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革命經典——《白毛女》


白毛女起源於晉察冀邊區白毛仙姑的民間傳說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兒”,其因飽受舊社會的迫害而成為少白頭,顧名思義被稱作“白毛女”。

1945年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據此集體創作出歌劇《白毛女》。

這部1940年代抗日戰爭末期在中國共產黨控制的解放區創作的是一部具有深遠歷史影響的文藝作品。

此作品後來被改編成多種藝術形式,經久不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這一特殊時期創作的文藝作品成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瑰寶。

1942年5月2日,毛澤東在陝西延安發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提出文藝不是超階級的,文藝要和工農兵群眾結合。

在同一個時期,延安的共產黨人還發動了整風運動和大生產運動。這使得延安的文藝工作者意識到要創作出一個全新的反映共產黨的理念的藝術作品。

1940年流傳在晉察冀邊區一帶“白毛仙姑”的民間故事傳說,加工改編出了歌劇《白毛女》。

《白毛女》將強烈的浪漫主義精神和共產黨的階級鬥爭理論結合在一起,成為解放區文藝標誌物,迅速風靡各個解放區。

國內也有真人的白毛女,是四川的羅昌秀,為了躲避地主,在山林生活了11年,後被共產黨救出,於2002年去世。

喜兒是《白毛女》的主人公,也是全劇所著力塑造的反抗的農民形象。她的性格和生活道路與楊白勞迥然相異。

劇本在開頭描寫了喜兒的天真淳樸,接著描寫喜兒在生活中所受到的一系列打擊,最後才把她的反抗性推上了最高點。

當喜兒受到黃世仁的汙辱後,也曾喊著“爹呀!我要跟你去啦!”企圖自盡。

但在遇救後,喜兒很快就拋棄了“不能見人”的思想,決心為復仇而活下去。

喜兒表示“我就是再沒有能耐,也不能再象我爹似的了。”她決然地告別了父輩的屈辱的道路。

在喜兒的性格發展過程中,正是一系列苦難的折磨,培育了她對地主階級的不共戴天的仇恨。

楊白勞是喜兒的父親,是與喜兒相對照的形象。

楊白勞勤勞善良,對生活要求很低,年關躲債七天,但忍耐使他遭受地主更殘酷的剝削和壓迫,雖看清地主等的反動本質,卻看不到出路,沒能反抗,賣女後,痛苦自殺。

楊白勞的形象告訴人們:勞動人民不奮起反抗舊制度,非但不能改變苦難的命運,反而會被舊社會所吞吃。

《白毛女》由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集體創作。賀敬之、丁毅執筆,馬可、張魯、瞿維、煥之、向隅、陳紫、劉熾等作曲。

《白毛女》1945年初作於延安,同年 4月為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演出,受到熱烈歡迎,後在解放區各地陸續上演,深受廣大人民和八路軍官兵的喜愛。

《白毛女》劇本情節是地主惡霸黃世仁逼死佃戶楊白勞,汙辱其女喜兒,喜兒被迫逃入深山成了“白毛女”。

《白毛女》,結局是八路軍來到了該地區,喜兒重見天日。

《白毛女》採用中國北方民間音樂的曲調,吸收了戲曲音樂及其表現手法,並借鑑西歐歌劇的創作經驗,是在新秧歌運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國第一部新歌劇。

《白毛女》劇中的“紅頭繩”、“漫天風雪一片白”、“我說、我說”等,都是音樂會上的保留曲目。

《白毛女》是詩、歌、舞三者融合的民族新歌劇。

《白毛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少有的將強烈的浪漫主義精神和大膽的浪漫主義手法完美和諧地融為一體的典範之作。

《白毛女》通過楊白勞和喜兒父女的悲慘遭遇,揭示了地主和農民的尖銳矛盾,控訴了地主階級的罪惡,歌頌了共產黨和新社會,形象地說明了“舊社會把人逼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的主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