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其所好——安禄山谄媚

大家好,我是为你读谋略,今天继续为大家分享《鬼谷子》中的管理谋略。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长恨歌》中的这两句诗就是指的“安史之乱”,而这场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叛乱的发起人就是安禄山。从一个身世凄凉的外族人,他是如何一步步赢得了李氏帝王之恩宠,煽动起一场惊天动地的叛乱的呢?

安禄山骁勇过人,又熟谙山川形势,故每次出击,都能以少胜多,擒获不少敌人,后因功擢为偏将。其后更是”所向披靡“,深受张守珪的喜欢,被收为养子,并以军功加员外左骑卫将军,充衙前讨击使。

投其所好——安禄山谄媚

从此以后,安禄山”百计谀媚“,又多出金钱贿赂其手下人,以结私恩。尤其对那些过往的使者,安禄山暗中都加以贿赂,使者回朝后一再称赞他,他逐渐受到了玄宗的青睐。天宝元年(742年),分平卢为节度,遂以安禄山为平卢节度使,兼柳城太守、押两蕃、渤海、黑水四府经略使。

其实,安禄山的平步青云除了其骁勇善战之外,最主要的还是与他善于阿谀奉承、溜须拍马是分不开的。他总喜欢在玄宗的面前做出一副愚憨、笃忠的样子,使得玄宗对他百般信赖、毫无防备。

投其所好——安禄山谄媚

天宝二载(743年)正月,安禄山入朝,玄宗倍加宠待,”谒见无时“。为了讨得玄宗的欢心,他谎奏说:去年七月,营州境内出现了害虫,蚕食禾苗,臣焚香祝天说:“臣若操心不正,事君不忠,愿使虫食臣心 ;若不负神祗,愿使虫散。”忽然来了一大群红头黑鸟,霎时把虫吃得精光。安禄山讲得绘声绘色,煞有介事,玄宗以为他对已忠诚无二,于翌年三月,命安禄山代替裴宽兼任范阳节度使。礼部尚书席建侯为河北黜陟使,大概也受了贿赂,在玄宗面前大力称道安禄山公正无私,裴宽与宰相李林甫也随声附和。三人又都是玄宗所信任的人,由是禄山之宠益固不摇矣”。在安禄山离京还范阳时,玄宗特命中书门下三品以下正员外郎长官、诸司侍郎、御史中丞等群官于鸿胪寺亭子为他饯行,给以殊遇。

投其所好——安禄山谄媚

天宝六载(747年),安禄山入朝。曾因内宴承欢时,上奏玄宗说:“臣蕃戎贱臣,受主宠荣过甚,臣无异才为陛下用,愿以此身为陛下死。”玄宗命杨锆、杨錡、杨贵妃与禄山兄弟相称,而禄山见贵妃宠冠六宫,与她搞好关系对自己十分有利,尽管他比杨贵妃大十八岁,却甘心做她的养子。从此,安禄山侍奉杨贵妃如母,因而得以随意出入禁中,有时与贵妃对面而食,有时在宫中通宵达旦,外面流传着不少丑闻。安禄山媚事杨贵妃,对太子却另眼相看。

一次玄宗命太子会见安禄山,他见了太子却不肯下拜,左右感到奇怪,问他为何不拜,他说:“臣蕃人,不识朝仪,不知太子是何官?”玄宗解释说:“太子是储君,朕百岁之后要传位于太子。禄山说:”臣愚,比者只知陛下,不知太子,臣今当万死。“左右令见他下拜,他这才下拜。玄宗深感安禄山之”朴诚“,对其赞不绝口。

投其所好——安禄山谄媚

它禄山每次入见时,常常先拜贵妃,后拜玄宗,玄宗感到奇怪,问他为何先拜贵妃,他回答说:”胡人先母而后父。“安禄山身体特别肥胖,腹垂过膝,自称腹重为三百斤。他每次走路,由左右抬挽其身才能迈步。他乘驿马入朝,每驿中专筑一台为他换马用,称为”大夫换马台“,不然,驿马往往要累死。驿站还专门为他选用骏马,凡驮得五石土袋的马才能使用。鞍前特装一小鞍,了承其腹。玄宗见他如此肥胖,问他的肚子里有什么,他诙谐地回答说:”更无佘物,正有赤心耳!“逗得玄宗哈哈大笑。尽管他身体肥胖蠢笨,但是在玄宗面前跳起舞来,却旋转自如,”其疾如风。

投其所好——安禄山谄媚

安禄山表面上装得呆头呆脑,实则内心狡黠异常。他招兵买马,极力扩军备战,其不臣之迹自然难以掩饰。这时朝中有不少大臣都曾奏告玄宗,说安禄山有“反状”,但玄宗却不以为然。不仅不防备安禄山,而且还予以同情,不断施以恩宠,予以重兵,终于后来安史之乱的爆发。

投其所好——安禄山谄媚

《鬼谷子》中说:“事皆有内键,素结本始。”其实,安禄山能够快速起家,既与安禄山本人性情阴险狡诈、善于逢场作戏,外表却给人一种憨直、诚朴的印象有关;又与玄宗的好大喜功,偏听偏信直接相关。他摸准了君主的心意,善于迎合其意,就把君主无间无隙。谁又能料得到呢,这其中有太多复杂而又微妙的人性值得人仔细揣摩和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