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该不该为“火烧圆明园”负责?

好像蝴蝶效应一般,一场法国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屋顶的大火竟然点燃了中国,而晚清的统治者不幸躺枪。

这场大火唤醒了火烧圆明园的记忆,对圆明园的惋惜也随之而来。

慈禧太后该不该为“火烧圆明园”负责?

就像一位英国学者指称:“相信西方人能从巴黎圣母院可怕的火灾损失中,体会到法国和英国焚烧圆明园和破坏其他国家珍贵文物时中国和其他国家所遭受的切肤之痛,也希望西方人对此有所反思。”

很多人在讲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复仇、慈禧老佛爷搜刮民脂民膏修建圆明园、英法联军烧之前慈禧做了些什么等言论,直接让慈禧太后成为火烧圆明园的负责人。

这些言论过于离奇了,毕竟中国教科书中从未隐瞒这段历史,略作搜索也可知,圆明园是在第二次鸦片中,于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此时慈禧仅仅是贵妃,离她独揽大权还有32年。

慈禧太后该不该为“火烧圆明园”负责?

即便将慈禧太后替换成晚清统治者,也没有皇帝该为英法两国的野蛮行径负责。

为了扭转中英两国之间的贸易差,英国开始在印度种植鸦片,炼制鸦片运往中国。在鸦片战争前,鸦片已经给中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还在经济层面导致白银外流,进而引起通货膨胀,使清廷财政枯竭。

当时朝野上下对防止白银外流打成一致看法,然而是否允许种植鸦片分为两派。一派弛禁、一派严禁。虽然林则徐认为如两害取其轻、民间私种鸦片比输入鸦片更可阻止白银外流,但当两派较量之时,他毫不犹豫的选择支持严禁派的黄爵滋,并得到道光帝的支持,前往广东禁烟。

但没有想到的是,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至道光二十九年平均每年进口33,000余箱;道光三十年至咸丰四年增加到每年50,400余箱;咸丰五年至咸丰九年增加到每年64,200余箱。仅在鸦片战争后10年中,白银外流量达1.5亿两以上。

慈禧太后该不该为“火烧圆明园”负责?

即便如此,英国与法国仍不满足在中国获取的利益,于1856年趁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联手进攻中国,是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这次战争就是以英法火烧圆明园,美俄坐享渔翁之利,与英法共同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条约结束。

这段历史无疑也是沉痛的,此后中国涌现无数先驱者,不断进行反思试图探索中国崛起之路,想要改变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