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中的谢尔曼”,无可否认的庞大狼群——Ⅶ型潜艇(上)

关于VII型潜艇的介绍我会分成上下两篇进行分析,总字数超过1万字,此篇是上篇,字数在6000字左右。如果想要看下篇,可以在我的主页找找就可以了。

“潜艇中的谢尔曼”,无可否认的庞大狼群——Ⅶ型潜艇(上)

在德国北部基尔港附近的一个海边小镇,有一个醒目的长条状的物体,这是一间博物馆,保留了二战时期唯一一艘存活下来的VII型潜艇,这就是U-995号潜艇。这艘潜艇的外部建筑和内部设备依旧完好,我们可以想象这艘潜艇在海上作战的场景,想象那些艇员如何在狭小的艇内空间中战斗和工作,U-995号潜艇的形象代表了半数以上的德国潜艇形象,因为U-995号是德国潜艇中生产数量最多的VII型,它见证着德国潜艇在后期的衰落,见证着那一段大西洋上残酷的历史,警示着人们要反对战争,珍爱现在的和平。

“潜艇中的谢尔曼”,无可否认的庞大狼群——Ⅶ型潜艇(上)

▲U-995号潜艇,如今已经变成了博物馆,不远处就是基尔的水域,这艘潜艇永远待在岸上诉说着二战的潜艇战。

1935年,一艘VIIA型潜艇从不来梅港下水,从此,德国海军拥有了可靠的远洋作战潜艇,随着战争的爆发,VII型潜艇逐渐成为德国潜艇部队的主力,并在战争期间不断生产,发展出了最经典的VIIC型潜艇,这一型号的潜艇占据了德国潜艇的大半江山,只要你在二战时期的大西洋上看到一艘德国潜艇,那有很大的概率是VIIC型。

“潜艇中的谢尔曼”,无可否认的庞大狼群——Ⅶ型潜艇(上)

▲第二艘下水的Ⅶ型潜艇——U-70号正在海面上航行,两名艇员在甲板上作业。

德国海军靠着VIIC型的熟练生产技术和性能优异的特点,打造了一支空前的潜艇部队,据统计,德国VIIC型潜艇在二战中的产量相当于其他所有国家的综合潜艇产量,德国人靠这些潜艇搅得大西洋不得安宁,甚至差一点就击溃了强大的大英帝国。VIIC型潜艇的产量是626艘,这使世界潜艇力量的一个空前水平,是当时海军大国潜艇产量的3倍左右,相当于坦克中的谢尔曼和T-34,战斗机中的伊尔-2和BF109,是潜艇中最经典的一款。那么,下面将详细介绍这款最为经典的潜艇。

“潜艇中的谢尔曼”,无可否认的庞大狼群——Ⅶ型潜艇(上)

▲二战各海军大国的潜艇建造数量对比图,可见德国潜艇惊人的数量。

建造源起

德国人为什么要建造这一型号的潜艇,和他们的战略是分不开的。德国海军由于一战后的衰落,凭借那些老掉牙的战列舰和新建的几艘寥寥的新锐战舰仍然无法弥补德国海军的弱势,正面打不过,那只能在海上打游击了,德国人想利用有限的海军水面舰艇和潜艇部队,在大西洋上对英国的运输船发动袭击,通过经济战争把英国扼杀在孤独的英伦三岛。但是作为一艘潜艇要进行长途的奔袭和连续的海域巡逻,就必须要具备远洋作战的能力和持续航行的能力,还要有更大的鱼雷载量,以保证其攻击能力。

“潜艇中的谢尔曼”,无可否认的庞大狼群——Ⅶ型潜艇(上)

▲一艘Ⅶ型潜艇正停在补给船旁等待补给

德国人在二战爆发后能够作战的潜艇数量还相当的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海军的长期限制和希特勒对潜艇部队的不重视。德国在一战战败后,被迫和协约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对德国十分苛刻,尤其在海军方面,只给德国留下了一支仅能用于岸防的海军,并且由于英国在一战时就领略了德国潜艇的破坏力,不希望德国发展潜艇,所以在海军条约中规定德国不能制造潜艇,所以二战德国潜艇是从30年代才开始发展的。

其实在德国海军受到凡尔赛和约的限制时期,德国人也不忘发展自己的潜艇技术,虽然和约规定德国不能生产潜艇,但是没有规定德国人不能帮助外国人生产潜艇。德国人在不违反凡尔赛和约的情况下,在荷兰建立了一家公司,为其他国家建造潜艇。这家荷兰公司先后为土耳其海军和芬兰海军建造了潜艇,并且德国人参与了潜艇的建造过程,并且借机训练自己的潜艇水兵,为以后的战争做好准备。1935年,希特勒正式撕毁凡尔赛和约,并在童年和英国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德国人终于可以随心所欲地光明正大地制造自己地潜艇,二战德国潜艇的历史从这里正式开始。

“潜艇中的谢尔曼”,无可否认的庞大狼群——Ⅶ型潜艇(上)

▲一艘遭到盟军攻击而快要沉没的潜艇

如果要建立一支庞大地潜艇部队,德国人就需要找到一种易于生产且性能良好地主力型潜艇,从而进行大批量地生产潜艇。德国潜艇需要从德国港口出发绕过英国本土才能进入大西洋,这样远程的奔袭就已经消耗了潜艇的大量燃油,所以德国人对潜艇的定位是航程远且能持续巡逻作战的远洋大型潜艇。

德国人曾经生产出了两艘IA型潜艇,首舰在1936年下水,这是德国海军建造大型远洋潜艇的一次尝试,IA型潜艇的性能不佳,后来生产了两艘就被放弃。于是德国人根据建造IA型潜艇的经验,发展出了VII型潜艇,VII型潜艇的历史贯穿了整个二战,发展出了多种改进型号,我们在这里只介绍最经典的VIIC型,其他的型号也会简单介绍,在讲VIIC型潜艇前,有必要先介绍VII型的最初型号——VIIA型和VIIB型。

“潜艇中的谢尔曼”,无可否认的庞大狼群——Ⅶ型潜艇(上)

▲Ⅶ型潜艇击沉了一艘商船的绘画,非常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纳粹Ⅶ型潜艇的巨大威力,这些潜艇是大英帝国海上交通线的最大威胁。

为VIIC型奠定基础的两种型号

成功总是要经历过多次的失败,德国在将VII型改进到VIIC型潜艇的时候,经历了VIIA型和VIIB型两个型号,为VIIC型打下了技术基础,那为什么这两级潜艇为什么会被淘汰,这两级潜艇又为VIIC型的发展奠定了怎样的基础呢?

VIIA型是德国海军VII型潜艇的第一个型号,首艇在1936年6月24日下水,这种潜艇比最初的IA型远洋潜艇有相当大的改进,提高了潜艇的攻击能力和航行稳定性。VIIA型潜艇只建造了10艘,都在二战中沉没。VIIA型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只有一个艇壳,船体外壳就是耐压壳体,压载舱分布在潜艇各处,最大的一个压载舱在控制室的下方。并且VIIA型的尾部鱼雷发射管是位于船体外部,有一个相当明显的突起,这使VIIA型潜艇辨别于其他VII改进型号的重要标志。

“潜艇中的谢尔曼”,无可否认的庞大狼群——Ⅶ型潜艇(上)

▲ⅦA型潜艇的尺寸侧视图

VIIB型是德国海军VII型潜艇的第二个型号,是VIIA型的改进型,首艇在1938年4月27日,设计VIIB型的原因是为了对VIIA型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改进。VIIB型比VIIA型长了两米,所以鞍形舱的储备体积会更大,可以携带更多的燃油,航程也比VIIA型多出很多,此外,VIIB型在原来的基础上在尾部增加了两片舵,用来提高潜艇的机动性,VIIB型的尾部鱼雷发射管也收回了艇内。

VIIB型潜艇在二战期间只生产了24艘,但是德国许多著名的王牌艇长都是从这里诞生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击沉皇家橡树号战列舰的U-47号艇长普里恩,战绩最高的指挥U-99号的克雷齐默尔以及指挥U-100号的王牌艇长施普克。

“潜艇中的谢尔曼”,无可否认的庞大狼群——Ⅶ型潜艇(上)

ⅦB型潜艇的尺寸侧视图

VIIB型的各项性能已经非常接近VIIC型,比VIIA型有了较大的完善,这两级潜艇的建造为德国VIIC型的研制奠定了基础,终于在1940年9月18日,VIIC型潜艇首艇下水,从此开始了世界经典潜艇的历史,对于VIIC型潜艇,我将会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重点分析。在以下部分,我会对VIIB型和VIIA的性能进行一个小小的对比,由于VIIB型和VIIC型接近,不进行对比,只列出一些数据。

“潜艇中的谢尔曼”,无可否认的庞大狼群——Ⅶ型潜艇(上)

▲ⅦA型潜艇U-45号潜艇

VIIB型潜艇和VIIA型潜艇的对比:

●在动力上系统,VIIB型比VIIA型提升了20%,VIIB的水下排水量为857吨,比VIIB型多出112吨,这代表它拥有更大的空间,特别是VIIB型在体型上比VIIA型加长了2米多,所以内部的储存空间会更大,VIIB型的鱼雷携带数量也由之前的VIIA型的11枚增加到14枚,两侧的鞍形舱内也可以多储存33吨燃油,提高了VIIB型的航程,VIIB型的水面航程是6500海里/12节,比VIIA型增加了1200海里。

●在水面航行状态下,VIIB型潜艇使用的是两部MAN公司6缸4冲程M6V 40/46增压柴油机,有一些使用的是两台日耳曼尼亚公司6缸4冲程F46型柴油机,推进功率为2400千瓦,最高水面航速为17.2节,而VIIA型使用的是两部MAN公司6缸4冲程M6V 40/46柴油机,推进功率约为1700千瓦,比VIIB型少了30%,最高水面航速为16节。

“潜艇中的谢尔曼”,无可否认的庞大狼群——Ⅶ型潜艇(上)

▲ⅦA型潜艇首艇U-27号潜艇

●在外形上,VIIB型在尾部增加了一部尾舵,增加了潜艇的可操作性,VIIB的尾部鱼雷发射管也收进了潜艇内部,这也是VIIB型和XIIA型的不同之处。

●在潜艇的内部环境上,VIIB型也有很大的改进,VIIA型潜艇的内部环境很糟糕,各种恶臭的味道都会出现在潜艇内部,这种潜艇也被艇员们投诉,直到VIIB型时代后,这种问题才得到了改善。

“潜艇中的谢尔曼”,无可否认的庞大狼群——Ⅶ型潜艇(上)

▲U-45号潜艇的舰桥,艇员们正在甲板上集合。

ⅦC型的水舱构造和潜艇内部构造

VIIC型潜艇是一种双艇壳的结构,一个是外部的外部艇壳,一个是内部的耐压艇壳,这两个艇壳一起构成了潜艇的基本结构。不管是普通舰艇还是潜艇,都要有一个压载舱,这对于潜艇来说就更为重要了,压载舱的主要作用是灌进和排出海水,改变排水量,以保持潜艇能够潜入水下和升上水面,而耐压艇壳和外部艇壳之间的区域就是压载舱所在的区域。

“潜艇中的谢尔曼”,无可否认的庞大狼群——Ⅶ型潜艇(上)

▲ⅦC型潜艇的一段,可见其双壳体结构,中间就是其压载水舱。

VIIC型拥有5个压载舱,1号压载舱位于尾部鱼雷发射管附近,2号压载舱位于前部鱼雷发射管之间除了压载水舱,有一些空间还用来附近,3号压载舱室主压载舱,位于潜艇的中部,是控制潜艇沉浮的主要压载舱。2号和4号压载舱位于3号主压载舱的两侧并呈现镰刀形,2号、3号、4号位于潜艇的两舷。压载舱通过排进海水来加大排水量,通过往压载舱里释放压缩空气排除海水,在潜艇的表面也可以看到很多矩形的排水孔。这样的压载舱分布有助于潜艇的快速下潜和上升,比VIIA型的艇壳结构的性能要稳定许多。

潜艇的艇首和艇尾都有一个浮力水舱,这使为了方便潜艇能够做出一些俯仰的动作,潜艇出水时,一般都是艇首灌水比艇尾少,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潜艇出水先露出艇首的画面,而潜艇下潜时,艇首比艇尾灌水多,艇首先沉入水下。

“潜艇中的谢尔曼”,无可否认的庞大狼群——Ⅶ型潜艇(上)

▲22号为ⅦC型潜艇的艇艏压载水舱,控制着潜艇的上浮和下潜动作。

在潜艇出航和战斗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燃油、物资和弹药(指防空炮弹,不包括鱼雷,鱼雷有专门的调节舱)的消耗,甚至一些人员的变化(曾经就有一艘潜艇的艇员掉进海里,然后艇长没有给予全力施救,被邓尼茨责骂),产生这些变化后的潜艇排水量会下降,为了保证潜艇的稳定,指令室的旁边,设置有一个调节水舱,这个调节水舱根据潜艇上的重量变化而填充相应重量的海水,保持稳定性,这个水舱根据旁边的指令室发出的命令进行操作。有一个特殊的调节储备燃油舱,这个舱室位于主压载舱和调节水舱之间,但是它既可以用作调节水舱,也可以用来储备燃油。

鱼雷和水雷有自己的调节水舱,这个被称为鱼雷补偿水舱,艇首和艇尾的鱼雷发射管附近都有一个。大部分的鱼雷都在艇首发射,当鱼雷发射后,艇首的重量就会变轻,这时候需要往前部补偿水舱注水,以达到潜艇两端的平衡,潜艇在布雷的时候也是一样的道理。

“潜艇中的谢尔曼”,无可否认的庞大狼群——Ⅶ型潜艇(上)

▲26号为艇艏的鱼雷补偿水舱,位于鱼雷发射管的右下角和一枚鱼雷的正下方。

VIIC型潜艇内部分为了六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就是最前部的鱼雷发射管发射室,鱼雷的装填和发射都在这里完成,可以称为“潜艇的拳头”,这里住着潜艇内一半以上的艇员,有相应的船员床铺和工作空间,基本的生活都在这个区域内进行,在船员的床铺对面,就是一枚533毫米鱼雷,可见潜艇的空间之窄,这里的艇员负责鱼雷的发射装填和发射工作。

“潜艇中的谢尔曼”,无可否认的庞大狼群——Ⅶ型潜艇(上)

▲前部的鱼雷发射管室,图为艇员正在装填鱼雷,4条鱼雷管呈“口”字形。

●第二部分是艇长的休息室,在休息室旁边是无线电通信室以及侦听室,无线电通信主要室为了联系邓尼茨的潜艇总部,包括向邓尼茨汇报情况和接受命令,但为了潜艇的隐蔽性,多数时候会保持无线电静默,而声纳侦听室是用来搜寻水面舰艇和潜艇的装置,在潜艇遭到驱逐舰攻击时,水下的潜艇可以通过声纳确定驱逐舰的位置,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躲避驱逐舰的攻击。

“潜艇中的谢尔曼”,无可否认的庞大狼群——Ⅶ型潜艇(上)

▲艇长休息室旁边的侦听室和无线电室,图为艇长在观察侦听室的情况。

●第三个部分就是在核心的指令室,是“潜艇的大脑”,会在后面有详细的介绍,主要操纵着整艘潜艇的运行。

“潜艇中的谢尔曼”,无可否认的庞大狼群——Ⅶ型潜艇(上)

▲潜艇指挥室内密密麻麻的设备,控制着整艘潜艇的运行。

●第四部分是官兵的第二个生活区,这里的艇员有各自的任务,由于床位有限,艇员们轮流工作和休息。

“潜艇中的谢尔曼”,无可否认的庞大狼群——Ⅶ型潜艇(上)

▲艇尾的艇员休息室,在艇员休息时,对面就是一颗鱼雷。

●第五部分是潜艇柴油机所在的舱段,柴油机主要为潜艇提供水面的航行和为电池充电。

“潜艇中的谢尔曼”,无可否认的庞大狼群——Ⅶ型潜艇(上)

▲潜艇的柴油机和电动机设备

●第六部分就是动力装置的大部分,位于潜艇的最后方,这里是潜艇行动和转向的动力区域,可以称为“潜艇的腿”,这里放置着水下航行所需的电动机和一具鱼雷发射管,在第六部分的下方是艇员们的第三个生活区,这里的艇员主要负责动力系统和尾部鱼雷发射管的工作。

“潜艇中的谢尔曼”,无可否认的庞大狼群——Ⅶ型潜艇(上)

▲艇尾的一具鱼雷发射管和一套舵系统

潜艇的外部结构稳定,内部层次分明,这也是VIIC型成为一型优秀潜艇的原因之一。VIIC型的制作材质比较普通,其钢材相当于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的钢材种类,唯一值得关注的是它的甲板。VIIC型的甲板表面铺设有一层硬木质的甲板,这些硬木以1厘米间隔的条形铺设在甲板表面,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潜艇经常在北大西洋作战,而北大西洋越北的地方越冷,到了北冰洋更是如此,而这种冷天气下,金属甲板容易结冰,而铺设硬木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潜艇中的谢尔曼”,无可否认的庞大狼群——Ⅶ型潜艇(上)

▲艇尾的木质甲板,每条间隔一厘米,一条条钉在甲板上。

ⅦC型潜艇的水下攻击武器

鱼雷发射管是潜艇的战斗部,VIIC型装备了5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4具在艇首,1具在艇尾,艇首的4具鱼雷发射管两两分布在艇首两侧,一侧的2具鱼雷发射管呈上下分布,每具鱼雷发射管大约有1/3的管体在耐压壳体的外部,贯穿了耐压壳体和外部艇壳。

“潜艇中的谢尔曼”,无可否认的庞大狼群——Ⅶ型潜艇(上)

▲鱼雷储存舱,Ⅶ型潜艇使用的14枚鱼雷大部分储存在这里。

鱼雷发射管分为3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鱼雷发射管的前部盖,第二部分就是鱼雷发射管的管身,第三部分就是鱼雷发射管的后部盖。由于鱼雷体积和重量过大,不能使用人工把鱼雷塞进管内,在鱼雷发射时需要通过一台鱼雷装填轨道将鱼雷塞入鱼雷发射管中,这时候鱼雷发射管的后部盖打开,前部盖关闭,鱼雷装填完毕后,需要关闭鱼雷发射管的后部盖,再打开前部盖,在鱼雷发射管的旁边配备有发射用的压缩空气瓶,然后使用压缩空气将鱼雷发射出去。整个发射过程中,鱼雷发射管的后部盖和前部盖不能同时打开,总会有一个盖处于关闭状态,否则会导致海水涌入舱内。

“潜艇中的谢尔曼”,无可否认的庞大狼群——Ⅶ型潜艇(上)

▲鱼雷发射管的具体构造解析图,包括剖面图和侧视图。

尾部的鱼雷发射管位于主机后方,和VIIA型不同,VIIC型的后部鱼雷发射管收进了艇,不突出来。后部鱼雷发射管没有独立的发射室,操作不如前部鱼雷发射管那么容易,它的下方就是潜艇的螺旋桨和舵体系,在尾部设置一枚鱼雷发射管的原因是为了应对突发情况,可以在逃跑时发射鱼雷攻击或阻碍驱逐舰的追击,或者在击中商船后逃离现场,逃离过程中由后部鱼雷发射管对商船补刀。

“潜艇中的谢尔曼”,无可否认的庞大狼群——Ⅶ型潜艇(上)

▲Ⅶ型潜艇尾部的鱼雷发射管内部。

水雷是一种很有效的武器,特别是在对付大型战舰方面,在二战中出现过很多战舰触雷的事件,只要水雷布置得好,就能发挥大作用。VII型潜艇中有一种专门布雷的VIID型潜艇,在潜艇前部设置了5个水雷投放装置,主要执行布雷任务,VIID型潜艇只建造了6艘,但是它的体积比VIIC型大得多。

“潜艇中的谢尔曼”,无可否认的庞大狼群——Ⅶ型潜艇(上)

▲一艘ⅦD型潜艇正在布雷

未完……

这篇文章还有下篇,具体请前往我的主页观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