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雷軍的小米,中國現在主流旗艦級的配置價格會不會早已過萬?

雪浪子fff


謝謝您的問題。我同意您的觀點,因為這就是小米手機的歷史地位與作用。

小米總的印象。小米是一家商業模式特殊的互聯網企業,以硬件為基礎、手機為入口,實現全面盈利。雷軍是性價比概念的開創者、電商營銷的創新者、生態模式的探索者。當年沒有小米,國內手機市場會很長時間被低價低性能的山寨手機壟斷,如果沒有小米也許還會有廠商,但假設是沒有意義的。與BAT不同,小米掌握了眾多硬件數據,在今後打造智能家居、物聯網中,有著現成的資源。我國內手機市場發展來看,小米的地位無人可以替代。


低價一直是法寶。低價戰略是小米用互聯網思維打破傳統營銷模式的法寶,對小米成長意義非凡。第一,通過低價迅速擴大用戶市場,壯大米粉隊伍,並通過互動傳播,擴展互聯網營銷成果,雷軍是非常注重米粉互動的。第二,在龐大的用戶基數之上,利用物聯網和大數據應用網絡,建立起了小米生態,廠商、用戶和小米都能夠取所需。第三,初期小米在對抗山寨手機的時候,大打低價策略,那時候消費者對手機產品質量與技術要求並不高,之後雷軍不斷提升小米手機的硬件質量、投入最新技術,給米粉更多驚喜,更容易贏得品牌忠誠度和信賴度,認為小米是性價比、黑科技的好手機。第四,小米手機的低價讓競爭對手有了無形的價格壓力,定價時不僅要考慮自身成本,也要對標小米的價格,促進了價格上良性競爭。就算是華為這種掌握核心技術資源、對標蘋果三星的企業,也會回過頭和小米的性價比過招,雷軍和餘承東也是唇槍舌劍。商業模式的機遇。目前,在5G時代正式到來之前,全球手機硬件創新遇到了天花板,營銷模式創新的價值往往高於一兩個單項技術創新,但還是基於深入挖掘最新知識產權的技術之上。比如小米9宣傳的是首發高通驍龍855,華為P30系列核心是自研芯片和拍照功能。小米手機商業模式的成功在產品定價策略(性價比)、產品設計創新(全面屏等)、營銷模式創新(粉絲營銷)、生態思維創新(“手機+AIoT”),這在手機發展史上都有是很有遠見的。在海外贏得了市場,把全球性價比高的資源納入小米生態圈,以小米手機為中心的智能家居、硬件設備越來越多,小米今後也有自己的發展道路,當然雷軍也看到了小米對供應鏈管控不足的問題,還需要改善。

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追科技的風箏


完全扯淡!沒有小米國產旗艦機還會在3000以內徘徊。小米沒出來的時候中國那時候二十幾家國內品牌,分一二三線品牌的。百舸爭流,價格打成脫褲子價,渠道商一臺手機純利潤才幾塊錢。結果小米出來犧牲中間渠道利益以低價競爭(西方就是惡意競爭),乾死了多少中國國內手機品牌,連鎖反應害死多少產業線企業。如果沒有小米我相信今天手機品牌會更多,國人產業會更大。

扯什麼小米給市場帶來抑制高價,給消費者帶來性價比的!純粹扯淡!是小米扼殺了國內品牌多足爭舸的局面,形成當下三足鼎立(vivo和OPPO都原屬步步高)的局面。使得市場價格成為當下壟斷趨勢。在這種趨勢下小米相對價格偏低而已。這種沒有大局觀市場觀的蠢話,信者無知,知道嗎!

(溫馨提示:槓精!看清楚這裡說的產業角度,想噴沒問題,別再跟我提什麼性價比,什麼抑制手機價格。為什麼?因為你格局太low,我不屑跟你廢任何口水。)


忒事兒


在我們天朝、只要有利可圖、必蜂擁而上、沒有小米也會出來大米、土豆、磚頭、破鞋子、爛襪子之類的企業來分一勺羹,摩托車行業從幾百家到現在還有一百餘家、電動車從幾十家到上百家、汽車從幾家到上百家,所以不用愁,所有行業只要沒有跨界難度都難一家獨大,除了軍工、核能、航空航天有技術壁壘、國家壟斷外、只要允許民企介入、分分秒秒把你從高大上變成灰姑娘,十幾億的人口、每人平均消費1元就十幾個億,怎不讓人激動,吃不上肉爭口湯都能飽的大鍋,誰不想爭一下?


吃鏌就菜


很多人都覺得沒有小米,會有大米什麼別的廠商替代,但為什麼小米活下來了,完完全全靠低價嗎,那時候有天宇有酷派有大可樂,但最終小米活下來了,靠的是配置,在那個智能機剛興起的時候,還不考量美觀的時候,小米起來了,所以,雷軍會說,最好的設計就是沒有設計,這裡我不是為了吹捧,雷軍其實說出了部分事實,那個時候智能機還沒有一個很好的參考模型,至少安卓這塊大家都剛起步。

很反感,有些人自以為是的扯著經濟學市場角度來說,沒有小米,還會有別的廠商代替他,到這有個時間問題。小米在控制價格的同事,儘量多的去豐富配置,及系統的優化,小米成立,miui系統先行,後才有了小米手機。初期的miui每週一個開發版本更新,這也是花了很多功夫去了解用戶需求的,所以現在的miui除了有些廣告,基本沒別的弊病(我用過華為 榮耀 oppo iphone) 如果說流暢度好用 蘋果第一 安卓這塊 比較人性化好用的 小米 oppo考前 華為的動畫過渡不流暢 這是實實在在的體驗出來的。

最後說一個故事,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有人去挑釁地對他說,你不就發現了一塊新土地嘛,有什麼了不起的。哥倫布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拿出了一個雞蛋,讓那個人把它直立在桌面上。那人無論如何都無法讓雞蛋順從地直立,最後哥倫布拿起雞蛋並在大頭處敲了一下,由於敲碎了蛋殼,底部變平,於是雞蛋自然而然地就很好的拜訪了。“是的,發現大陸很簡單,但卻沒有人能發現它,我發現了”,哥倫布說到。說這個故事,是希望那些總是信奉什麼經濟學市場經濟說事的人能清楚:1.不要眼高手低,誇誇其談,實際情況,沒有你們說的那麼簡單,即便是像有些人說得“低價是為了打開一條出路”,初期,如何能小批量採購到配件,又能控制價格,又要打開市場,又要防止黃牛,這些東西不是那麼隨口說說的;2.市場經濟下自有替代者,這種沒有任何意義的左右逢源的話,還是別說了,誰都會說。問題是,誰能在做到的情況下保持下去,如果短暫地做到,確實各個廠家都能做到,但誰能長久呢;3.去看看曾經的線下手機店的定價,以11年為例,那時剛上大學,去店裡買手機,諾基亞還是塞班的時候,機子買到了3800左右,當然現在落魄了變乖了,為了重新進入市場乖了。三星為什麼推出A系列(中端機型),因為三星每年的出貨量,中端機型佔了七八成,且很多中國市場特供機,你敢說不是因為激烈的國內手機市場競爭影響?誰攪得局,小米。誰受惠,用戶當然。不能強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大家可以遵從個人喜好選擇自己喜歡的手機品牌。華為為什麼推出榮耀子品牌,大嘴說了,小米的模式值得學習,去翻翻大嘴13 14年的微博。相同價格,華為的機子,以暢想系列為例,去用個半年,再去風輕雲淡地說“華為有各個價位的手機”,我保證你想罵娘,不過人都是賤的,覺得多花點錢,就能買到好東西,當然一分價錢一分貨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正確的。而高端機型,麒麟系列處理器加持,這確實是值得點讚的,畢竟自己的處理器,可你知道里面的原材料,核心的東西還是採購美國的,我這是就是論事,不是黑華為。華為我還是比較欣賞的,雖然,一直對 買華為產品≡支持民族品牌≡愛國 完成買華為等價於愛國的營銷這塊 有些反感 但總體是好的 不過 榮耀品牌僱水軍黑小米 就有點不道德了 前幾天還爆出一個出了名的米黑自媒體 是華為員工的信息 實在是不忍促讀啊 你極少看到米粉 為了黑而黑 有時候噴ov 高配低價 也是出於好意 儘管ov粉不接受 一邊使勁說 我這手機品控好美觀 一邊又不得不用中端的處理器去和845 855比 哎 同情 摸摸頭 ov的尿性 高價請明星代言 將自己的手機綁定到年輕時尚上 然後最終價格落到消費者頭上 當然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選擇 不過想想那些工廠打工的小妹 每個月累死累活的加班 我有點心疼 為什麼不去買個高性價比的手機 mix系列外觀也不錯 熟字系列也可以 然後將本該交智商稅的錢省下來 買些面膜敷敷也好(當然 這裡是舉個例子 無冒犯)

最後 雷軍是個出發點很好的人 不作惡 堅持感動人心 價格厚道的產品理念 人家早早的就是百萬富翁了 如果真的想要多掙錢 可以定價高高的 學ov 定價這東西誰學不來 ov的手機就比小米多有什麼高技術含量的東西嗎




jds301


個人觀點,小米手機只不過開啟了一個高配低價手機的時代,這個時代的所有手機,只是配置比較主流,硬件和功能體驗上都是閹割的,美其名曰學生機。

這種事兒是對的,確實有這種需要,也給了國人更多選擇。

其次你要看明白,美國不管什麼手機都是很便宜的,美元換成人民幣才貴了,美國也沒有小米啊,手機價格為什麼不高呢?說白了手機配置那麼高是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打遊戲嗎?這並不是剛需,所以手機價格搞那麼高賣不出去啊。這幾年我覺得小米對於學生機貢獻不小,紅米系列等等讓很多沒什麼工資的階層買得起手機了,比如學生。

最後一點,小米手機之前霸佔國內市場的是諾基亞和三星,蘋果。小米縱使再便宜,後兩者也沒降價,反而已經破萬了,這就很說明問題了。我反而認為是小米給了藍綠兩廠分割蛋糕的機會。


大盜愛上樂呵呵


沒有小米,旗艦機的價格也不會是一萬多。

為什麼蘋果銷量下滑了?前段時間蘋果公司CEO庫克已經承認銷量下滑與蘋果的定價過高有一定關係,所以蘋果這段時間不斷地在大幅降價。蘋果旗艦機的價格就是差不多一萬塊錢。

如果沒有小米,國產旗艦機的價格都能賣一萬?蘋果就是例子。

能接受一萬價格的人畢竟是極少數,想追求利益最大化,那必然不能賣價過高。賣價過高,雖然毛利多,但是數量少,總的利潤就不多。賣價過低也不行,空有數量,但是賺不到什麼錢,只是給供應商打工而已。所以價格要賣得剛剛好,來實現利益最大化。

以上是從價格與銷量來看的。

接下來再從競爭、產品品質來看,還是以蘋果來舉例。

為什麼蘋果賣這麼貴,還能賣得動?

首先,蘋果是IOS陣營獨一份,安卓機千千萬萬,誰都可以做,但是IOS只有蘋果能做。這就是一種壟斷。

其次,蘋果手機品質好。蘋果首先使用圖形化界面,首先使用觸摸屏,系統乾淨、不卡,自己做處理器,這些都是其他手機廠商不能企及的。所以,蘋果建立了好口碑,他敢賣這麼貴,消費者還覺得值這個價。

而反觀國產手機,全部是做安卓的,形成了相互競爭的關係。要想賣一萬高價,那除非所有國產廠商搞串謀。這顯然是不可能得,前腳你剛賣一萬,我馬上就改賣九千,你賣九千,我就賣八千……怎麼可能一直保持一萬的價格?

其次,國產手機的品質也不支持他們賣一萬,因為消費者不認可,你定一萬的價格,你賣不動。

華為算是在中端和高端手機品牌中站穩腳跟了。

華為為什麼贏得了用戶的認可?

一、雖然華為也是安卓,但是高端機的處理器是華為自己研發的,這是其他品牌比不了的。

二、不可否認,開拓海外市場較早,因為華為是做電信業務起家的,他在歐洲本來就有渠道,於是華為利用渠道進軍國外手機市場。從華為營收來看,華為海外營收佔一半,功不可沒。

三、華為進軍歐洲市場,歐洲市場可謂一片真空,華為找準自己的價格定位,加上自己手機品質又不差,歐洲人對華為沒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自然賣得好。

四、不可否認,華為是國產手機的代表,深入人心。去年的中美貿易戰,一些企業給買華為手機的員工補貼,懲罰買蘋果手機的員工。



GRIDMAN


一本正經的胡扯八道。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蘋果近段時間倒是降價了,而且降價幅度不小,它是因為小米的存在降價的嗎?國產手機質量提升,並在國際市場贏得一席之地,前提是高額的研發投入,引入業界領先的硬件和穩定可靠的品控體系,沒有利潤就不可能有持續的投入,難道手機市場的利潤都只能給蘋果三星大家才沒有意見? 事實上,任何手機品牌型號的定價,都是根據自己的生產成本、產品的市場定位、市場銷售目標和品牌溢價能力去確定自己的價格參考體系,而且是向上參考的。舉個例子說,使用麒麟980芯片的P30p定價5000元,而使用據說是跑分性能卓越的高通855芯片的小米9定價3000元,甚至低於已經上市一年的使用麒麟970的P20p,這就是成本控制、市場定位和溢價能力決定的。小米抑制了誰?誰都想溢價,小米也想,只是不能。


雲彩2011


如果沒有小米手機

小米手機一直以來以性價比和安兔兔跑分而著稱。今年以來小米的幾場發佈會不停的懟友商,奈何友商發佈會只提蘋果三星不提小米。友商的行為更加激怒了小米,小米以後發佈會應該會不停懟友商,友商也應該會不理會小米。

小米小米優勢:



小米手機有巨大優勢,沒有線下門店高昂費用,也沒用芯片研發巨大投資。小米堅持購買其股東高通芯片做手機,線上搶購模式進行到底。使用代工方式降低成本。比如華為松山湖生產基地的弊端是自己建立生產廠會增加成本,自己研發芯片會增加研發風險。華為不明智之處就是和高通對抗,與高通對抗結果就是受到美國打壓。小米順勢而為,順應潮流,拒絕高研發投入,甘願做末端組裝生產有效降低成本。這才是未來發展模式。利用這種模式,通過代工組裝方式,進行小米家電生產網上售賣來一步步擊潰中國傳統家電企業,並且用高額售後維修費來提高小米收入,這也是小米成功之處。



小米麵對的挑戰:

IQ手機出現,以及傳統的魅族,榮耀手機等都是性價比手機。他們一樣也有非常高的性價比。最近友商P30僅僅在天貓一天付款量購買達到3萬多,而小米9的一個月付款購買量是5萬。這樣一對比,友商的業績還是落後於小米手機。





下圖是在小米手機出現之前,手機市場價格表現:



對比可以發現,如果沒有小米手機,將會使手機市場出現不一樣的情況。小米對手機行業貢獻的確很大,大家應該支持小米,反對華為這種類型企業。




希望科技數碼


對於這個問題,我以前也有講過,存在即合理。但小米的作用遠遠沒有你想的那麼大,小米是順應市場,抓住了性價比這個方向,才把企業做大,知名度打出去,而不是小米改變了市場,把手機價格壓低!

羅永浩曾說過:國產手機除了華為,我們都是供應商,是方案整合商,你在那裝什麼孫子呢?手機指紋識別供應商是匯頂科技和思立微電子,屏幕供應商是三星、京東方、天馬,芯片供應商是高通驍龍、海思麒麟、聯發科,攝像頭供應商是索尼等等。難道是小米和他們研發,把各種黑科技成本壓低?

小米的成績是肯定的,因為他找到了自己的方位,賣個需要性價比,對其他要求不高的這個階層,但不能無腦鼓吹。近來看到有帖子對比米9與p30的成本,米9光在用量上就達到2600以上,我想有腦袋,買過手機的人都知道,手機是需要繳13%的稅的也就是三千塊的手機要交390元的稅,那麼剩下的錢連用量成本都不夠?人工費、運輸費、營銷費、門面費各種雜七雜八的費用。小米倒貼幾百把手機賣給你???


種花家的希望


小米的入局確實大大加快了行業擠利潤的速度,基本上每一個小米入局的產品線(比如掃地機,電飯鍋,吸塵器,甚至連充電寶,插線板等小配件都是),都能在一入局的時候就以一半的價格提供基本相同的性能體驗,所以現在很多廠家都怕小米入局,從這點上看,小米的入局對一個行業的價格下沉是起了明顯的推動作用。大家都聽過鯰魚效應,鯰魚在攪動小魚生存環境的同時,也激活了小魚的求生能力,刺激一些企業活躍起來投入到市場中積極參與競爭,從而激活市場中的同行業企業。小米就是那條鯰魚。馬雲說的“銀行不努力,成就了支付寶”,也是類似道理。但客觀的看,小米一個企業的作用也不能無限誇大,小米只能優化供應鏈和管理等成本,能做到承諾硬件利潤不超過5%,但那個最基礎的硬件成本的降低需要行業技術的不斷進步。

大家對小米的口號最熟悉的莫過於“為發燒而生”,其實這個只是小米初期的口號,當時主要面對發燒友,因為發燒友最關注硬件性能,這是小米切入市場的一個點。但其實小米的核心理念是“讓每個人享受科技的樂趣”,雷軍也說過“優秀的公司賺取利潤,偉大的公司贏得人心。”這裡我們可以看看雷軍為什麼要創辦小米?其實很多人不瞭解雷軍,雷軍是it界的勞模,也是it界的大佬級人物,馬雲,馬化騰,劉強東之流在雷軍面前都得自稱小弟,當然這是從資歷上來說,雷軍在80年代末就已經是it界的風雲人物,而馬雲,馬化騰等直到90年代末才開始嶄露頭角,金山、卓越網、獵豹等等耳熟能詳的名字,我想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都懂,而且雷軍還是著名的天使投資人,他的順為資本投資了很多上市企業。雷軍不缺名,不缺利,那他為什麼要在40歲已經實現完全實現財務自由的情況下創辦小米?

我們看看雷軍自己怎麼說的“2007年金山上市以後我就算退出江湖了,每天睡覺睡到自然醒,從來不約第三天的事情,凡事只約今天和明天,因為太累。這樣待了三四年,直到40歲進入不惑之年,突然有一天我覺得人不能這樣過一輩子,還得有點兒追求和夢想,萬一實現了呢?我的夢想有點兒誇張,就是想改變中國產品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讓老百姓用上優質的產品。在我眼裡,國內的產品總體來說外觀很差、質量很差、價格超貴。可美國人比我們的工資高六倍,所有的東西都只有我們一半的價錢,而且品質又好又安全。”

現在回顧雷軍說過的話,他確實部分做到了。馬雲說過阿里巴巴要做“普惠服務”,服務於中小賣家,其實小米理念用一個更準確的詞描述,應該是“普惠科技”,讓普通老百姓能享受科技的樂趣,這就是小米死磕性價比的初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