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我有幸與王世襄(1914-2009)先生在一個研究所共事多年,親耳聆聽他老人家12年的教誨。若說我們是“同事”,實在不敢當。論年齡,他是我的父輩; 論資格,他是文物界老前輩;論人品,他是我們年輕人學習的楷模。
王先生涉獵的領域相當廣泛,在古代漆器、明式傢俱、書畫法帖、古琴等方面造詣極深。最令人 叫絕的是,他精通北京玩家的各種遊藝,被譽為“京城第一玩家”。京城八旗子弟玩物喪志的遊戲,經他妙手回春,成了北京民俗遊藝文化;廚房炊事不再枯燥無味,生活被他演繹成了一門藝術。
(林梅村,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
生活原來是一門藝術
王世襄從小受西洋教育,小學到高中就讀北京一所美國學校。1948年,在美國考察博物館時,王世襄操一口純正而流利的英語,人家認為他是在美國長大的呢。中國讀書人講究琴棋書畫全面發展,王世襄彈一手好琴,在美國考察時隨身攜帶一張元代琴師朱致遠制七絃琴在美國各地考察,不失時機地宣傳中國古琴文化。
高中時代
王世襄和父母
據說王世襄家藏的“大聖遺音”琴可與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琴相媲美,屬於同年代、同品題的宮中藏琴。1948年,王世襄夫婦“鬻書典釵”,以傾家之資,從一位藏琴世家手中求得此琴。王世襄本人並非古琴專家,他的夫人袁荃猷[1]卻是古琴一代宗師管平湖的入室弟子。家中藏有的幾把傳世名琴,都是夫人袁荃猷追隨管平湖學琴、撫琴的日常用器。
[1]袁荃猷: 讀作 yuán quán yóu。
夫人久病辭世,王世襄悲痛恆久,不忍睹物思人,便將家中所存古琴連同與夫人共度幾十歲艱難時光的各種珍藏,交付古玩市場拍賣。那把“大聖遺音”琴,在嘉德“儷松居長物”拍賣會上竟然拍出了891萬元人民幣的天價,創出中國古琴的拍賣紀錄。
唐·大聖遺音
王氏舊藏
然而,就在這樣一琴值萬金的賣場喧囂之中,王世襄卻輕輕一揮手,將家藏的另一張同是傳世稀珍的宋琴(一說明琴),無償送給了一位年輕琴人——曾跟隨袁荃猷學琴的學生某君。據說,當日看王老事忙,某君上門搭手相助。他說:“你懂琴,這張琴,你拿去。”
王世襄對前來採訪的記者說:“中國人的生活,中國人的工藝美術——生活習俗,以及遊藝情趣等,也能體現中國人的偉大。現在這個北京城,越來越不像過去的老北京了,就是那些故舊的東西、傳統的東西,都已經被西洋東西全取代了。我覺得,這很不合理,而且很危險,實在不應該!中國的傳統文化需要保護搶救的實在太多了,希望人人都不要數典忘祖才好。”
鴿哨·80年代
王世襄與袁荃猷
鴿哨·本世紀初
王世襄與袁荃猷
有一次,某電視臺拍攝反映老北京的英語節目,導演慕名而來,請他講北京人養蟈蟈、鬥蛐蛐兒。王世襄用中文講,一位漂亮的女主持當同聲翻譯。這可不好翻譯,我站在一邊看熱鬧。在導演的指揮下,攝影機開拍,女主持剛翻譯了幾句,王世襄就不耐煩了,問道:“我能不能自己用英語講?”導演大為驚詫,沒想到這個老頭居然會講英語。
王世襄就從養蟈蟈兒的葫蘆講起。他說:“國產電視劇《末代皇帝》有個鏡頭表現溥儀從懷裡掏出一隻葫蘆,一隻蟈蟈兒從裡面跑了出來。”王世襄對著攝影機鏡頭,用流利的英語侃侃而談。他說:“這個鏡頭設計得挺合理,表現溥儀玩物喪志,可是他拿的那個鑲象牙口的葫蘆不太對頭,那不是養蟈蟈兒的,而是養油葫蘆的。”我從小在京城長大,對北京玩家的各種花樣略知一二。我一聽就樂了,導演大概不知道什麼是“油葫蘆”。這是一種類似蟋蟀的鳴蟲,一般寄生在老房子的牆縫裡,比蟋蟀笨拙,容易捕捉。
蟈蟈和葫蘆
王世襄展示葫蘆
京城八旗子弟以冬日養秋蟲兒為時尚。有點本事的玩家鬥蟋蟀,沒本事的才養油葫蘆。養蟲兒的葫蘆花樣繁多,製作起來頗耗時工,先摘生葫蘆晾乾一年,等候它變得質堅,再量材而制,先截上葫使平,入油溫炸,待其色變微黃,取出晾乾,再以絲帛摩挲,使其光潤,截口之上用紅木或柴木做蓋兒,更為講究的就是溥儀玩的那種象牙材料製作的葫蘆,蓋兒上還雕上“五蝠捧壽”、“魚躍龍門”等吉祥語。據說咸豐年間恭親王有個蛐蛐兒葫蘆,價值十萬兩白銀。
這個英語電視節目是拍給外國人看的,王世襄批評道:“北京玩家冬天養秋蟲相當講究,不同的秋蟲用不同的葫蘆來養,海外一些Delear(古董商)不分青紅皂白,幾乎所有裝蟈蟈兒的葫蘆一律稱Cricket Cage(蟋蟀籠),還印在拍賣圖錄上,太露怯了!
訓鷹
王世襄和老夥計
在北京玩家種類繁多的遊藝之中,最高境界是玩鷹。鷹可不是那麼好玩的,至少要“過五關斬六將”。據王世襄總結,這五關是打鷹、相鷹、訓鷹、放鷹和籠鷹。第三關“訓鷹”,北京人俗稱“熬鷹”。新捕獲來的野鷹亦稱“生鷹”,主人為了馴服生鷹,要連續幾天幾夜對它實施騷擾,讓野鷹不能睡覺,謂之“熬鷹”。
經過少則一週,多則10日不間斷地熬馴,生鷹才能馴服,按照主人的指令起飛捕捉野兔等獵物,然後將獵物叼回後交給主人。沒有主人指令,這頭鷹絕不染指獵物。
王世襄是玩鷹高手,在燕大讀書時,結合捕鷹、馴鷹、放鷹的實際體驗,在《華光》雜誌上發表了一系列玩鷹的文章。
買菜
王世襄騎車買菜
王世襄還能燒一手好菜。我曾經問他怎麼學的廚藝,王世襄告訴我,他小時候家境比較好,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從小吃喝玩樂慣了,解放後沒有這個條件了。怎麼辦呢?只好自己學著做。
當年北京各大飯店的名廚師,每天早上到朝陽菜市場為飯店買菜。菜市場開門之前,他們在大門口打太極拳,或者相互交流廚藝。 王世襄發現這個秘密後,每天一大早也到朝陽菜市場打太極拳,混在北京各大飯店名廚堆裡偷聽他們交流烹調技術,不久就入了門,烹調術與日俱增,並且有所發明。他還不知“天高地厚”,在朝陽菜市場門口與這幫廚師交流起烹調技術,那些大師傅以為他是京城哪一家大飯店的名廚呢。
王世襄做菜頗有特點,素菜葷做,葷菜素做。換句話說,就是用做魚的方法燉豆腐,用炒肉的方法炒白菜,名曰“素菜葷做”;葷菜則相反,用做白菜的方法做魚,用炒青菜的方法做肉,這樣吃起來不膩口,名曰“葷菜素做”。我吃過一次王世襄炒的白菜,裡面好像放了糖和黃酒,儘管這道菜沒放肉,吃起來味道卻像糖醋里脊。
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
1943年冬,王世襄從淪陷區到重慶找工作,一心想去李莊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工作。就請梁思成帶他拜見所長傅斯年。傅斯年問:“你是哪個學校畢業的?”王世襄回答:“燕京大學國文系本科及研究院。”傅斯年說:“燕京大學畢業的不配到史語所來。”王世襄只得赧然而退。
1946年11月,南京舉辦《勝利後第一屆文物展覽》,王世襄和故宮人員押運部分楊寧史(W.Janning) 銅器參加展覽。會後,杭立武召集“清理戰時文物損失委員會”委員開會,決定派員赴日交涉索還戰時損失文物。原擬請德高望重的徐森玉前輩前往,因徐年事已高,改派王世襄赴日。
故宮文物“南遷”期間,北平故宮博物院駐滬全體同仁,攝於1935年。
前排右四為院長馬衡先生。
那天與會者有傅斯年、梁思成、李濟、徐森玉、蔣復聰、曾昭燏等位先生。傅斯年認出王世襄,對他說了兩句話。第一句是,“你去日本工作,追索文物當和在平津一樣,要非常非常aggressive”。這個表示“好鬥”的英文詞是傅斯年的原話。第二句是,“那年在重慶你來見我,我不知道你還能工作。如果知道,我就把你留下了”。
王世襄回憶說:“我受寵若驚,十分感激。但心中清醒,並未得意忘形。傅先生所謂留下我,是派我做一些辦公室總務處的跑腿聯繫工作,而不是學術研究。他對燕京大學畢業人員不配進史語所的信念是根深蒂固、堅定不移的。因為燕京大學確實沒有請到王國維、陳寅恪那樣的國學大師擔任教學。我自恨緣慳。
傅斯年先生
王世襄被留在故宮
燕京大學人才濟濟,侯仁之、週一良、陳夢家、余英時、張廣達等“燕大才子”,無一不是中國當代學術的風雲人物。侯仁之是中科院院士,余英時、張廣達是臺灣“中研院”院士。
經陳寅恪推薦,燕京大學研究院尚未畢業的週一良,就在1936年進入史語所任職,竊以為,王世襄之所以在傅斯年那裡吃了“閉門羹”,問題恐怕出在他當年一事無成,而且不能證明自己將來會有什麼出息。
事到如今,有些“學院派”學者仍對王世襄的學術水平持保留態度,遠不及他在廣大民眾心目中“京城第一玩家”的尊貴地位。無論如何,傅斯年在李莊對他的激勵,成了王世襄後半生髮憤圖強的重要動因之一。
王世襄的人生道路一直坎坷不平。日本投降後,經馬衡、梁思成推薦,任國民政府教育部“清理戰時文物損失委員會”平津區助理代表,先後收繳北京、天津上千件散佚的珍貴文物,還收繳流失日本的古籍善本一百多箱。
王世襄和梅生
梅生為美國學者
1949年,他謝絕了在美國的各種工作機會,毅然返回祖國。王世襄本打算在故宮博物院幹一番事業,萬萬沒想到在“三反”運動中遭到更為沉重的打擊。 審查組懷疑他在“清理戰時文物損失委員會”工作期間牟取私利,以莫須有的罪名,將他下了大獄。飽嘗手銬腳鐐滋味,還染上了肺結核。儘管“審查”結果證明無罪,仍被開除公職,被迫離開文物系統。禍不單行。1957年“反右”運動中,他又在音樂學院被打成右派。
那個時代最倒黴的事兒,一件不拉全讓王世襄趕上了,他在《自珍集》序寫道:
“大凡受極不公正待遇者,可能自尋短見,可能鋌而走險,罪名同為“自絕於人民”,故萬萬不可。我則與荃猷相濡以沫,共同決定堅守自珍。自珍者,更加嚴以律己,規規矩矩、堂堂正正做人。唯僅此雖可獨善其身,卻無補於世,終將虛度此生。故更當平心靜氣,不亢不卑,對一己作客觀之剖析,以期發現有何對國家、對人民有益之工作而尚能勝任者,全力以赴,不辭十倍之艱苦、辛勞,達到妥善完成之目的。自信行之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當可得到世人公正、正確之理解與承認。”誰能想到,王世襄辛辛苦苦為國效力,卻在偌大北京城分不到一處住房。我們幾個畢業不久的大學生,在研究所沒幹幾年,都分到了京城一處樓房,究其原因,王世襄在朝陽區芳嘉園衚衕有一處祖上傳下來的老宅,要想分新房先得交這個宅院。芳嘉園王家老宅,本是一個環境幽靜的庭院,朋友相聚,甚得樂趣,不幸在“文革”中糟蹋成了八家人共住的大雜院。
芳嘉園
王世襄的老宅
唐山大地震後,這個小院的房子,可謂“屋漏又遭連夜雨”,全成了危房。更令人擔憂的是,珍藏明式傢俱的三間北屋後牆,正是後院五家住戶所搭的小廚房的後牆。這些小廚房都用油氈覆頂,距離北屋房簷只有三尺,一旦誰家廚房不慎失火,北屋連同這些歷時數十年收藏的明式傢俱都將付之一炬。
更有甚者,房管局安排搬來的新住戶,竟然是一個白鐵匠,整天打鐵、焊洋鐵壺,他的老婆則撿拾垃圾,堆得滿院都是。為此,王世襄多次到街道辦事處、房管局、文物局等主管部門反映情況。有關部門派人查看後,只送來幾個滅火器,敷衍了事,實質問題卻一件都不給解決。
荷蘭王子授獎
克勞斯親王獎
王世襄一生出版了31種著作,為中國學術贏得諸多榮譽。如果問哪一本書最重要,無疑是《髤飾錄解說》(文物出版社,1983)和《明式傢俱珍賞》(香港三聯書店,1985)。前一本書是王世襄在學術界嶄露頭角的成名之作,初稿在1958年以自刻油印本流傳於世;後一本書則是他躋身於世界學術之林的經典之作,多次再版,並譯成英、法、德三種文字,連同中文共有9個版本流傳於世。這本書讓整個世界領略了中國古典傢俱之美。
著作
王世襄的著作
牛津大學教授柯律格(Craig Clunas)在《靈感的共鳴與萬物》一文寫道:
“早在1940年之前,明代的傢俱就已成為歐美學者的研究對象,但是他們錯誤地認為,中國古典傢俱的藝術成就在其產生地無人研究、被忽略以至被低估了,在某種意義上他們還將其歸功於西方的“發現”。”王世襄不僅用他多年的研究,也藉助為國外所不瞭解的收藏鑑賞的有緒傳統,指出了傢俱的研究在中國現代性文化的創造中佔據著重要的核心位置。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王世襄的名作《明式傢俱珍賞》,正是《史記·太史公自序》所言“藏之名山,副在京師,以俟後世聖人君子”的不朽之作。他不僅為中國文物界和收藏界做出重要貢獻,而且為整個中國學術贏得了榮譽。
先生出身名門,經歷豐富,玩物尚志,心胸尚樸。這樣的玩家,今後的歲月裡,出現的幾率大概會更加的低吧。
閱讀更多 勾吳舊木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