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技巧,一年阅读100本书,你也可以!

我2018年的阅读量,不到3本书。我2019年的阅读量,目标是100本。目前,已经完成了10本,还余下90本。在不到300天的时间里,我将会怎么做,去完成这90本的阅读量?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在这之前,我想都不敢想,但是自从我请教过一位百万知识付费领域的大咖之后,这个问题就变得容易的多了。

5个技巧,一年阅读100本书,你也可以!

通过以下几个阅读技巧,让你一年的阅读量,也轻松超过100本。

技巧一、要有目的性的阅读

我们平常读书,往往是没有目的,随性而读。

一种是见猎起心,买书就象把妹,见一个就追一个。

第二种是追赶潮流,什么流行读什么。

第三种是临时抱佛脚,书到用时方恨少,结果用完即丢。

随性而读的结果是,书买了一堆,最后太都是束之以阁,真正读完的却没几本。

带着问题去读书,带着目的去读书,带着功利心去读书,你才能深入去阅读,才能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从而获得作者的经历、情感、启发与感悟。

技巧二、制订一个读书计划

阅读是需要花时间的,每天忙完工作下班已经很累,照顾家庭生活,人际社交也不能丢下,有时还想看个电视打个牌,转眼就到了休息的时间。我们总将读书的优先等级排在最后,慢慢的就不想读了。

这个时要制订一个读书计划,不只要确定每月读哪几本书,还要具体到每天读多少页。有了具体的页数计划,你会发现时间自然会挤出来。

技巧三、选书的三项原则

原则一,少选畅销书,优先经典书。

原则二,向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请教。

原则三,先易后难,先浅后深,先读行的书再读知的书

选书最重要还是第二个原则,比如我们学习写作,与植物君探讨一下之后,他也曾经历过我们学习的这些阶段,并且阅读过几十本写作方面的书籍,按他的建议极大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

除了上面三个原则外,不同出版社的版本也会有所差别,这点可借用豆瓣、简书等书评工具来查看对比。

至于是选择纸质还是电子版本要看个人习惯,不过建议以纸质为主,电子为辅。

技巧四、三步读的步骤

很多人的阅读速度慢的原因是,错把识字方法当作阅读方法,高效率也是阅读目的之一。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三步读的方法来提高效率。

三步法是指,速读法,细读法,精读法

速读法是指打开新书时,用最快的时间读完该书的方法,或者先通过浏览大纲、序、结语,了解该书的主要表达的观点,选择性的阅读,跳读法也属于此法。此阶段的阅读时,可能会遇到不理解的方面可以选跳过,全书读后若有需要时再细读。此法便于我们快速吸收知识,经验,并对下一步阅读作好准备。

细读法则是按照一定的进度计划或速度后关注的重点,对内容进行仔细阅读,作好划重点、摘抄金句、作笔记等记录。细读兼顾进度与质量,此法便于我们掌握作者的经验,积累素材,转化为运用。

精读法是经历了前面两种阅读后,仍进一步的探究的方法。这个阶段不以进度为目标,而是将自已转化为作者的角色。完全站在作者的角度,去阅读体验作者写作的场景、思想理念、逻辑结构、写作动机等,完全消化作者写作的意途。必要时可以转换的角度,思考换个场景,或换成自已的角色如何去写去做,甚至可带着批判的角色去思考。

三步法阅读,可根据阅读的感悟及时间,进行安排。

技巧五、阅读转化

阅读的目的,是希望通过作者的经历,带给自已的感悟。但人的记忆力是有衰退的,所以一定要进行转换内化。摘抄、作笔记只是简单的粗加工,我们更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内化。

写读后感是一种很不错的内化方式,读完书后尽快整理出读后感,将作者的内容、知识点或理念转化为自已的感悟,这样才能有所收获。谈后感可以从以下方面去思考:

  • 对于书中内容或书中某一句话的感悟
  • 与自已的经历相关的感悟
  • 书中的理论或观点的应用,或可作为其他理论的证据
  • 其他引发的思考

仿写也是一种内化的方式,根据作者的描写方式,去仿写。一般适用于写作练习。

写践行计划,知行合一,是最佳的学习方式,根据书中的感悟或工具,设计自已的践行计划,再来对照学习。

分享是也是内化非常实用的工具,书中的收获点可能来不及整理,但可以选择自已有感悟的部分,与人进行交流,从而去丰富与架构自已的知识体系。

最后以一个小故事结束,有一个秀才写不出文章痛苦万分,其妻见曰:"怎么比我生小孩还难?”。对曰:“当然更难,你生孩子是肚里有货,我写文章是肚里无货。“平时多阅读,我们肚里也就有很多货了。

收集一百个技巧,不如用一个技巧来的实在。

所有的方法,所有的技巧,都必然在运用中才能熟练掌握。一年读100本书,并非不可能,当你愿意去为它奋斗的时候,它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去回报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