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者之師”扎記:你是學海瑞,還是學包拯?

“執政者之師”扎記:你是學海瑞,還是學包拯?

清朝官員和珅,從皇帝身邊的一個小侍衛竟然一步步做到了文華殿大學士,而和珅所倚重的並非只是乾隆的信任。和珅懂得如何為帝王分憂,如何與朝中大臣相處,並且他有著淵博的知識,這些都是他能夠平步青雲,並很快就爬到了清朝權力頂峰的原因。

“執政者之師”扎記:你是學海瑞,還是學包拯?

晚清的曾國藩雖然看上去一 副老實相,但實際上他有著很深的心機,不然也不會一直做到了直隸總督,並被封為毅勇侯,死後還被諡為文正公,足見朝廷對他的重視。

一邊做著官,一邊學著如何做官,完全符合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他們在這種“行”與“知”的並行之下,掌握了做官的學問,從而完成了自己人生的政治理想與抱負。

一個人做官的水平可以和聰明成正比,但是與個人的學識和他的內心是否善良沒有直接的關係。

一個人懂得做官,多麼重要?

先看海瑞:

海瑞有著耿直的性格和寧折不彎的品行,但由於做事不夠圓滑,所以幾經罷官,甚至準備好了一口棺材以死上書。在歷史上他雖然深得百姓的愛戴,但官位一直不怎麼高,最高只做到了南京右都御史。

“執政者之師”扎記:你是學海瑞,還是學包拯?

再看一個人,包拯:秉公執法、一身正氣,明察秋毫,破案無數,被老百姓稱之為“包青天”。他的他的秉性為人和脾氣,不比海瑞好,官做得比海瑞大,原因就在於他深諳為官之道,懂得“權變”。

你是學海瑞當官,還是學包拯當官?看來認識不認識何老師,是不是親身與何老師交流,真的不一樣。

“執政者之師”扎記:你是學海瑞,還是學包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