巔峰市值近1500億美元的雅虎為何會跌落神壇?

老天是公平的,它會給每個人機會,關鍵看能否抓得住。

巔峰市值近1500億美元的雅虎為何會跌落神壇?

自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後,雅虎幾乎完美的錯過了老天賦予的各種機會。

我們可以回顧一下,有兩個重要機遇錯過:

1.錯過BackRub。1998年,雅虎拒絕收購需要資金的谷歌原型。

2.錯過小扎。2006年,有錢的雅虎不願意掏錢僅出資10億美元就想收購Facebook,結果被拒絕!

巔峰市值近1500億美元的雅虎為何會跌落神壇?

特別是小扎,如果當年雅虎肯多出點錢,現在得多風光。

雅虎也抓住過一次機會就是當年楊致遠投資阿里巴巴,阿里巴巴上市後,雅虎巔峰市值曾達到1250億美元,超牛的企業就這麼一落千丈,令人惋惜。

為何這麼一個超級企業會遭遇這種結局?

我覺得有幾個致命因素:

1.大企業病,不關注趨勢,缺乏創新

任何有發展空間的企業都會經歷由小及大,由弱變強的過程,而上升到一定空間就會遭遇瓶頸,雅虎失敗就失敗在面對互聯網時代的快速迭代沒有及時轉型與創新,還在依賴老掉牙的資訊、郵箱業務,試問如果網易不搞出遊戲業務還做郵箱可能早就掛了,IBM不剝離消費業務現在早喝西北風了,所以轉型很重要,對趨勢把握更重要。

2.管理層缺乏新鮮血液,過度依賴職業經理人

其實這個因素最致命,第一條也受到其影響,就是管理層的問題,還是人的問題,當年楊致遠拿下阿里巴巴,用10億美元換來40%股份,成就投資神話,投資的好處是可以躺著賺錢,就會失去為自己企業奮鬥的鬥志,楊致遠成功投資阿里後開啟醉心投資的模式,無暇顧及雅虎,企業自身發展原地踏步,而雅虎的核心層呢,沒人站出來挑大樑,而是選擇用職業經理人的模式去管理企業,這個模式不是不好,關鍵是不能完全依賴職業經理人,核心層要和職業經理人進行配合,事半功倍。

雖然滴滴最近因為一些事情引起輿論攻擊,但是程維還是管理企業的,並沒有完全依賴柳青。雅虎相反,做不好就不停換職業經理人,人家是來拿工資的,核心層都不管,職業經理人憑啥給你盡心盡力?而且職業經理人多了,創業失去初心,官僚之風湧現,最終會導致企業每況愈下。

3.太依賴投資,順風皆大歡喜,逆風坐吃山空

當年楊致遠10億美元投資阿里獲得巨大成功後,雅虎就開啟買買買戰略,但是雅虎每次買買買都會以阿里為參考依據,還有就是資金,10億,他們認為投資阿里10億能換40%,投資其它企業怎麼能比這錢多,所以他們投什麼都不願意多掏錢,每次都是因為覺得貴不投,老去投便宜的,也沒什麼值得稱讚的投資策略,和現在騰訊的思路正好相反,騰訊是什麼好多花錢也得投,雅虎是要的太多可能不好,所以就錯過了小扎。所以現在活不下去了,靠出售阿里股票為生。

一個企業從弱小到強大肯定有一部分機遇的原因,但是一個強大的企業走向衰敗肯定內因大於外因。

不過雅虎曾經還是很成功的,他的失敗也會為其它企業帶來很多前車之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