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蕭條”是一場經濟危機嗎?它發生的原因是什麼?

豬隻


“道光蕭條”的確是一場經濟危機,它發生在1820年左右,由於1820年是道光元年,故中國經濟史專家吳承明教授將之命名為“道光蕭條”。

不同於今天我們熟悉的經濟危機,“道光蕭條”由於發生的時候無人關注,事後當政者對其採取放任自流的方式,待到危機深重又過多誤判,治標不治本,最終演化成災難性的後果,中國歷史在半個多世紀裡持續受它影響。

所以,“道光蕭條”是清代中期的最重要事件,沒有之一。它是導致鴉片戰爭的經濟上的原因,也是日後太平天國運動的淵藪。


最早發現“道光蕭條”的人是龔自珍。他在嘉慶末年時指出,“大抵富戶變貧戶,貧戶變餓者,四民之首,奔走下賤,各省大局,岌岌乎不可支日月,奚暇問年歲!”

吳承明認為,道光蕭條的特徵主要是,市場蕭條,銀貴錢賤,物價下跌,交易停滯,商民皆困。當時的銀錢比價從1:1000升到1:2200,等於是提高了一倍還多。而米價下跌,跌幅達25%。


清朝實行雙本位貨幣制,即銀子和制錢同時在市場上流通。但這兩種貨幣有著很大區別,而且,用途也大不同。

銀子就是貴金屬白銀。中國的明清時喜歡把白銀鑄成元寶形狀,白花花亮晶晶很好看。但是不方便攜帶,因為它形狀不規則,不能很整齊地收納,再加上它的規格很大,不方便分割,所以銀子在日常生活中幾乎無法使用。

但官府則只使用銀子,不使用制錢。這是因為銀子成分單一,不易造假。而且,方便大額結算。所以,政府在收稅、給官員發放俸祿時,都使用銀子。

民間的大額結算也用銀子。銀子在人民心中是財富的象徵,也是財產貯存、贈與和轉移的主要媒介。清朝中晚期時,相同比值的銀子與制錢,在重量上相差20倍。

制錢又叫銅錢,是用銅和鉛的合金鑄造而成。明朝政府鑄造銅錢比較隨意,因此制錢的信譽不高,成色不統一。崇禎時的制錢由於摻雜大量的沙鉛,脆弱不堪,掉在地上甚至能摔碎。


清朝的制錢一般叫做通寶,外圓內方,中間的孔洞可以穿上線繩,方便攜帶。制錢鑄造時一般採用銅六鉛四的比例,比明朝時官府的信譽有了很大提高。

但由於銅錢鑄造技術上沒有什麼門檻,銅的開採和取得也不難,所以明清私鑄錢的風氣屢禁不絕,市面上官鑄錢和私鑄錢實際上同時在流通。

銅錢主要在生鬥小民中使用,因為方便日常生活。許多窮人一輩子沒摸過銀子,連成色好的制錢都少見。當然,達官貴人平日也用制錢,日常生活的瑣碎誰也免不了。


但清朝官府結算時只認銀子,不使用銅錢。尤其是小民納稅時,要把制錢兌換成銀子再去繳稅。官府雖然規定了銀錢比價是1:1000,但這個比價是不斷變動的,前文提到1:2200,那就等於稅收提高了一倍還多。

所以,道光朝的經濟中,控制銀價很重要,銀價低,百姓生活會好一些,反之就會很糟糕。

可中國當時幾乎一兩銀子也不產,全部都要進口。更蹊蹺的是,中國當時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銀進口國。據統計,1700-1820年的120年裡,全世界80%的白銀流入中國。不僅如此,還有歐洲通行的西班牙銀元,在1721-1800年的80年裡,有1.7億西班牙銀元流入中國。


當時中國的東南沿海,西班牙銀元可以直接使用,由於它便於攜帶和方便收納,很受商家歡迎。當時的西班牙銀元上鑄有西班牙國王的頭像,中國老百姓不認識,就稱呼西班牙銀元為“佛頭銀”。

為什麼白銀會流入中國?傳統的解釋是歐洲對中國商品的大量需求,而中國則處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狀態中,對歐洲商品沒有需求,為了彌補貿易逆差,所以歐洲人用白銀結算。

(西班牙銀元,佛頭銀)

但實際情況不是這樣的,白銀流入中國的原因不是貿易逆差。

白銀大量流入中國,有貿易逆差的因素,但當時的貿易商都是全球化的,他們經營的商品也不是今天這樣以單一品種和單向度物流為主,而是在歐洲、美洲和非洲之間不間斷地進行,亞洲和中國只是他們的中轉站之一。因此他們對於貿易逆差的感受與今天完全不同,也不會因為貿易逆差而有什麼困擾。白銀的大規模流入,根本原因是中國的雙本位貨幣制度。

當時中國市場上流通的貨幣除了銀子和制錢,還有銀票、黃金等。

與今天的影視劇給人的印象不同,銀票在道光朝之前是不太通行的。這是因為當時的銀票都是錢莊、票號和大的商家發出的類似於儲蓄憑證的票據,它的信用範圍很有限,只能在該商家的分號之間使用,而19世紀初中國的商家一般都沒有分號。胡雪巖的阜康錢莊分號遍及全國,要等到半個多世紀以後的光緒年間才實現。

(同治年間的銀票,這是贗品)

另一方面,依據格雷欣法則,貴重的貨幣肯定會陸續退出流通,所謂劣幣驅逐良幣。所以不產銀的中國,銀貴錢賤是一種常態,也必然導致中國對白銀的大量需求。而這種需求使得中國的白銀比價大大高於歐洲,同樣數量的白銀在中國不僅能夠購買到更多的商品,還能換取更多的黃金,這就造成了巨大套利空間,吸引了歐洲無數商人帶著白銀來中國交易。

當時白銀流入中國的途徑主要有兩條,一條是通過日本的長崎港中轉,另一條是通過西班牙的殖民地菲律賓馬尼拉中轉。


(西班牙銀元)

日本在豐臣秀吉時實行的是閉關鎖國,但卻對中國和荷蘭開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日本能夠從與中國的貿易中獲利。當時日本也出產白銀,也是主要輸往中國。豐臣秀吉當時指定全日本只開放一個口岸,那就是長崎港。長崎港距離中國很近,當時的浙江商人乘船去長崎港比去北京都方便,他們成為中日貿易和中荷轉口貿易的主力,乾隆朝的白銀輸入,他們功不可沒。

大量的白銀流入造就了中國經濟的繁榮。根據經濟史家的觀察,中國明清之際有兩個繁榮時期,都是由於白銀的大量流入導致的。一是明朝隆慶至萬曆時期,另一個就是清朝的乾隆時期。

(今日的長崎港)

那個時候,全世界90%的白銀都壟斷在西班牙手裡。1545年,西班牙殖民者在南美玻利維亞波託西山發現了全世界最大的銀礦,從而變成全世界最有錢的國家,也成為整個歐洲貨幣的供給者。從十六世紀起,西班牙銀元風行世界三百多年。

西班牙對白銀的壟斷,中國實際上是最大的受益者。這也是為什麼中國不產白銀,卻把白銀作為法定貨幣近四個世紀的原因。對比一下西班牙從發現波託西山銀礦到失去南美殖民地的歷史,不難發現,與中國明清兩代使用白銀的歷史是基本一致的。

中國對白銀的輸入,到乾隆朝時達到了頂峰。這也使乾隆朝成為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富有的時期。當然,由於人口的迅猛增長,人均富裕程度遠不及宋朝,乾隆朝的富有體現在絕對值上。

(玻利維亞,今日的波託西山銀礦)

但到道光朝時急轉直下,呈斷崖式下跌。

據著名的經濟史權威安格斯·麥迪森教授統計,1700年時,中國的GDP與整個歐洲相當,而在1700-1820的一百多年時間裡,中國的經濟增長率遠遠高於歐洲,但在1820年以後的一個半世紀裡,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的份額大大下降,併成為世界六大經濟體中唯一一個GDP下降的地區。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許多學者認為這是由於中國的氣候和水災。1823年和1833年,兩江地區連續發生水災,所謂“癸未大水”。而橫掃全世界的路易十四小冰河期也繼續在中國肆虐。

但那只是加重了蕭條的程度,而不是根本原因。道光蕭條最根本的原因是,1800年前後,全世界白銀供應量大大減少,中國的白銀流入幾乎枯竭。這與白銀的產量密切相關,尤其是1790-1799年,以及1820-1829年兩個時間段,世界白銀的產量大幅下降。

這兩個重要的時間段裡,發生了什麼?

(拿破崙攻佔西班牙)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不久以後拿破崙趁亂上臺,實行激進的擴張政策,橫掃歐洲,造成整個歐洲的戰亂,市場需求萎縮,除了民生必需品,以前歐洲對中國茶葉、絲綢和貴重陶瓷等奢侈品的需求基本上沒有了。對中國商品需求減少或消失,意味著中國的白銀輸入也大大減少了。

1808年發生了更為嚴重的事,拿破崙趁西班牙卡洛斯四世的白痴和昏聵侵入西班牙,滅了西班牙這個國家,任命自己的弟弟到西班牙當國王。

這引起了西班牙人民的激烈反抗,西班牙當時是歐洲最大的國家,各省都爆發了人民起義,拿破崙雖然滅了西班牙,但也使自己陷入了萬劫不復。


但西班牙是亂了無疑。西班牙一亂,它在美洲的殖民地揭竿而起,趁勢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獨立運動,先是墨西哥,繼而整個南美,西班牙在美洲經營三百多年的殖民地蕩然無存了。

在動盪中,銀礦業大受影響,全世界範圍內白銀緊缺,歐洲各國紛紛開始發行國債,或研究使用紙幣代替金屬貨幣。而以白銀為主要貨幣、又嚴重依賴白銀進口的中國卻還茫然不知,也沒有采取任何措施,任由事態擴大。

(英國東印度公司)

日本早在此前幾十年就禁止白銀出口,而中國的鄰國越南這時緊急叫停白銀的開採,並且嚴防白銀流出。

對中國來說,當時全世界的白銀緊缺最直接的後果就是白銀大量外流。中國從1808年開始,由白銀的淨流入國轉為淨流出國。至1856年,在近半個世紀裡,中國白銀外流相當於3.68億銀元,中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中。

在全世界白銀緊缺中,大英帝國首當其衝。因為英國當時要拼命維持大三角貿易,對白銀供應減少格外敏感。當時為了換取東印度公司手裡的銀元,英國國王甚至將產自英倫本土的棉花賣給全世界最大的棉花供應商、遠在印度的東印度公司。

同樣,英國東印度公司對中國的貿易也轉向以賺取白銀為目標了。

英國東印度公司早在十七世紀就在斯里蘭卡種植鴉片成功,但一直沒有大規模生產。當全世界白銀緊缺時,為了能夠從中國賺取白銀,東印度公司從1800年開始嘗試與中國進行鴉片貿易,但一直很謹慎,沒有肆意擴大規模。恰逢此時英國自由貿易觀念開始萌芽,英國本土的個體商人則趁虛而入,形成了對中國鴉片貿易的主體。



白銀緊缺的後果是中國百姓的困頓,陷入乾隆朝以來從未有過的個人危機。銀價上漲,銀貴錢賤的趨勢加重,市場萎縮,通貨緊縮。雖然物價下降了,但沒有對商品的需求。

而官府的各種稅費不降反增,許多過去富庶或說的過去的地方迅速陷入貧困,北方各省先出現糧食短缺,流民增加,餓死人現象開始出現,朝廷賦稅、錢糧徵收遇到困難,山東、河南等地區的財政收入甚至下降了三分之二。

而皇帝卻搞不清楚什麼原因,只是一味催促地方官,讓他們拿出良心來,認真去徵糧。

1823年和1833年兩江地區的兩次大水災進一步加重了這種情況。

兩江糧食歉收不僅影響了北京的官員和綠營士兵的生活,更使得從清江浦到直隸的常平倉出現空虛,國家糧食平準制度失靈,無法救濟災民,為日後捻軍的崛起埋下了伏筆。同時,南方百姓生活水平大幅下降,甚至民不聊生,太平天國運動應運而生。

本文參考文獻

李伯重《“道光蕭條”與“癸未大水”》《社會科學》2007,第6期

吳承明《中國現代化:市場與社會》北京三聯,2001

羅威廉(William T.Rowe)《最後的中華帝國:大清》中信出版社,2016

魏斐德(Frederic Evans Wakeman)《洪業:清朝開國史》新星出版社,2013

林滿紅《銀線:19世紀的世界與中國》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


國史館


首要介紹一下什麼是道光慘淡?

中國在19世紀呈現了嚴峻的經濟闌珊。此闌珊始於道光時期,稱之為道光慘淡。這次蕭

條是在清朝國勢已衰,農業出產不景氣,財政窘迫的情況下發作的,因此非常嚴峻。民

困導致民變,即經濟闌珊引起了社會動盪。

道光慘淡主要是市場慘淡,最突出的表現是銀貴錢賤,物價跌落,買賣阻滯,商民皆困

;自道光三年水災以來,歲無上稔,十一年又經洪流,民力愈見窘迫。

1700年時整個歐洲的GDP和中國的GDP差不多相等,而在1700-1820年的一個多世紀中,中

國經濟的年均增長速度甚至快於歐洲。

在1820年以後的一個半世紀中,中國經濟在國際經濟中的比例一直在下降,併成為國際

六大經濟體中唯一呈現人均GDP下降的地區。由此而言,1820年代確實可以說是中國經濟

發作大轉機的起點。而1820年代正是道光朝前期。

道光慘淡所體現的經濟闌珊,首要,田價大幅下落。其次,農業產量下降而成本居高不

下,農民出產無利可圖。第三,農民收入銳減,難以維持正常的再出產。第四,鄉村棉

紡織業瀕臨破產。

那麼導致道光慘淡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道光經濟闌珊的直接後果之一是和平天國運動。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那些導致和平天

國革命發作的主要原因,也就是導致道光慘淡的主要原因。

在19世紀初期,西方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仍然是較為有限的。因此在1820年代,我們尚不

能說這是導致江南經濟自1820年代開端進入闌珊(即“道光慘淡”)的主要原因。

導致“道光慘淡”原因很複雜,我以為其中之一是19世紀初期的氣候劇變。導致經濟在

1823年左右開端闌珊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天災。

那麼,1823年以來不斷遭遇洪流災的根本原因安在呢?其直接原因是1823年開端的全球

氣候劇變所導致的嚴峻水災。

清代中葉(康熙五十九年至嘉慶二十五年,即1720-1820年)是一個比較暖和的時期。

清代後期(道光二十年至光緒六年,即1840-1880年)是中國歷史上第6個小冰河期。

道光元年至二十年(1821-1840年)則是兩個時期之間的轉機時期,因此呈現氣候的劇變

是不難理解的。這個轉機時期也恰巧是“道光慘淡”時期,由此開端了19世紀的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