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水滸:玄女廟謎團重重,還道村玄機四伏

九天玄女之謎

施耐庵作《水滸傳》,為全書設計了一個“眼”,透過這個眼,才能看到作者的內心深處。施公到底要些什麼?楔子“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已經交代得很清楚了。但是,梁山泊的故事發生在妖魔逃走六十年以後,歷史已經由宋仁宗嘉佑三年,演進到宋徽宗宣和二年。即便是歷史前進,但大宋自仁宗偏離“道”而來,到徽宗朝是否還道了呢?施耐庵告訴我們,大宋王朝的瘟疫愈演愈烈,妖魔正當其道,亡國之禍不遠了。因而,《水滸傳》第四十一回“還道村受三卷天書,宋公明遇九天玄女”照應“楔子”,又為全書做了一個“眼”。

《大宋宣和遺事》中,原本就有宋江見九天玄女這個情節。但是,細節與施耐庵所述大相徑庭。這部野史筆記是這樣講述九天玄女故事的:

(宋江)將起一柄刀,把閻婆惜、吳偉兩個殺了;就壁上寫了四句詩。

殺了閻婆惜,寰中顯姓名。

要捉凶身者,梁山濼上尋。

是時鄆城縣官司得知,帖巡檢王成領大兵弓手,前去宋公莊上捉宋江。爭奈宋江已走在屋後九天玄女廟裡躲了。那王成跟捕不獲,只將宋江的父親拿去。宋江見官兵已退,走出廟來,拜謝玄女娘娘;則見香案上一聲響喨,打一看時,有一卷文書在上。宋江展開看了,認得是個天書。

原本很簡單的情節,被施耐庵演繹、擴寫,就是《水滸傳》中宋江遇見九天玄女的故事。尤其是憑空造出個還道村,捕快也由王成變成了趙能趙得。施公這麼寫,必定大有深意。那麼,宋江是怎樣進入九天玄女廟?九天玄女為什麼要把天書傳給宋江?三卷天書到底是個什麼玩意?九天玄女又是怎麼揭示宋江最終結局的呢?

隱水滸:玄女廟謎團重重,還道村玄機四伏

道家的妖魔計劃

在講九天玄女之前,先梳理一番宋江從鄆城縣押司,逐步成長為梁山泊寨主的歷程。

宋江出身低微,家資不厚,學業不成,無奈寄身於衙門,做了個朝廷編外的小吏。但宋江並不就此認命,這個人胸懷大志,但仕途卻萬難走通。於是,就以廣散家財來積累名聲,在亂世中尋求出頭之日。

這種江湖手段,固然可以籠絡人心,但卻無助於宋江報效朝廷、封妻廕子的個人野心的實現。身在鄆城衙門的宋江,如果僅此而已,充其量就如王倫那般,做一個山大王。這是宋江所及不情願的,“失身於賊”就幾乎遠離了心中的夢想。

幸運的是,嘉佑三年的那一場變革,把朝廷勢力分作兩派。到了宣和時期,朝廷兩黨的鬥爭愈演愈烈,波及朝野,在野勢力遂躍躍欲試,加入到朝廷爭鬥,乃至於顛覆大宋王朝的洪流之中。宋江更幸運的是,因為聲名遠播而引起了官方的注意,成為朝廷角逐江湖勢力的一枚暗伏的棋子。於是,宋江開始逐漸從隱伏的戰線走到前臺,利用各方勢力逐步壯大自己,最終成為影響朝政的山寨之主。

做這種事情是要冒巨大風險的,無論在江湖,還是朝堂,隨時都有輸掉身家性命,乃至禍及家族的危險。但是,宋江總是能夠遇難呈祥,逢凶化吉。清風山險遭燕順剖腹挖心,清風寨又遇劉高夫婦陷害險些喪命。揭陽嶺遭遇賣人肉包子的李立,差點被剝皮剁餡。江州城中更是兇險跌生,斷頭臺上幾乎身首異處。所有這些災難,彷彿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好似一處處寫好了劇本的大戲,掐準了時間,套好了節奏,幫助宋江有驚無險地渡過劫難。

江湖一路冒險,似乎是按照一條預設的線路,宋江一路走來,一路網羅從龍虎山伏魔大殿放出來的妖魔。殺了閻婆惜,宋江開始亡命江湖,先投柴進,結識了武松,為後來三山聚義打青州,收羅魯智深、楊志、李忠等十二個頭領預伏了棋子。在柴進莊上好好的,卻忽然辭別,冒險來到清風山。這一行,又把花榮、秦明、黃信等九人送上了梁山。就在讀者以為宋江就此上梁山,不再亡命逃竄之時,偏偏節外生枝,上級又派了個石勇,給宋江下達了更為艱鉅的人才招攬任務。從鄆城縣發配到江州,又血染潯陽江口,這一路折騰下來,竟然有十六個好漢被宋江收歸帳下。

到宋江上梁山時,總共四十位頭領。這裡頭屬於晁蓋陣營的,最多不超過十一人,也就是林沖火拼王倫時山寨裡的頭領人數。這種力量上的懸殊,晁蓋一眼就看明白了,當時就要讓位。

隱水滸:玄女廟謎團重重,還道村玄機四伏

六丁六甲之上,還有一個更高階的神,為宋江設置了人生軌跡,一路指引宋江朝著規定的線路奔跑,一路護送宋江實施“妖魔計劃”。這個最高階神就是本節要講的九天玄女。

這種情節,恰似唐三藏西天取經。僅憑孫猴子的保護,唐僧是絕難走到西天取回真經的。一路之上,六丁六甲日夜圍繞在唐三藏身邊,確保其性命無憂。六丁六甲之上,還有觀世音、如來佛祖這等佛界最高層領導一路導引,才成就了唐三藏西天取經的偉大功業。唐僧取經,其實就是佛界、天界共同策劃導演的一場大戲。

宋江身邊的六丁六甲,無疑就是爭奪這枚重要棋子的各方勢力。首先是晁蓋的梁山勢力。這股勢力並非因為晁蓋的報恩,而是吳用這個超級臥底,肩負著神秘使命,運籌帷幄,廣佈江湖暗線,確保宋江性命無虞。再就是朝廷新舊兩黨勢力,紛紛爭奪江湖黑幫為己所用。即便是兇險的江州,宋江也可以得到非常及時的救助。第三,就是個人積攢的江湖名聲,在要命的時刻,及時雨的名頭屢屢使之山窮水復、柳暗花明。

宋江最重要的護身符,也是施耐庵隱藏最深的水滸內涵,則是宋江幾乎就是宋徽宗的江湖代言人,甚至是這個斷送大宋江山的罪魁的江湖影子。

宋江在九天玄女廟接受了九天玄女的訓誡,廟堂之上也找到了江湖代言,宋江的人生開始逆轉,梁山泊的命運也因此逆轉。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還道村受三卷天書,宋公明遇九天玄女”就是《忠義水滸傳》全書的總綱!

宋江的秘密身份

江州劫法場後,宋江如願上了梁山。但僅在山上呆了三天,就向晁蓋告假,要回家接父親和弟弟宋清到山上來快活。晁天王爽快地答應,並要為宋江派一支衛隊以防不測。宋江以目標大驚擾鄉鄰為由,委婉謝絕了晁蓋的好意。

第四十一回“還道村受三卷天書,宋公明遇九天玄女”,這一回開頭就講了宋江向晁蓋辭行這回事。

隱水滸:玄女廟謎團重重,還道村玄機四伏

宋江為什麼要急於回家接老父親上山?又為什麼連一個伴當都不帶呢?江州城慘遭血洗,蔡九知府第一時間就申奏了朝廷,消息很可能已經傳到鄆城縣了。手無縛雞之力的宋江獨身一人回家,風險是無比巨大的。但宋江執意要一個人前往,說明宋江心中還有未了之事,這件事情大概只有“天機星”心知肚明:宋江必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必須一個人獨自完成。

吳用也是一個很神秘的人物。此人綽號“天機星”,既是聰明智慧的寓意,又有知曉“天機”的含義。在後來的章節中,將專門講到“無用的無間道”。

因而,智多星吳用在宋江決意孤身冒險之時一言不發,而當宋江離開山寨之後,吳用立即安排死忠戴宗尾隨探聽消息,又派出李逵等人悄然下山接應。

隱水滸:玄女廟謎團重重,還道村玄機四伏

果然,江州大案早就傳到鄆城縣,宋江家早就被官府監視,只等文書一到就捉人。恰好宋江送上門來,捕快趙能趙得兄弟兩人乘機要捉拿宋江立功。情急之中,宋江躲進了年久失修的九天玄女廟。

躲在神廚下的宋江,忽然被兩個女童請了出去,於是,就發生了九天玄女娘娘給宋江賜酒、賜棗、傳授天書等一系列事情。從宋江走出神廚到回到神廚這一段時間內,施耐庵隱含了諸多秘而不宣的事情。

九天玄女傳授天書之後,對宋江說了一番話,這番話就成了上天的御旨、宋江的行動指南。九天玄女說:“汝可替天行道為主,全忠仗義為臣,輔國安民,去邪歸正。他日功成果滿,作為上卿。……玉帝因為星主魔心未斷,道行未完,暫罰下方,不久重登紫府。”

九天玄女說宋江僅是“魔心未斷”而已,與梁山上的其他好漢還是大有區別的,並不是徹頭徹尾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妖魔”。原來,宋江本來就是跟大宋皇帝一夥的,是九天玄女派到伏魔大殿、混到魔王當中的玉帝殿前的上卿。這真有點豬八戒、沙和尚的意思,本是天上星宿,只是犯了點小錯被打入凡間了。

《楔子》這一回中,施耐庵曾交代,宋仁宗是天上赤腳大仙下凡,為保這個天帝之子,上天特意下派了文曲星包拯、武曲星狄青輔佐。寫到宋江這兒,筆法是一致的,道明宋江也是上天派來輔佐徽宗皇帝的。宋江既然是這樣的身份,也就不難理解此人一出場就顯得很特殊,也肩負著神秘使命的本色了。其一路有驚無險,逢凶化吉遇難呈祥的傳奇經歷,似乎都得到了某種庇佑,這些疑問,似乎也就不難解釋了。

實際上,梁山泊存在兩股勢力,分別映射朝廷的兩黨之爭。智取生辰綱原本是“愚取”,是梁中書做的局。道家代言人公孫勝從中穿針引線,尋找江湖勢力劫取了這批財寶。這批財寶到了梁山泊後,另一方勢力緊急啟動,宋江也因此上了梁山。

宋江上山之後,梁山泊迅速壯大,人馬陣容立即超越晁蓋這一方。於是,便引出九天玄女還道村招安宋江的故事。

還道村的寓意

宋江的家在哪裡?宋江出場時,施耐庵就做了交代: 祖居鄆城縣宋家村人氏。

但是,很奇怪,宋江這番回家時卻忽然冒出了個“還道村”。施耐庵曲筆深意,寫道宋江到了家裡,弟弟宋清告訴他,江州的事情這裡的官府都知道了,只等你回家捉人呢。宋江於是從乘夜家裡跑了出來,打算立即逃回梁山。可是,陰差陽錯的,宋江進了“還道村”。施耐庵交代:

原來團團都是高山峻嶺,山下一遭澗水,中間單單隻一條路。人來這村左來右去走,只是這條路,更沒第二條路。

施公擺明了說:宋江不進還道村,沒有第二條路!

於是,還道村就不是隨意所取的一個地名了,其中,大有含義。

前文所述,宋仁宗以來失道,徽宗朝更加偏離“道”,宋江從龍虎山地窖裡被洪太尉放出,是道家的“妖魔”。上了梁山後,必須得“替天行道”,幫助道家保國安民。但是,宋江畢竟還是“妖魔”,所以,必須先經受洗禮、教化,按照道的旨意,歸還到正道上來。

書中還有一個細節,講到宋江從家裡出來時,“月色朦朧,路不分明”。而當臨近還道村時,忽然就“風掃薄雲,現出那個明月”。在月色中,宋江看清了前方的去處就是“還道村”。這是不是“撥開迷霧見光明”了呢?施耐庵對於梁山造反的態度原來如此!

宋江能夠接近還道村,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背後有人追趕。追趕他的人是哥倆:趙能趙得,這兩人均是鄆城縣都頭。奇了,鄆城縣都頭不是朱仝雷橫嗎?怎麼改姓趙了!是不是朱仝雷橫全部被撤職了呢?

隱水滸:玄女廟謎團重重,還道村玄機四伏

第五十回“插翅虎枷打白秀英,美髯公誤失小衙內”中說,雷橫從東昌府出差回來,途經梁山泊,被晁蓋宋江他們請上山做客。雷橫告訴他們,朱仝剛剛升任了本縣當牢節級,而他卻依然在做都頭。

按照雷橫的講法,當時在還道村追趕宋江的都頭應該是朱仝雷橫才對。難道一個縣衙竟然有四個都頭嗎?

其實,趙能趙得在第三十五“梁山泊吳用舉戴宗,揭陽嶺宋江遇李俊”就“新參了都頭”,兩人專門埋伏在宋家村,伺機捉拿宋江。如果還是朱仝雷橫,這書就沒辦法寫了。

《水滸傳》中除了皇家,總共寫了三個姓趙的:趙員外、趙能、趙得。在講魯智深的時候,就揭秘了趙員外的身份,就是映射宋徽宗的。因而,還道村無緣無故的冒出兩個姓趙的都頭,也是大有寓意:是趙家官兒逼著宋江進了還道村!

楔子說,洪太尉誤走了妖魔,但這些妖魔畢竟還是從道家地窖逃走了,道家有責任收拾他們。道家最高階神的九天玄女,奉玉帝旨意前來降妖伏魔。但是,徽宗時期的道已經很破敗了,九天玄女於是要求宋江“替天行道”。

綠野老道認為,替天行道不是替天子行道,這個綱領性的口號有反皇帝傾向。但蹊蹺的是,施耐庵在細節描寫中隱隱約約的讓讀者感到,這個九天玄女竟然被另一個人附體,宋江接受的竟然不全是九天玄女的旨意。

宋江所接受的旨意並非九天玄女的本意,於是,從還道村出來之後,宋江開始人生大逆轉,併為梁山泊最終被招安定下了基調。

宋江到底去了哪兒?

那還用問嗎,宋江去了九天玄女娘娘那兒。但是,書中所描寫的九天玄女殿外殿內的場景,高度疑似皇宮。

宋江在趙能趙得的苦苦追趕下,慌不擇路,躲進了九天玄女廟。宋江進廟之前,施耐庵這樣描述道:

牆垣頹損,殿宇傾斜。兩廊畫壁長蒼苔,滿地花磚生碧草。門前小鬼,折臂膊不顯猙獰;殿上判官,無幞頭不成禮數。供床上蜘蛛結網,香爐內螻蟻營窠。狐狸常睡紙爐中,蝙蝠不離神帳裡。

九天玄女廟年久失修,香火頹廢。施耐庵這樣寫,是在講述大宋當時的現狀,以道教治國的徽宗,道卻破敗到如此地步。但是,當宋江迷迷糊糊的跟隨女道童轉入後面宮中時,景色卻與前殿是兩重天地,但見:

金釘朱戶,碧瓦雕簷。飛龍盤柱戲明珠,雙鳳幃屏明曉日。紅泥牆壁,紛紛御柳間宮花;翠靄樓臺,淡淡祥光籠瑞影。窗橫龜背,香風冉冉透黃紗;簾卷蝦鬚,皓月團團懸紫綺。若非天上神仙府,定是人間帝主家。

這首贊詩似乎是在照應“楔子”,告訴讀者,大宋江山原本就是道家上仙所創,“神仙府”與“帝王家”原本就是一體。

書中描寫,在女童的導引下,宋江穿過欞星門,進到殿內,先上了一個“龍墀”,再一步步到了月臺,大殿之上又是“龍鳳磚階”,殿上金碧交輝,點著龍鳳燭,兩邊都是青衣女童,持笏捧圭,執旌擎扇侍從。這段場景描寫中,施耐庵不惜“龍、鳳”來隱寫皇宮,尤其“龍墀”一詞,直接點明這就是皇宮。“龍墀”即皇宮的臺階,一般就借指皇帝。

宋江原來不是謁見九天玄女,而是去朝見天子!宋江也確實認定,這是到了皇宮,自己是要面見聖上了。因而,宋江惶恐伏地,自稱“下濁庶民”,稱殿上之人為“聖上”。

原來,施耐庵明寫九天玄女,實則隱寫道君皇帝。

廟,又有朝廷廟堂的含義。也是祭祀祖先的場所,謂之“宗廟”。大宋以道立國,而道卻居住在如此破敗之所,實在是國運衰敗,辱沒祖宗了。

無奈,朝廷在江湖上找到與道家頗有淵源的宋公明,試圖“替天行道”,以保境安民。但是,施耐庵的筆下又是極端複雜的。“替天行道”是要替天上雷部行道,執行九天玄女的旨意。而宋徽宗是“天子”,不是“天”,施耐庵似乎隱含了宋江取而代之為天上之道代言,使大宋“還道”。

隱水滸:玄女廟謎團重重,還道村玄機四伏

宋江最終所行的道,還是替宋徽宗辦了事。如果金聖嘆不腰斬水滸,施耐庵給梁山所設計得結局同樣是招安!

九天玄女是哪路神仙

隱水滸:玄女廟謎團重重,還道村玄機四伏

九天玄女,又稱九天聖母,是中國上古神仙,眾真之長,深通戰爭和術數。黃帝大戰蚩尤時曾經請教過該女神,因而,也有人認為九天玄女與女媧是一個合體的分身。女媧又被稱作“媧皇”,是與皇帝地位同等的華夏創世女神。因九天玄女法力無邊,除暴安良有功,被玉皇大帝敕封為九天玄女,道教奉之為最高階神。

注意這段簡介的幾個關鍵詞:“眾真之長”,“真”是道教的專用名詞,所謂“真人”、“真君”等等都是這個意思。北宋時期,誰是當時實質意義上的“眾真之長”呢?宋徽宗趙佶是也。“玉皇大帝敕封”,玉帝敕封的神,雖然與天子有區別,但也是接近於這個級別了。當時實質能夠達到這個級別的,除了宋徽宗沒有第二人。徽宗號稱“道君皇帝”,這個隱喻已經很直接地點明瞭九天玄女的身份。

《水滸傳》整篇故事,道士無處不在,張天師、羅真人、公孫勝、樊瑞、高廉,等等,這些品級不等的道家真人,各具法力,除了相互之間的制約外,凡人誰也不是他們的對手。所以,縱觀水滸人物,其實都在皇帝的意志之下生存。後文還要講到公孫勝的神秘符碼,他的師父羅真人卻是御封的真人,明顯隱射徽宗時期的著名道士林靈素。

九天玄女口稱自己是受玉皇大帝的旨意來傳天書的,現實世界誰又是執行天帝意旨的“真長”呢?就是皇帝宋徽宗。所以,九天玄女暗喻宋徽宗應無疑問。施耐庵在《楔子》中講到了太祖是霹靂大仙下凡,仁宗是赤腳大仙下凡,宋徽宗九天玄女附體,符合施耐庵的行文邏輯。

所以,宋江受三卷天書,實際上等於是接了皇帝的御旨,跑到梁山泊裡去替天行道了。或者,龍虎山地窖裡的妖魔逃出來後,道家需要從他們之中挑選一人,按照道家的旨意,歸還正道。道家所挑選之人,就是宋江。所以,從九天玄女廟走出來的宋江才死心塌地的寄身梁山,成為“替天行道”的總代理。

隱水滸:玄女廟謎團重重,還道村玄機四伏

江州城潯陽樓上,宋江立志超越黃巢,造朝廷的反。經過九天玄女的恩威並施的點撥,宋江放棄了“敢笑黃巢不丈夫”的理想信念,轉而堅定招安意志,這是《水滸傳》的大關節、大轉折。施耐庵的《水滸傳》被腰斬後,各種續書紛紛出籠。但是,只有《徵四寇》接近施耐庵的創作意圖,梁山泊的招安大業就是從九天玄女廟開始的。

頭綰九龍飛鳳髻,身穿金縷絳綃衣。藍田玉帶曳長裙,白玉圭璋擎彩袖。臉如蓮萼,天然眉目映雲環;唇似櫻桃,自在規模端雪體。正大仙容描不就,威嚴形象畫難成。

這是《水滸傳》中九天玄女的形象描述。很明確,施耐庵筆下的九天玄女就是女身,很有道家最高階神的風骨。但是,施耐庵在九天玄女的身後卻隱藏了一個男身,也就是道君皇帝宋徽宗。這種筆法本來就很奇了,但更奇的還在後頭。九天玄女在以宋徽宗的口吻威逼利誘宋江“替天行道”之後,九天玄女彷彿又把宋徽宗的附體驅趕了出去,道家最高階神的本體真元又回來了。

九天玄女奮力掙脫宋徽宗的附體,但為時已晚。然而,畢竟是道家最高階神的九天玄女道法也不是白給,在宋江即將離開之時,忽然改變法旨,讓宋江提前目睹了北宋王朝最終的命運,也立即收回了“重登紫府”的承諾——宋江以及水泊梁山好漢都成了北宋王朝的殉葬品。

敬請關注“隱水滸:九天玄女預示驚天隱密,南宋王朝險些提前建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