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房多多即將上市,產業互聯網下的資本故事

獨角獸房多多即將上市,產業互聯網下的資本故事

“互聯網改變了很多行業,唯獨沒有改變房地產。”三個有著共同信仰的年輕人,想用專業和創新去探索世界、改變行業格局。

2009年5月,段毅在110公里的戈壁之路上,遇到了時任騰訊深圳研發中心總經理的李建成。2011年,他們與段毅大學校友曾熙碰撞著思想的火花,三人在深圳不起眼的小區租了一間民房,想要做出一個地產界的“淘寶”平臺。

從線下轉戰線上,互聯網房產交易服務平臺房多多正式創立了。

從“等客上門”到“互聯網模式”

同為蘇州科技大學房地產專業的段毅和曾熙,畢業後一直從事房產經紀行業。在傳統的新房代理體系中,大多數代理公司都是被動的“等客上門”,在售樓中心打廣告、安排銷售人員。他們發現,通過外部渠道來吸引客戶推進交易的過程極其困難,於是開始思考幫助開發商引流的途徑。

2011年,房多多成立。創始團隊三人原先有各自的行業積累,也是有著共同價值觀的中歐同學——一上陣就具備了協作的基因,很快就確定了“改變行業”的方向:打造互聯網平臺,幫開發商拉客,助經紀人提效,形成一個三方共贏的商業模式。

房多多邁出的第一步,是通過一個網站把開發商的房源和經紀人聚集到互聯網上。這種全新的平臺模式,大大提升了交易效率,僅上線第一個月的業績就遠超其他同類公司,這讓他們看到了行業的機會。

百花齊放或泥沙俱下?商業模式定終局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智能手機的快速普及,互聯網的影響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於是,想用互聯網的方式顛覆房產交易的公司,也在近幾年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

以愛屋吉屋為代表的房地產互聯網企業,先用資本補貼用戶、快速搶佔市場、爭奪行業領軍角色。運用消費互聯網這個屢試不爽的擴張邏輯,造就了諸多獨角獸企業,但在房地產交易這個低頻且複雜的行業中卻遭遇滑鐵盧。

除了愛屋吉屋用赤裸裸的補貼之外,還有平安好房等打出低佣金甚至0佣金吸引用戶的策略,均以謝幕告終,標誌著傳統互聯網燒錢做大規模的打法在居住領域並不適用。

從房產交易服務市場發展的歷程來看,這塊巨大的蛋糕,依然吸引了各大玩家的角逐。

目前行業的主流玩家分為直營經紀公司、加盟經紀公司、半開放平臺和獨立開放平臺四種,他們在各自的業務領域各有優劣。

第一類是直營經紀公司,以鏈家、中原地產這類全國連鎖經紀公司為主要代表。

中原地產中國大陸區主席黎明楷在一次發佈會中表示,經紀行業傳統的直營模式存在難以突破的兩個點,一個是在基本量上,直營經紀公司是重資產運營模式,每到一個新的城市、每開設一家新的店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資金限制了直營經紀公司的大規模擴張。第二點是管理效率上的天花板,跨區域擴張也會帶來管理成本的提高。在這種情況下,中原啟動了“原萃”為核心的加盟戰略。

此外,鏈家重啟德佑加盟品牌,我愛我家宣佈收購中環地產,直營經紀公司紛紛尋找突破路徑,開展加盟業務。

這是房產交易服務行業的第二種類型:加盟經紀公司,代表企業包括德佑、21世紀不動產、易居房友等。

與重資產發展的直營模式不同,通過吸引本地中小經紀公司加盟的輕資產拓展模式,給企業品牌擴張帶來更快的速度。21世紀不動產是加盟模式下的代表性品牌。2018年7月,21世紀不動產宣佈進入百城,旗下擁有的門店數量超過4250家。另外,截至2018年底,易居房友已佈局全國56座城市,門店突破10000家。

雖有加盟商分擔經營風險,但是加盟品牌公司也會在擴張中面臨諸多狀況,例如各個城市公司與總部之間缺乏統一管控,品牌價值被弱化等。

2018年4月正式上線的貝殼找房是第三種模式的代表,以原有房產經紀公司為資源依託的半開放平臺。

貝殼以共享真實房源信息與鏈家的標準化管理模式為目標,吸引經紀人與經紀公司入駐,通過ACN協同網絡形成經紀人的合作網絡從而提升效率。但令市場擔心的是,鏈家的自有品牌如自如、德祐等同時入駐貝殼找房,是否會優先獲得房源或其他資源。

思源地產市場發展部副總經理、首席分析師郭毅指出,鏈家有自營體系,自營體系也都搬至貝殼,“如何保障貝殼能公平、公正地分配給依附於平臺的經紀人與經紀公司?”雖然貝殼找房承載著美好的願景,但是平臺天然缺乏獨立性或成為阻礙其發展的絆腳石。

一個封閉的生態,必然有一個開放的生態與之相容。這就是房產交易服務的第四種模式:獨立開放平臺。

作為無利益衝突的獨立開放平臺,聚焦商戶戰略的房多多把房產交易領域的所有參與者都納入到它的服務體系中,聚合行業上下游產業資源,向經紀人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

其背後的邏輯是基於平臺模式下,以數據智能和網絡協同構成雙螺旋的驅動力,推動著行業的在線化、網絡化和智能化進程。

作為既懂行業又懂技術的平臺型企業,在今年的新春發佈會上,房多多主要發佈了房產經紀智能經營系統和智能產品矩陣。

平臺模式的精髓,在於打造一個完善的、成長潛能強大的“生態圈”。這樣的戰略,支撐房多多這近幾年用非常低的邊際成本、1400多人的團隊實現了邊際效應以及網絡效應的持續擴大。

商業場上沒有僥倖。歷經大浪淘沙,誰才是笑到最後的那個?

三年的沉默 這是阿甘的堅持

回頭來看,房多多沒有選擇在其鼎盛時期上市,而是有一段長達三年的沉默期。這期間,外界對房多多也有諸多猜測。

面對紛紛揚揚的傳言,創始人段毅始終沒有回應。

坊間傳聞,這與段毅本人低調正直的性格有關。段毅崇尚阿里巴巴的文化,他給自己取了個花名叫“阿甘”。

阿甘是美國電影《阿甘正傳》中主人公,誠實、守信、認真、勇敢、豁達、坦蕩地面對生活,把自己僅有的智慧、信念、勇氣集中在一點上 ,他無所顧忌,只知道憑著直覺在路上不停地跑……

阿甘喜歡運動,段毅也是如此,記者在房多多的深圳總部看到,有以圓石灘(高爾夫球館)命名的會議室,有專門的健身器材分佈在辦公區。無論市場如何變幻,這位創始人始終保持著體育精神,默默耕耘、低調前行。

這三年裡,作為房多多的HRD,阿甘在公司內部推行平臺型組織。基於房產服務行業的需求,平臺型組織讓前場的城市負責人可以迅速調集中後場總部的力量,實現快速協同和精準賦能。

轉型的過程無疑是痛苦的,但看似處事波瀾不驚的阿甘,在自己認準的事情上,無所顧忌地帶著團隊奔跑。

當然,時間已證明了一切。

突然間的爆發,讓業界始料不及

3月,房多多舉辦了主題為“趨勢與掘金-行業流動性緊縮下的房地產服務新機遇”暨2019房多多新春發佈會。會上,段毅以“房多多的堅持”為主題,發表了房多多的“九個相信”和“三個承諾”,終於打破沉默,回應了多年來外界的疑問。

近些年,行業經歷巨大調整,但作為獨立的在線房產交易服務平臺,房多多從未動搖。公開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已有75萬經紀人入駐房多多。

正如段毅所說:“整個房產交易過程中經紀公司是不可或缺的。房多多相信中國的新經紀模式必將百花齊放。我們堅持站在中小商戶背後,幫助大家把生意做大,效率提高。尊重每一套商業邏輯,實現中國新經紀模式的百花齊放。”

這正是八年前,他出發的初心。

產業互聯網,行業的最終出路

這場發佈會上,段毅好友牛文文為房多多站臺,無意間透露了房多多的上市進程:“創業黑馬2017年上市,房多多晚了兩年。”在牛文文眼中,房多多沉默的三年,是在積蓄能量,等待一個黃金時代。

而這個黃金時代,就是產業互聯網為房地產服務業帶來的創新機遇。

牛文文表示,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是不一樣的,產業互聯網是產業升級的最佳路徑,而搭建基礎設施,深耕產業才是真正開始產業互聯網的前提。

房多多正在搭建房產交易服務行業的基礎設施,其核心思路就是房源、客戶、經紀人、管理和資金的“五個在線”。五個在線背後提供支撐的是多多賣房SaaS、多多雲銷SaaS,小程序、旗艦店和收款寶這五大內核所組成的房產經紀智能經營系統。

在產品端,“五個在線”理念分別被融入15款智能產品中,滿足房產經紀公司不同經營場景的需要,如:幫助經紀人開展全國範圍新房和旅遊地產業務的“新房通”,幫助經紀人快速成交的智能獲客工具“網商卡”等。

“做平臺就是一種堅持,就是一種承諾,就是一種信念,你得先讓別人賺到錢,這個平臺才能成為生態,才能走得遠。”牛文文總結。

“如果過去五年你一直在深耕一個產業,並能夠找到一條就地升級的路徑,這五年下來你應該接近或者已經IPO了,至少也已經成為了細分領域裡非常牛的企業。”如果牛文文的這個說法成立,那獨角獸房多多的上市之路,看來不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