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知乎和頭條是兩個世界?

三個R的愛


知乎和頭條本來就是兩個世界。

首先就是頭條用戶和知乎用戶完全不同。

知乎用戶主要就是年輕人,大學生,高中生為主。

而頭條什麼人都有,涵蓋的人群更廣。

用戶不同,喜歡看的內容就不同,知乎上,尤其是物理,科技和程序網絡會天然被高看一眼。雖然流量也是重在情感,故事,職場,熱點新聞。但由於科普類的受眾教廣,氛圍不同。對我們這種小眾學科來說,其實更容易生存。

而頭條,主要還是新聞,熱點,趣文為主。所有爆點,博人眼球很重要,內容好不好另說。

兩者用戶不同,內容選擇就完全不同,這就導致你覺得價值觀,世界觀差異都很大。

另一影響內容的就是審核機制。

同樣是發文章,不管你有沒有價值,有沒有人看,只要沒有違規內容,在知乎都會允許你推送,至於後期有多少人看是你自己的問題。

但是頭條不一樣,一旦你文章沒什麼人看,很可能被認為不適合收錄,最後只能刪除。

從這一點來說,頭條還沒有知乎寬容。大約是頭條的作者太多了吧,不稀罕這一兩個沒有人看的東西。

當然,你要說知乎威脅到頭條肯定暫時是不可能的。而知乎的目前來說,體量也只是達到頭條兩三個產品的比重罷了。

但是悟空完敗於知乎的較量是已經顯而易見的了,當初悟空問答挖了那麼多大V,但是最後留在問答區的大V還有幾個?

對了,我個人在知乎上也有近兩萬的關注,近百萬的點贊,幾千萬的閱讀。

歡迎關注法醫阿一,知乎上也叫:阿一。





法醫阿一


知乎,分享你剛編的故事。這是一個梗哈哈哈。說說我的找個吧,本來,知乎是學習交流的地方,我印象最深的是當時一個女大學生說有6000塊,做什麼好,知乎大佬建議買比特幣,女大學生表示沒聽過,拿錢去旅遊了,當比特幣大漲的時候,人們發現了這個信息。並拿來大肆調侃一波。其實,很多時候知乎分享的故事,交流的經驗都是比較不錯的。但是,社會嘛,啥樣的人都有,一個人分享自己的經歷,有時候也會透露收入學歷什麼的。然後就有一群人跑出來,表示懷疑,更有的人曬一些更加炫富的東西,從此他變成了逼乎。然後在來說說今日頭條,這個軟件,怎麼說呢,有些手機買來的時候這個軟件就在桌面了,給人一種廣告app的感覺。偶爾推送,都是一些生活新聞。很大一部分用戶,源於app的大規模推廣吧。很多人都是慢慢的接觸這個平臺,而知乎,說實話大概還有一大部分人不知道這個app。今日頭條,看著看著偶爾發現一個很認同的事情,就想評論一兩句,自然而然就註冊了。知乎,有時候甚至不知道人家在說什麼,一笑而過。頭條感覺比知乎更貼近生活。


JohnL2T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值得一議。

去年聽到一消息,某企業把收到的簡歷分成兩摞,一摞是985、211,一摞是普通院校。

普通院校的看都不看,直接倒進垃圾桶,面試通知只發給985、211的應聘者。

這家企業做錯了什麼嗎?

“英雄不問出處”這句話之所以流行,之所以振奮人心。內在原因是這樣事情發生的並不多。如果遍地都是這種故事,這句話就是一句陳詞濫調。沒有任何價值。


回到知乎和頭條問題,這是兩個世界嗎?

還真是。

知乎基本就代表者精英,而頭條基本就代表者普羅大眾。這兩者可能在現實生活中是混居的,甚至每天推杯換盞;但是在意見陣營中,卻涇渭分明,甚至老死不相往來。

那麼是誰在拋棄誰?

答案是,一個巴掌拍不響。

精英在往更高的精神領域去攀爬,並且率先掌握高層領域的話語權。

普羅大眾雖然也在往更高的精神領域去怕,但是由於自身經歷、學歷等原因,處處落後於人,總是拾人牙慧,一直拿不到高層話語權。不過轉身去拿底層話語權卻很容易。

人一旦選擇了陣營,不論這個陣營是國家、民族、種族、省份,甚至小到學校、班級、家庭,只要選擇好自己的陣營,就會想方設法維護自己陣營的正確性。

一旦有人說,我們中國人有著怎麼怎麼樣弊病,你只要跟他敵對著去說,他一定會想方設法找到更多案例,比如公德心不足、同情心不足等等,用來證明你是錯的,他是對的。

而如果是外國人說中國人不好,他就會極力為中國人洗白,說中國有多少美德。

一些人儘管他對普羅大眾本來是平常心的態度,一旦站到精英陣營,他也一定會逼出稜角來。

精英認為自己有責任感,有責任帶著普羅大眾去往更好的方向。有時候,即使脫離實際,還是堅持自己是對的。

而普羅大眾則認為精英太高冷,太脫離實際。不願意靠近。即使有時候精英說的方向很正確,還是要堅持走彎路。

歷史這麼長,發生這麼多事情。不論地理邊界還是立場邊界,當邊界形成的時候,邊界兩邊的人都是不斷將邊界劃分得更加清晰,而不是打破邊界,除非到了已經形成勢如水火的敵對狀態,才會爆發革命,一方推到另一方。


小到一家公司,985、211是一種陣營,一旦劃清邊界,和普通高校學生就是兩個世界的人了。

知乎、頭條,用戶間界限一旦形成,也就形成兩個世界。


零售新物種


確實非常有趣的回答,所以想認真寫一下:

我是知乎房地產話題下的活躍用戶,目前在知乎有67k關注,出過2本電子書,開過8場live,回答近300個問題,累計獲得194531個贊同和128180次收藏;

與此同時,我在頭條有3.3k粉絲,獲得了5300個贊同,只有兩篇閱讀超過10萬的“爆款”文章。

從用戶群中我們就可以明顯發現,知乎以學生、以一二線城市年輕人為主;

而頭條的年齡結構更偏年長,區域分佈也更加廣泛。

受眾不同,受眾喜歡的東西也自然不同。

知乎最火的,是“個人成長”、“情感”、“影視”、“故事”等內容;

頭條最火的,是新聞、娛樂等內容。

知乎因為檢索機制,會很“慢”,我經常有一兩年前的回答被“挖墳”,每天都有幾年前的回答被點贊;

頭條因為信息流,會很“快”,內容短、更新快,幾天會突然爆發,但以後根本不會起來。

所以,在知乎裡,“乾貨”受到尊重,在頭條裡,“標題黨”得以橫行。

不同的規則,會吸引不同的用戶,造成不同的氛圍,導致不同的結果。

但是知乎在變,頭條也在變,兩邊的用戶更在變,日後鹿死誰手,真的尚未可知。





羊迪


在本科的時候開始刷知乎,內容的確豐富有趣,涵蓋了專業知識圈分享個人、情感成長經歷、經典反雞湯金句,的確讓我看到了一個更大的世界。享受於他人的分享,卻很少主動分享自己的經歷和見解,一來是懶,二來是相形見絀。

我是一年多以前開始接觸今日頭條的,此時已經是奮鬥在臨床一線的婦產科醫生,臨床上有太多有趣的故事啦,有很強的訴說意願,也有滿肚子的專業知識想和女性朋友們分享。今日頭條版面豐富,微頭條類似於微博,問答類似於知乎,文章更是體裁題材不限,更重要的是充分體現了創作者的價值,所以就常駐在這兒了。

今日頭條比之乎更加接地氣,用戶群體更為廣泛,從留言者來看,有十幾歲的學生,也有五六十歲的中老年人,不同的思想在這裡進行著碰撞。


婦產科小超人


事實上我覺得知乎的人實在太過於裝逼,雙標狗、美分、公知太多,大家就不能好好的嘮個10塊錢的嗎?非要搞出個優越感,好像越向西方靠攏就越政治正確一樣,我就搞不明白,都是倆肩膀扛一腦袋,到底誰比誰優越,好像把國內的成就貶低的一文不值就能上天咋的。

最近火爆的《流浪地球》,雙標情況如圖所示:

一邊諷刺《流浪地球》物理知識缺乏,如同弱智,另一方面又拼命的吹《星際穿越》,卻對其中反物理常識的現象視而不見,這種自卑的人到底他的過去經歷了啥?另一方面,自己的醜事被人扒出來後又急於刪帖,還一副受了欺負的小人嘴臉,真是無話可說啊!難怪魯迅先生要說“我向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中國人”。這種人渣關鍵還在知乎混的風生水起,這真的是一件十分弔詭的事情了。

再如圖所示,我是真真真真兒的服了!


據我多年以來的觀察,一般這種人帶有先天的優越感,畢竟知乎是精英聚集的地方,自然,自以為是的長篇大論再加上上萬的點贊量更讓他飄飄欲仙,但除了有什麼物質上的好處呢?我還真的搜索了一下,結果讓我找到了“旅行社”、“移民介紹所”之類的回答,好吧!好吧!“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你們繼續介紹吧!

最後,我還是喜歡我們頭條接地氣!!!


地攤文學家


典型分歧如關於崔永元揭陰陽合同事件、轉基因問題、李光宇提議廢除中學英語課程問題。

關於崔永元揭陰陽合同和反對轉基因的事件,頭條是接近100%的支持,知乎卻出現了大量質疑的邏輯。關於轉基因,頭條大部分情況下是反對,知乎大多數情況下用科研論證的方式證明問題不大。關於全國人大代表李光宇先生提出廢除英語的主張,頭條上不少評論者支持,但是知乎上不少回應者主張不能廢除英語。

頭條,是提供信息和資料的地方;知乎是論證問題的地方。頭條對觀點正確、方向積極有相對嚴格的審核制度,當然頭條也有它的廣泛性和包容性;知乎是用科研和學術的思維和方法討論問題的地方,免不了有鑽牛角尖和方向不積極的成分。頭條討論的是平凡生活中略微疑難的問題及針對難題的解決方案,而知乎論證的是針對看似平凡的事件不同尋常的思路和方案(略鑽牛角尖)。

知乎反映了知識分子和類知識分子的思維,有他們的先進性,也有他們的脆弱性和虛無縹緲的特徵。頭條反映了生活的多樣性,但是多而不雜不亂,譁眾取寵的很多成分還是經過過濾的,只是需要考慮社會的複雜性。

如果希望學到具體內容,頭條較好(需要認真搜索);如果希望論證出不一樣的辨析,知乎較好(不排除偽大V)。


科學與智謀


作為兩個平臺都玩的我而言,來說說兩者的區別。首先要清楚,兩者的定位不同,前者更專業,後者更大眾化。

一:知乎的世界裡,高學歷的人更多,大部分都是一些大學生,高中生一類。

頭條的世界裡,普通人更多,就像這個世界一樣,包羅萬象。


二:知乎的世界裡,專業內容更多,其中不乏艱深晦澀的內容,這些內容如果能理解會對個人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頭條的世界裡,實時新聞較多,對於新聞這一塊更專業。同時頭條的專業內容更加通俗易懂,這也映照了第一條。


三:知乎的世界裡,自恃清高的人太多。很多知乎用戶看了一些專業內容,自認為高人一等,總是四處“顯擺”。

頭條的世界裡,大家更加的平易近人,並沒有被某些內容傳染,也沒有輕易的覺得自己高人一等。

四:知乎的世界裡,用戶更加的抱團,假設遇到某些刻意引導,知乎用戶會出現異常的團結之意,比如你在知乎裡說頭條更好,知乎不行,你肯定會被噴。

頭條的世界裡,用戶就像城市小區的對門,大家誰也不認識誰。都只是在發表自己的看法。


五:知乎的世界裡,愛吹牛的更多,只要打開匿名發佈,想怎麼吹就怎麼吹,反正誰也不知道,然後寫一些爽文,比如年賺百萬,日入過萬。

頭條的世界裡,瞎寫的更多,很多自媒體人為了流量各種蹭熱點,各種瞎寫。


六:知乎內容更專業,如果你想學習,那知乎一定是首先。這也導致知乎變現能力更強。

頭條新聞更專業,如果你想了解時事新聞,那頭條一定是首先,所以頭條的變現能力弱。


七:知乎的騙子更專業,畢竟很多內容都很專業,這也讓騙子們不得不努力學習,要不然騙人的時候容易被人拆穿。

頭條的騙子就不行,很多內容邏輯不通順,漏洞百出,但即使這樣也有人上當。這也對應第一條!


最後,兩個平臺各有春秋,我們作為用戶,各取所需就行。本來就不是同等級,不可相提並論。如果一定要比較,應該拿悟空問答和知乎對比。


心瀚說錢


這話可真算替我說了,我也正為此頭疼呢。

平常閒了我有寫寫劃劃的小愛好,可是發出去之後,不同的平臺,簡直是天壤之別。

不謙虛的說,我是有些文學功底的,文學專業畢業,二十餘年的文字工作經驗。同學中有需要寫文章的,我是往往被邀請的那個。

這樣的水平,即便不受歡迎吧,也應該有人瞟一眼吧。

可是,在頭條上,就不是這麼一回事,越是用心寫,越是沒人看。

不僅評論和點贊少得可憐,而且,閱讀量也極少。

我就一直納悶,好不好,總得點開看看了才知道吧。為什麼閱讀量也少得可憐?

我無可奈何。索性把隨便寫來的發到頭條上,效果卻出奇的好。

而那些,我是不敢發到朋友圈裡的,因為,我自己都看不上。

卻偏偏被頭條看上了!無語。

至於在知乎上如何,呵呵,把這些反過來就行了!

有種想放棄頭條的感覺,各位以為如何呢?


留言彰明


如果仔細去看一下知乎和頭條的起步,你就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


在知乎早期的時候,知乎是邀請制度的,採用的小米的飢餓營銷在內,同時知乎的運營人員會去聯繫很多的名人來參與內容的建設,當整個平臺上面都是一些特別厲害的人,同時內容也都是精華的那種,那麼這時候勢必會引發很多人的觀望,同時部分被邀請的人也會感覺到自我良好,畢竟別人都沒有被邀請,而他卻被邀請,那麼這自然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了。


因為前期有過一批很大量的優質的人參與,那麼平臺本身的內容也都是很不錯,這當然會引發外界的很多評論。


而頭條最早是起開放的形式起來的,正式因為前期的開放,沒有設置太對的門檻,所以導致的結果可能是內容上沒有知乎好。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知乎曾經是因為內容好而出名,後面隨即進行了開放,於是乎就引發了很多曾經觀望的人去進入,而這批觀望的人並非都是內容產生都是很好的人,其中也自然會包括一些企業會去知乎上面進行廣告宣傳。


但頭條一開始就是以開放起來,從最初至今都是一貫的路線,沒有太大的差異化。


知乎和頭條的差異化,在於最初的起步,而非現在,從現在來看,頭條還是略勝知乎一籌,畢竟頭條是有一些相關的獎勵機制在內,能夠更加的鼓勵作者產生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