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丧父,8岁丧母,13岁留学日本,他精通5国语言,曾受朱德元帅亲自看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来重温一段颇具情怀的“红色故事”,主人公就是

西北政法大学(前身陕北公学)的首任校长——成仿吾

3岁丧父,8岁丧母,13岁留学日本,他精通5国语言,曾受朱德元帅亲自看望!

成仿吾(1897年-1984年),出生于湖南新化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祖父考取过进士,很喜爱他,希望他能像自己一样好学上进,所以为他取名“仿吾”。他不幸3岁丧父,8岁丧母,13岁随哥哥成劭吾同往日本留学,后在东京帝国大学求学。1921年回国,五四运动后,他与郭沫若、郁达夫等人在上海建立了著名的革命文学团体创造社。

出任中国共产党第一所高等学校校长

1925年,成仿吾任广东大学教授和黄埔军官学校教官。1927年,为了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他赴法国留学。1928年,他在巴黎参加中国共产党。1931年9月,成仿吾回国。1934年1月,他到瑞金参加全国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会后留在中央宣传部和中央党校工作。1934年10月,成仿吾作为红军部队中唯一的大学教授,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他是由“文化人”成为“革命人”的典型。

3岁丧父,8岁丧母,13岁留学日本,他精通5国语言,曾受朱德元帅亲自看望!

▲陕北公学时期的成仿吾

1935年10月,红军到达陕北后,成仿吾任中央党校高级班教员、教务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大批革命青年从全国各地奔赴延安。中央决定成立陕北公学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所高等学校,成仿吾任校长。他开始全身心投入党的教育事业,此后曾创办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并担任过这三所学校及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校的校长和书记等职

陕北公学实行军事化管理。成仿吾重视言传身教,他说:“新来的青年学生往往就是从干部的作风和一言一行来认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他以身作则,和学生一起上早操跑步,参加讨论;还和学员一起吃小米饭,连小米锅巴都要分着吃光。几乎每天夜晚,他都到学员宿舍查寝、嘘寒问暖……敌机空袭延安,他总是指挥学员疏散完毕后,才进入防空洞。

3岁丧父,8岁丧母,13岁留学日本,他精通5国语言,曾受朱德元帅亲自看望!

▲陕北公学毕业证书

学生口中的“妈妈校长”,传颂半个世纪

1939年,成仿吾创建华北联合大学。1941年,日军集中七万兵力向晋察冀边区腹地“扫荡”,华北联大被迫化整为零,师生分散住在小山村,但时常集中起来上课。成仿吾亲自编写教材并讲课,付出了大量心血,将学校发展到了4000人。

3岁丧父,8岁丧母,13岁留学日本,他精通5国语言,曾受朱德元帅亲自看望!

▲陕北公学运动会入场式,前排第一人是成仿吾校长

每隔几天,成仿吾就冒着生命危险,骑马到各个村庄去看望师生,有的点只有一两个人,他也要走到,给大家发银元,叮嘱要注意安全,不要扰民。那些离家万里、担心受怕的青年学生,对这位爱生如子的校长产生了强烈的心理依赖。一位学生送给成仿吾一张纸条:你是我们的妈妈!此后,“妈妈校长”的称号不胫而走,伴随他传颂了半个世纪。

其实,成仿吾能获得学生这样的认可,并不容易。参加革命前,他是著名文学社团创造社的创始人,他的文学批评火力猛、弹药足,是典型的“毒舌”。他曾经与鲁迅有过笔墨之争,言辞激烈。后来,二人在革命活动中冰释前嫌。鲁迅高兴地对许广平说“今天见到了成仿吾,从外表到内里都成了铁打似的一块,好极了!”成仿吾这样刚硬的人,在面对学生时却如此细腻温和,真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精通五国语言,五次翻译《共产党宣言》

3岁丧父,8岁丧母,13岁留学日本,他精通5国语言,曾受朱德元帅亲自看望!

成仿吾博学多才,精通德、英、日、法、俄五种语言,他翻译了多部马克思主义著作及西方文学著作。成仿吾的译作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第一个《共产党宣言》中译本,是从德文版本翻译。不到两万字的《共产党宣言》,他不厌其烦地翻译了五次,时间跨越近半个世纪。

这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治学精神,堪称楷模。

当年近九旬的朱德总司令看到这个译本后,认为翻译得非常好,坚持要去中央党校看望成仿吾,称赞他翻译《共产党宣言》具有世界意义,高度评价成仿吾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传播、为党和军队培养人才所作的突出贡献。这次谈话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这是朱德元帅生前最后一次外出会客。

3岁丧父,8岁丧母,13岁留学日本,他精通5国语言,曾受朱德元帅亲自看望!

▲朱德看望成仿吾

一个“土里土气、老实巴交”的普通人

著名作家丁玲,曾对成仿吾产生过一系列的“合理想象”:在文学上,他主张浪漫主义;他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一定很洋气很潇酒,因为我曾见过一些傲气十足的诗人趾高气扬、高谈阔论、目中无人;他曾在国外学军械制造,或许是庄重严肃之人;他曾在黄埔军官学校担任教官,一定有一种军人气概;他曾经跟鲁迅进行过革命文学队伍内部的文学论争,写过火气很重的文章,是不是有点张飞李逵式气质呢?

后来,丁玲在延安见到成仿吾时,哑然失笑:我想象的全错了!原来他是一个“土里土气、老实巴交的普通人”,“他不会花言巧语,也不是谈笑风生,但他使任何见到他的人都觉得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可以信赖的人,一个尊重别人、对什么人都平等对待的人”。丁玲说:为什么我单单忽略了他是一个经过长征的革命干部、红军战士、一个正派憨厚的共产党员呢?丁玲的想象与感受,也印证了成仿吾的侠骨柔肠。

在旁人眼里,成仿吾是无私无畏的革命家、严谨治学的教育家。他对革命事业与教育事业都无比忠诚。在女儿的记忆中,父亲是什么样的人呢?他的次女、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成其谦教授说:“我父亲是那一代革命者之中的一个,他一辈子都忠诚于自己的理想,忠诚于自己的信念,忠诚于自己的人格。我父亲为能参与中国革命而自豪,而我也为有这样一位父亲而骄傲!”

3岁丧父,8岁丧母,13岁留学日本,他精通5国语言,曾受朱德元帅亲自看望!

1982年,85岁的成仿吾这样总结了自己的一生:我是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从文化人到革命战士。1984年5月,成仿吾在北京病逝,终年87岁。中共中央书记处审定的《成仿吾同志生平》高度评价他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无产阶级教育家、社会科学家”,称赞他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永远进击的一生,是无产阶级教育事业艰苦开拓和创造的一生,是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传播鞠躬尽瘁的一生”。

关注“西北政法大学”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