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叫孩子起床,根本不用发脾气!你也可以这样做

小喇叭:刘鸿雁工作室公益一对一微信咨询进行中,需要的家长朋友请留意文末的预约二维码。

这样叫孩子起床,根本不用发脾气!你也可以这样做

春眠不觉晓,谁都醒不了,大人孩子都不想离开自己温暖的被窝,能多睡一会就多睡一会。很多家长也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变得赖床了,怎么叫都不愿起。总是这样家长也很无奈,没办法只能采用“杀伤式”叫醒了!但是事实上,这种叫醒方法会使孩子的情绪一整天都受到很大的影响。那么,什么是杀伤式叫醒呢?

下面这些家长的做法就是典型的杀伤式叫醒:

1、一把掀开孩子的被子

这种叫醒方式会摧毁孩子睡觉时的安全感,突然掀开被子,被窝的温度会突然降低,还会使孩子的神经系统受到刺激,让孩子四肢僵硬,内心不安。这种突然而至的改变,让孩子失去了充满安全的环境。所以孩子睡眠中周身的物品,建议家长不要随意抽拿!

2、大吼孩子起床

家长大吼孩子起床的语调里,必定带着指责与不满,但是如果能换位思考,估计家长也会很留恋温暖被窝的感觉吧!采用这种吼叫式叫起床法,孩子幸福的早晨全被毁掉了!

3、反复唠叨不断叫唤

孩子总是不起,家长会隔几分钟就叫一次孩子,其实孩子在听到第一声呼唤时,脑部就已经切换到了要起床的状态,虽然这时宝宝看起来还像是在睡觉,但等他脑部完全适应后就会自然起床了。但是家长反复的唠叨,每次都会把孩子的切换状态打断,每打断一次孩子就要重新适应,所以就出现了越叫孩子越不爱起的局面。

4、生活噪音叫醒

家长们总有各种各样的办法叫孩子起床,即使不用声音去唤醒娃,也会用各种噪音把孩子吵醒。比如说爸爸妈妈高声交谈,做饭时锅碗瓢盘的声音,来回走路发出的声音等等。这些噪音会使让孩子感受到睡眠环境不再安静安全,让孩子在准备起床的潜意识中产生“起床气”。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可以发现,“杀伤式叫醒”,指的就是通过一些鲁莽的方式,突然打断孩子睡眠的过程,使孩子的睡眠失去安全感的所有叫醒方式。

这样叫孩子起床,根本不用发脾气!你也可以这样做

孩子起床气大是为什么呢?

1、前一天晚睡是最大原因

通常只要睡眠质量好,睡得饱,孩子醒来时都会精神十足的。所以让孩子拥有充足的睡眠,是预防起床气的最佳办法。

2、家庭教养有问题,溺爱孩子

通常孩子脾气大,起床气大的很大原因就是家庭教育,可能是爷爷奶奶长辈等宠坏了,没规矩了。

3、宝宝长期起床气大,小心心理不高兴

正常人睡了一觉以后应该是精神饱满,但是如果长期的起床有起床气的话,就要担心宝宝是不是心理上有什么不开心的咯~

如何消灭孩子起床气,让孩子快乐起床呢?

1、播放固定的叫早音乐

让孩子自己选一首或者几首他喜欢的音乐作为固定的叫早音乐,并告诉他:“这个音乐是专门叫宝宝起床的,宝宝听了这个音乐就该起床上幼儿园了。”家长提前15分钟播放,每隔5分钟加大一点音量,同时打开窗帘或开一盏小灯,一边附耳轻声地叫孩子的名字,久而久之,孩子会对这个音乐产生起床的条件反射。家长根据孩子的觉醒状况在15分钟基础之上延长或者缩短时间。

2、为孩子做“被动早操”

如果孩子赖床,家长既不要拉拽,也不要摇头、拍脸,活动孩子的手腕和脚腕是比较有益和有效的。家长边轻轻地叫孩子,边旋转孩子的手腕,先向内旋转10次,再向外旋转10次,然后换另一只手腕,内外各旋转10次,接着分别按相同的方向与次数旋转双脚。旋转关节部位可使血液循环顺畅,帮助孩子的头脑自然清醒。在夏秋季早上不易着凉的季节里,轻轻地按摩孩子的脊椎两边,也容易让孩子轻松觉醒。

3、轻轻地挠孩子的痒痒肉

大多数孩子都有痒痒肉,例如手心、脚心或者腋窝,这是孩子敏感、容易兴奋的部位,家长轻轻地挠孩子的痒痒肉,也有助于孩子的觉醒。

4、利用卡通偶像激励孩子起床

三四岁的孩子具有泛灵论的思维特点,他会觉得万事万物都像他一样有意愿、有生命,所以家长拿孩子喜欢的卡通偶像激励他起床也是有效的。

例如很多孩子都喜欢天线宝宝,家长就用它与孩子比赛,看谁起床快,看谁先到幼儿园。宝宝处在浅睡状态的时候,轻轻地在宝宝耳边说:“天线宝宝已经醒了,你再不起床就要落后了,落后就得当小弟弟,你不愿意快点起床当小哥哥吗?”

5、早睡才能早起

早睡决定早起,睡眠时间得到满足,孩子才能轻松起床。但是很多孩子和家长玩得很晚才睡觉,造成第二天的贪睡。

所以,家长尤其是年轻的父母,要节制晚上看电视的时间或者娱乐或者加班的时间,为孩子营造安心睡眠的环境,做早睡早起的好榜样。同时睡前运动量过大或者在情绪不好的情况下睡觉,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这样早睡也不会轻松早起。

6、节假日保持规律的作息

有的孩子并非每天都赖床,主要发生在星期一或者节假日之后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原因在于双休日和节假日没有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这种情况在父母平时不带孩子的家庭更加普遍。

这样叫孩子起床,根本不用发脾气!你也可以这样做

因为平常没有时间接送孩子,也没有时间陪孩子玩,所以节假日就疯玩一通,第二天孩子适应不了生活气氛的突然变化,抵触情绪强,不愿意起床。

可见,爸爸妈妈要至少提前半天结束节假日的气氛,将假期的心情收好,再去调整孩子的心态,与孩子一起安安静静地读读书,散散步,做些运动量和兴奋度小的活动,让孩子懂得假期已过去,为第二天按时起床入园做心理准备。

7、利用香气

食物的香味会刺激脑部,提高知觉机能,赶走睡意和疲劳。因此,父母不妨在孩子起床时,把香喷喷的早饭悄悄放在床头柜上,烤好面包,冲好牛奶,让那些诱人的食物香味,通过孩子的嗅觉系统,给大脑温柔的传递“该起来吃饭”的信号。

此方法对贪吃的孩子尤为奏效,闻到食物的香味自然会慢慢醒来,并且心情愉快。如果你自己爱喝咖啡,也可以一早煮咖啡,用咖啡香叫醒孩子。当然,用香气怡人的鲜花也可以达到此效果。

8、利用光线

光线的强弱会影响一个人的睡眠,可以让阳光来帮助孩子起床。因为那些全光谱的阳光可以调节人体内的血清素和褪黑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早晨慢慢打开孩子房间的窗帘,让早晨温暖的太阳光照射进来,孩子就会由深睡变成浅睡,再慢慢醒来。而且阳光也能给孩子带来一天的能量。

如果恰巧赶上雾霾天气,不要紧,可调光的台灯也同样可以达到效果。家长只需逐渐调亮台灯,然后开着它,悄悄走开即可。光线会唤醒孩子的视觉系统,由它传递信号给潜意识,并叫醒脑部,启动四肢,这是最自然的一种醒来方式。既安全又有效,完全不需要费力气。

这样叫孩子起床,根本不用发脾气!你也可以这样做

9、轻抚孩子

对于那些睡得较深、不容易叫醒的孩子,可以使用这个方法。但切记一定要温柔,要轻缓。而且抚摸的顺序要从手开始,然后到小臂、上臂、脸颊。如果被子盖得厚,就隔着被子触碰孩子的手部或小臂。

当孩子缓缓蠕动并睁眼时,微笑着注视他,说声“起床喽”,即大功告成。一定要保证你的手是温暖柔软的,冰冷僵硬的手会有反效果。这个方法能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爸爸妈妈的爱惜和呵护,加深亲子关系。

试想下,孩子每天在睡醒的第一时间就能看到爸爸妈妈在床边轻轻抚摸他,会让孩子在潜意识里知道父母对他的爱。

10、轻唤名字

父母可用亲切的声音呼唤孩子的名字或小名,并用手轻抚孩子的背腰部,再抚摸他的手和脸,触动他的听觉和触觉器官,在舒适的刺激中,逐渐从浅睡状态自然转换到静态觉醒状态,再转换到动态觉醒状态,这时孩子就会睁开眼睛,活动身体。

孩子在苏醒后睁开眼睛看到父母的微笑,听到父母亲切的呼唤声,自己也会愉快的起床。若孩子还未完全苏醒,可以等2-3分钟以同样的方法再进行一次。

11、不睡回笼觉

规律对设定生理时钟非常重要,所以即使是在节假日,也别让孩子回去睡回笼觉,这样会让孩子的生理节奏更混乱,孩子一旦睁开眼,不要犹豫,就让他起床吧!

如果真觉得孩子睡眠不足,可以让孩子中午睡一会儿补补觉。

当父母找到一种孩子很满意的叫醒方式后,请坚持一直使用,不要没事就变换方式。形成一个人对孩子叫醒的习惯,这样不仅每次都能成功的叫醒他,而且还能培养孩子对其的爱与依恋。

这样叫孩子起床,根本不用发脾气!你也可以这样做

所以,叫醒孩子最上乘的方式就是温柔与耐心,让孩子感到足够的安全,并用愉悦的刺激传达“醒来”的信号。

同一个时间:无论是上学还是假期,坚持一段时间在同一个时间点叫醒孩子,这样一来,孩子的生物钟会慢慢形成,孩子本身也会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时间久了,不用家长叫,自己就自然醒了。

做深呼吸:起床后,教孩子做几组深呼吸,先缓缓吸气,彷佛吸至头顶,再将所有的气吐出来,停两秒钟后,再做一次。这样做可以让孩子呼吸早晨新鲜的空气,一天也会神采奕奕。教育孩子,就是修炼自己的心,愿我们都能成长为温柔而坚定的父母,更好的陪伴孩子成长。

每个人在起床时,在睁开眼睛后如果能在床上躺上十分钟,然后再慢慢坐起,才是对身体健康最有利的一种起床方式,千万不要用你的杀伤式叫醒,让孩子立马弹起来!时间可以改掉一个坏习惯,培养一个好习惯,那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温馨提示:头条号上现有不少家长咨询儿童心理问题,因三言两语无法获取全面信息,也无法有针对性地给出建议。刘鸿雁工作室提供集体答疑(免费)和一对一咨询服务,预约请加微信号“lhyxinli”,注明“头条号”。

来源:本文根据搜狐教育相关文章整理。

一对一辅导咨询进行中!

携手与您一起搭建与孩子心灵沟通的桥梁,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能力,帮助孩子们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学会自知、自信、自我管理和自我尊重;具有社会意识和人际关系管理的技能,能理解与包容他人、对他人产生情感共鸣,建立积极、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创意性地解决问题和做负责任的决定。

咨询预约/联系我们

儿童心理成长的微信号:ertong_xinli,是儿童心理资讯和服务平台,欢迎关注。

问题快速查找:A叛逆,B爱发脾气,C固执,D嫉妒,E敏感,F急脾气,G磨蹭, H爱告状,I哭闹&耍赖,J立规矩,K胆小和不自信,L安全感,M抗挫,N拿别人东西,O教育方法,P做个好爸爸,Q入园焦虑,R不合群,S兴趣培养,T注意力,U性心理,V二孩教育。请关注本号后回复对应的字母,如“叛逆”回复“A”。

点击好看让更多家长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