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水浒:玄女庙谜团重重,还道村玄机四伏

九天玄女之谜

施耐庵作《水浒传》,为全书设计了一个“眼”,透过这个眼,才能看到作者的内心深处。施公到底要些什么?楔子“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已经交代得很清楚了。但是,梁山泊的故事发生在妖魔逃走六十年以后,历史已经由宋仁宗嘉佑三年,演进到宋徽宗宣和二年。即便是历史前进,但大宋自仁宗偏离“道”而来,到徽宗朝是否还道了呢?施耐庵告诉我们,大宋王朝的瘟疫愈演愈烈,妖魔正当其道,亡国之祸不远了。因而,《水浒传》第四十一回“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照应“楔子”,又为全书做了一个“眼”。

《大宋宣和遗事》中,原本就有宋江见九天玄女这个情节。但是,细节与施耐庵所述大相径庭。这部野史笔记是这样讲述九天玄女故事的:

(宋江)将起一柄刀,把阎婆惜、吴伟两个杀了;就壁上写了四句诗。

杀了阎婆惜,寰中显姓名。

要捉凶身者,梁山泺上寻。

是时郓城县官司得知,帖巡检王成领大兵弓手,前去宋公庄上捉宋江。争奈宋江已走在屋后九天玄女庙里躲了。那王成跟捕不获,只将宋江的父亲拿去。宋江见官兵已退,走出庙来,拜谢玄女娘娘;则见香案上一声响喨,打一看时,有一卷文书在上。宋江展开看了,认得是个天书。

原本很简单的情节,被施耐庵演绎、扩写,就是《水浒传》中宋江遇见九天玄女的故事。尤其是凭空造出个还道村,捕快也由王成变成了赵能赵得。施公这么写,必定大有深意。那么,宋江是怎样进入九天玄女庙?九天玄女为什么要把天书传给宋江?三卷天书到底是个什么玩意?九天玄女又是怎么揭示宋江最终结局的呢?

隐水浒:玄女庙谜团重重,还道村玄机四伏

道家的妖魔计划

在讲九天玄女之前,先梳理一番宋江从郓城县押司,逐步成长为梁山泊寨主的历程。

宋江出身低微,家资不厚,学业不成,无奈寄身于衙门,做了个朝廷编外的小吏。但宋江并不就此认命,这个人胸怀大志,但仕途却万难走通。于是,就以广散家财来积累名声,在乱世中寻求出头之日。

这种江湖手段,固然可以笼络人心,但却无助于宋江报效朝廷、封妻荫子的个人野心的实现。身在郓城衙门的宋江,如果仅此而已,充其量就如王伦那般,做一个山大王。这是宋江所及不情愿的,“失身于贼”就几乎远离了心中的梦想。

幸运的是,嘉佑三年的那一场变革,把朝廷势力分作两派。到了宣和时期,朝廷两党的斗争愈演愈烈,波及朝野,在野势力遂跃跃欲试,加入到朝廷争斗,乃至于颠覆大宋王朝的洪流之中。宋江更幸运的是,因为声名远播而引起了官方的注意,成为朝廷角逐江湖势力的一枚暗伏的棋子。于是,宋江开始逐渐从隐伏的战线走到前台,利用各方势力逐步壮大自己,最终成为影响朝政的山寨之主。

做这种事情是要冒巨大风险的,无论在江湖,还是朝堂,随时都有输掉身家性命,乃至祸及家族的危险。但是,宋江总是能够遇难呈祥,逢凶化吉。清风山险遭燕顺剖腹挖心,清风寨又遇刘高夫妇陷害险些丧命。揭阳岭遭遇卖人肉包子的李立,差点被剥皮剁馅。江州城中更是凶险跌生,断头台上几乎身首异处。所有这些灾难,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好似一处处写好了剧本的大戏,掐准了时间,套好了节奏,帮助宋江有惊无险地渡过劫难。

江湖一路冒险,似乎是按照一条预设的线路,宋江一路走来,一路网罗从龙虎山伏魔大殿放出来的妖魔。杀了阎婆惜,宋江开始亡命江湖,先投柴进,结识了武松,为后来三山聚义打青州,收罗鲁智深、杨志、李忠等十二个头领预伏了棋子。在柴进庄上好好的,却忽然辞别,冒险来到清风山。这一行,又把花荣、秦明、黄信等九人送上了梁山。就在读者以为宋江就此上梁山,不再亡命逃窜之时,偏偏节外生枝,上级又派了个石勇,给宋江下达了更为艰巨的人才招揽任务。从郓城县发配到江州,又血染浔阳江口,这一路折腾下来,竟然有十六个好汉被宋江收归帐下。

到宋江上梁山时,总共四十位头领。这里头属于晁盖阵营的,最多不超过十一人,也就是林冲火拼王伦时山寨里的头领人数。这种力量上的悬殊,晁盖一眼就看明白了,当时就要让位。

隐水浒:玄女庙谜团重重,还道村玄机四伏

六丁六甲之上,还有一个更高阶的神,为宋江设置了人生轨迹,一路指引宋江朝着规定的线路奔跑,一路护送宋江实施“妖魔计划”。这个最高阶神就是本节要讲的九天玄女。

这种情节,恰似唐三藏西天取经。仅凭孙猴子的保护,唐僧是绝难走到西天取回真经的。一路之上,六丁六甲日夜围绕在唐三藏身边,确保其性命无忧。六丁六甲之上,还有观世音、如来佛祖这等佛界最高层领导一路导引,才成就了唐三藏西天取经的伟大功业。唐僧取经,其实就是佛界、天界共同策划导演的一场大戏。

宋江身边的六丁六甲,无疑就是争夺这枚重要棋子的各方势力。首先是晁盖的梁山势力。这股势力并非因为晁盖的报恩,而是吴用这个超级卧底,肩负着神秘使命,运筹帷幄,广布江湖暗线,确保宋江性命无虞。再就是朝廷新旧两党势力,纷纷争夺江湖黑帮为己所用。即便是凶险的江州,宋江也可以得到非常及时的救助。第三,就是个人积攒的江湖名声,在要命的时刻,及时雨的名头屡屡使之山穷水复、柳暗花明。

宋江最重要的护身符,也是施耐庵隐藏最深的水浒内涵,则是宋江几乎就是宋徽宗的江湖代言人,甚至是这个断送大宋江山的罪魁的江湖影子。

宋江在九天玄女庙接受了九天玄女的训诫,庙堂之上也找到了江湖代言,宋江的人生开始逆转,梁山泊的命运也因此逆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就是《忠义水浒传》全书的总纲!

宋江的秘密身份

江州劫法场后,宋江如愿上了梁山。但仅在山上呆了三天,就向晁盖告假,要回家接父亲和弟弟宋清到山上来快活。晁天王爽快地答应,并要为宋江派一支卫队以防不测。宋江以目标大惊扰乡邻为由,委婉谢绝了晁盖的好意。

第四十一回“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这一回开头就讲了宋江向晁盖辞行这回事。

隐水浒:玄女庙谜团重重,还道村玄机四伏

宋江为什么要急于回家接老父亲上山?又为什么连一个伴当都不带呢?江州城惨遭血洗,蔡九知府第一时间就申奏了朝廷,消息很可能已经传到郓城县了。手无缚鸡之力的宋江独身一人回家,风险是无比巨大的。但宋江执意要一个人前往,说明宋江心中还有未了之事,这件事情大概只有“天机星”心知肚明:宋江必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必须一个人独自完成。

吴用也是一个很神秘的人物。此人绰号“天机星”,既是聪明智慧的寓意,又有知晓“天机”的含义。在后来的章节中,将专门讲到“无用的无间道”。

因而,智多星吴用在宋江决意孤身冒险之时一言不发,而当宋江离开山寨之后,吴用立即安排死忠戴宗尾随探听消息,又派出李逵等人悄然下山接应。

隐水浒:玄女庙谜团重重,还道村玄机四伏

果然,江州大案早就传到郓城县,宋江家早就被官府监视,只等文书一到就捉人。恰好宋江送上门来,捕快赵能赵得兄弟两人乘机要捉拿宋江立功。情急之中,宋江躲进了年久失修的九天玄女庙。

躲在神厨下的宋江,忽然被两个女童请了出去,于是,就发生了九天玄女娘娘给宋江赐酒、赐枣、传授天书等一系列事情。从宋江走出神厨到回到神厨这一段时间内,施耐庵隐含了诸多秘而不宣的事情。

九天玄女传授天书之后,对宋江说了一番话,这番话就成了上天的御旨、宋江的行动指南。九天玄女说:“汝可替天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去邪归正。他日功成果满,作为上卿。……玉帝因为星主魔心未断,道行未完,暂罚下方,不久重登紫府。”

九天玄女说宋江仅是“魔心未断”而已,与梁山上的其他好汉还是大有区别的,并不是彻头彻尾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妖魔”。原来,宋江本来就是跟大宋皇帝一伙的,是九天玄女派到伏魔大殿、混到魔王当中的玉帝殿前的上卿。这真有点猪八戒、沙和尚的意思,本是天上星宿,只是犯了点小错被打入凡间了。

《楔子》这一回中,施耐庵曾交代,宋仁宗是天上赤脚大仙下凡,为保这个天帝之子,上天特意下派了文曲星包拯、武曲星狄青辅佐。写到宋江这儿,笔法是一致的,道明宋江也是上天派来辅佐徽宗皇帝的。宋江既然是这样的身份,也就不难理解此人一出场就显得很特殊,也肩负着神秘使命的本色了。其一路有惊无险,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的传奇经历,似乎都得到了某种庇佑,这些疑问,似乎也就不难解释了。

实际上,梁山泊存在两股势力,分别映射朝廷的两党之争。智取生辰纲原本是“愚取”,是梁中书做的局。道家代言人公孙胜从中穿针引线,寻找江湖势力劫取了这批财宝。这批财宝到了梁山泊后,另一方势力紧急启动,宋江也因此上了梁山。

宋江上山之后,梁山泊迅速壮大,人马阵容立即超越晁盖这一方。于是,便引出九天玄女还道村招安宋江的故事。

还道村的寓意

宋江的家在哪里?宋江出场时,施耐庵就做了交代: 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

但是,很奇怪,宋江这番回家时却忽然冒出了个“还道村”。施耐庵曲笔深意,写道宋江到了家里,弟弟宋清告诉他,江州的事情这里的官府都知道了,只等你回家捉人呢。宋江于是从乘夜家里跑了出来,打算立即逃回梁山。可是,阴差阳错的,宋江进了“还道村”。施耐庵交代:

原来团团都是高山峻岭,山下一遭涧水,中间单单只一条路。人来这村左来右去走,只是这条路,更没第二条路。

施公摆明了说:宋江不进还道村,没有第二条路!

于是,还道村就不是随意所取的一个地名了,其中,大有含义。

前文所述,宋仁宗以来失道,徽宗朝更加偏离“道”,宋江从龙虎山地窖里被洪太尉放出,是道家的“妖魔”。上了梁山后,必须得“替天行道”,帮助道家保国安民。但是,宋江毕竟还是“妖魔”,所以,必须先经受洗礼、教化,按照道的旨意,归还到正道上来。

书中还有一个细节,讲到宋江从家里出来时,“月色朦胧,路不分明”。而当临近还道村时,忽然就“风扫薄云,现出那个明月”。在月色中,宋江看清了前方的去处就是“还道村”。这是不是“拨开迷雾见光明”了呢?施耐庵对于梁山造反的态度原来如此!

宋江能够接近还道村,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背后有人追赶。追赶他的人是哥俩:赵能赵得,这两人均是郓城县都头。奇了,郓城县都头不是朱仝雷横吗?怎么改姓赵了!是不是朱仝雷横全部被撤职了呢?

隐水浒:玄女庙谜团重重,还道村玄机四伏

第五十回“插翅虎枷打白秀英,美髯公误失小衙内”中说,雷横从东昌府出差回来,途经梁山泊,被晁盖宋江他们请上山做客。雷横告诉他们,朱仝刚刚升任了本县当牢节级,而他却依然在做都头。

按照雷横的讲法,当时在还道村追赶宋江的都头应该是朱仝雷横才对。难道一个县衙竟然有四个都头吗?

其实,赵能赵得在第三十五“梁山泊吴用举戴宗,揭阳岭宋江遇李俊”就“新参了都头”,两人专门埋伏在宋家村,伺机捉拿宋江。如果还是朱仝雷横,这书就没办法写了。

《水浒传》中除了皇家,总共写了三个姓赵的:赵员外、赵能、赵得。在讲鲁智深的时候,就揭秘了赵员外的身份,就是映射宋徽宗的。因而,还道村无缘无故的冒出两个姓赵的都头,也是大有寓意:是赵家官儿逼着宋江进了还道村!

楔子说,洪太尉误走了妖魔,但这些妖魔毕竟还是从道家地窖逃走了,道家有责任收拾他们。道家最高阶神的九天玄女,奉玉帝旨意前来降妖伏魔。但是,徽宗时期的道已经很破败了,九天玄女于是要求宋江“替天行道”。

绿野老道认为,替天行道不是替天子行道,这个纲领性的口号有反皇帝倾向。但蹊跷的是,施耐庵在细节描写中隐隐约约的让读者感到,这个九天玄女竟然被另一个人附体,宋江接受的竟然不全是九天玄女的旨意。

宋江所接受的旨意并非九天玄女的本意,于是,从还道村出来之后,宋江开始人生大逆转,并为梁山泊最终被招安定下了基调。

宋江到底去了哪儿?

那还用问吗,宋江去了九天玄女娘娘那儿。但是,书中所描写的九天玄女殿外殿内的场景,高度疑似皇宫。

宋江在赵能赵得的苦苦追赶下,慌不择路,躲进了九天玄女庙。宋江进庙之前,施耐庵这样描述道:

墙垣颓损,殿宇倾斜。两廊画壁长苍苔,满地花砖生碧草。门前小鬼,折臂膊不显狰狞;殿上判官,无幞头不成礼数。供床上蜘蛛结网,香炉内蝼蚁营窠。狐狸常睡纸炉中,蝙蝠不离神帐里。

九天玄女庙年久失修,香火颓废。施耐庵这样写,是在讲述大宋当时的现状,以道教治国的徽宗,道却破败到如此地步。但是,当宋江迷迷糊糊的跟随女道童转入后面宫中时,景色却与前殿是两重天地,但见:

金钉朱户,碧瓦雕檐。飞龙盘柱戏明珠,双凤帏屏明晓日。红泥墙壁,纷纷御柳间宫花;翠霭楼台,淡淡祥光笼瑞影。窗横龟背,香风冉冉透黄纱;帘卷虾须,皓月团团悬紫绮。若非天上神仙府,定是人间帝主家。

这首赞诗似乎是在照应“楔子”,告诉读者,大宋江山原本就是道家上仙所创,“神仙府”与“帝王家”原本就是一体。

书中描写,在女童的导引下,宋江穿过棂星门,进到殿内,先上了一个“龙墀”,再一步步到了月台,大殿之上又是“龙凤砖阶”,殿上金碧交辉,点着龙凤烛,两边都是青衣女童,持笏捧圭,执旌擎扇侍从。这段场景描写中,施耐庵不惜“龙、凤”来隐写皇宫,尤其“龙墀”一词,直接点明这就是皇宫。“龙墀”即皇宫的台阶,一般就借指皇帝。

宋江原来不是谒见九天玄女,而是去朝见天子!宋江也确实认定,这是到了皇宫,自己是要面见圣上了。因而,宋江惶恐伏地,自称“下浊庶民”,称殿上之人为“圣上”。

原来,施耐庵明写九天玄女,实则隐写道君皇帝。

庙,又有朝廷庙堂的含义。也是祭祀祖先的场所,谓之“宗庙”。大宋以道立国,而道却居住在如此破败之所,实在是国运衰败,辱没祖宗了。

无奈,朝廷在江湖上找到与道家颇有渊源的宋公明,试图“替天行道”,以保境安民。但是,施耐庵的笔下又是极端复杂的。“替天行道”是要替天上雷部行道,执行九天玄女的旨意。而宋徽宗是“天子”,不是“天”,施耐庵似乎隐含了宋江取而代之为天上之道代言,使大宋“还道”。

隐水浒:玄女庙谜团重重,还道村玄机四伏

宋江最终所行的道,还是替宋徽宗办了事。如果金圣叹不腰斩水浒,施耐庵给梁山所设计得结局同样是招安!

九天玄女是哪路神仙

隐水浒:玄女庙谜团重重,还道村玄机四伏

九天玄女,又称九天圣母,是中国上古神仙,众真之长,深通战争和术数。黄帝大战蚩尤时曾经请教过该女神,因而,也有人认为九天玄女与女娲是一个合体的分身。女娲又被称作“娲皇”,是与皇帝地位同等的华夏创世女神。因九天玄女法力无边,除暴安良有功,被玉皇大帝敕封为九天玄女,道教奉之为最高阶神。

注意这段简介的几个关键词:“众真之长”,“真”是道教的专用名词,所谓“真人”、“真君”等等都是这个意思。北宋时期,谁是当时实质意义上的“众真之长”呢?宋徽宗赵佶是也。“玉皇大帝敕封”,玉帝敕封的神,虽然与天子有区别,但也是接近于这个级别了。当时实质能够达到这个级别的,除了宋徽宗没有第二人。徽宗号称“道君皇帝”,这个隐喻已经很直接地点明了九天玄女的身份。

《水浒传》整篇故事,道士无处不在,张天师、罗真人、公孙胜、樊瑞、高廉,等等,这些品级不等的道家真人,各具法力,除了相互之间的制约外,凡人谁也不是他们的对手。所以,纵观水浒人物,其实都在皇帝的意志之下生存。后文还要讲到公孙胜的神秘符码,他的师父罗真人却是御封的真人,明显隐射徽宗时期的著名道士林灵素。

九天玄女口称自己是受玉皇大帝的旨意来传天书的,现实世界谁又是执行天帝意旨的“真长”呢?就是皇帝宋徽宗。所以,九天玄女暗喻宋徽宗应无疑问。施耐庵在《楔子》中讲到了太祖是霹雳大仙下凡,仁宗是赤脚大仙下凡,宋徽宗九天玄女附体,符合施耐庵的行文逻辑。

所以,宋江受三卷天书,实际上等于是接了皇帝的御旨,跑到梁山泊里去替天行道了。或者,龙虎山地窖里的妖魔逃出来后,道家需要从他们之中挑选一人,按照道家的旨意,归还正道。道家所挑选之人,就是宋江。所以,从九天玄女庙走出来的宋江才死心塌地的寄身梁山,成为“替天行道”的总代理。

隐水浒:玄女庙谜团重重,还道村玄机四伏

江州城浔阳楼上,宋江立志超越黄巢,造朝廷的反。经过九天玄女的恩威并施的点拨,宋江放弃了“敢笑黄巢不丈夫”的理想信念,转而坚定招安意志,这是《水浒传》的大关节、大转折。施耐庵的《水浒传》被腰斩后,各种续书纷纷出笼。但是,只有《征四寇》接近施耐庵的创作意图,梁山泊的招安大业就是从九天玄女庙开始的。

头绾九龙飞凤髻,身穿金缕绛绡衣。蓝田玉带曳长裙,白玉圭璋擎彩袖。脸如莲萼,天然眉目映云环;唇似樱桃,自在规模端雪体。正大仙容描不就,威严形象画难成。

这是《水浒传》中九天玄女的形象描述。很明确,施耐庵笔下的九天玄女就是女身,很有道家最高阶神的风骨。但是,施耐庵在九天玄女的身后却隐藏了一个男身,也就是道君皇帝宋徽宗。这种笔法本来就很奇了,但更奇的还在后头。九天玄女在以宋徽宗的口吻威逼利诱宋江“替天行道”之后,九天玄女仿佛又把宋徽宗的附体驱赶了出去,道家最高阶神的本体真元又回来了。

九天玄女奋力挣脱宋徽宗的附体,但为时已晚。然而,毕竟是道家最高阶神的九天玄女道法也不是白给,在宋江即将离开之时,忽然改变法旨,让宋江提前目睹了北宋王朝最终的命运,也立即收回了“重登紫府”的承诺——宋江以及水泊梁山好汉都成了北宋王朝的殉葬品。

敬请关注“隐水浒:九天玄女预示惊天隐密,南宋王朝险些提前建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