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定縣加力推進甘孜州大渡河流域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

瀘定縣加力推進甘孜州大渡河流域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

瀘定縣加力推進甘孜州大渡河流域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

桃花綻放,吸引眾多遊客前來感受瀘定鄉村酒店的魅力。

昨(11)日,記者從瀘定縣委宣傳部獲悉,自“成都後花園·康養加休閒 甘孜州大渡河流域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工作全面啟動以來,該縣把握機遇、融入大局、創新思路、狠抓落實,以9個村為重點對象,大力實施“鄉村振興三年行動”,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目前,該縣已整合專項資金5060萬元,確定了鄉村振興建設項目105個;其中,14個項目已經完工,8個項目已完工50%以上,15個項目正在進行招標,47個項目正在開展招標前期工作。

據介紹,為了高質量推動鄉村振興示範建設,該縣確定了統籌推進“五大振興”,爭創全省和甘孜州大渡河流域鄉村振興示範縣的工作目標,明確了“政府主導、社會投資、群眾主體”的基本原則和“3月見大變化,5月閃亮登場”的時序安排。

記者瞭解到,瀘定縣在打造鄉村振興示範點位時,既堅持了因地制宜、差異規劃,又堅持了整合資源、優勢互補。該縣按照不同的發展主題和功能定位,把9個示範村分成了5組,進行差異化的規劃建設。

一是按照“農業高科+康養度假體驗區”的功能定位,採取“高校+企業+孵化基地”的農業發展模式,把瀘橋鎮海子環環村和海子坪村打造成“大渡河民宿第一村”。目前,海子片區民宿酒店和民宿整體改造提升項目規劃設計已確定,兩個村已經流轉土地153畝、農房11幢。

二是圍繞“茶馬古渡口、紅軍途經地、時代新樂園”的新定位,把杵坭鄉杵坭村和金雞壩村打造成“大渡河陽光康養休閒旅遊示範區”。目前,該區域內的二郎山地質文化博物館已完工投運,全州第一家智能民宿酒店已試營業。同時,杵坭鄉境內的鄉村酒店已達36家,並有16家農家樂完成了升級改造,配套的觀光農場建設已完成50%。

三是把握牛背山旅遊開發機遇,採取“山地旅遊+特色民宿+特色產業”的農旅立體融合發展模式,把興隆鎮和平村和下馬廠村建成“牛背山驢友大本營”。目前,該區域已有28家民宿開門營業,建成了150畝貢嘎雪桃、1000畝乾果和350畝中藏藥材基地。

三是藉助國道318線帶來的區位優勢,配套建設山地自行車培訓基地、騎遊車輛維修中心,發展貴瓊藏繡、民宿接待,把烹壩鎮沙灣村和烹壩村打造成集騎遊、攀巖、露營、美食為一體的“騎遊小鎮、美食烹壩”旅遊品牌。目前,該鎮公共服務中心主體已完工,沙灣碼頭記憶主題街景項目正開展前期工作。

五是以紅軍烈士紀念碑、紅軍烈士陵園、嵐安古寨和貴瓊樂舍為主要看點,挖掘傳承貴瓊文化、農耕文化和紅色文化,把嵐安鄉腳烏村打造成“紅色嵐安、貴瓊古寨”旅遊品牌。目前,該區域已發展花椒3000畝、蘋果1700畝,組建了嵐安刺繡合作社,配套的貴瓊樂舍改提升工程也正在進行。(瀘宣/圖 記者 劉小兵/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