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波蘭和蘇聯為何要划走德國的大片領土?

草莓奶昔ru


這個問題的背後,潛伏著蘇聯與納粹德國的一段交易。

大家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標誌,是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而很多人不知曉的是兩件事,第一件,是在德國入侵波蘭一週之前,蘇德兩國正式締結了一份條約。而這份條約,除了蘇德兩國約定互不侵犯之外,其實還有一個內容,那就是事實上的盟友關係。

蘇德締結為盟友對付誰?在這裡,其實就是倒黴的波蘭。

第二件大家所不知曉的事,那就是在1939年9月,入侵波蘭的不僅是德國一家,事實上還有蘇聯。換句話說,其實是蘇德聯手,一個從西邊,一個從東邊,聯手做掉了波蘭。

正是因為蘇德在此時以及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事實上的盟友,所以二戰初期,在背後給予德國大量軍事物質支援的,實際上就是蘇聯。

從1939年到1941年,蘇聯把大量工業原料如石油賣給了德國,甚至德國為此欠了一大筆錢,具體金額在2.4億帝國馬克,你似乎也可以這麼說,希特勒是為了賴賬,才最終發動了對蘇聯的最後一擊。

而與希特勒交好的同時,蘇聯陸續發動了針對芬蘭、波羅的海三國以及羅馬尼亞的戰爭,1939年侵佔了芬蘭的卡累利阿地區。1940年,以武力吞併波羅的海三國。幾乎同時,入侵羅馬尼亞的比薩拉比亞地區。

當然最終希特勒和斯大林還是翻臉了,於是蘇聯又成了反納粹的大國,那麼問題來了:勝利之後,蘇聯侵佔的波蘭領土怎麼辦?

斯大林大筆一揮,不還!咱老毛子歷來就是有進無出,如果波蘭覺得吃虧,那可以問德國要補償,反正德國是失敗者。

所以,最終,波蘭東部依舊歸入了蘇聯,作為賠償,波蘭獲得了德國的東部。

這個怎麼說呢?就好比是張三和李四聯合打劫了王五家,一轉身張三又和李四打了起來,最終張三被打趴下了,那麼王五家的損失咋辦呢?李四:誰被打趴下,誰賠!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波蘭最近很活躍。仗著有美國這棵參天大樹,先是警告東鄰俄羅斯要用西方的核大棒,然後又義正辭嚴地要西鄰德國賠償波蘭在二戰時損失9000億美元。

波蘭和兩個鄰居的恩怨太深了,再往前的歷史不說了,就是波蘭現在的邊界線,和俄羅斯(蘇聯)、德國(西德)都有直接的關係。

1939年9月1日,德軍閃電進攻波蘭。隨後,波蘭流亡管理層跑到英國倫敦當起了寓公。寄人籬下的波蘭流亡管理層並沒有減弱自己的野心,宣稱戰後的波蘭,必須擁有遼闊的海岸線和漫長的國界。之後幾年,波蘭流亡管理層在倫敦的辦公室裡成天畫地圖,英國人無不搖頭,說波蘭人的胃口實在太大了,別人替他們賣命,他們還自命不凡。波蘭人卻說:這是我們應該得到的。

波蘭夾在蘇、德之間,而蘇聯是戰勝國之一,又是世界雙霸之一。按理,波蘭應該搞好與蘇聯的關係,以便在與蘇聯劃分邊界時撈點好處。但是,波蘭卻要求蘇聯割讓西烏克蘭、立陶宛、西白俄羅斯,兩國邊界應以1921年《里加和約》為準。蘇聯出兵幫助波蘭復國,付出了巨大傷亡,到頭來白忙一場,連老本之一的西烏、西白、立陶宛都要送給波蘭。蘇聯憤怒地質問波蘭:憑什麼!

再加上卡廷事件,波蘭炮轟蘇聯,激怒了蘇聯,也惹怒了美國。羅斯福認為波蘭的邊界如何劃分,這是美蘇英等大國的事情,波蘭多哪門子的嘴?

在蘇聯、美國、英國的強大壓力下,流亡管理層撐不住了,準備接受蘇聯的劃界主張。實際上,他們接不接受,蘇聯都不可能吐出新佔領的西烏克蘭、白俄羅斯。甚至於,整個波蘭都在蘇聯的勢力範圍之內。波蘭敢硬懟蘇聯,不惜魚死網破,可波蘭所依仗的美國都不敢這麼做。就像波蘭的大嘴將軍聲稱美國願意為波蘭向俄羅斯扔核大棒,所有人都會呵呵一笑。

蘇聯說了:蘇聯與波蘭的邊界線,必須以寇松線為主。所謂寇松線,是指1920年7月,蘇聯與波蘭開打時,英國外交大臣寇松提議的兩國停戰分界線。蘇聯比較認同這條線,但這意味著波蘭將失去西烏克蘭、西白俄羅斯、立陶宛。即使如此,蘇聯還是認為自己吃了虧,說寇松線又不是蘇聯劃分的,這事你們找寇松去!不過,蘇聯也不想和英、美糾纏太多,說碰上波蘭算我們倒黴,那就讓5到8公里吧。掌櫃的別讓了,再讓……(噴英美一臉)就賠了(自行腦補相聲《賣布頭》畫面)。

這事發生在1945年2月的雅爾塔三巨頭會議。波蘭沒資格參加,卻被告知:你們與蘇聯的邊界已劃定,準備好簽約吧。

波蘭人無比憤怒,但有人說過:沒有實力的憤怒,毫無意義。更何況戰勝德國,波蘭到底出了多少力?波蘭只好咬牙切齒地在《蘇波疆界條約》上籤了字,波蘭丟掉了1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不過,波蘭隨後又笑了,說:“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蘇聯搶我們的,我們可以搶德國的。”德國是戰敗國,正等著戰勝國瓜分地盤,自詡為歐洲大國的波蘭也要擠進來分一杯羹。波蘭這麼想,英、美、蘇也是這麼想的,尤其是蘇聯。

圖-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波蘭翼騎兵

蘇聯也意識到,蘇聯與美國的冷戰大幕即將拉開,波蘭將是蘇聯在西線的重要戰略屏障。波蘭與德國的邊界越往西擴,蘇聯就越安全。另外,蘇聯已佔領德國的東部重鎮柯尼斯堡(今俄羅斯飛地加里寧格勒)。蘇聯支持波蘭向德國討要領土,就等於替蘇聯佔領柯尼斯堡解圍。蘇聯也不想過多得罪波蘭人,否則真把波蘭人逼急了,就等於給美國添亂的機會,蘇聯的麻煩就大了。

蘇聯認為波蘭與德國的邊界應該以奧得河-尼斯河為界。尼斯河發源於蘇臺德山脈,向北與奧得河匯合,奧得河繼續向北流淌,最終匯入波羅的海。二戰以前,德波邊界在奧得河-尼斯河以東一百多公里,若按此線劃分,波蘭將得到德國的地盤約10萬公里。至於德國會不高興?德國的東部早晚要被蘇聯控制,要成立蘇聯控制下的衛星國(民主德國或東德)。蘇聯說什麼,東德不敢不聽。

圖-波蘭街頭

美國與英國覺得蘇聯和波蘭的吃相太難看,“提醒”吃的時候悠著點,別噎著。波蘭拍桌子指責英、美:蘇聯佔我們那麼多便宜,我們佔點德國的便宜,怎麼啦!怎麼啦!(自行腦補小品《非誠不找》畫面)波蘭拉來一把古董算盤,噼裡啪啦一通算,說18減10等於8。我們還賠了8萬平方公里,要不,你們(英、美)補償我們?再說,奧得河-尼斯河以東地區,以前就屬於波蘭,我們收復失地,何錯之有?!

(接替羅斯福的美國總統)杜魯門、英國首相丘吉爾面面相覷。

英、美最終放棄了自己的堅持。蘇聯已控制德國東部,自己再怎麼堅持,以斯大林的脾氣,最終還是要以奧得河-尼斯河劃分(東)德、波邊界的。

圖-波蘭街頭

一切塵埃落定,波蘭現在的疆域形成。


地圖帝


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的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帝國皇帝,以此為標誌宣告了德意志的統一。在此之前德意志只是一個地理文化概念上的地區,而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嚴格意義上德國作為一個國家的近代歷史由此開啟。德意志的統一是普魯士通過同丹麥、奧地利和法國的三次王朝戰爭實現的:在普丹戰爭中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兩地併入德意志;在普法戰爭後又從法國手中割讓了阿爾薩斯和洛林。而在此之前普魯士已通過和俄羅斯、奧地利於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三次瓜分波蘭的行動取得波蘭西部地區、華沙、部分瑪佐夫舍地區共計5.5萬平方公里的領土。經過這一系列擴張統一後的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國土面積達到了540857.54平方公里。

1918年11月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投降,此後由英、法、美等國組成的協約國作為戰勝方在巴黎舉行了長達6個月的和會並於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爾賽宮簽署條約。《凡爾賽條約》對德國的疆界做出如下規定: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法國;北石勒蘇益格經公投後迴歸丹麥;承認波蘭獨立並將取自波蘭的西普魯士、波森省、部分東普魯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亞歸還波蘭;東上西里西亞給予捷克斯洛伐克;但澤由國際聯盟管理,稱為但澤自由市;割讓尤本及薩爾梅迪給比利時;克萊佩達地區交給立陶宛;薩爾煤礦區交由法國開採15年,其行政權由國際聯盟代管15年,然後由公民投票決定其歸屬;德國承認奧地利獨立,永遠不得與其合併;萊茵蘭地區劃為非軍事區;承認盧森堡的獨立。《凡爾賽條約》使德國喪失了13.5%的領土。

1938年3月15日德國合併了奧地利。1939年9月1日破曉時分德軍以閃電戰的形勢突襲波蘭,以此揭開了二戰歐洲戰場的序幕。在整個二戰過程中德國對佔領區實行不同的統治模式:有的地區被直接納入德國政府的直接管轄之下;有的則扶植傀儡僕從政權——如法國的維希政權。其中被直接納入德國版圖的地區有捷克、波蘭西部以及阿爾薩斯和洛林等地。1845年德國戰敗後阿爾薩斯和洛林再次歸還法國;馬爾梅迪-歐本地區則還給比利時。1947年10月由法國一手扶植的薩爾保護國成立,直到1955年薩爾地區的人民投票迴歸聯邦德國,儘管如此法國仍繼續佔有薩爾的煤礦直到1981年。其實德國在西線不過是將二戰前就已劃歸法國和比利時的領土予以歸還,但還是保住了戰前疆域,不過在東線的情況可就沒這麼簡單了。

德國的東部國界與波蘭接壤。根據《凡爾賽條約》的規定:德國將歷史上取自波蘭的西普魯士、波森省、部分東普魯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亞歸還波蘭。隨著西普魯士地區的被割讓就使東普魯士成為被波蘭領土隔絕的一塊德國飛地,而隔絕東普魯士和德國本土之間的是一小塊瞎唱的走廊狀波蘭領土,這被稱之為波蘭走廊(又名但澤走廊)。此時作為德意志民族發源地的普魯士的西部地區已不屬於德國,而普魯士東部地區則成為被波蘭領土所隔絕的飛地。這令德國的民族主義者惱火不已,更何況是秉承極端種族主義理念的納粹呢?1939年9月1日德國以閃電戰的形式突襲波蘭,而與波蘭存在盟約的英、法隨即對德宣戰。

開戰前的波蘭在與西部的德國關係緊張的同時與東部的蘇聯也存在矛盾:在俄羅斯、普魯士、奧地利三國於1772年、1793年和1795年的三次瓜分行動後存在了800多年的波蘭國家已從歐洲地圖上消失。一戰後波蘭得以復國,然而在經歷歷史上的三次瓜分後波蘭的領土早已大幅縮水,波蘭政府希望恢復1772年第一次三國瓜分之間的俄波邊界線;蘇俄方面則認為這些地區早已是俄羅斯領土的一部分。雙方爭執不下並最終訴諸戰爭:新成立的波蘭共和國向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蘇維埃俄國發起進攻並趁蘇俄國內混亂之際一度進佔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廣大地區;然而蘇俄紅軍在國內局勢相對緩和後對波軍發起反攻併成功將波軍驅逐出國土,隨即蘇俄紅軍一路攻入波蘭首都華沙城下,然而在這裡蘇俄紅軍遭遇了慘敗。戰後雙方都聲稱自己是這場戰爭的勝利者:波蘭人聲稱自己成功保衛了國家;而蘇俄方面則聲稱波蘭向東侵入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行動被擊退。其實當戰爭結束時雙方都一無所獲——雙方的戰線回到了戰爭爆發前,充其量算是打了個平手。

對曾經歷過慘痛亡國經歷的波蘭而言:能同身為龐然大物的蘇俄打成平手實際上已被他們視為勝利,一時間波蘭開始自我膨脹起來。恢復歷史上最大版圖的目標被提上議事日程,然而這實際上對這個處於俄、德之間的地緣格局惡劣的國家而言其實是完全不切實際的。當然波蘭也知道單純依靠自身實力不足以周旋於俄、德兩強之間,於是波蘭同英、法等國締結盟約以牽制俄、德。這一時期的蘇波關係是比較緊張的:波蘭始終沒放棄收復歷史上被沙俄侵佔領土的打算;而蘇聯則認為波蘭侵佔了本該屬於自己的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當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對波蘭發動閃電戰;蘇聯方面則出於自身國防安全的考慮試圖將波蘭作為自己的戰略屏障,於是1940年9月17日60萬蘇聯紅軍越過蘇波邊界,進攻波蘭東部,佔領了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9月18日蘇軍與德軍在佈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會師,蘇、德兩軍以皮薩河—那累夫河—維斯瓦河—桑河一線為界瓜分了波蘭。

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的雅爾塔會議上蘇聯和美、英達成協議:蘇波邊境以寇松線為界,使蘇聯得以收回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19.41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可這樣一來同盟國就有必要對被納粹德國蹂躪多年的波蘭給出一個說法,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讓波蘭從戰敗國德國獲得補償。同時以美、英、蘇為首的反法西斯同盟國在就如何消除德國的軍國主義傳統進行探討時認定:作為德意志國家興起之地的普魯士歷史上尚武好戰的悠久傳統正是德國軍國主義的濫觴——1943年英國首相丘吉爾在和美國總統羅斯福、蘇共中央總書記斯大林在德黑蘭會議上談話時指出“普魯士是萬惡之源!”羅斯福隨即表示:“普魯士要讓其儘可能地縮小和削弱”。丘吉爾隨即告訴斯大林:自己樂於見到波蘭領土的向西移動。據說當時丘吉爾還用三根火柴向斯大林演示了蘇聯、波蘭、德國三國領土的整體西移情況,這被後來的史學家稱之為”德黑蘭公式“。

儘管就戰後波蘭從德國獲得領土補償一事而言:蘇、美、英三國首腦達成了一致意見,可在關於波蘭究竟該從德國獲得多少領土補償的問題上仍出現了爭議:丘吉爾堅持以奧得河-東尼斯河作為戰後的德波邊界,對此丘吉爾給出了三點理由:其一波蘭佔據過多的德國領土不會對其有太多好處,反而會就此與德國結下不解之仇;其二過多割佔德國領土會使德國經濟陷於困頓;其三這會使西方大國承擔一項大規模人口遷徙的道義責任。然而斯大林則堅持應當以奧得河-西尼斯河為界,他也給出了三點理由:其一波蘭應當從德國獲得領土補償是各國已達成的共識;其二奧得河-西尼斯河以東的德意志居民已逃離那裡,而波蘭人正前往那裡定居;其三這也是波蘭政府所強烈要求的。事實上波蘭政府也的確是這樣要求的,因為他們聲稱:由於戰後波蘭損失了東部19.41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即使以奧得河-西尼斯河為界而獲得的西部領土也不超過10萬平方公里,波蘭仍將失去9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因此堅持以奧得河-西尼斯河為界是波蘭絕不能動搖的底線。與此同時波蘭人還拿出了歷史依據——奧得河-西尼斯河是波蘭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彼雅斯特王朝的邊界,波蘭人不過是收復自己祖先的土地。

1945年3月波蘭臨時政府宣佈在西部地區成立馬祖爾、上西里西亞、下西里西亞、波莫瑞和格但斯克五個省,同時鼓勵中南部居民向西部移民以造成既成事實。最終德國的東部邊界按蘇、波方面的要求劃定:所有奧得河-西尼斯河一線以東的地區都不再為德國所有,這使德國東部1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劃入波蘭。與此同時蘇聯通過《波蘇疆界條約》以法律形式獲得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19.41萬平方公里領土,使蘇聯、波蘭、德國三國的領土來了一個整體西移。在確定蘇波邊境的過程中蘇聯從波蘭獲得的東普魯士地區中要來了北部的柯尼斯堡並將其更名為加里寧格勒以紀念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加里寧。至此德意志國家的起源之地——普魯士幾乎完全被劃歸波蘭和蘇聯。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主要還是波蘭划走的比較多,因此相對於之前的疆域波蘭整體是向西偏移了,而這也是對波蘭東部領土割給蘇聯的補償。

而戰後盟國如此做法的目的很明顯就是——從地理和文化以及民族的成份上消滅普魯士。從地圖上看,德意志帝國就像是被剪去了翅膀。就像丘吉爾所說的那樣——“普魯士是萬惡之源。”戰後盟國因此制定了這樣的處理規劃。

普魯士王國曾經的核心領土已經基本不在今天德國框架內了,首先就是曾經是條頓騎士團國家首都和普魯士文化發源地的柯尼斯堡落到了蘇聯手中,成了蘇聯的飛地——加里寧格勒,東普魯士的北部就這樣到了蘇聯手中。

而和波蘭,才是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領土糾紛,本來東普魯士在一戰後還是德國裡領土,但是一戰戰勝的同盟國很坑,把西普魯士大部分和波森給了波蘭,但澤成了自由市,德國和東普魯士之間就這樣被隔開了,這明顯是留了隱患。

而在二戰之後,東普魯士北部到了蘇聯手中,而東普魯士的南部則變成了波蘭的瓦爾米亞——馬祖裡省。

除此之外就是西里西亞了,西里西亞是對德國而言戰略意義十分重要的工業區,在1945年之後,西里西亞的大部分到了波蘭手中,小部分位於德國薩克森以及捷克境內。

最後是波美拉尼亞,在神聖羅馬帝國解體後。波美拉尼亞就併入了普魯士,而今天的波美拉尼亞東部屬於波蘭了。

從德國領土的割分上,我們可以看出盟國的幾個目的,第一是從文化和地理上消滅普魯士,第二是控制德國的出海口,第三是限制德國的工業原料,總體來說是給老虎拔牙的。


普魯士之魂


一戰前,德國54萬平方公里;二戰前德國47萬平方公里,如今的德國只有35萬平方公里,還不如日本。德意志崛起以後,一直想著如何與老牌資本主義列強一較長短爭奪地盤,然而看過德國曆史地圖的人都會發現,兩次世界大戰,德國的地盤不僅僅沒有擴大,反而大幅度縮水。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德國被迫將富饒的阿爾薩斯與洛林兩個省讓給法國,煤礦豐富的薩爾地區由法國代管;東上西里西亞讓給捷克斯洛伐克;薩爾美迪讓給比利時;北石勒蘇益格歸丹麥;克萊佩達讓給立陶宛;不僅承認了波蘭的獨立,還將老家西普魯士、東普魯士的部分地區、上西里西亞、但澤等全都讓給了波蘭,波蘭從內陸國成為臨海國家。

德國兩次世界大戰,損失慘重,成為地理上不折不扣的小國。

二戰以後,蘇聯作為戰勝國,自然能夠得到很多對於戰敗國的賠償要求,蘇聯悄無聲息吞併了普魯士人的老家——東普魯士,也就是今天的加里寧格勒。蘇聯佔據了戰略地位重要的加里寧格勒以後,當地普魯士人被清除殆盡,如今仍舊是俄羅斯在波羅的海的重要戰略點。

而對於波蘭,盟國有意扶持。波蘭在二戰中犧牲巨大,而對於德國來說,一個不弱小的波蘭也有利於當時局勢的平衡,波蘭的面積再次擴大,得到了大量沿海領土。


澹奕


二戰結束後,前蘇聯將戰敗國德國的部分土地分割給了波蘭。其實波蘭並不是蘇聯的友好國,只是前蘇聯拿下了波蘭大批土地不想再吐出來,只好從德國劃分土地給波蘭,來撫慰波蘭。

作為侵略國,德國被劃分土地簡直是在心口挖肉,況且這塊土地對德國來說是很神聖的。由於害怕德國再發動戰爭,便將德意志文明的發源地普魯士和德國中部的石澤給了波蘭(對當地軍官團的清算更加徹底)。

還有一個原因是前蘇聯要想有一個好的出海口,想得到這個對前蘇聯非常有幫助的出海口,也就是過去屬於德國東普魯士,現在屬於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列”。這讓前蘇聯的商業模式的運轉更加良好,成為對西歐國家更有威懾力的出海口國,從列寧格勒到里加再到加里寧格勒,整個波羅的海東安都成了蘇聯的貿易輸出窗口,這是彼得大帝夢寐以求的。

儘管如此,德國並沒有變成一個弱國。美國仍願意幫助德國,一方面是因為德國誠懇的認錯態度,另一方面是因為他自身依舊在發展,有關飛機和坦克等方面的研發並沒有停止,與其遏制德國的重新崛起,不如將其拉攏為忠實的夥伴。美國幫助德國實現再一次統一其實就是在幫助它擴大領土,雖然收回俄波瓜分的部分領土不現實,實現東西德國的統一還是沒問題的。

德國之所以還能夠屹立於世界之林,並且發展到成如今這麼一個歐洲強國,一方面是因為他的認錯態度,獲得鄰居的普遍諒解和信任之後,德國輕易獲得了中歐龐大的市場,從未為發展成為歐洲第一大經濟體奠定基礎。這點是我們某個鄰國沒有辦法相比的。另一方面因為他是一個負責任的國家,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都進行了賠款,而不是去逃避。


利刃巨透社


德國作為發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罪魁禍首,必須受到懲罰,德國發動戰爭最渴望得到的便是領土,那就從領土上懲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關於德國的戰後處置被提上日程,除了徹底剷除德國的軍事能力以外,其他方面也做出了限制,包括首都柏林在內的德國領土被戰勝國分區佔領。

二戰當中,蘇聯遭受了德國的侵略,損失慘重,死亡了數千萬人,為了補償蘇聯,根據《波茨坦協定》,蘇聯領土向西擴張。

但是蘇聯的正西方是波蘭,波蘭作為德國侵略的受害國,自然不應該損害波蘭的利益,於是蘇聯佔領波蘭領土,而波蘭則整體向西遷移,用德國的領土作為補償。

被侵佔的這部分德國領土既包括戰爭期間德國佔領的,也包括原本屬於德國的“固有領土”,包括普魯士,東勃蘭登堡,西里西亞,波美拉尼亞等大量領土被割讓給波蘭。



德國作為陸上強國,擁有強大的陸軍,這與其軍事傳統有很大關係,而德國的軍事傳統大多出於普魯士。

將普魯士從德國割除,可以徹底斷絕德國的軍事傳統,將德國閹割,失去了普魯士式的尚武精神,德國成為專注發展經濟的國家,總之,只要不會發展軍事就可以了。

德國東部的居民在蘇聯紅軍的逼迫下向西逃離,無論是戰爭期間遷徙的,還是原住民,與此同時,被蘇聯佔領的波蘭領土上面的數百萬波蘭人進入這部分德國領土,宣告佔領。



戰後,西德更傾向於使用“波蘭和蘇聯統治下的前德國領土”,但是蘇聯和波蘭堅決反對,這樣的說法意味著德國有朝一日有足夠的藉口收復失地。

德國經過全面改造後,承認了二戰期間的錯誤,並公開向外界表示,德國在歐洲不再有領土要求,德國領土僅限於目前領土,以此宣告德國長達數百年的領土擴張步伐徹底終結。


視野新觀


直接原因是:二戰前期,蘇德兩國瓜分了波蘭,戰後,蘇聯前面曾經佔領過的一些地區不想還給波蘭了。但是,當時的國際準則都趨於規範化,就算是搞霸權主義,持強凌弱也得有個說得過去的理由。於是經美、英、蘇三國達成協議,將原屬戰敗德國的Ostpreusen、 Pommern、 Schlesion和 Danjig等地區共計11萬平方公里,作為補償,劃給了波蘭。自此,波蘭版圖像一塊浮冰一樣,被蘇聯向西推移了200公里。悲催德國因為是戰敗國,無條件投降,所以只能任由戰勝國宰割。加上割讓給其他國家的國土,領面積一下子又縮小了18萬平方公里。

綜合原因:被分給波蘭的領土中,有著名的東普魯士——德意志的“龍興之地”,同時也是德國軍國主義的發源地。幾個世紀以來,德國多數貴族軍官都來自東普魯士,東普魯士以盛產好戰分子,崇尚武力和霸權聞名世界,是個危險而敏感的地方。

所以,無論是盟軍還是蘇聯方面,早在45年2月的雅爾塔會議上,就有秘密協定,要把危險,好戰的東普魯士從地圖抹掉。那麼,最擅長從精神上和肉體上消滅敵人的非蘇聯莫屬了。

德國東部邊界領土大部分割讓給了波蘭,同時,根據《波茨坦公告》,基督教新教——路德教發源地,東普魯士首都——格尼斯堡((德語:KöConigsberg)被割讓給了蘇聯。現在,已經是俄羅斯的一塊“飛地”(遠離俄羅斯本土)加里寧格勒州,也是今年俄羅斯世界盃舉辦城市。
德意志大哲學家康德的出生地現在成了俄羅斯領土


自此,德國領土從53萬平方公里縮小到了35萬平方公里,徹底失去了東普魯士。

這些被割讓地區的德國原住民被沒收田地、房屋、財產,一路辱罵著驅逐回了德國的新邊界內。

還是以加里寧格勒為例,原住民德意志人幾乎被完全驅逐出境的同時,蘇聯持續遷入了大量蘇聯人。所以,只是幾年的光景,俄羅斯族就成了這裡的主體民族,俄國人儼然把自己當成了城市的主人。加之大部分德式建築在二戰中被摧毀,後來全都是蘇式建築,居民接受的是蘇式教育,說的是俄語,用的是盧布,管理階層都是俄羅斯族人…恨不得把空氣都改造成成俄羅斯的味道,所以現在明面上很難感受到德國的痕跡。
整個城市碩果僅存的德式建築只有哥尼斯堡大教堂,典型的德國風格建築——以棕紅、褚石為主的牆體配以白色相間的線條,構成方格立面,色彩鮮豔,與以單一的灰黃色石頭為牆體主色調、崇尚各種裝飾牆雕。

據統計,目前,加里寧格勒州現有人口大約有100萬,民族構成裡,俄羅斯族佔78.5%,白俄羅斯族佔8.5%,還有其他十幾個少數民族,卻唯獨沒有原住民德意志族人。

不過,上至德國政府,下到普通德國民眾,對戰敗後的懲罰和領土的喪失已經看開了。兩德統一時,德國和美蘇英法等國簽訂的協定承諾“德國的領土疆界永久固定為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疆域,德國永久放棄對周邊鄰國的任何領土要求”。筆者根據切身體會,感覺一般德國人的共識是:“都是因為希特勒和他發動的那場非正義戰爭的緣故,我們丟掉了大片的國土,一定要維護和平,不斷反思,不能重走納粹老路。”更深刻一點的會說:“普魯士給德國帶來的是軍國主義和擴展的因素,並且那裡是爭端的根源。現在那片國土、那樣的軍國主義德國和那種擴張文化已經隨著領土的流失不再影響現代德國,最終還是落腳在深刻反思。”反倒是在遙遠的中國,總有一些德粉為這些領土損失痛心疾首。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原因三點,其一,歐洲素來有戰敗割地之“惡俗”,其二,削弱德國,其三,補償波蘭被蘇聯割地的損失。

第一,這是歐洲國家的“優良傳統”,每次戰爭,失敗方都要割地賠款,這都算好的,倒黴的整個國家都被滅掉,比如波蘭,歷史上被三次瓜分,最後一次,直接瓜沒了,你說悲催不悲催。而二戰之後,蘇聯和波蘭都是戰勝方,那當然要發揚下歐洲優良傳統了,不割地對不起自己的傳統。

第二,二戰之中,德國閃擊波蘭,進攻蘇聯,造成波蘭亡國,政府流亡海外,人民困頓,蘇聯也是損失慘重。戰後當然要德國補償下下,也讓德國嚐嚐啥叫報應。而且,德國已經發動了兩次大戰,為了削弱德國,防止再起,在領土上進行剝奪,也是一個還算有效的方法,至少心理上的吧。

第三,蘇聯與波蘭雖然算難友,但是也有矛盾,蘇聯佔了波蘭一大片不還,波蘭說那我咋辦?蘇聯說,你割德國一塊不就得了,英法美也沒有辦法,為了補償波蘭,只得也同意這個好主意。於是,蘇聯割波蘭,波蘭割德國,造成了一種波蘭平移的滑稽場面。


北玄武


大波波自己是沒有能力割下德國領土的,這是蘇聯的強勢,並且得到了西方盟國的認可。

歐洲歷史上的版圖變化之快是中國無法相比的,基本不存在什麼“自古以來”,德國的地盤也都是不斷兼併來的,其中很多是原來波蘭王國的。所謂的普魯士也不是什麼德意志的“龍興之地”,它實際上是波蘭-立陶宛體系,德意志人還曾經抵制過普魯士,歸屬德國更是到了19世紀的事情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斯大林在雅爾塔會議上要求美英承認蘇聯佔領的波蘭土地,其中大部分是波蘭在一戰後從蘇聯手裡奪走的。為了儘早打敗德國,結束歐戰,美英答應了蘇聯的要求,將波蘭東部1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割給了蘇聯。但這樣對波蘭來說就不公平了,雖然波蘭在一戰後從蘇聯割了不少領土,但在二戰中是個徹頭徹尾的受害者,就這麼被割肉也不像話,於是蘇美英為了補償波蘭,同時也是為了削弱德國,就把德國東部奧德尼斯河以東10.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東普魯士大部、波美拉尼亞、西里西亞以及什切青割給了波蘭。於是,波蘭與德國、蘇聯與波蘭的國境線都向西挪了200公里。現在波蘭北部和西部的領土幾乎都來自德國,佔波蘭領土總面積的近三分之一。

至於東普魯士,美英蘇都認為這是德國軍國主義的發源地,必須徹底剷除。所以,除了大部分被割給波蘭,最富饒的柯尼斯堡和一小部分割給蘇聯。現在,原蘇聯的那部分,柯尼斯堡是俄羅斯的飛地加里寧格勒,另一部分在立陶宛。普魯士,無論是土地還是文化,都已經消失在歷史中。(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