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濟文化教你怎麼樣識別清朝瓷器的款識

瓷器的款識,始於宋代,宋瓷有“內府”二字和“正和年制”。鈞窯器底內有一二三四......數目字。元瓷款識,惟官窯有“樞府”二字款。民窯有款者甚少。

明代瓷器款識種類很多,官窯款“某某年造”字樣,亦有“某某年制”的。清代普遍用“制”字,用“造”字的極為罕見。

題款位置,以在底足內居中者為最普遍。高足者有題在足內層之邊際,也有題在足外層邊際的,都是橫書款,又有題在口沿或腰腹部位的,亦屬橫款。

清代資器款識種類更為複雜,現將清代各朝瓷器款識匯錄如下:

虹濟文化教你怎麼樣識別清朝瓷器的款識

款識

單圈、雙圈。元圈欄、雙邊正方形、雙邊長方形。凹雕、凸雕。地掛白釉宇掛黑釉。地與字均掛一色釉,白地寫蘭字,白地寫紅字,綠地寫紅字。楷書、篆書,半行書、宋塹體、歐玉體。六字分兩行每行三字六字、分三行每行二字、四字分兩行省去“大清”二字。方欄內不可辯認的字滿清文、回回文、喇嘛文(以上為有字者)秋葉、梅花、團花,園鶴,團蝸,花形物形完全無字(以上為無字者)

虹濟文化教你怎麼樣識別清朝瓷器的款識

形式較之康熙為少,但較之康熙也有些變化,有: 六字雙圈、四字無邊欄、四字方邊 六字、凹雕四字、凹雕六字、單圈雙邊正方形、雙邊長方形、地掛白釉字掛黑釉地與字均掛一色釉,白地寫紅字、白地寫蘭字。楷書、篆書、宋集體、圖書款、方欄內不可識的字,滿清文、回回文、喇嘛文(以上為有字者)雍正時之無字者除雙圈、秋葉、團龍、團鶴、團蜻外。

其餘款識,大抵與康熙時款識不甚相遠。康熙、雍正又多不書寫本朝代款,而書寫明代款,康熙時書寫“宣德”者居多,雍正書寫“成化”者居多,宣、成兩朝為明代瓷器最盛時期。

乾隆時瓷器之款識

虹濟文化教你怎麼樣識別清朝瓷器的款識

六字雙圈、六字單圈、六字無邊欄、四字無邊欄、四字方邊、雙線正方形。凹雕 地與字統掛一色釉。白地蘭宇、白地紅字、綠地紅字、綠地黑字。楷書、篆書、歐王款 宋案體、宋體書、圖書款、砂底不掛釉凹雕,滿清文、回回文、喇嘛文、西洋文(以上有字者)印花、團花、完全無字(以上為無字者)凡六字分三行每行二字或六字分兩行,每行三字。四字分兩行,省去“大清”二字。這三種款識,歷朝皆有。六字分兩行者,大都是官窯。字以端楷莊整重者為貴。

虹濟文化教你怎麼樣識別清朝瓷器的款識

嘉道以後,一般都沿襲前朝款式,有減無增,漸有趨於一致之勢。篆書之款,自乾隆至同治均居其大部分。篆書有兩種:一種無邊欄,字或紅或蘭不等;一種有雙邊, 紅字居多,即所謂圖書款。圖書款以道光末年、咸豐、同治之間最為盛行。

康雍兩朝是楷書盛行時期,篆書很少,乾隆篆、楷皆有,而篆多於楷。嘉慶至同治為篆書盛行時期,而楷書很少。光緒、宣統兩朝除仿古外,則又楷多於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