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文豪的童年:仰慕先賢,奮發立志,氣象自是不平常

曠達樂觀,隨緣自適,從其廣泛性來講,無疑是對蘇軾的人生態度最為人所認同的概括。從心理更深層面而言,這樣的人生態度可以說根源於一個“真”字。

商務印書館第二版《古代漢語詞典》中對“真”字有多種解釋,第一、第二義項分別是:“本性,本來面目”“真實,真正”。

一代文豪的童年:仰慕先賢,奮發立志,氣象自是不平常

縱觀蘇軾一生,宦海沉浮。不論是在得意時,躋身執政之列,太后賜以宮燈引路;還是在失意時,被一貶再貶,在烏臺詩案中甚至有性命之虞。

但他始終不忘初心,秉持內心的真實,從個人的角度對生命的本性孜孜以求,兼收幷蓄,並予以真正的踐行,一生以真面目示人,展現了高遠的生命境界。

這或許與他的家庭環境,尤其與他童年時所受的教育,有著莫大的關係。

蘇軾的兩個叔叔都是通過科舉考試入仕,父親蘇洵起初雖多次應試不順,但“二十七,始發憤”,最終也如願以償,並以傑出的文學成就躋身唐宋八大家之列。母親程氏知書達理。

一代文豪的童年:仰慕先賢,奮發立志,氣象自是不平常

無疑,蘇軾的家庭(族)是一個具有濃郁的傳統文化氛圍,富有進取精神的家庭(族),這樣的家庭(族)和當時社會的主流思想必然保持高度一致。在耳濡目染中,傳統的濟世思想早早地在小蘇軾心中紮了根,從而對先賢早早地多了一份仰慕的情懷,因而多了一份思齊的敏感和執念。

蘇軾的祖父是位好酒天性樂觀的農民,他的性格相比對蘇軾有著潛在的影響。

蘇軾八歲時進入鄉校讀書,一個偶然的機會旁觀了一本《慶曆聖德詩》。書中主要歌詠了韓琦、范仲淹、富弼和歐陽修等先賢忠君愛民的偉大事蹟。

一代文豪的童年:仰慕先賢,奮發立志,氣象自是不平常

這本書對其他孩子而言可能根本引不起絲毫的興趣,但引起了小蘇軾強烈的好奇心。

他不僅在短時間內能背誦書中的一些詩句,而且還大膽地問老師:“書中歌頌的十一人都是什麼樣的啊?”老師不以為然地說:“你小小的孩童,用不著知道。”

小蘇軾理直氣壯的說:“這些人如果是天人,那我就不敢問了;如果是世間常人,那為啥不可以問。”

人小言壯。老師十分驚歎,就一一向蘇軾介紹了書中的人物,並特別指出:韓琦、范仲淹、富弼和歐陽修這四個人,是人中之傑。

一代文豪的童年:仰慕先賢,奮發立志,氣象自是不平常

老師這番介紹對渴慕先賢的小蘇軾影響深遠:“時雖未了了,則已私識之矣” “自以八歲知敬愛公(范仲淹),今四十七年矣!” “軾七八歲時,始知讀書,聞今天下有歐陽公者,其為人如古孟軻、韓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從其遊,而與之上下其議論。其後益壯,始能讀其文詞,想見其為人,意其飄然脫去世俗之樂而自樂其樂也”。

後來,母親程氏親授《後漢書·範滂傳》時,蘇軾內心受到強烈觸動,脫口而出:“如果我要成為像範滂那樣的人,您會答應嗎?”母親回答:“你能成為範滂,我怎麼不能成為像範滂母親那樣的人呢!” 母子對答,金石齊鳴,慷慨激昂。

一代文豪的童年:仰慕先賢,奮發立志,氣象自是不平常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偉大抱負,尤其是範滂為官清廉,不避刑禍,主動投獄就死的壯舉,給童年蘇軾強烈的心靈震撼和深遠的影響。童年是天真純潔的,沒有名韁利鎖。在面對老師,面對母親這些可敬可親的人面前,在那特定的情境中,小蘇軾的言行完全出自肺腑。“奮厲有當世志”,像先賢那樣有補於世,這種健康的積極向上的追求,便是蘇軾的赤子之真。

一代文豪的童年:仰慕先賢,奮發立志,氣象自是不平常

從小定八十。他據此獨立不依,即便後來流放江湖,精研佛老,但其內心從未背離這條道路。他在《序》中說:“如火之熱,如水之溼,蓋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這是他對范仲淹的評價,事實上也正是這樣的赤子“天性”,這樣的至真之誠,使他“不得不然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