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11岁女孩看直播打赏140W,家长发现后,霸道平台表示只能退三万,如何评价?

磊哥的游戏人生


你说的这个事情,当事人确实是11岁的小女孩,只不过打赏的数额可能不对,总共打赏的钱接近200万元,前两天新闻上已经说了这件事,当时女孩的妈妈得知后让女孩写了份保证书,网友被带偏了。



事情的情况是这样的:

前几天深圳宝安一名叫洋洋的女孩的妈妈突然收到了银行的通知,50万额度的信用卡不能刷了,还欠了8万多元,洋洋妈妈说她根本没怎么消费过,不可能花这么多,收到短信之后她就去银行查看到底什么情况,不查不要紧,一查吓一跳。


银行卡里的钱全没了,另外一张信用卡额度没了,还真欠了8万多元,之后她让银行工作人员拉了一个清单,通过各种渠道从银行卡消费的钱有源头的总共有140多万,另外还有几十万元去向不明,一共少了接近200万元。

原来洋洋妈妈给女儿洋洋开了一张关联卡,这些钱几乎全是洋洋刷出去的,之后询问了洋洋才知道这些钱都让洋洋打赏给主播了,洋洋家律师表示这些主播都是装着家庭困难骗洋洋刷礼物,还加了微信号嘘寒问暖忽悠年少无知的洋洋,前后给多名主播刷了180—190万。

最可气的是这些主播知道洋洋是个小孩,还教给洋洋如何骗自己的父母防止被发现,然后继续忽悠洋洋刷礼物


在洋洋妈妈找了律师准备起诉平台的时候,平台回复称最多只能把洋洋账号里没花掉的礼物退掉,总价值大概3万元,平台负责人表示洋洋以前刷的不会退。

高进看法

洋洋未满11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没有得到监护人允许做出的消费是不合理的,监护人要求退还的必须退还。

另外,如果主播确实忽悠洋洋刷礼物了,这种行为很可能构成了诈骗,虽说洋洋是自愿刷的,但是她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是成年人就另当别论了。


高进说游戏


这件事情我也是昨天才知道的,反正也是一个爆料出来的消息。在广东深圳,11岁小女孩为打赏主播刷爆母亲信用卡,金额超过140万。

其实这种事情真的不少见,大家可以去百度一下这类的事情,真的有不少未成年的孩子刷起礼物来没有点B数,不过这次的金额实在是有点大,刷了140W,而且还是信用卡刷的。

而且这件事情根据女孩提供的资料来看,应该有点属于诈骗行为了。

可以看到这位主播一直采取兄妹攻略,称自己把她当妹妹。如果女孩给其它博主刷钱,没有给他刷,就此采取“道德绑架”。

该平台主播甚至与女孩相约共同“自残”。

并且最恶心的是在主播的内部群里,早就知道这个刷礼物的“金主”其实是个小孩子。

另外过分的是,在女孩提到父母查问信用卡账单去处时,一名主播开始教这位女孩怎么应对这种情况,方便女孩下次继续刷礼物。

之后就是这个女孩子的家长发现了,然后找平台的负责人调节,但是没想到的是这位负责人的态度真的太强硬了,称只能把账号里面还剩的三万多礼物可以退,其他的一概不退。

说实话,我是真的觉得这平台哪来的底气敢怎么强硬,这些聊天截图完全可以作为证据把主播或者直播平台告上法庭,因为聊天内容里面诱劝、要挟女孩充钱的内容太多了,特别是女孩只有11岁,是受未成年保护费的,没有经过监护人同意,绝对是可以要的回来的。

暂时还不知道如何收尾,建议家长直接请律师告上法院。


电竞喵喵喵


我觉得平台可以退一半,另一半让家长买个教训

一个11岁的孩子竟然操控家庭巨额财产,是谁的过错?

现在是2019年,大家都知道,在手机上会用银行卡、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的时候,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输入密码或指纹。


我觉得女孩家长至少犯了两个错误:

一、把自己的手机交给孩子使用。

如今的“无现金”支付社会,手机已经代替了旧时代的钱包,手机,就是一个移动中的钱包,它比钱包好看,比钱包中用,更重要的一点,它是一个无容量限制的“钱包”。

以前的钱包,最多就装个几千几万钱就应该满了,而“手机钱包”,可以装几十万、几百万甚至更多!

有时候,“手机钱包”就是一个家庭的全部财产。

把这么重要的一个“钱包”交给一个11岁的孩子管理,作为家长,怎么会放心?我觉得正常人家,不可能会把这么重要的一个手机交给一个孩子来管理。


二、支付使用的密码,孩子是怎么知道的?

有了“手机钱包”,还需要一个更重要口令:密码。

自己使用的手机支付密码怎么能让一个孩子知道,这可以理解为是对孩子的信任还是放任?

作为一个手机和密码的所用者,竟然把这么重要的东西交给一个孩子去使用,导致了银行卡里的钱被孩子使用,刷给直播平台的主播,难道就只是平台的责任,家长没有责任吗?


看过不少这样的新闻,没出事前,把自己的手机给孩子玩,密码可能是被孩子看到了还是其他原因知道了密码,然后在网络直播上或游戏里刷了大量金钱。出事了,这些父母往往第一个去找直播平台或游戏算账。

难道自己不三省吾身,哪里错了吗?

自己把孩子当成宝,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要买什么就买什么,要玩家长的手机,家长就给手机,结果造成了这样的事情发生,还想人家全款退钱,难道人家的数据不要钱吗?人家工作人员专门处理这事情不是一种损耗吗?难道不觉得自己给人家造成了麻烦了吗?

其实这种行为,放大了说,就是家长放任孩子,然后孩子在楼下刮花了别人的车是一个道理的。

很多人往往有一个共同的毛病,明明是自己犯的错,却喜欢赖上别人,以求把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

在这起事件里,由于消费的金额实属太大了,不退款的话实在不合适,140万,我个人认为,平台有权保留10万赔偿自己的损失,把其他的130万退回给其父母,这10万当买个教训!

自己的孩子自己一定要管教,不然出来社会迟早会有别人管教!


鬼谷纵横


照道理,应该退还,但是实际操作很难。首先,女孩不是一次消费140w,而是长期多次消费,哪一次是家长许可的,哪一次不是,这个家长要有明确证明,这个还好说;其次,平台收到了140万,其中用于给主播分成一大部分,然后用于购买办公用品,广告宣传,发放人员工资,这些是合理开支,但是这140w有没有用于这些途径,有多少用于这些途径很难衡量,也难以追回,就算追主播分成,那么多主播,有些可能离职了,有些不同意退还,一个个去追,可能有些都要几百几百的去追,这操作很困难;再次,如果小孩当时冒用了大人的身份注册平台,平台已经按照法律法规去核实了用户身份,那么平台责任压力也会小很多。

最后,平台如果不大的话,更难退。

打个比方,如果你是个便利店的小老板,每天营业额1000块,房租人工成本600块,有个客人每天买你800块的货,一年以后,突然有天警察告诉你,这个客人是个诈骗犯,要你把客人的钱退回去,都是赃款。你咋退?你每天毛利400块,经营一年,现在还要你倒贴一年的毛利。你咋办?反正按照现在的处理方法,都只能不了了之。。。。警察也不能查封你的资产啊,因为犯错的是那个诈骗犯。而如果那个诈骗犯未成年呢?

所以,有些事情看起来简单,实际上不简单。

平台不是便利店,但是有些情况还是接近的。


混血王子9960044


先不论平台和主播的责任,我觉得所有的家长都应该要反思教育这个问题,这样的事情不时就会爆出一两起,然后有些父母都还没有提高警觉,第一,孩子沉迷于看直播,作为家长的就没有一点察觉,或者有了察觉缺没有多加引导?亦或是平时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少?我觉得平时多和孩子在一起,以朋友方式相处,多带孩子出去玩,让孩子找到一种健康的兴趣爱好,孩子就不会沉迷于网络。第二,这么小的孩子就不应该买手机,平时打电话可以用电话手表,线上的学习用学习平板就可以了。第三,网络支付方便,但是也不安全,平时绑定一些只有小金额的卡就好了,把上百万的卡都绑定网络支付,也有点大意了,就算是工作需要那也要知道定期对帐。总之,沉迷于网络的孩子都有家庭教育的缺失


骑着猪赶着驴


这个事情,谁能详细的说一下,我总是认为是某些人在炒作,在博眼球。

这事不太符合逻辑呀,200万呀,还是信用卡支付的以我的经验,别说200万,就是花2块钱银行也会通知你吧?这200万是刷爆几张信用卡来的?多长时间来的?这么大额的支出,你自己一点察觉都没有,说不过去吧?再说那些个主播也不是傻子,明知对面是个未成年她敢这么忽悠?你把那个主播名字说出来,咱们去看看他。

炒作也得合情合理,谢谢。


飞翔的熊猫86632852


该平台存在违法行为,家长可以起诉追还。

11岁小女孩行为能力还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行为在法律中有明确规定,什么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呢?

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第17条-第24条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包括两种情况:
1、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所具有的行为能力
第19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特殊情况:第18条第2款规定“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也就是说民法中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一、8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但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就是16岁以上不满18岁已经工作了的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完全精神病的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刑法中的限制行为能力人:年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是他们的法定代理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其有监护能力的近亲属担任他们的法定代理人。


限制行为能力人的行为效力:
1、纯粹受益和行为能力;
2、行为能力以外的双方行为是效力待定:(但签订合伙协议是无效的,因为根据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人必须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3、行为能力以外的单方行为无效(如遗嘱);

故,在上面第二点中,效力待定也就是需要其监护人进行确定是否是可以的,可行的,如果是监护人不认可该行为,则该行为应当视为无效行为。该平台应该退还这11万元。否则可起诉该直播平台。

当然,这个小妮子也要好好教训一下,父母也要教育一下,子女竟然可以随意使用这么大数额的钱款。父母做得不够。


LazyBears聊热点


哇,这小女孩好牛逼呀,打赏140W耶。我得奋斗多少年才能赚的到140W呀。就算我月薪一万,每月净存5K,一年6W,都要花上23年,我现在27岁,到时候我都50岁,都老了呀。难道有些人的始点是一些人永远都到达不了的终点呢。最近几年网上直播平台确实层出不穷,国家法律法规针对新出的市场还没有明显的法律约束这些直播平台,导致一些平台趁机谋取暴利。针对这个具体的案例,我说真的,我个人觉得这样的平台不仅得让它全额退款外,还必须处于巨额的罚款后再令其停业整顿,好好反省后再说下一步的处置结果。为什么呢?很简单,你给一块类是糖果的东西给一个没有明辨能力的小朋友,他接下来的动作是什么?毫无疑问,小朋友会放在嘴里。如果这是个毒药呢?难道你还能推卸责任?


踏踏实实的网瘾少年


人家平台不偷不抢是你自己给的,,如果个个都说是小孩刷直播要求退款那人家平台不用生存了


;冲我勼该死!


我个人认为是有钱任性,是家长自己的责任!信用卡刷了这么多钱自己不过问一下?现在感觉多了再跳出来,想挽回损失,你自己干嘛去了?关心过你小孩的兴趣爱好吗?!不要一出事就拿小孩未成年来说事!这是家长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而交的学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