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河北·在路上

前前后后去白洋淀游玩过四次,动笔之前,踌躇再三,始终不能得其之妙。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天然淡水湖,面积366平方公里。它太大了,真的需要一本白洋淀旅行指南。

大美河北·在路上 | 跑在白洋淀

跑在桥上 就像在淀上飞

说归这样说,最近的旅行总是让人愉快。三月底,我刚去了一次白洋淀。

我们住的酒店距离白洋淀很近,晚上忙完后,计划明早去淀里跑步。早上6点钟,同伴还在呼呼大睡,我起床了。问了前台服务员,她告诉我,酒店距离白洋淀只有两公里,出门左拐即可。

早上空气好,前往景区的路上有晨练慢跑的人。很快就到了白洋淀,我沿着淀边跑。因为路线不熟,就兴之所至地顺着一条小路跑下去,目标是更靠近淀,感受她的风采。那条小路蜿蜒着通向一片水面,路边都是渔民的房屋和泊着的船。这是一条下坡路,跑过去就进淀了。但是没跑几步,我突然发现渔家有大狗守护,它们不声不响,安静地趴伏着,一副见惯世面的淡定模样。

算了,折回上堤,迎面有三三两两跑步的人,噢,这才是一条正确的跑步路线。堤上种有粗壮的榆树,正是满树榆钱的时候,边跑边问起早的老乡,这榆树有多少年了,老乡回答,至少有七八十年了吧。跑过一段水泥路,前方是柏油路,路旁高高的白杨林紧紧护卫着堤岸。这是标准的路跑路面。此时脑海里浮现出了作家孙犁小说中的句子“越过平原,越过一条大堤,就是白洋淀水乡了。”

这次跑步简直太美妙了。站在堤上,一边是酒店所在的大平原,一边是一望无际的白洋淀水面。总算触到一点白洋淀的妙处了。远望前方,与堤相连新修的木栈桥直接通到淀里,有许多游客在栈桥上散步拍照。下堤上桥,木栈桥太养脚了。栈桥绕了一圈约两公里,跑在桥上,就像在淀上飞,两旁是安静宽阔的水面,水中有大片的灰白芦苇茬。

“春来江水绿如蓝”,因为湖水深邃和光线明暗的原因,“白洋淀的水绿得发黑色。”

这当然不是我能写出的句子,而是孙犁小说中的经典描写。目之所及,白洋淀的水就是这样一种深邃、清澈的颜色。

大美河北·在路上 | 跑在白洋淀

每一次去都是致敬孙犁

第一次去白洋淀玩,是小二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单位组织年轻人春游,我们来到了白洋淀。时间都过去这么久了,已记不得当时游玩具体细节了。能够确定的是,我们坐船进到淀里,中午大家一起吃饭,在安新县城吃到了全鱼宴,就是一桌子菜全是鱼,有大鱼,有小鱼,各种鱼。那个时候年轻,出去玩,喜欢热闹,玩累了,有好吃的就行。

其实对白洋淀的细微之美并不了解。即使后来又两次造访白洋淀,都是去跑雄安马拉松。雄安马拉松起点是白洋淀站,沿着一条白洋淀大道跑,第一年还有一段路线通向淀里,第二年新增市民服务中心一段,整个路线就是擦着白洋淀边缘跑过。

但是,跑马匆匆忙忙,时间紧凑,哪有空逛啊?

好在我每次去白洋淀,都怀着一颗真诚的心。每一次去白洋淀都是致敬孙犁。孙犁是我最喜欢的现代文学作家,他的小说我百读不厌。所以,每一次去白洋淀,可能只是掠到一鳞半爪光影,或者是看到一片云彩,自己都感觉不虚此行。

稍显遗憾的是,这毕竟没有真正走进白洋淀。直到重读孙犁的短篇集《白洋淀纪事》,我恍然大悟,最美的白洋淀都在这部小说里。他立起了许多永恒意境:水乡,荷花箭,芦苇,堤……每一个都值得用心欣赏,真是属于孙犁的独一无二的荷花淀。《白洋淀纪事》堪称白洋淀的最佳旅行指南。

不妨摘录几段:

“我到了白洋淀,第一个印象,是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草生活。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得那么紧,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

“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

“水像无边跳荡的水银。”

“到这样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

“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得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

在这本小说的序言中,孙犁动情地写道:“我很想念他们,也很想念冀中。”

孙犁把白洋淀写得太美了,这是他最棒的小说。客观而言,366平方公里,白洋淀太大了,大到你根本抓不到它的美,而小说大师的作品是经典,你尽可以带一本优哉游哉地欣赏大湖的美妙之处。某种程度上,这很有点像去瓦尔登湖旅行要备一本梭罗的《瓦尔登湖》。“我很想念冀中”,可以想见,白洋淀水乡是一个多么美的地方啊。再去白洋淀玩,真的可以带一本《白洋淀纪事》,当作旅行指南。

重温弯弯水路、弯弯芦荡

有时,对于旅地而言,作家文本的价值就是这样超级强大。春夏秋冬,任何一季来了,都有景色可以欣赏。这是因为手中有旅行指南的缘故。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到一地旅行,甚至因缘际会多次造访,也并不懂得旅地到底有多美。这种笨拙的旅行常常发生。有时,你也搞不懂自己为什么多次去一个地方始终不熟的原因所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再次造访。

即将离开白洋淀,当地朋友说,夏天再来吧,那时荷花都开了。好吧,我们相约夏天见,我要重温弯弯水路、弯弯芦荡,我要看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

诗人拉金说,事物比我们顽强,正如,大地总会做出回应。这或许是我们每次背包出发的意义吧。

相关

白洋淀名的由来

“白洋淀”最早见于记载的名称或为“祖泽”,《水经注》记有大埿淀、小埿淀,也即大渥淀、小渥淀,西晋时称掘鲤淀,北魏时称西淀,北宋至明嘉靖间称西塘,并出现“白羊淀”名,为史载容城、雄县、安新间九十九淀之一,此后称“白洋淀”。清代,统称西淀。因白洋淀本淀面积居诸淀之首,故今总称白洋淀。是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的扇缘洼地上汇水形成。

2007年,保定市安新县白洋淀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走燕赵 看河北 做有思想的旅行

邮箱:[email protected]

(燕赵都市报 记者 栗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