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格早期項目「深度智耀」獲紅杉中國 1500 萬美元 B 輪融資

深度智耀是一家迅速自我迭代的初創AI企業,從創始人到整個核心團隊,在成立近一年的時間裡展現出了出眾的學習和自我進化能力。

深度智耀的願景是助力全球藥企及其服務商邁向智能化,這支團隊希望能夠用最好的系統和工具賦能更多藥企,造福更多的患者。

深刻的客戶洞察,以客戶需求為出發而不是單純追求技術的高精尖,都是這支團隊的優勢。

我相信,這樣一支有信仰,有戰略能力,並且以驚人速度自我進化的團隊能夠引領AI+新藥研發這個賽道。

——深度智耀投資人

真格基金投資副總裁 尹樂

真格早期项目「深度智耀」获红杉中国 1500 万美元 B 轮融资

近日, AI+新藥研發企業“深度智耀”( Deep Intelligent Pharma )宣佈完成近 1500 萬美元 B 輪融資,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獨家投資。

去年 12 月,深度智耀曾獲得來自真格基金的數百萬美元 Pre-A 輪融資,後又獲得真格基金 A 輪追加投資。

創始人兼 CEO 李星表示,本輪融資將進一步加快“深度智耀”在 AI+醫藥研發領域的產品和業務拓展,推動 AI 技術橫向打通新藥研發的更多環節,加速實現“深度智耀”打造 AI+新藥研發平臺的戰略目標。

真格早期项目「深度智耀」获红杉中国 1500 万美元 B 轮融资

深度智耀創始人兼 CEO 李星

“深度智耀”於 2017 年 10 月在中國北京成立,並以“讓天下沒有難做的新藥,為患者帶來希望之光”為企業使命,以“助力全球藥企及其服務商邁向智能化”為企業願景,一直致力於打造一個端對端的 AI 驅動新藥研發平臺,賦能和加速全球藥企高效高質量的將藥物從實驗室階段帶上市。

目前,公司在中美兩地同時運營和研發,總部在北京,辦公室分佈在北京、上海、波士頓等地。在市場佈局上,考慮到醫藥信息化的市場成熟度,深度智耀的主要市場初期會鎖定中國、北美和日本,後續再逐步向全球擴張。

用 AI 賦能新藥研發全流程

從早期研發到上市

眾所周知,一款好藥的誕生可謂是“十年磨一劍”,從臨床前研究(藥物靶點的確認 → 化合物的生成 → 活性化合物的篩選);到臨床研究(臨床 1 → 臨床 2 → 臨床 3);再到審批上市(新藥申請 → 上市),

涉及週期長、成功率低、成本高等痛點。

像輝瑞等國際頂級生物製藥公司,至少需花費數十億美元、經歷 10 年左右的時間,才能成功研發並上市一款新藥。

藥企研發涉及大大小小上百個系統,造價高昂,卻需要大量人力來完成很多瑣碎的工作,比如查閱文獻、下載文獻、翻譯、寫報告、編排格式、錄入數據等等。

另外,信息孤島嚴重,大量重複性的工作在各個不同部門發生。李星表示,“目前製藥行業還處於人海戰術階段,遠沒有實現智能化管理。”

真格早期项目「深度智耀」获红杉中国 1500 万美元 B 轮融资

深度智耀賦能新藥研發全流程

其中早期藥物發現到臨床試驗是一個巨大的鴻溝,國際上很少有企業能夠從前到後打通,如果能跨越這個鴻溝,將帶來巨大的提升,“深度智耀”下一階段的目標是“將研發週期縮短 3-4 年,成功率提升至少 1 倍”

同時,中國還鮮有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化的藥物研發信息化系統製造商,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我們有希望誕生至少一家趕超歐美的平臺級 AI 醫藥研發企業,不僅服務中國的藥企,而且服務全球藥企。

在產品佈局方面,公司已經推出一系列產品原型:在早期研發階段,包括 AI 驅動的藥物合成、藥物設計、藥物活性預測;

臨床研究階段:包括 AI 驅動的藥物警戒系統、註冊事務系統、寫作翻譯平臺、臨床數據編程系統等,覆蓋了新藥研發全流程上的一些關鍵節點。

商業路徑:用市場來反哺研發

據李星透露,公司目前已有 50 多家合作客戶

,客戶既包括排名前十的跨國藥企,也包括國內一線藥企,以及國內中小藥企。合作方式包括 SaaS 服務、本地部署、戰略諮詢等。

李星強調,與其它 AI 藥物研發公司的商業路徑不同,深度智耀是通過“市場反哺研發”——即在能滿足市場需求的前提下,快速走向商用,以支持其它產品線的研發,同時產品不斷迭代。因此,在產品的研發步驟和商業化上,公司設置了嚴格的時間表。

其中已經實現大規模商業化的產品包括:

  • AI 藥物警戒系統(Deep-PV)Deep-PV 是由頂尖人工智能、計算機系統工程師團隊與國內外資深藥物警戒專家深度協同,傾力打造的“智能化”的新一代藥物警戒系統平臺。

Deep-PV 藥物警戒系統平臺可實時、全流程、全數據源的支撐藥企臨床研究以及上市後安全監測、風險預測及風險最小化。

Deep-PV 基於先進的人工智能與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實現個例藥物不良反應/不良事件報告的快速機器化無人化採集、翻譯、編碼、評估、評價,並多通道遞交監管機構;能夠實時對累積所有個例報告的安全數據庫進行數據挖掘,發現可疑安全信號;

實現各類安全性報告/文件如 PSUR / DSUR 等生成自動化;Deep-PV 藥物警戒系統平臺還將整合更多數據源,推進藥物安全向大數據化智能化演進。洞悉藥物研發安全前沿,為藥企產品全方位保駕,更為民眾用藥安全提供新一代保障。踐行“用人工智能賦能生物製藥,為患者帶來希望之光”的承諾。

  • AI 自動翻譯寫作申報系統:醫學寫作、醫學翻譯和註冊申報是醫藥研發的關鍵一英里。深度智耀打造的下一代“三位一體”人機交互自進化平臺重構了傳統的數據文件整合模式,重新定義了研發“關鍵一英里”的行業標準。

協同寫作審閱平臺通過初稿一鍵生成、多人協同定稿助力醫學“靈魂寫手”,讓科學寫作從未如此流暢;多語種全方位醫學翻譯解決方案通過人機交互翻譯平臺、高端醫學翻譯服務,讓語言不再成為研發障礙;

下一代法規申報信息管理平臺通過一鍵格式修復、極速電子文檔組裝出版、自動優化申報路徑等突破性系統功能,讓申報從未如此簡單。

目前寫作、翻譯、申報是醫藥研發三個割裂的環節;同時寫作,翻譯還鮮有系統支持,人工介入深。

註冊的系統還處於上一代,智能化程度低。深度智耀首次打通寫作、翻譯、申報,持續用人工智能賦能,將大幅提升效率,並且解決質量不高的痛點。

真格早期项目「深度智耀」获红杉中国 1500 万美元 B 轮融资

2018 年 11 月將加入商業化階段的產品有:

  • AI 驅動的早期藥物發現平臺

  • 化學合成和工藝改善——AI 輔助有機合成系統

屆時,各產品線將進一步進行橫向連接,加快 AI+新藥研發平臺的建設。

據悉,除上述產品外,“深度智耀”正在自主研發多款劃時代的 AI+新藥研發相關產品,可有望大幅度提高藥物研發的效率,更高效的推動醫藥行業的發展,但目前產品 demo 仍在內測保密階段,尚未對外公佈。

技術和行業共同驅動 AI 藥物研發的爆發

正如前文所言,AI 等相關技術的興起讓藥物研發行業向更“智能”的方向推進。根據 TechEmergence 的研究報告,AI 可以將新藥研發的成功率從 12%提升至 14%,能為整個生物製藥行業節省數十億美元,同時,還能省下很多研發時間。

隨著 AI 技術進入商業化落地的爆發期,以及中國整個醫藥行業逐漸發力“新藥研發”和“原研藥”,AI+新藥研發也到了一個爆發節點。

國內已有初創公司分別在藥物研發的不同環節謀求突破,按照藥物研發的流程從前到後,有聚焦靶點和生物標記物篩選的尋百會;

已開發出抗病毒領域虛擬藥物篩選分子對接工具的智藥科技(今年 7 月獲得天使輪融資)和利用 AI 針對生物藥進行藥物篩選的冰洲石生物科技(去年 12 月獲得新一輪融資);

專注晶型預測的真格被投企業晶泰科技(今年 1 月完成 1500 萬美元 B 輪融資);和側重臨床試驗的零氪科技等。

真格早期项目「深度智耀」获红杉中国 1500 万美元 B 轮融资

綜合比較,深度智耀是首家兩端切入,用 AI 賦能早期藥物發現和藥物臨床研究的公司。就目前從市場化進程和產品佈局來看,“深度智耀”已屬於國內 AI 藥物研發賽道中的第一梯隊。李星表示,未來大家的競爭要素主要在於產品質量、可用性和落地速度上。

國外除了一些諸如 Atomwise、BenevolentAI、Insilico Medicine (藥明康德參與投資)等知名創業公司,也有巨頭涉足,近兩年,輝瑞、GSK、強生、羅氏等跨國公司都在 AI+製藥領域的動作頻出。

譬如輝瑞在 2016 年就與 IBM Watson Health 達成合作,將 Watson 的 AI 技術用於其研發新型抗癌藥。

跨界頂尖新藥研發+AI 團隊深度融合

深度智耀核心團隊成員均具備跨國 500 強醫藥企業研發以及 BAT 等頂級互聯網企業的背景。公司不僅有多名覆蓋新藥研發全流程的專家、頂級 AI 工程師,且擁有一支高效執行的智耀鐵軍,“直面真相,Be Real”是公司的底層文化目前公司已經有近百位員工。

公司 CEO 李星女士在跨國藥企新藥研發部門工作近 12 年,具有豐富的新藥研發經驗。製藥是離 IT 和互聯網非常遠的行業,AI 賦能新藥研發最關鍵的是能夠讓 AI 工程師與行業專家深度融合。

真格早期项目「深度智耀」获红杉中国 1500 万美元 B 轮融资

未來真正能夠跑贏這個賽道的企業,無疑應該擁有能夠讓技術和行業完美融合的文化以及一大批跨界人才。深度智耀的人才結構已經十分完備,醫藥行業的專家在深度智耀已經有一部分成功轉型為 AI 產品經理、數據挖掘,或 AI 教練的角色。

這些角色在目前的製藥企業是不存在的,屬於從零開始創造的角色。轉型的陣痛帶來的是整個行業的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