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試時的“粗心”真的是偶然的嗎?

考試可以體現孩子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可以反映出對知識掌握有哪方面的欠缺,考完試之後對不足之處重新進行學習,所以說因為不會而丟的分數可以理解和彌補,但是另外一種情況就很令家長和孩子感到煩惱,那就是在考試過程中因為粗心大意而丟分,本來會的題目,但是沒有做對。

孩子考試時的“粗心”真的是偶然的嗎?

往往“粗心”表面上看起來是孩子不經意的不小心犯的錯誤,但是這並不能說明粗心就一定是偶然的,排除一部分確實是因為孩子不經意間犯的錯誤,而另外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孩子在日常學習中存在的一些不好的習慣,和錯誤的學習方式最終導致了那些看起來會的題目卻沒有得分。

孩子考試時的“粗心”真的是偶然的嗎?

導致孩子粗心的原因包括以下幾點:

孩子考試時的“粗心”真的是偶然的嗎?

1. 孩子對已學過的知識點掌握程度不夠。掌握程度不外乎就是熟練度,一個人想要掌握一門技術或者是知識,必須反覆練習才能完全掌握。在遇上考試時題量大,時間緊各種知識點互相關聯,如果在平常學習中沒有做過大量的練習,考試時就會因為對知識點的掌握熟練度不夠而導致容易出現錯誤。

孩子考試時的“粗心”真的是偶然的嗎?

2. 孩子對所學知識的基本概念不清晰。有的孩子對知識點的掌握只停留在老師初次講解時的程度,自己並沒有對該知識點進行過思考和深度理解,對知識概念的細節缺少探究,缺乏知識點的實際應用經驗,最終導致在答題時容易出現錯誤。

孩子考試時的“粗心”真的是偶然的嗎?

家長要在考試之後,要求孩子對試卷上那些因為”粗心”犯錯的題目進行講解,如果如果孩子能夠流暢的講解題目,並且知道自己錯在哪裡,說明該知識點確實理解了,如果在講解過程中漏洞百出並不能流暢的講解題目,說明對知識點的掌握還是有欠缺的。

孩子考試時的“粗心”真的是偶然的嗎?

3. 孩子的習慣有問題,導致了“粗心”的後果。不認真寫作業,做完題從來不檢查,做題過程偷工減料,不喜歡打草稿,或者是打草稿時,稿紙上寫的亂七八糟,這些毛病都會導致容易出現錯誤。所以家長在監督孩子完成作業時,一定不允許孩子出現邊玩邊學的情況,讓孩子養成寫完作業之後自覺檢查作業的習慣,做題過程一定要寫完整,如果答題步驟不完整,在考試時也會因此而丟分,在做數理類題目時一定要養成打草稿的習慣,草稿紙上的過程一定要寫得工整些,如果寫的太亂,可能會出現草稿紙上的答案是對的,寫到試卷上卻成了錯的。

孩子考試時的“粗心”真的是偶然的嗎?

4. 孩子在做題時只注重效率而導致了準確率較低。孩子在做題時不能只要求效率,應該同時抓效率和準確率,孩子在日常學習做題時就養成了覺得”錯一兩道題沒關係”的毛病,最終會導致越錯越多的後果。孩子在最初開始學習時,就應該養成認真對待每一道題,並建立錯題本的習慣,認真分析每一次犯錯的原因,逐步提高自己答題的準確率,成績自然會有所提高。

孩子考試時的“粗心”真的是偶然的嗎?

我們所學的知識都來之不易,不要讓自己的辛苦付出得不到應有的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