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河北·在路上

前前後後去白洋淀遊玩過四次,動筆之前,躊躇再三,始終不能得其之妙。白洋淀是華北地區最大的天然淡水湖,面積366平方公里。它太大了,真的需要一本白洋淀旅行指南。

大美河北·在路上 | 跑在白洋淀

跑在橋上 就像在澱上飛

說歸這樣說,最近的旅行總是讓人愉快。三月底,我剛去了一次白洋淀。

我們住的酒店距離白洋淀很近,晚上忙完後,計劃明早去澱裡跑步。早上6點鐘,同伴還在呼呼大睡,我起床了。問了前臺服務員,她告訴我,酒店距離白洋淀只有兩公里,出門左拐即可。

早上空氣好,前往景區的路上有晨練慢跑的人。很快就到了白洋淀,我沿著澱邊跑。因為路線不熟,就興之所至地順著一條小路跑下去,目標是更靠近澱,感受她的風采。那條小路蜿蜒著通向一片水面,路邊都是漁民的房屋和泊著的船。這是一條下坡路,跑過去就進澱了。但是沒跑幾步,我突然發現漁家有大狗守護,它們不聲不響,安靜地趴伏著,一副見慣世面的淡定模樣。

算了,折回上堤,迎面有三三兩兩跑步的人,噢,這才是一條正確的跑步路線。堤上種有粗壯的榆樹,正是滿樹榆錢的時候,邊跑邊問起早的老鄉,這榆樹有多少年了,老鄉回答,至少有七八十年了吧。跑過一段水泥路,前方是柏油路,路旁高高的白楊林緊緊護衛著堤岸。這是標準的路跑路面。此時腦海裡浮現出了作家孫犁小說中的句子“越過平原,越過一條大堤,就是白洋淀水鄉了。”

這次跑步簡直太美妙了。站在堤上,一邊是酒店所在的大平原,一邊是一望無際的白洋淀水面。總算觸到一點白洋淀的妙處了。遠望前方,與堤相連新修的木棧橋直接通到澱裡,有許多遊客在棧橋上散步拍照。下堤上橋,木棧橋太養腳了。棧橋繞了一圈約兩公里,跑在橋上,就像在澱上飛,兩旁是安靜寬闊的水面,水中有大片的灰白蘆葦茬。

“春來江水綠如藍”,因為湖水深邃和光線明暗的原因,“白洋淀的水綠得發黑色。”

這當然不是我能寫出的句子,而是孫犁小說中的經典描寫。目之所及,白洋淀的水就是這樣一種深邃、清澈的顏色。

大美河北·在路上 | 跑在白洋淀

每一次去都是致敬孫犁

第一次去白洋淀玩,是小二十年前的事了,那時單位組織年輕人春遊,我們來到了白洋淀。時間都過去這麼久了,已記不得當時遊玩具體細節了。能夠確定的是,我們坐船進到澱裡,中午大家一起吃飯,在安新縣城吃到了全魚宴,就是一桌子菜全是魚,有大魚,有小魚,各種魚。那個時候年輕,出去玩,喜歡熱鬧,玩累了,有好吃的就行。

其實對白洋淀的細微之美並不瞭解。即使後來又兩次造訪白洋淀,都是去跑雄安馬拉松。雄安馬拉松起點是白洋淀站,沿著一條白洋淀大道跑,第一年還有一段路線通向澱裡,第二年新增市民服務中心一段,整個路線就是擦著白洋淀邊緣跑過。

但是,跑馬匆匆忙忙,時間緊湊,哪有空逛啊?

好在我每次去白洋淀,都懷著一顆真誠的心。每一次去白洋淀都是致敬孫犁。孫犁是我最喜歡的現代文學作家,他的小說我百讀不厭。所以,每一次去白洋淀,可能只是掠到一鱗半爪光影,或者是看到一片雲彩,自己都感覺不虛此行。

稍顯遺憾的是,這畢竟沒有真正走進白洋淀。直到重讀孫犁的短篇集《白洋淀紀事》,我恍然大悟,最美的白洋淀都在這部小說裡。他立起了許多永恆意境:水鄉,荷花箭,蘆葦,堤……每一個都值得用心欣賞,真是屬於孫犁的獨一無二的荷花澱。《白洋淀紀事》堪稱白洋淀的最佳旅行指南。

不妨摘錄幾段:

“我到了白洋淀,第一個印象,是水養活了葦草,人們依靠葦草生活。這裡到處是葦,人和葦結合得那麼緊,人好像寄生在葦裡的鳥兒,整天不停地在葦裡穿來穿去。”

“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

“水像無邊跳蕩的水銀。”

“到這樣深夜,葦塘裡才有水鳥飛動和唱歌的聲音。”

“幸虧是這些青年婦女,白洋淀長大的,她們搖得小船飛快。小船活像離開了水皮的一條打跳的梭魚。”

在這本小說的序言中,孫犁動情地寫道:“我很想念他們,也很想念冀中。”

孫犁把白洋淀寫得太美了,這是他最棒的小說。客觀而言,366平方公里,白洋淀太大了,大到你根本抓不到它的美,而小說大師的作品是經典,你儘可以帶一本優哉遊哉地欣賞大湖的美妙之處。某種程度上,這很有點像去瓦爾登湖旅行要備一本梭羅的《瓦爾登湖》。“我很想念冀中”,可以想見,白洋淀水鄉是一個多麼美的地方啊。再去白洋淀玩,真的可以帶一本《白洋淀紀事》,當作旅行指南。

重溫彎彎水路、彎彎蘆蕩

有時,對於旅地而言,作家文本的價值就是這樣超級強大。春夏秋冬,任何一季來了,都有景色可以欣賞。這是因為手中有旅行指南的緣故。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到一地旅行,甚至因緣際會多次造訪,也並不懂得旅地到底有多美。這種笨拙的旅行常常發生。有時,你也搞不懂自己為什麼多次去一個地方始終不熟的原因所在,唯一的辦法就是再次造訪。

即將離開白洋淀,當地朋友說,夏天再來吧,那時荷花都開了。好吧,我們相約夏天見,我要重溫彎彎水路、彎彎蘆蕩,我要看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

詩人拉金說,事物比我們頑強,正如,大地總會做出回應。這或許是我們每次揹包出發的意義吧。

相關

白洋淀名的由來

“白洋淀”最早見於記載的名稱或為“祖澤”,《水經注》記有大埿澱、小埿澱,也即大渥澱、小渥澱,西晉時稱掘鯉澱,北魏時稱西澱,北宋至明嘉靖間稱西塘,並出現“白羊澱”名,為史載容城、雄縣、安新間九十九澱之一,此後稱“白洋淀”。清代,統稱西澱。因白洋淀本澱面積居諸澱之首,故今總稱白洋淀。是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沖積扇交匯處的扇緣窪地上匯水形成。

2007年,保定市安新縣白洋淀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走燕趙 看河北 做有思想的旅行

郵箱:[email protected]

(燕趙都市報 記者 慄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