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中國物流企業數字化路徑分析(獨家解析)

深度:中國物流企業數字化路徑分析(獨家解析)

“通過AI來監控快遞分揀的場地、場景,抓取對貨物搬運不規範的情況,通過AI,視頻和一些數據分析自動監控,無需專人去看這個視頻,也不需要複查這些視頻,只要動作不規範,視頻自動分析,自動檢測,效率大大提高,業務員或者理貨員操作的規範程度也大大提高……”,這是物流指聞從德邦快遞了解到的其與華為雲合作後的作業場景。

科技,正在悄然改變著這個傳統的行業。

回顧過去一個時期,亮相資本市場後的德邦快遞在技術方面的動作愈發頻繁:2018年6月,與華為雲在上海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此前其與網易雲和阿里雲都有深度合作。除了牽手技術服務公司,德邦快遞還宣佈每年拿出2%的營收投入到科技應用領域……

加入技術投入,堅定數字化方向,跑步推進作業流程智慧化,在物流領域,德邦快遞不是孤例。相反,無論是快遞還是其他領域,物流企業爭相佈局,正加速著整個行業數字化的步伐。

落後的行業:舊賬與新債

十三年前,四個熱血青年用三個月的時間跑遍了中國由北至南大大小小100多個貨運市場。貨運行業的蠻荒與低效,讓這群“精英”感到震驚:“在這之前從來沒有意識到,中國的貨運市場在2005年時依然在以十分低級和傳統的方式在運作。”

2013年左右,在“滴滴打車”的啟發下,一個從阿里巴巴走出的創業者,看見了貨運物流雙邊信息不對等的行業痛點,其夢想著藉著移動互聯網的東風,決心“重構整個幹線貨運的行業生態”,讓多達350萬的卡車司機,不再為貨運信息交換的迷茫。

2018年,G7完成新一輪3.2億美元融資,該融資也創下了全球物聯網領域融資金額的最高紀錄。而這家公司的創始人正是來自十三年前跑遍100多個貨運市場的人員之一。這家如今定位為物聯網科技公司,當初的突破口卻只是一個小小的GPS——在途的車輛可視化了。

同樣在2018年,消息稱中國最大的在線長途貨運平臺滿幫集團已經與包括軟銀集團和騰訊在內的新老投資者進入融資協商最後階段,即將完成新一輪10億美元融資。時任滿幫集團聯席總裁的張暉,正是當初那個決心“重構整個幹線貨運的行業生態”的創業者。其所在的滿幫,將車貨匹配搬到了線上。

數年之間,藉助科技做出了“獨角獸”,這正是這個信息化落後行業的“魅力”——基礎差,空間也大。

有多差?麥肯錫曾有篇文章指出:與中國其他行業相比,貨運和物流業效率極低且數字化程度較低,在麥肯錫全球研究院行業數字化指數中,運輸和倉儲類別排名較低也反映了這點。如圖所示:

深度:中國物流企業數字化路徑分析(獨家解析)

這樣的背景,也導致了物流行業長期以來積累了以下痛點:

1.過程不透明,運作效率低:環節多,角色也多,多級倉儲、幹線支線、配送,貨主、貨代、承運方、客戶等,整個運輸配送過程不透明可控,效率低成本高。

2.物流配送滿意度低:數據顯示電商客戶對物流配送滿意度僅為21.3%,速度慢、發錯貨、貨物丟失、難以查詢等是電商賣家遇到的普遍問題和難點。物流成為了影響客戶體驗的短板。

3.商業決策缺乏數據支撐:無法滿足快速決策支持,及時掌握運營情況需求;無法滿足物流軌跡分析,生命週期的跟蹤與分析、運輸路徑優化、倉儲優化、運營分析。

4.安全性難以保證: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首先業務數據安全可靠性要求高;其次,自建災備系統成本高;此外,IT技術發展快速,需要專業技術團隊;業務快速擴張,IT系統無法彈性擴容。

以上,也只是“老毛病”。

而今隨著“新零售”如火如荼的進行,人、貨、場三大組成要素正在全面的重構和升級,這也催生了對供應鏈體系的新要求。貝恩公司與G7曾合作,對超過50家業內領先的供應鏈企業展開調研。結果顯示,在面對零售新變革時,傳統供應鏈各個物流環節均存在諸多挑戰。舉例來說:

1.需求預測難度高:訂單碎片化,SKU(最小存貨單位)數顯著增加,約七成供應鏈參與者存在“預測難”問題;

2.線上線下分立:傳統經銷體系和線上分立的物流體系導致計劃難度增加,成本大幅上升;

3.倉儲管理複雜化:電商倉、前置倉等新模式應運而生,備貨及管理複雜性顯著提升;

4.運輸規劃複雜化:高頻小規模訂單及倉儲前置大幅增加了運輸規劃的複雜程度;

5.最後一公里配送成本高:最後一公里配送的成本高達8~15元/單,絕大多數企業無法盈利;

…………

商流決定物流,物流影響商流。當信息化、全球化、多功能化的服務水平,成為電子商務下的物流企業追求的目標,打通從生產、配送、倉儲、分銷等供應鏈信息流,降低各環節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持續創造價值流,成為了物流行業的核心訴求。

於是,變革催生。

進擊的物流,變革的前夜

身處飛速發展的行業當中,人人都感受到了物流的迅猛變化。

然而,變革的方向朝向哪裡?

行業機構中物聯曾提出了《中國智慧物流2025應用展望》;技術領袖SAP也曾在其報告中提出“數字化平臺是物流企業核心競爭力”;貝恩諮詢在其調研報告中同樣點出,應對零售新變革挑戰的過程也將給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帶來巨大的變革機會,比如:基於大數據提升預測能力,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物流體系整合,大數據驅動優化倉儲供應鏈佈局,智能調度體系及自動駕駛技術優化運輸城配效率……

深度:中國物流企業數字化路徑分析(獨家解析)

中國智慧物流2025應用展望

麥肯錫的報告更是直言:對數字工具和平臺日益擴大的使用,將不可避免地震撼整個行業,而效率較低的傳統行業參與者將被效率更高的數字化參與者所取代。

總而言之,隨著物流技術不斷進化、物流功能不斷細化的同時,物流產業各方的界限卻逐步模糊,對物流生態鏈上各方而言,數字化在行業競爭者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說它們的核心競爭力,將從物流能力轉向信息技術。

事實上,無論是需求還是技術,均已經為物流行業這一波數字化浪潮奠定了基礎:電商3.0驅動物流商業升級,跨國電商,定製生產,無人零售等生產消費新趨勢對物流行業產業升級提出新需求;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的飛速進步,成為了物流行業高速發展的基礎設施平臺,驅動智慧物流業務創新。

深度:中國物流企業數字化路徑分析(獨家解析)

在實踐上,運、倉、配多點滲透,物流行業已經全面開啟智能化作業流程:

倉儲作業已經在自動化層面發展多年,未來要提高智能化水平,根據商品的不同屬性,設計不同的作業流程,並採用相匹配的物流智能化系統進行操作。

運輸、分揀和派送環節的輔助駕駛、編隊運輸、自動化及機器人分揀、智能終端已經實現應用。

這樣一波浪潮,帶來的不僅是巨大的商業價值,還有伴隨而來的社會價值。畢竟,中國是一個龐大而年輕的數字化市場,數字化方法很容易實現商業化。另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GI)研究發現,去中介化、分散化和非物質化這三種數字化推動力,到2030年可能會轉移(並創造)10%至45%的行業收入。

深度:中國物流企業數字化路徑分析(獨家解析)

選擇:3PL的數字化路徑

雖然方向已經明晰,但是落實到企業運營,想要數字化的物流企業該選怎樣的道路呢?

對於中國電商企業以及電商物流企業而言,亞馬遜一直是個值得學習研究的樣本,雖然它在中國開展的業務不怎麼樣。但其自建物流的舉措,種種技術創新,無不給中國同行以啟發。

分析亞馬遜的投資策略可以看出,其將平臺和訂單履行中心(Fulfillment Center)視為是電商和行業數字化最核心的能力。就其數字化系統構建而言,主要圍繞4個要素構建,如圖所示,這裡不再贅言。總而言之,持之以恆,耗資不菲。

深度:中國物流企業數字化路徑分析(獨家解析)

當然,對比亞馬遜而言,國內領先的電商平臺動作同樣迅速,京東物流是國內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先鋒,不斷出現的新產品新技術就是印證。而阿里巴巴方面更是增持菜鳥,將物流作為與雲計算、大數據並列的重要戰略。

對比這樣高投入的“金主”,中國的物流企業,尤其是3PL,無論是資金、技術、時間都無法匹敵。如何做符合中國物流與供應鏈企業特色發展路徑的數字化應用?借力“雲技術”算是一條捷徑。

事實上,如今各行各業的中國企業都在紛紛上雲,以期實現商業模式、技術模式、組織模式的互聯網轉型。

也有不少分析認為,對於中國傳統大中型企業的“互聯網+”業務轉型而言,優選路徑為:遷移上雲,從而較為快捷的獲得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數據技術與網絡協同能力。

在物流方面,相關提供雲服務的公司,也針對物流行業倉儲、運輸等場景,結合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構建物流企業具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提供諸如物聯、LBS、大數據、安全管理、人工智能等能力,降低各環節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

就現階段的產品而言,物流指聞結合華為雲、阿里雲、騰訊雲、網易雲等主流企業介紹,歸類為以下幾種:

智能倉儲:通過無線物聯、室內地圖技術,將倉內貨物、車輛進行連接,實現入庫、移庫、出庫的智能管理。

路徑優化:專為貨運車輛定製路線策略,避開限行、限高限重路段,合理規劃貨運路線,降低管理成本。

安全運輸:實時監管車況、路況、駕駛人狀態,實時運算髮現潛在危險,並及時預警,確保物流運輸安全。

提升預分揀準確率:針對需求場景進行定製化的檢索策略和地址解析優化。精準地址解析確保預分揀準確率的提升,提高分揀效率。

以華為云為例,其聚焦物流行業最常見場景,提供了防暴力分揀、分揀路徑優化、OCR單據識別、運輸路徑優化、三維裝箱、IOT平臺等智慧物流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提高物流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增強業務競爭能力。

如圖所示,以下為華為云為九州通提供的雲服務情況。

深度:中國物流企業數字化路徑分析(獨家解析)

深度:中國物流企業數字化路徑分析(獨家解析)

漢森商學院協助作圖

此前不久,華為雲也在2019全球物流技術大會上,首次面向物流行業發佈了智慧物流解決方案。據披露,除了前述兩家企業之外,在物流行業,華為雲提供的智慧物流解決方案還贏得了包括DHL在內的其他多家知名物流企業的青睞。數據顯示,華為雲與阿帕聯合開發的12款供應鏈解決方案和32款智慧物流管理系統,已服務10000餘家會員企業……

一條成功的通往數字化的道路擺在了物流企業面前。

綜述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曾提到,當前,先進科技,諸如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5G移動技術加速與物流和供應鏈融合,成為保障物流運行高效、穩定和安全的利器。無人機、無人倉、無人商店等高科技物流場景開始改變物流行業的形態。

對於物流企業而言,提前構建差異化核心競爭能力是制勝關鍵,而數據化是大勢所趨,將資金投向此處,當然是將“過去的優勢”變為“可自主加固的成熟壁壘”優選。不過花錢也是一門學問,選擇何種技術也是考驗。

而在技術領域中,作為基礎設施提供商,扮演著“賦能專家”角色的華為有一句知名的言論——做智能世界的“黑土地”:通過聚焦ICT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一塊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的“黑土地”,這塊“黑土地”上可以種“玉米”、“大豆”、“高粱”、“花生”、“土豆”……。讓各個夥伴的內容、應用、雲在上面生長,形成共同的力量面向客戶,這也是華為雲面向生態夥伴提出“選擇華為雲更可靠”的原因

春天來了,物流企業可以考慮在“雲”上“播種”了。

來源/物流指聞

作者/葉帥

⊙文章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物流指聞立場,轉載此文章需經作者同意,同時註明作者姓名及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