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小学幼儿园招生严禁“拼孩子” 确保入学机会公平

除进行健康检查外,幼儿入园禁止任何形式的考试或测查;严格按照小学起始年级不超过45人、中学起始年级不超过50人标准招生;严禁各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 严格遵守义务教育免试入学规定,不得以任何形式的笔试、面试、面谈、考察等方式选拔学生或把竞赛成绩、考级证明、培训经历等作为入学门槛;继续压缩义务教育学校特长生招生规模,至2020年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

又到一年招生季,有关孩子上学的点点滴滴,一直牵动着家长最敏感的神经。日前,山东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入学入园工作的通知》,就规范幼儿园招生、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要求、规范完善普通高中考试招生、统筹保障特殊群体入学入园等工作作出部署,进一步解决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入园难入园贵?山东要这样缓解!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我省继续将幼儿园招生工作统筹纳入基础教育招生入学工作范围。一直以来,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面对城镇化进程和“全面二孩”后可能产生的入园高峰,我们更要拿出啃“硬骨头”的勇气去发展学前教育。客观而言,近年来,我省学前教育已取得长足发展,普及程度得到很大提高。2018年,我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01%,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为74.57%。但这离解决“入园难”尤其是“入园贵”问题,仍有很大的差距。2018年5月,我省发布了《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普惠率达到80%,每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000所以上,新增学位50万个。

今年,《通知》再次将幼儿园招生工作统筹纳入基础教育招生入学工作范围,目的就是努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在“幼有所育”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满足人民群众对接受良好教育的需要。 《通知》还特别提出,招生热点区域和热点幼儿园,可探索电脑派位、随机录取等方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幼儿入园除进行健康检查外,禁止任何形式的考试或测查。幼儿园不得举办国学班、国际班、特长班等,不得对学龄前幼儿教授小学教育内容。

拼孩子拼家长?“免试就近入学”要为此降温!

如今,随着升学压力的不断加剧,在一些地方,应试竞争已从小学阶段下移到了学前阶段。“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再穷不能穷教育”,很多家长都抱持着这样的观点。为了幼升小,家长们选择学区房;为了幼升小,孩子们上各种早教补习班。小小年纪就要承受着如此严峻的竞争压力,失去原本属于他们的快乐时光,这样的竞争让人尤为痛心。

针对这种现象,《通知》也作出了回应。根据《义务教育法》和《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有关规定和教育部“推进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工作要求,《通知》提出,按照“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总体目标,为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科学划定学区范围,保持各学区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大致均衡。小学一般采取登记入学,初中采取登记或对口直升方式入学。

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其必须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入学机会的公平,免试就近入学便是为了确保实现这一目标。但是,如果公办学校严格执行免试入学政策,而民办学校可以提前选拔优秀生源,实际上就是给了民办学校招生“特权”。

《通知》规定,所有学校不得通过任何考试、擅自附加条件选拔新生入学,这里提出的所有学校既包括公办学校也包括民办学校。不能通过考试、擅自附加条件选拔学生既包括不能组织统一笔试选拔学生也包括不能通过面试、谈话、考察等变相考试方式来选拔学生,更不能把竞赛成绩、考级证明、培训经历等作为入学门槛。全面实行免试就近入学,既是落实法律法规和教育部政策的要求,也是切实减轻孩子们过重课外负担的有效举措。

(记者:刘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