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興 鄉村美!尋甸鄧家村探索出一條鄉村振興之路

掌上春城訊一排排綠油油的樹木,茂密的瓜藤爬上柵欄,沒有圍牆遮擋、春意盎然的農家小院裡孩子正在打鬧,休閒小廣場上愜意的老人們吹拉彈唱……走進尋甸縣倘甸鎮新華村委會鄧家村,一個美麗的新農村映入眼簾。這裡不僅擁有省級衛生村、省新農村建設巾幗示範村、市級文明村、廉政文化進農村示範點等多個美譽,還探索出了一條鄉村振興之路。

腰包鼓了

以產業興村 帶動村民共同致富

2011年以前的鄧家村是個名副其實的貧困村,村民多數以種植烤煙、土豆為主,基本上是靠天吃飯,全村村民人均收入只有600多元。“當時村子裡的年輕人都拼命往外跑,誰都不願意留下來。”42歲的鄧長芬以前就和老公去城裡打工維持家裡生計。

改變,是從土地流轉開始的。2013年,鄧家村村民將200多畝土地流轉給村裡的致富帶頭人栽種烤煙,併成立了烤煙種植專業合作社,不僅節約了成本,還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益,一年就讓村裡的烤煙總收入實現倍增。

“眼見為實”的好處讓更多村民也行動了起來,鄧家村的土地很快就實現了全部流轉。村裡還引進了很多特色產業種植讓村民持續增收,特色林果、苗木、蔬菜花卉等種植基地鱗次櫛比。鄧長芬則進了種植基地打工,每年的收入就能達到上萬元。

鄧家村並沒有止步於此。為了能向美麗新農村靠攏,村裡通過自籌的方式統一規劃建起了宜居房。藉助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鄧家村引進昆明仁澤商貿有限公司,租用新建房建起了鄧家村建材批發市場,直接帶動近百戶村民務工。現在,這裡已經是尋甸西部最大的建材批發市場,直接帶動戶均增收2萬元。

“我和我老公都在村裡打工,收入高,離家還近,生活很滿意。”利用閒暇時間,鄧長芬還加入了村裡成立的祖氏滇繡合作社學習刺繡,作品由村裡統一銷售,每年還能再給存摺裡增添3000多元。現在,祖氏滇繡合作社還帶動了周邊村子,有60多名婦女加入了進來。

環境美了

創新村莊治理 構建鄉風文明

從貧困村到幸福村,光是腰包鼓了還不夠,只有環境美了才能真正幸福。2013年以來,鄧家村累計整合投入資金1235.6萬元,實現水、電、路、房、公共設施和環境衛生“六到位”;實施住房安居工程121戶,全村所有農戶都有了安全穩固住房;村裡還建起了村民活動中心,完成村內道路、飲水、汙水、太陽能路燈等基礎設施建設。

為了讓村子在發展現代化的同時又能保持農村原生態的美,鄧家村實施村莊梳理工程,拆除了圍牆,開展村莊綠化、庭院綠化,種植了綠化樹3020株,讓村子“綠起來”,也“靚起來”。

走進鄧家村,不僅綠樹成蔭,而且乾淨衛生,背後的秘密是什麼呢?“損壞村內路燈者,每盞處罰7000元。亂倒垃圾者,每次罰款5元……”在村民活動中心的一面牆上,記者找到了答案。

“這是我們村民自己協商制定的村規民約,所有村民既是執行者也是監督者,大家齊心協力才把村子弄得這麼漂亮。”鄧家村黨支部書記李朝富介紹,“領導帶頭、村民協商”已經成為鄧家村創新治理的一個辦法。鄧家村充分發揮村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和核心作用,選配致富帶頭人作為村黨支部、村小組長,堅持村務“一事一議”、集體決策,村內所有公共事務均召開村民大會決策,大小事都由大家說了算。

“以前村裡一年都開不了一次會,現在半個多月就開一次,村裡什麼事情都是明明白白地告訴大夥。”鄧家村老黨員張應學說,村裡還成立了矛盾糾紛調解委員會,骨幹都是老黨員、老幹部、村幹部和有威信的村民代表,他也是其中之一。村裡有什麼矛盾,調解委員都能很好地解決,做到了一般糾紛不出村,重大矛盾不上交。

隨著生活越來越有滋味,村民素質的不斷提升,鄧家村的文化氣息也越發濃厚。村民活動中心設立了農家書屋圖書室,配備體育健身器材、群眾文化大舞臺,還成立了傳統農耕文化展室,收集村內老舊生產生活用具300餘件,保護傳承傳統文化。

“現在鄧家村就是一個‘世外桃源’,多少人都羨慕得不得了。”張應學和他的老夥計們,每天都有了好玩的去處,一手吹笛子的好技術也能在“鄧家村民族文化節”上一展風采。到了重陽節、春節,村裡還會專門來慰問他們。一幅夜不閉戶、敬老愛幼、鄰里和諧、鄉風文明的畫卷正在鄧家村徐徐展開。

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陳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