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往事後篇:南昌為什麼一直是省會,要從這個亂世王朝遷都說起

前言

五代十國時期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北方戰亂不斷,朝代和皇帝走馬燈似的換,而南方則相對安定。

這片區域恰好又是十國扎堆的地方,其中疆域最遼闊、國力最強盛、經濟最燦爛的無疑當屬南唐。

南唐不僅在五代十國曆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在中國文學史上、江南開發史上都有一席之地。

南唐往事後篇:南昌為什麼一直是省會,要從這個亂世王朝遷都說起

南唐疆域圖

更特殊的是,他是中國歷史長河中唯有的一個把政治中心定在江西的政權,開創了很多先河,其影響一直持續到兩宋及明清。

而且講到十國就必定要講到南唐,那麼我們現在就開始嘗試著走進南唐,去探尋那段被塵封已久的歷史……


第一節、世子、太子、皇帝

上一講我們講到昇元七年的二月,開創了南唐江山社稷的開國之君李昪病死於金陵,死後太子李璟即位,也就是南唐第二代皇帝,史稱中主李璟,死後的廟號為元宗。

這個李璟是李昪的長子,在我們講南唐篇第一講時已經亮過相了,早年曾用名徐景通,父親恢復李姓後又改名為李景通,即位後再次改名李璟。

李璟打小就風度翩翩,一表人才,而且從小就學書練字,文學功底很紮實。

李璟早年跟隨父親征戰,最初的職務是一個小官,叫駕部郎中,後來隨著父親的權傾朝野,李璟也跟著坐火箭上升,做到了諸衛大將軍,父親李昪封齊王后,李璟隨之成了齊王世子。

這時候的楊氏已經成了有名無實的傀儡,李昪大權在握,仿效徐溫在金陵開府,把兒子李璟留在當時的首都揚州輔佐吳帝,實際上是為了監視朝廷的一舉一動,而自己坐鎮金陵遙控朝政。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李昪如願以償取代吳帝,自己做了皇帝,改國號大齊,李璟由齊王世子變成了皇太子。

昇元七年李昪在位的第七個年頭,剛過完年老皇帝便病倒了,他把兒子李璟叫來交代後事。

千叮嚀萬囑咐要他保境安民,和鄰國搞好關係,注意關注中原形勢,等待時機出兵中原,爭奪天下。

李璟卻一臉不在乎,李昪很不放心,讓他把手指頭伸過來,然後突然咔嚓一口把李璟的手指頭咬出了血,李璟疼的尖叫起來:爹,您幹嘛呀。

李昪非常嚴肅地說你一定要記住我的話,我料定中原不久就會大亂,你一定要抓住機會。

李璟滿口答應,但究竟有沒有聽進去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二月,李昪病危。

宮中封鎖消息,外界毫不知情,甚至連李璟都不清楚父親的病情如何,後來還是太醫吳廷昭給他通風報信,李璟這才進宮伺候老爹,沒多久李昪便駕鶴西去,宮中秘不發喪,李璟即監國位。

李昪駕崩十幾天後,李璟還沒有即位的意思,大臣們急了,就上表勸進,李璟這時表現的非常的高風亮節,推辭不受,哭著讓給弟弟們,表示自己無才無德,難堪大任。

奉化節度使周宗捧著龍袍說:先帝把江山社稷交給陛下,責任重大,陛下怎麼能拘泥於這些小節呢?

“大行付陛下神器之重,豈得固守小節。”-----陸游《南唐書》

李璟這才扭扭捏捏地即位,三月登基,改元保大元年。

古代老皇帝死後一般都是第二年才使用新年號,以示對先帝的尊敬,很少有當年改元的情況,李璟的做法引起了很大的非議,史書寫了四個字評價:

“識者非之”-----陸游《南唐書》

明白事理的人都覺得這樣做有些欠妥,不合適。

南唐往事後篇:南昌為什麼一直是省會,要從這個亂世王朝遷都說起

韓熙載夜宴圖

當時就有人提出了反對意見,太常博士韓熙載上疏說隔年改元是自古以來的制度,如果不遵守制度,又如何教化天下百姓呢?

“逾年改元,古之制也。事不師古,弗不可訓。”——馬令《南唐書》

李璟也覺得韓熙載的話很有道理,可當時改元的詔書已經下發了,只能將錯就錯了。


第二節、提心吊膽的大臣們

李璟即位後,重用馮延巳、馮延魯、陳覺、魏岑、查文徽等奸佞之徒,這五人被當時的人們稱為“五鬼”。

一些正直的大臣屢次上疏指出不能重用這幾個人,李璟壓根就聽不進去。

李璟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文藝皇帝,他和兒子李煜並稱“二李”,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據一席之地,但要論治國,李璟真是門外漢,即位沒多久便做起了甩手掌櫃。

他將弟弟燕王李景遂改封為齊王,拜諸道兵馬大元帥、太尉、中書令,調進朝廷主持日常政務,百官中只允許陳覺、查文徽二人上疏奏事,其他的大臣如果沒有皇帝的召見,不得進宮見駕。

這樣一來,一幫大臣坐不住了。

在南唐,齊王的封號幾乎就是太子的代名詞,李昪、李璟父子倆即位前都做過齊王,如今李景遂改封齊王,還兼任一堆舉足輕重的職務,這不明擺著就是兄終弟及的節奏嘛。

南唐往事後篇:南昌為什麼一直是省會,要從這個亂世王朝遷都說起

史書記載李昪生前非常疼愛李景遂,一度有廢長立幼的打算,李璟即位時也流露過傳位弟弟的意思,甚至在老爹靈柩前立下盟約,冊封弟弟李景遂為皇太弟,正式確立了接班人的身份。

此時李璟的心情應該是非常矛盾的,既有無奈又有不甘。他需要有人跳出來幫他解圍。

果然,詔書下發後舉朝騷動,大臣們紛紛上疏反對,有人甚至跑到皇宮門口叩頭大哭,勸說李璟收回成命。

李璟此時也終於明白了過來,一拍腦門,我怎麼這麼傻,我爹讓我傳位給弟弟,我就傳?

真是太傻了。

於是收回了那道詔書,這事也就黃了。

提心吊膽的大臣們,終於舒了一口氣,可惜更讓他們頭疼的在後頭呢。


第三節、惹不起的帝二代

保大二年五月,割據福建的閩國發生了內亂,分裂成閩、殷兩個政權,閩國大將朱文進刺殺君主王曦,自稱閩王。

派使者向南通通報,面對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李璟心動了。

把老爹臨終前的教誨扔到了九霄雲外,打算藉機出兵吞併福建,他先是扣留朱文進的使者,然後準備討伐朱文進。

這時有人告訴李璟,閩國內亂的元兇是王延政,咱作為正義之師,理應先討伐他,李璟一拍大腿,我看行,就這麼定了。

隨即馬上釋放了朱文進的使者,調集人馬經江西殺奔建州,結果兩軍一場仗打下來,南唐居然被打敗了。

李璟被激怒了,區區彈丸小國居然敢抗拒天朝大兵,你等著,有你好果子吃。

南唐往事後篇:南昌為什麼一直是省會,要從這個亂世王朝遷都說起

第二年三月,再度攻打閩國,在赤嶺打了個勝仗,攻入閩國腹地,閩國文武官員紛紛投降。

仗打到夏天時,終於俘獲王延政,閩國政權覆滅。

剩餘的將領一窩蜂投降,南唐照單全收。

但是這幫人依舊鎮守福建各地,實際上成了割據一方的土皇帝,南唐雖得了疆土,卻肥了他人。

這些土皇帝經常和南唐爆發衝突,有的甚至還和吳越聯合對抗南唐,搞得南唐不但沒有省心反而更加鬧心了。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了後來的滅楚之戰中,南唐趁楚王馬殷病死,幾個兒子爭權奪利內訌不斷時發兵滅掉楚國,卻長期陷入泥潭,楚國故地和閩國一樣呈現軍閥割據混戰的局面。

南唐為了控制這些新拓展的地方,大量有生力量被拖在了那裡,直接導致北方前線日益不利,錯失了大好機會,而這恰恰也是李昪最擔心的結果。

福建湖南兩地的割據勢力最後都是被北宋滅亡的,替南唐打掃乾淨屋子,這不能不說是一個諷刺。

就在李璟在南方東征西討開疆拓土時,中原的形勢也發生了變化,李昪的預言終於成真了。

保大六年,後漢的河中節度使李守貞造反了,遣使聯絡李璟南北聯兵,李璟見有油水可撈,便派兵配合李守貞。

誰知沒幾天傳來了李守貞兵敗的消息,南唐只得退兵,但後漢經此一番折騰,元氣大傷。

但淮南一帶的民間武裝紛紛歸降南唐,南唐的勢力逐漸擴張到淮河流域,算是還有所得。

保大九年,湖南的楚國內亂,李璟趁機派信州刺史、大將邊鎬率軍伐楚,將湖南納入版圖,馬氏一族被遷往金陵。

湖南連年戰亂,國庫空空如也,兼併湖南的戰爭不但沒有給南唐帶來利益,反而又背上了沉重的財政負擔。

當時的南唐宰相馮延巳把滅楚視為自己的功勞,不願意拿國庫的錢去填補湖南的窟窿,於是大肆搜刮湖南百姓,連駐軍的軍餉都靠洗劫百姓,終於把湖南百姓激怒了。

馬楚政權的殘部紛紛起兵圍攻邊鎬,邊鎬招架不住,逃回南唐,湖南陷入軍閥混戰,南唐根本無力控制。


第五節、不聽爹的話吃虧在眼前

此時,中原再一次改朝換代。

郭威推翻後漢,建立後周,與南唐在淮河形成對峙局面,此時雙方還是旗鼓相當、不相上下。

南唐往事後篇:南昌為什麼一直是省會,要從這個亂世王朝遷都說起

保大十三年,後周新主柴榮,也就是周世宗發動南征,發兵前發了一份詔書,列出了南唐的一系列罪行,說明我為啥要揍你。

一,指責李璟區區割據政權之主居然敢稱帝,分明是藐視天朝。

二,南唐屢次招降納叛,和後漢後周為敵,態度極不友好。

三,起兵配合李守貞等叛逆,干涉他國內政。

四,侵略閩楚等國,生靈塗炭、天怒人怨。

五,賣國求榮,勾結契丹夾攻祖國,還是人嗎?

最後結論:罪惡滔天,人神共憤,不討不足以平民憤。

以李轂為行營都部署,率軍攻打壽州,李璟調集重兵迎敵,李轂因自己沒有水軍,又怕南唐軍截斷淮河上的浮橋,於是主動退兵到正陽,保護浮橋,南唐軍見周軍撤退,以為周軍撤退了,想都沒想就追了上去顧不上吃飯就投入戰鬥,結果被早有防備的周軍殺的大敗而歸。

南唐在江北的將領不是逃跑就是投降,局勢對南唐非常不利,李璟嚇破了膽,派人向柴榮乞和,柴榮沒有答應。

周軍繼續南下用兵,泰州、揚州相繼失守,李璟這時已經是病急亂投醫了,又走了一步昏招,派人攜帶密信向契丹求救,誰想在邊境上被捉住了,這下無異於火上澆油,柴榮更來勁了。

南唐往事後篇:南昌為什麼一直是省會,要從這個亂世王朝遷都說起

柴榮

到了保大十四年的三月,走投無路的李璟再次服軟,派司空孫晟、禮部尚書王崇質奉表乞和,柴榮還是不接受,又把南唐使者扣押下來。

第一次派來乞和的南唐翰林學士鍾謨這時主動請求回江南向李璟曉以利害,說服李璟把長江以北的土地全割給後周,柴榮同意了,讓王崇質、李德明也一併回去,自己還寫了一封信讓鍾謨帶給李璟。

回到江南後,李德明等人把周世宗狠狠歌頌了一番,柴榮這也好,那也好,真是當世之明君聖主,這麼一來,李璟不高興了,你們這幫東西這才去了幾天就變節了,既然柴榮那麼好,你還回來幹什麼?

“德明等還,盛稱世宗英武,景不悅。”——《新五代史》

底下的一幫大臣也群情激奮,攻擊李德明和柴榮有秘密交易,割讓國土以謀私利,這不是漢奸賣國賊嘛!

於是,要求殺李德明的呼聲不絕於耳。

李璟腦子一熱,一拍桌子把李德明拖出去砍了。

隨即命令齊王李景達和陳覺、邊鎬、許文縝等人率兵馳援壽春,擺出一幅玩命的架勢,唐軍來勢洶洶,很快便收復了此前丟失的三個州府。

此時恰好是江南多雨季節,駐紮在安徽、蘇北一帶的周軍因不適應氣候,紛紛後撤,有人建議趁機追擊,宋齊丘害怕激怒柴榮,下令不許追擊,只是堅守不出,周軍得以從容不迫的撤退。

各路周軍彙集到壽州城下,此時壽州仍在南唐手裡,柴榮不甘心就這麼回去,一心想再次南下揚州。

宰相範質極力勸諫,說大軍南下至今疲憊不堪,急需休整,實在不宜再戰,柴榮這才恨恨作罷,留下李重進繼續攻打廬州、壽州,向訓留守揚州,自己率主力返回中原。

柴榮前腳剛走,向訓便以孤城難守為由,放棄揚州,撤回壽州和李重進一道攻城。

雙方圍繞壽州的拉鋸戰還在繼續,與此同時南唐馳援壽州的大軍也正向壽州聚集。

聽說南唐全力援助壽州,遠在開封的柴榮坐不住了,於保大十五年二月再次南征。

此時,壽州被周軍圍困的水洩不通,南唐援軍無法接近壽州城,只能在臨近的紫金山紮營,利用地形優勢和城中的守軍遙相呼應,柴榮大軍到達壽州後首先摧毀南唐軍在紫金山的大營。

此時南唐軍名義上的主帥是齊王李景達,但負責前線戰事的主要是陳覺,陳覺這個人充其量也就是個業餘軍事愛好者的水平,他和南唐大將朱元素來有矛盾。

這次朱元的紫金山大營被摧毀,陳覺趁機向李璟上疏建議以楊守忠取代朱元,並說朱元原本是後漢李守貞的人,不是南唐的舊將,不可靠。

李璟也是糊塗到家了,臨陣換將歷來是兵家大忌,他居然同意了,並召朱元回京。

朱元又驚又懼,我這次回去,能有什麼好果子吃?

索性就投降吧。

朱元一氣之下投降了後周,聽到這個消息,唐軍各部都亂了套,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一時間全線潰敗,大將邊鎬被俘,齊王李景達狼狽逃回金陵,眼見城外的援軍如雪崩一般潰敗,城裡的劉仁贍絕望了,最後一點堅守的動力也灰飛煙滅,眼前一黑,栽倒在地,再也沒有醒過來。

他的副使孫羽毫不猶豫地開門投降,壽州在堅守了兩年多後宣告陷落,柴榮心裡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地了,他心滿意足的班師回京,此時的李璟早已是驚弓之鳥。

柴榮沒有趁勝追擊,他自己卻已經嚇破了膽,下令焚燬揚州,江北百姓全部遷往江南。

唐朝以來富甲天下的揚州如今只剩下一片廢墟,南唐收縮防線,隔江和後周對峙。

李璟的做法無異於判處了江北諸州的死刑,那意思就是你們就自生自滅吧。

南唐往事後篇:南昌為什麼一直是省會,要從這個亂世王朝遷都說起

沒多久,江北的濠、楚、海、泰、揚等州相繼失守,後周大軍到達長江北岸,江南人心惶惶,李璟無計可施,派陳覺奉表求和,並表示願意謝罪下臺並傳位給太子,柴榮不置可否。

陳覺奉命過江議和,看到長江裡後周的水軍聲勢浩大,嚇得嘴半天合不上,等見到柴榮時,主動要求回去勸李璟交出江北土地,並向後周稱臣,柴榮寫了一封信讓他帶給李璟。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李璟別無他圖,只希望趕緊簽訂合約,別再打了,他脆弱的小心臟實在是承受不起了。

江北十四州已有十州為後周所佔,李璟大筆一揮,湖北、安徽一帶尚未失守的黃、廬、舒、蘄四州全部割給後周,雙方以長江為界,劃江而治。

李璟還感覺不夠誠懇,又自貶帝號,稱國主,奉周正朔,此時是後周顯德五年,停用南唐的交泰年號。

至此,南唐與後周的戰爭告一段落,進入對峙時期,並一直持續到北宋開寶七年,期間雙方再無大的戰事。


第六節、遷都江西定南昌

在邊境戰爭連年不絕的同時,南唐朝廷裡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先前我們講到李璟即位之初時曾打算立弟弟李景遂為接班人,並冊封為皇太弟、

但後來出於種種考慮,還是立長子李弘冀為太子,加之李弘冀不久前在常州大敗吳越軍,立下了戰功,為他加了不少分,自然也就沒人敢多說什麼了。

但這個李弘冀和他老爹李璟一點都不像。

李璟我們知道生性仁慈、禮賢下士、溫文爾雅,愛開玩笑,屬於性情中人。而李弘冀為人沉默寡言、心狠手辣,好猜忌,冷酷無情,父子倆之間經常發生爭吵,矛盾日益激化。

有一次,這爺倆又吵了個不可開交,李璟大怒,抓起一根棍子一頓暴揍,邊打邊罵:

混賬東西,我告訴你,你休想即位,我要把你叔叔景遂叫回來主政。

李弘冀一聽,嚇壞了,以為老爹要廢了他的太子之位,想來想去,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快刀斬亂麻,毒死了叔叔李景遂。

可是沒過多久,李弘冀突然病倒了,天天夢見變成厲鬼的李景遂來找他索命,連驚帶嚇沒幾天便一命嗚呼了。

李弘冀死後李璟封六子李從嘉為吳王,住進了東宮,實際上確立了他的太子身份,老臣鍾謨跳出來反對,說從嘉胸無大志,整天和美女泡在一起填詞作樂,不宜立為太子,還是立紀國公李從善為好。

李璟大怒,老小子,連朕的家事都敢指手畫腳,你以為你是誰,貶為國子司業,一巴掌打到饒州去了,不久更是將其賜死。

隨後,正式冊立李從善為皇太子。

李璟顯然是被嚇破了膽,金陵和江北僅一江之隔,而且後周軍曾經輕而易舉突破長江天險,殺到南岸鎮江,還燒了南唐大營,這一切都使李璟意識到金陵太不安全了,於是就盤算著遷都南昌,離長江越遠越安全,但當他說出這個想法時,居然是舉朝反對,只有樞密使唐鎬贊成。

於是李璟打算遷都洪州,把洪州改名南昌府(南昌名字由來),定南昌為南唐南都(之前金陵為西都,揚州為東都)。

南唐往事後篇:南昌為什麼一直是省會,要從這個亂世王朝遷都說起

南唐國都南昌城

此時北方的中原大地,又一次改朝換代,後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李璟轉而向北宋稱臣。

北宋建隆二年,李璟留下太子李從嘉監國,坐鎮金陵,自己前往南昌,正式遷都。

南昌在之前根本從來沒有作為過政治中心,宮殿簡陋,根本不具備作為首都的條件,隨駕官員頗有怨言,天天盼著回京,連李璟也悔恨不已。

群臣日夕思歸,景悔怒不已。——《新五代史》

群心思歸,國主退朝之暇,北望金陵,恆鬱鬱不樂。——《十國春秋》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百官不敢抱怨皇上,都奔當初贊成遷都的唐鎬去了,唐鎬又愧又怕,很快就連病帶嚇,死了,也有說是自殺的。

李璟心裡也非常後悔草率遷都,正打算和大臣商議還都金陵,還沒有商議出個結果,李璟突然病倒了,還很嚴重,無法進食,只能喝點湯維持體力。

《江南野史》寫的更邪乎,說李璟在南昌宮中設宴,突然看見被他貶死的前太傅宋齊丘上殿,李璟非常驚恐,回去就一病不起。

不管怎麼說李璟確實是快不行了,到了六月已經迴天無力了,他在遺詔中要求把他葬在西山,不要大操大辦,堆一個幾尺高的小墳就行了,還警告說如果誰違反他的遺詔,就不是忠臣孝子。

“違吾言,非忠臣孝子。”——《十國春秋》

留下遺詔後,李璟撒手西去,終年46歲。

(《新五代史》記載為64歲,疑有誤,查《十國春秋》、《舊五代史》、馬令《南唐書》記載均為46歲,《新五代史》所記當為錯訛。)

太子從嘉不忍心將老爹草草安葬,便把靈柩迎回金陵,隆重安葬於順陵(今南京市江寧區東善橋鄉祖堂山南麓)

太子從嘉派人赴宋告哀,請求追贈帝號,宋太祖趙匡胤很通情達理,批准了,並廢朝五天悼念,諡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廟號元宗。

太子從嘉即位,改名李煜,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南唐後主李煜,又稱李後主。

李煜即位後南唐江河日下的處境是否能得到扭轉呢?

李煜又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君主呢?

我們下一講接著聊。

南唐往事後篇:南昌為什麼一直是省會,要從這個亂世王朝遷都說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