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中的黑洞和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好像


近期发布的黑洞照片,引发了一场黑洞讨论风暴,这张冲洗了两年之久的黑洞照片确实证明了爱因斯坦理论的正确性。

这部电影中的黑洞和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好像

星系M87中心超大质量黑洞


可是你知道吗?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成为几乎所有科幻电影的理论基础。早在2014年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诺兰就配合着科学家在电影中塑造了黑洞的形象,将人们的视野拓展到了宇宙之中。

这部电影中的黑洞和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好像

导演: 克里斯托弗·诺兰

编剧: 乔纳森·诺兰 / 克里斯托弗·诺兰

主演: 马修·麦康纳 / 安妮·海瑟薇 / 杰西卡·查斯坦 / 卡西·阿弗莱克 / 迈克尔·凯恩 ...

类型: 剧情 / 科幻 /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英国 / 加拿大 / 冰岛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4-11-12(中国大陆) / 2014-11-07(美国)

片长: 169分钟

又名: 星际启示录(港) / 星际效应(台) / 星际空间 / 星际之间 / 星际远航 / 星际 / Flora's Letter

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 (2015)

  • 最佳视觉效果 斯科特·R·费希尔 / 伊恩·亨特 / 保罗·J·富兰克林 / 安德鲁·洛克利
  • 最佳混音(提名) 格雷格·兰达克 / 马克·温加滕 / 加里·利佐
  • 最佳音效剪辑(提名) 理查德·金
  • 最佳艺术指导(提名) 内森·克劳利 / 加里·费迪斯
  • 最佳原创配乐(提名) 汉斯·季默
这部电影中的黑洞和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好像

这部电影中的黑洞和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好像

热点辣评

《星际穿越》(Interstellar)是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一部原创科幻冒险电影,基于知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基普·索恩的黑洞理论经过合理演化之后,加入人物和叙事改编而成。《星际穿越》主要讲述了一队探险家利用他们对虫洞的新发现,超越人类对于太空旅行的极限,从而开始在广袤的宇宙中进行星际航行的故事。

这部电影中的黑洞和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好像


在这场关乎人类生存灭亡与时间、空间的博弈中,诺兰导演运用了多种叙事手法,呈现了多种叙事结构,包括线性结构、环形结构、复合结构、嵌套结构,并且在之前的《盗梦空间》等影片中,已娴熟运用的“时空扭曲”概念同样在该影片中使用,并被赋予了新的形式,这一概念使电影《星际穿越》披上了科学的外衣,为影片增强了说服力。

这部电影中的黑洞和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好像

电影《盗梦空间》海报



故事大体沿着单一的时间线发展,诺兰没有进行过多操控来打破、扭曲时间顺序。但是除了线性叙事结构,影片还采用了多种非线性叙事手法,使得影片层次更加多元,内容得到了极大拓展,主题“亲情”得到进一步凸显。

这部电影中的黑洞和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好像


多段式叙事,碎片化情节已经让观众对剧情的理解吃力了,再加上本片涵盖的科学知识太过于丰富,不是一般的科幻片所能比拟的,还是小编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吧,我们先来看一组科学名词:

维度:每下一个维度,都是由若干个上一维度构成的空间。

零维:就是一个最小单位的点。

一维:由若干个零维构成,就是一个点的集合,是一条线。

二维:由若干个一维构成,就是若干条线平铺成的面。

三维:由若干个二维构成,就是由若干个平面叠在一起组成的立方体空间。

四维:物理学中以维度来形容时空坐标的数目,四维即四个维度,它是由无数个三维组成的,三维以上的维度统称高维度。

这部电影中的黑洞和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好像


这部电影中的黑洞和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好像

《星际穿越》中的五维空间



虫洞:打通三维空间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捷径”,更广义点,甚至是打通四维空间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捷径”,就像一条隧道,当你穿过这条隧道后,你的很多数值都会发生变化。虫洞是1916年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路德维希·弗莱姆首次提出的概念,1930年由爱因斯坦及纳森·罗森在研究引力场方程时假设的,认为透过虫洞可以做瞬时的空间转移或者做时间旅行。

这部电影中的黑洞和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好像

虫洞概念图



这部电影中的黑洞和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好像


这部电影中的黑洞和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好像

《星际穿越》中的虫洞



黑洞:是根据广义相对论所预言,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密度无限大,体积无限小的天体,由质量足够大的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的燃料耗尽而死亡后,发生引力坍缩产生的。黑洞的质量极其巨大,而体积却十分微小,它产生的引力场极为强劲,以至于任何物质和辐射在进入到黑洞的一个事件视界(临界点)内,便再无法逃脱,甚至目前已知的传播速度最快的光(电磁波)也逃逸不出。

这部电影中的黑洞和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好像

黑洞概念图



这部电影中的黑洞和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好像

《星际穿越》中的黑洞



奇点:(翘课桌!这是重点,整部影片的钥匙)黑洞中最中心的位置,在那里,密度无限大,引力无限大。

这部电影中的黑洞和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好像

《星际穿越》中飞船正在进入奇点



还是来看看故事吧。20xx年,地球陷入危机,漫天沙尘,类似于世界末日马上就要到来。

这部电影中的黑洞和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好像


男主库伯十年前曾经是最好的宇航员,退役后的他以种地为生,有一子一女相依为命,库伯特别爱他的女儿墨菲(儿子纯属打酱油)。女儿在小时候,遇到过两次奇葩事件:

1. 家里书柜上的书无故掉下来(无外力作用)

2. 家里天花板掉落的灰尘,摆成了特殊形状

这部电影中的黑洞和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好像


库伯破译了灰尘的形状密码,得到一个坐标,然后带着女儿来到坐标所在地。这里是一个秘密的科研机构,他们认识了科学家布兰德-艾米莉亚博士,而她就是旧识布兰德教授的女儿。

这部电影中的黑洞和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好像


这部电影中的黑洞和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好像


科学家告诉库伯,由于世界末日快到了,N年前他们在执行一个探索宇宙的计划时,发现了一个“虫洞”,在宇宙的另一端有12个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星体,并派出12个宇航员通过虫洞到宇宙中探索,但是宇航员接收的信息无法发送回地球,只好再派宇航员前去。

这部电影中的黑洞和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好像


教授分别制定了AB计划:

A计划:需要库伯带回黑洞数据,通过地心引力算法和黑洞数据就可以在另一个星球建立根据地,以便剩余的人类居住。

教授已经解开了地心引力算法,但是他认为带回黑洞数据是不可能的任务,所以库伯此去必是凶多吉少。

这部电影中的黑洞和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好像


B计划:抛弃地球所有人,留一些冷冻受精卵到另一个星球上去繁衍新生命(简单粗暴)。

这部电影中的黑洞和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好像


这部电影中的黑洞和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好像


库伯决定接受A计划,去探索宇宙。回到家与女儿告别时,女儿说她已经解开了书架掉落书本的密码,是一个单词“stay”:留下。库伯不听,为了拯救孩子免于地球毁灭的灾难,他固执地走了。

这部电影中的黑洞和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好像


这部电影中的黑洞和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好像


库伯经过黑洞奇点后到达了“五维空间”,在这个五维空间中他可以任意穿梭于四维空间中。

他看到了女儿的生活,后悔并移动了书架上的书,让它们留在地上,那就是“stay”的来源,他还看到了之前女儿破译出来“stay”之后劝库伯不要走的场景,五维空间中的库伯看到这一幕,悲痛万分。

这部电影中的黑洞和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好像


在《星际穿越》中,这种广义上的蒙太奇并列叙事结构十分明显。故事发展到太空阶段时,影片开始了地球和太空的平行叙事,并且使用了诺兰导演所擅长的交叉剪辑:一边是太空中的库伯从追逐永恒号到进入黑洞,一边是地球上的墨菲烧掉哥哥的玉米田,返回儿时的书房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加上富有感染力的背景音乐的渲染,两组画面的急迫感互相映衬,给观众带来了十分震撼的观影体验。

这部电影中的黑洞和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好像


这部电影中的黑洞和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好像


虽然不同空间的时间关系可能因时间概念的抽象变化混淆观众视听,但以影片线性时间轴的角度来看,地球和太空的叙事是同时的。这种时间与空间的互换相生在诺兰的影片中还是第一次出现,值得我们深思。

这部电影中的黑洞和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好像


机器人拿到了密码告诉库伯,库伯于是给另一个四维空间中的自己传递灰尘坐标,再通过女儿给自己的手表传递摩斯密码,将黑洞数据传递了过去,女儿得到数据之后完成科技革命,带领地球人迁移到一个新的宇宙空间站中,过了六七十年,地球人发现了漂浮在太空中的库伯。

这部电影中的黑洞和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好像


由于处于五维空间中,只过了几分钟而已,此时女儿而已百岁高龄。影片最后男主库伯看望了年迈的女儿之后准备好宇宙飞船,去遥远的太空尽头寻找女主艾米莉亚。

这部电影中的黑洞和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好像


在整体传统线性叙事的基础上,诺兰导演将“非线性叙事”的技巧娴熟地运用于该影片中,通过线性时间的弯曲、跳跃、重新衔接,使整个故事充满悬念和恍然大悟的惊喜感,内容丰富生动且形象。

这部电影中的黑洞和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好像


这部电影中的黑洞和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好像


《星际穿越》发挥了导演极大的聪明才智和想象力,并将自己脑海中的宇宙联合科学家将以实现,给观众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可以说近日发布的黑洞照片和影片中所出现的黑洞很是相似。也许人类未来真的可以像电影一样,进入五维空间,实现时光倒流吧!

-END-

文 | 肉肉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