百姓的生活環境。四:火葬場的建設經營管理和金錢收入,都是有當地地方官員共同入股謀利的,實際火葬場就是腐敗的溫床,必須要剷除。五:火葬方式不是人類唯一回歸自然的最好方法,應該借鑑更環保,更人性,更綠色,更順民意的安葬方式才是正道,絕不能打著為民造福的晃子謀私利,傷害百姓的利益!


王冠209665485


中國的五千年華夏文明是什麼?五千年沒死人嗎?死了的人都燒了嗎?埋進土裡的把水資源汙染了嗎?

凡此種種情況表明,土葬不是壞事兒。俗話說的好,塵歸塵,土歸土,針對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來說,他對土地有著特殊的感情,死後他要回到土壤中去,歸於大地,那麼就要尊重他們的選擇迴歸大地。但是針對死人與活人爭地的情況來說只是各方面的工作做的不夠,要讓活人明白人死後未必非要佔用多大的耕地或建墳墓來表示對死者的尊重,只要將其安葬於地下便可。至於棺木來說那隻能說是國家還沒有過多的去要求,所以多數人還會買很厚很大的棺木,如果國家明文歸定棺木板只能用三公分厚的木板做,相信大家也都能理解。畢竟用棺木比建水泥的對土地有好處。


7754213254365


有關部門不要官尞主義,要下鄉認真調查研究,才能制定出科學的制度法律法規,首先要了解火葬的有什麼優越性?,按照現實中的民間火葬,最少比土葬還要浪費1/3的費用。當前不論城市裡還是農村裡都是先火化後再土葬,不但沒減少費用,反而多增加了一道工序,多花費了一倍的人力物力,用了洋鼓洋哨同樣還一要使用土喇叭做法事,棺材裡放骨灰盒,其實變成了雙重葬埋,墓地也同樣是按照土葬佔地挖坑,沒點優越性反而花費雙倍的費用。如此多此一舉的火葬,個人意見並不贊同火葬有什麼好處,給死者生者帶來什麼實惠和國際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